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区口弦
口弦在隆德南部山区回族聚居的地方,不论是在风和日丽的白天,还是星明月朗的夜晚,也不论是在金色的场院上还是在淙淙的溪水旁。每 当人们闲暇之时,你都会听到一种令人神往的“滴滴滴、咚咚咚”的声音,那就是回族姑娘在弹奏她们喜爱的口弦。
口弦,也叫“口琴”,川区还叫它“口口,或“口衔子”,是一种衔在嘴边弹奏的小乐器,有竹制和铁制的两种。竹制的有三寸长,扯线弹奏。铁制的有一寸半长,以手拨勾簧,经弹拨,中间的勾簧里外颤动,用口腔作共鸣箱并利用口腔的变化,舌头一顶一抽,气息的呼出和吸进,来调节声音的变化,形成音阶。会弹的人能弹得轻松悦耳,随心所欲。她们经常弹奏的有“廊檐滴水”、 “骆驼铃”、“珍珠倒卷帘”等口弦令。她们还喜欢在口弦上,拴上五颜六色的丝穗子和五彩珠子,其中有的珠子是用草子勺沙枣核、山核桃等串起来的,打上清油和颜色。回族妇女把它当装饰品,挂在胸前的纽扣上,很是好看。
据说口弦的来源是由于回族妇女在旧社会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家女不见外男,青丝不见青天”,使她们既见不到外边的事情,也难听到外边的声音,。只好用梳头的破篾子背,做成—头窄中间有个簧、两头扯线线的乐器,来消忧解愁,这就是后来的口弦。有的姑娘婚事不如意,或者思念情人,有的小媳妇受了婆婆的气却又无处诉说,就只好倚门靠窗用口弦来诉说自己的心事。
解放后,回族妇女那种“倚门靠窗掩面而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她们取得了和男人一样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精神面貌也和过去大不—样。妇女们在劳动之余,常常三五成群围坐一起,用口弦斗嘴开心或弹奏歌谣。有时,—人领弹大家合弹:说说笑笑、兴高彩烈。有时,你也会看见这样有趣的场面,一个妇女拿着口弦向大家—晃,弹上几下,紧接着一个姑娘跳起来追打她,一个跑一个追,跑的人躲在其他人身后,只要一停下来就弹,逗得大家直笑。她实际上是用口弦揭发别人的秘密,那个被触动秘密的人就穷追不放,只要抓住被追的人,就得让她吃一顿“好果子” (拳头象树上摇落的果子似的擂在对方的身上),这时,看的人不但不拉,还“呕欠—一呕欠”地叫着助兴。当外人问起时,姑娘们往往只笑不回答。年纪大的媳妇会告诉你,她才寻了个对象,我们同她耍笑呢!
口弦确实能传情达意,是用气说话的乐器,它能够通过特殊的节奏,“说”出话来,而且你必须要懂得方言,区分开什么是“说音”、“唱音”,什么是“过音”也叫“气音”。“说音”也就是具体要说的字,“过音”是字与字之间的过度音。只有弄清楚这些关系,才能听懂它要说的意思。
口弦弹乐曲,实际是用喉气音打节奏,但用口弦唱歌就复杂多了,如∶高“号”不过蓝“汉”天“汉”/深“汉”不过海“号”/美“嘿”不“呼”过“何”/党“夯”的“西”政“哼”策“嗨” 。(句中打引号者为“过音”或称“气音” )。
口弦的弹奏:方法也因人因地而不同,山区弹奏是呼吸很深,发出的声音很深远,并带有颤音,夜晚传得很远。川区弹奏的气息多半在口腔里(如唤小猫时的发音,一个象叹气,一个象嗽口,两种用气。川区气浅,口腔动作大,弹出的声音明亮、欢快、能做很多技巧性的演奏。铁口弦和竹口弦演奏的效果差不多,只是成年妇女喜欢弹竹口弦,姑娘们一般喜欢弹“铁口弦” (铁口弦只在山区有,尤其是西吉一带的回族),弹法也不一样,有会拨勾的,有会扯线的,也有两样都会的。
过去只有妇女们才弹口弦,如今放羊的小尕子,赶脚的小伙子,以及其他男青年也愿意弹着耍,他们用口弦宽心、解乏、传情,因此口弦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市面上也就有了制做和出售口弦的小商贩。
