|
发表于 2003-10-23 22: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听说过史诗“神授”之说,谁能给解释一下
老李探花 于 2003-10-23 08:35 写道:
西藏13岁少年能连续6小时说唱世界最长史诗 ......
格萨尔艺人神奇的十三岁
来源:http://www.tibetok.com/myxz/gsr.html
面对着《格萨尔》史诗,是蜂拥而至,扑面而来的奥秘......它仿佛是一个
恢宏的宇宙,有那么多的星系,那么多的新奇之谜,让我们兴奋,让我们迷惑,
也让我们晕眩......
本来,“神授”说已使我们扑朔迷离了,更有甚者,说唱艺人获得“神授”
的梦幻,竟有不少人与“十三”这个年龄发生了奇特的联系。
“十三”这个数字,在《格萨尔》史诗里,多得像夜幕下满天的星星。
西藏墨竹工卡艺人桑珠是在十三岁患一场重病,做了一个长梦后,会说唱《
格萨尔》的。
四川色达县艺人仁孜多吉也是在十三岁做梦之后,会说唱英雄史诗的。他在
梦中见到了格萨尔的大臣旦玛,并跟随旦玛走进一个崖洞,接受了他从一只木箱
里取出的29本《格萨尔》,仁孜多吉接过这些书,虽然自己一字不识,却能滔
滔不绝地阅读......梦醒后,他开始了说唱生涯。
西藏圆光艺人卡泽扎巴·阿旺嘉措在十一岁那年便具有从一面印有十二属相
的铜镜里观察吉凶的功能,到了十三岁奇迹出现了,他在那面铜镜中看见了格萨
尔大王。从此,开始在铜镜里抄录《格萨尔》史诗,说唱生涯也同时开始。
西藏“神授”艺人平措伦珠在13岁那年到岗底斯山朝圣的路上梦见了格萨
尔,从那以后便念念不忘,到了二十五岁他九忍不住心中的情绪,开始说唱《格
萨尔》。
西藏比如县艺人曲扎,也是十三岁那年开始说唱《格萨尔》史诗的。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乡的“神授”艺人才让旺堆,在
十三岁那年朝拜岗底斯神山及安木措神湖时,在湖畔发生幻觉达七天七夜,梦见
许多有关格萨尔的故事。醒来后,梦境依稀可辨、梦中的情绪经久不散,从此,
他开始说唱《格萨尔》。他告诉人们说:“从那以后,我便会经常做有关格萨尔
大王的梦,每做一次梦,又会唱一部新的《格萨尔》。”这位饱经风霜,浪迹青
藏高原神山圣湖的“神授”艺人,如今自报会唱的史诗目录已近百部,真是令人
惊叹。
西藏索县艺人曲扎,也是十三岁那年开始说唱《格萨尔》。
被誉为“国宝”的已故艺人扎巴,在九岁那年梦见格萨尔的大臣旦玛将他的
肚腹剖开,放进了许多《格萨尔》的书本之后,他便进入了神智恍惚的状态,一
种酷似记忆的云雾笼罩着他,使他仿佛生活在魔幻的迷宫。到了十三岁,他才从
梦中彻底醒来,说唱《格萨尔》的生涯也随之开始。
以上八位“神授”艺人的说唱生涯均从十三岁开始,这个偶然的巧合不能不
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注意。徐国琼先生在《论〈格萨尔〉史诗中十三数字的象征
内涵》一文中说:“从以上列举的八位‘神授’艺人的情况看,‘十三’这个年
龄对他们是个‘神圣’的年龄。正是在这个‘十三岁’的时刻,‘神’在梦中首
次‘授’给了他们史诗的内容,使他们与史诗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这个‘十三
’显然是‘吉祥’、‘神圣’、接受‘神授’及‘智门’得到开启的象征。”
就这个问题我曾同一些藏族学者交谈,有人告诉我,从年龄的角度看,“十
