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谷类
俗称“紫食”,蒙语叫“宝日伊德”。主要是加工后的米和面。
炒米: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炒米又称蒙古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做法:把干净糜子浸泡,温火煮到一定程度,停火焖。炒法分为炒脆米与炒硬米两种。炒脆米时待铁锅里的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炒硬米可以不放沙子,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冷却后碾去康皮。其吃法有:用肉汤或肉丁煮沙米粥;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蒙古族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的俗称。由于炒米具有方便、快捷又特别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短缺的食品。
稷子米:过去蒙古族多以稷子为主食。食用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稷子蒸熟,晾干去皮加工成米,以备熬茶或焖干饭、熬肉汤粥等食用。另一种是,将蒸出来的稷子米晾干,在锅内放细白砂烧热加米。
面食:蒙古人喜欢面食,主要用麦面、青稞面、荞面和莜面等原料制作而成。面食一般制成饼食,而饼的形状各异,风味独特。随着牧民的定居和住进砖瓦或土木结构的房屋,在食物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面食为主。用面食制作的佳肴有——蒙古馅饼: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做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改为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蒙古族人民经常食用的佳品,并以其薄、漏、透的特点而文明遐迩。蒙族馅饼大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饼皮内可见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引发人们强烈食欲。汉族有“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语,蒙古族则有“好吃不如馅饼”的说法,可见,饺子和馅饼是同等的上乘佳品。蒙古包子:把肉切成小丁,加少许葱(洋葱、大葱、沙葱均可)、盐等调味品搅拌成馅备用,面粉用热水和好(称为烫面)后弄成许多小圆面皮,把拌好的馅包在里面,用温火蒸十五分钟即可食用,味道鲜香可口。
猫耳朵汤:先把汤烧开,放入鲜羊肉,以及葱花、盐等佐料,然后把面(一般为荞面或莜面)和好,揪成小剂子放于手掌上,用拇指捻成猫耳朵状放入烧开的汤中, 很快就能煮熟,称“猫耳朵汤”。 如果再加点鲜奶或酸奶味道会更鲜美可口。
“阿木苏”: 蒙古族“祭火”时食用的一种美食,也称为“灶饭”。在煮肉的汤里下小米(或大米),用温火煮粥。煮沸后再将黄油、奶酪、酸奶、糖、红枣、葡萄干等按一定比例倒入锅中继续熬,并不时搅拌,待锅里的汤洪干,米稠糊即可。做好“阿木苏”后,首先把“德吉”献给火灶,然后全家老少一起享用。外出的家庭成员没来得及回来“祭火”,必须留给他一分“阿木苏”,并且把自己家的“阿木苏”送到左邻右舍品尝。
[ 本帖最后由 张迎迎 于 2010-11-27 17:1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