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7-18 19: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高丙中论文
其实“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互动”在当下的很多民俗活动中都可以见到,而作者将其系统化,并提升到一种理论高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理论思考,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另一处天地。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前不久去吕家河采风,我对于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的问题有很多朦胧的想法,看到这篇文章真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如作者所说,“具有知识分子情怀的民俗学者除了关心他自己的问题,他还会关怀对象的问题。他多半不是来解决当地民间的问题的,但是他在追求实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他不回避、不反对当地民众追求自己的目的,他有时还会让自己成为对象所利用的工具。”这是对当今田野研究的另一种开拓。
同时,我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请教:
1、“实验民俗志”的界定
请问这个概念是否由作者第一次提出?对于其英文“Experimental Ethnography in Folklore”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其汉语概念又怎样界定?
2、“实验性的民俗志写作”
作者自称这篇论文是一种“实验性的民俗志写作”,那这种写作与一般的民族志写作有何区别?作者是否认为这种写作是成功的呢?还有没有什么潜力和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