三”应同“一”相同,因为它是十二属相又一轮的开始,尤其是第一轮后新的一
年,应该是人生中一个很敏感,很关键,很宝贵的年龄。作为一个人刚刚发育完
整,那么新鲜,又那么健全,刚好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在这个年龄里是什么都
可以接受,都愿意接受的。“神”也愿意在这个美好,极少受污染的心田里传授
最神圣的智慧。
在藏族地区,人们在习俗上都把十三岁认为即已成年,可作为正式一员参加
社会活动。与藏族关系密切的普米族在儿童到了十三岁那年要举行“成丁礼”。
十三岁前,男女儿童都只穿一件右襟长衫。十三岁行过“成丁礼”后,服饰各异
,男须穿裤,女须着裙。普米族人死后进行火葬,后人要从火葬场拾取十三块遗
骨,放入骨灰罐,送往坟山。在普米族观念中,认为天有十三重,地有十三层。
过大年祭祀灶神“宗巴拉”时,主祭者便祝祷道:“十三重天的天神,十三层地
的地神,四境各山的山神,八方灵泉的龙神,请来享受这些祭品吧!”这些习俗
说明,普米族也在崇拜“十三”这个数字。从文化交往来说,普米族中流传的《
冲·格萨尔》与藏族的《岭·格萨尔》具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关于男女儿童成年的说法,在拉萨地区又有不同的规定。一般认为男子成年
在十三岁,而女子则在十六岁。
以往,拉萨姑娘长到十六岁,就算是到了成熟待嫁的年龄,要到大昭寺门前
一根叫“觉牙达金”的大经杆前举行一个庆贺成年的仪式。藏族姑娘在庆贺成年
的前一天,她们的父母总要为她们准备好丰富的珠饰,同时一定要做上一顶“巴
珠”。那“巴珠”非常漂亮,它先用假头发做成三个高高耸起的发髻,每个发髻
的顶端系一颗又大又圆的珠球。这是一件很费时,工艺很高的装饰品。到了举行
仪式的那天,父母一大早就亲手为女儿戴好那顶巴珠,然后再亲手将各式各样的
耳饰、项饰、手镯、指环把女儿打扮一番,围上花条围裙,父母邻里陪伴姑娘一
起来到“觉牙达金”大经杆前。姑娘先在桅杆上挂起一条哈达,然后烧起香火,
绕着经杆转经。从此,那无忧无虑的少女算是脱离了孩提期,走进了妙龄少女人
生的又一里程。
以前,在拉萨这个仪式是十分认真而又隆重的。这很有象征意义的仪式,仿
佛是向姑娘们宣布了佛教伦理与尊严以及某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她们一生的影响
的正式形成。
在这里我要引出的,正好是“神授”女艺人在十六岁那年,在山上放牧时,
在梦中遇到了美貌的神女,不仅救了她,而且给她进行了洗礼。难道这是偶然的
巧合吗?
由此看来,男艺人在十三岁,女艺人在十六岁是接受“神授”的很重要的时
机。
格萨尔十三岁称王
《格萨尔》说唱艺人(男性)神奇的“十三岁”,决非单一而孤立的现象,
在它的深处是一具奇特数字的神秘的大氛围、大背景。
史诗《赛马称王之部》中载:格萨尔于“牛王当值”年参加岭国赛马选王,
夺魁后获得王位与彩注珠牡为妃。而所言“牛王当值”年指的是“丑”年。这个
“丑”年,在史诗中常有前后说法矛盾的记述。但不论哪种说法,均指格萨尔十
五岁(虚岁)时木虎年(甲寅)年以前的那轮“丑”年,这在史诗不同版本中的
记述都是相同的。据此可知,这个“牛王当值”的“丑”年指的是“癸丑”年,
即藏历第一饶迥的阴水牛年。
是年格萨尔十三周岁。
格萨尔十三岁登基称王,坐上了岭国国王的宝座,这在他的一生中是一个不
寻常的转折。十三岁之前,他和可怜的母亲葛姆被岭国统治者晁同放逐到黄河沿
岸的荒野,靠乞讨和挖地鼠为生,饱尝人间疾苦。而十三岁称王之后,一朝便成