竹口弦的制做有特殊的:工艺要求,必须用“油竹子”做原料,就是要用滚开的清油把竹子炸透,去掉原竹子的“青气”,因此也叫“熟竹子”。经过处理的竹子有几大好处:①制做时竹子不易破裂,②阴天晴天都不变音(一般竹子天阴时声音暗哑),③声音明亮,音量大,清脆悦耳,④好看,炸过的竹子象上了一层棕红色的油漆一样光滑美观。
口弦虽小,但在回族妇女的心目中地位可不低,有一首“花儿”就是形容竹口弦的:
“三寸竹片片,两头扯线线。一端口中衔,消罪解麻缠。”
因为它前三句的第—个字加起来正好是“三二—”所以,这种“花儿”叫《三二一》令。
听人说早年间,隆德有个名叫祖哈尔的回族妇女,口弦弹得很出名,当时回族妇女是不准看戏的,更不能“打脸子” (化妆演出),她却大胆地在公开场合作为文艺形式来演出。她说口弦能“消罪”,是吉祥的声音。凡是听过她弹奏的老人,至今还念念不忘。
口弦吸引了隆德不少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为了能把它搬到舞台上做为—个正式节目让广大观众欣赏,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九八三年西吉县文工队赴京参加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调演时,又演出了这个节目,影响很大,报社纷纷前来采访,很多文艺演出单位前来录音,要演唱资料。这个节目还被选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献礼演出,受到中央首长和外宾的赞赏。
口弦,在其它地区、民族以及国家中也同样存在,如,我国的云南、内蒙、新疆就有,其它如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也有,一般以使用铁口弦为多,至于竹口弦,则主要是回族使用。
由于口弦音量小,又没有明显的音调,在文艺创作和演出中,有局限性,因此,多以舞蹈形式出现,而口弦只做为道具,很少用它做乐器。既然回族人民喜爱它,今后还有待于很好的改革,使它既保留原来的音色和形象特征,又能在舞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收到更好的效果。《口弦》是回族一种弹拨乐器(即竹制口簧),是流传在隆德南部川地、山区一带回族妇女中一种常见的乐舞形式。每当在冬季的长夜、夏日的傍晚和阴雨天,妇女们三一堆、五一伙围坐在火炉旁,歇凉在园亭或盘坐在炕头上便弹起“口弦”,通过坐、站、分、聚、走等动势来相互传情达意,抒发自己的心声。有的独弹,像在表露自己羞涩的情感或倾吐苦闷的心情,有的对弹恰似对歌;有的齐弹像是“众雀欢噪”。其曲调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如“骆驼铃”、“珍珠倒卷帘”、“雀舌头”、“廊檐滴水”等。
就回族妇女以口弦相互传递情感,抒发心声的情况来看,有表现欢乐愉快的心情,也有传达悲哀压抑的情绪。前者或许是庆祝丰收、倾吐爱慕、祝贺新居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者则可能在哀悼亡灵、思念亲人或表达对自身不幸命运的怨恨。但造成这种悲哀压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从历史角度分析,是与他们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精神上遭到一定摧残和压抑不无关系的。旧社会的回族妇女青丝不见天,家女不见外男。那时回族青年男女婚姻得不到自由,尤其妇女很少与外界交往,更谈不上与男性接触。新中国成立后,虽说妇女得到了解放,人身有了自由,但封建意识、宗教束缚的残余仍顽固拘禁着她们的心灵。在此情况下,她们的感情要得到释放,她们的心声需有处诉说,通过“口弦”这种形式来倾诉,也就不难理解了。
[ 本帖由 海燕 于 2003-11-12 17:47 最后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