了“南赡部洲雄狮大王”。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赛马称王那天正好是“十三”日。在史诗《赛马称王
之部》(四川林葱土司刻本)中说,在赛马之前,裁判官达尔盼向岭国公众宣布
:孟良(四月)十三日举行赛马。
在赛马中,“十三”的大氛围、大气势得以充分地展示,史诗中描述:在“
十三”这个吉日,赛马场上支起千顶白色宝帐。宝帐右边插起十三杆神矛,左边
插起十三支神箭,上空扬起十三面旗幡,帐前设起十三个煨桑台,请来了十三个
诵经的喇嘛。
史诗中还说,在赛马之前晁同出于自私,怕自己的罗刹马赛不过格萨尔的神
马,提出以绸缎十三匹、白银十三锭,黄金十三包作为换马的找头。可是格萨尔
对此不屑一顾,牵起自己的神马扬长而去。
格萨尔的坐骑据说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马的体外有飞毛十三根,中部有风脉
十三道,体内有神龛十三所,这匹神马的尾巴附着十三位战神。这些都是格萨尔
无敌于天下的象征,他怎能轻易地把神马换给对方呢?
格萨尔十三岁登基决非偶然。据《汉藏史集》、《贤者喜宴》、《西藏王统
记》、《白史》等史籍记载,吐蕃王朝的立国赞普松赞干布,即于十三岁登基为
王。
松赞干布之子巩日巩赞也是十三岁登基。
松赞干布之孙芒松芒赞也是十三岁登基。
墀松德赞、贝柯赞为吐蕃王朝最后一代赞普朗达玛的孙子,他也是十三岁登
位为王。
格萨尔十三岁登基,正是上述这种传统的继承。史诗中说,格萨尔十三岁时
,天神认为他登基的时机已到,便遣使他入主人间。格萨尔原是天界白梵天王的
神子,在天界与他的两个兄长辩论究竟该谁下凡时,神子曾手持十三朵白花,向
前迈了十三步,然后跌坐入禅发愿道:“愿我十三岁时,成为一个征得十地的菩
萨,作一个拯救六道众生的上师。”
史诗还说,神子最初不愿下凡。遂投入龙女胎中成为龙子。天女在龙宫中寻
见龙子后,以十三个白石子在龙子居住的地方作了记号。后来,神变大鹏凭十三
个白石子找到了神子,神子却又变成了一只青蛙。青蛙被大鹏叨上高空掉落到下
安乡地方时,蛙头碎为十三块,变成十三座神山;蛙脑撒在十三处,形成十三支
山系,蛙皮形成十三个平原;蛙骨形成十三道石崖;蛙毛形成十三颗神柏;蛙血
形成十三个神湖;蛙魂变成一个十三岁的雪山天女的儿子。这个儿子后来投胎人
间,就是吉祥救主格萨尔。
为让格萨尔入主人间,天母遂命格萨尔幻化为一只神鸟,给岭地首领晁同降
下预言,叫他召集岭国大众举行赛马选举国王。
据一位学者分析,天神选定这个神圣的年华让格萨尔赛马称王,这实际是人
、神两者对登基传统的一种承袭。
蜂拥而来的“十三”、深奥的“十三”
“十三”这个数字不仅具有神奇的色彩,而且在史诗中随处可见,这是值得
研究的奇异的现象,如:
格萨尔在十三位古拉神和十三位玛多山神的佑助下进入霍尔雅司城,一举怒
斩霍尔王。将其头盖骨做了十三个碗,将心脏切成十三份,用天灵盖做了十三副
耳环,用血和肉祭祀十三位达玛路神(即战神)。
在《门岭之战》中,玉拉遵命率五万大军到门国边境与格萨尔会合,向格萨
尔献上十三种铠甲,十三种宝盔,十三种神箭,十三种宝弓,十三种茶叶,十三
种骏马。
交战中,岭方杀死门国大将十三人。
格萨尔率十三名勇士,从十三层地下挖出躲在巨石中的门国辛赤王命魂铁蝎
。
那铁蝎在被消灭之前,它轻轻一动,便晃动十三层天,十三层地。
其它不再列举出处,只是将史诗中有关“十三”的数字抄写如下:
十三座雪山、十三个平原、十三道石崖、十三个湖泊、黄河边十三棵神柏树
...
十三种殊胜、十三种特殊工艺、十三座寺院、十三尊佛尊、十三座宝塔、十
三匹白马、十三首欢歌、十三天服丧...
帽子十三顶、衣服十三件、绫绢十三匹、伞盖十三顶、帐房十三顶、猎犬十
三只...等等不胜枚举。
打开史诗格萨尔,“十三”的数字蜂拥而来,令人眼花缭乱。由于这个数字
的反复出现,一再强调,它的特殊而神秘的象征内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它与《格萨尔》说唱艺人的“十三岁”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
意大利藏学专家杜齐曾说:“在苯教及其它教派中,‘十三’被视为一个神
圣的数字。”
“十三”的原始含义究竟在何处?
也许只有从西藏“苯教及其它教派”中才能找到踪迹。只要在浩如烟海的典
籍中透射出丝丝神秘的灵光,也许我们就能得到破译的方法和密码。在藏族学者
土观、罗桑却季尼玛(1773-1803)所著《土观宗派源流》一书第二章
第四节第二目“苯教各派的起源”中述及:在西藏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以后六代
的赤德赞普(即思赤赞普)时,卫部翁雪纹有辛氏家族一童子,十三岁时被鬼牵
引,遍迹藏地十三年,于二十六岁时返世人中间。这时,他对人们说,什么什么地
方,有什么什么鬼神,能作如何如何的祝福。他还对人们说,只要对鬼神进行供
祀、禳祓、祭送,便可得到鬼神的保佑。
从上述记载分析,辛氏童子被鬼牵走时是“十三岁”;童子被鬼牵走“十三
年”后的二十六岁(两个十三岁)时,他返回世人中间。根据这个童子的说法,
于是产生了苯教。这里与该童子有关的四个“十三”,也许就是“十三”这个数
字,“被苯教视为一个神圣的数字”的原因之一。
从以上列举的材料看:八位说唱艺人得到“神授”的年龄是十三岁;格萨尔
赛马称王是十三岁;吐蕃时期的几位赞普登基为王的年龄是十三岁;还有《格萨
尔》史诗中数不尽的“十三”,难道只是一个数字单纯的巧合吗?
这种巧合意味着什么?
它的深层内涵与象征又是什么?
在这里,巧合是一视同仁的,它不分贫富,不分贵贱。它表示出无论是宇宙
,也不论是命运和神智不但以神秘方式关注我们,而且还不时地证明它的关注。
面对宇宙或面对史诗《格萨尔》,都能使人感到自身极为渺小地面对着一个广袤
无垠的时空。与此同时,也使我们对不可知的象征和奇妙的暗示寄予希望,它始
终吸引我们的兴趣和热情,促使我们摆脱这种困境给我们造成的厌倦与疲累。
“十三”不过是一个极普通的数字,但在信奉耶稣的世界里,却把它视为不
祥。据说电影院没有十三排,也没有十三号,街道的门牌也是如此,那里的人们
尽量地回避这个令人厌恶的数字。原因是因为耶稣圣子在“最后的晚餐”里被他
的第十三个弟子犹大出卖。从此,十三被视为叛徒出卖正义和良心的象征。但这
决不是巧合,这是一种道德观念的表白和延续。
而“十三”在《格萨尔》宏大系统里反复地出现和一次次奇妙的巧合,细细
体味不能不使人震撼。
难道这些众多的“十三”之间没有因果联系?在它们中间没有一个起支配作
用的神秘的力量?我曾经十分严肃地奉劝自己,不该在这些莫须有的毫无意义的
困惑中耗费精力,但是我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因它们对我的挑战所带来的兴趣。
(作者不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