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4|回复: 0

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杂谈民间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7 21: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杂谈民间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所属栏目  >   个案研究   
作者:艾君  发布时间:2004-8-18 14:31:05 点击数:194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化保护抢救工程工作已经在全国展开,这是一件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好事。
     
     谈保护,也许一些学者、专家自然又会与立法相联系,大侃立法;老百姓也许会联想到像文物、古董那样圈起来供参观、怀念。对于民间文化这种具有极强特殊性、地域性、娱乐性、民间性的文艺形式,要立法并非易事,也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操作规则。
     
     谈保护,不能违背其事物本身的内涵和产生规律。民间文化的保护,必须有确切的保护对象、有明确的保护措施和一定的保护内容和范围。尽量避免概念的扩大化和外延过大。不能把民间文化与文物相提并论,不能把民间文化与乡土文化相提并论,不能把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等同看待,更不能把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片面的划等号。
     谈保护,必须遵循保护的方法和规律。如果把有价值的民间艺人的技法作品记载下来不是不可,但要明白保护的策略和措施不仅仅是搞“史志”,保护的目的不是怀旧让大家拍照片、出画册,也不是在全国范围去编一套、出一套《民间文化志》。 文化的保护更多的应该侧重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侧重于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侧重于民间文化的使用、开发、生态、保障等机制的健全。
     
     民间文化在民间文艺家中人们俗称为“三民”,即,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三部分。这三部分基本迎合了世界和一些国家对此概念定义所包含的内容。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中所讲“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expression of folklore)”指“口头表达形式、音乐表达形式、活动表达形式、有形表达形式”四部分。这些内容也与我们俗称的“三民主义”相一致。
     
     从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俗三部分看,这些年我国的民间文艺事业继承、发展、保护的还是很有成效的。建国以后,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保护发展上,坚持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为指针,党和政府成立了许多领导性、指导性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中国剪纸协会等等与民间文化相关的群众团体的成立,把民间文化工作者的队伍建立起来了;科研教育活动也成果丰硕,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等已经设置了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内容......这些为民间文化的发展保护起着组织、指导、发展、科研的作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歇后语集成》、《谚语集成》、《中国民俗大全》的编辑出版,基本把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应该保留的内容都记录了下来。有的协会、有的出版社也正在搜集编辑民间艺术、民间美术的工作。各地庙会、各地文艺活动、各地乡村民俗旅游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都能见到民间文化的影子。只要你留意,就会发现在书店、在旅游点、在互联网有关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方面的图书、资料、照片比比皆是。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改造旧城的推土机把大片大片的老城民居和附着其中的民间文化精华訇然推倒碾碎;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民间年画、民间皮影、风筝、经卷、刺绣、织锦、泥塑、民间傩戏等经典民间文艺随着它们生存土壤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变迁而日渐式微......这些让民间文艺工作者感到了痛心,感到了历史的责任感。
     
     实际也不可为此焦虑。我国民族之多,地域之大,各地民间文艺门类至多,如果眉毛胡子都抓,什么都看成宝贝去呐喊保护,那么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东西可就多了,现代社会人如果抱着民间留下的所有东西不放,5000多年了,我们活在世上也许就累死了。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民间文艺形式的此消彼长也是发展的一种常态。社会的继承发展历来就是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就是优胜劣汰,这样一种自然继承与发展的规律。如果把民间文化与百姓情感联系起来,留恋它、思索它、梦见它,也很正常。人嘛,恋旧是人的本性。
     
     反过来想,不属于文物的民间艺术作品如果流失海外不也是保护的一种形式吗?既然是作品就会有其收藏和商品价值,赠人、销售很正常。之所以叫民间文艺,是因为其来自民间有其自然的、自身的生命力和发展规律,有的在保存,有的被新的民间文艺形式所替代。
     
     生存环境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追求,往往会带来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改变、往往会带来人们对事物的价值认可程度的改变,往往会带来人们对生活、休闲、饮食等各方面的变化。
     民间文化属于地域文化,宫廷文化属于为传播文化,二者差异之大,一如桔枳之异;原材料可以一体化,表达的意义规则可以统一化,但归根结底必须解决的是人与环境价值判断的一致化,民间文化的力量渗透在民间环境的潜意识当中,外现于不经意中的一言一行。
     
     改造旧城,不仅老城的风景就没有了,老城的礼仪、生活方式也就会消失了。居住方式的改变,意味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即便保留着几条干枯的特色胡同、保留着几个特色的四合院,也只是像放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古董了,这不等于保护了民间文化。任何事物一旦失去了其使用价值和生存价值也必将逐渐改变着人得思维和意识的变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起居、语言和爱好、休闲和饮食。
     
     一个乡村青年走进了城市生活,时过几年就会融入到城市的生活里,人们经常看到他的语言变了,乡音消失了;他的思维变了,考虑问题的方法和价值观,与起在家乡童年的伙伴之间有了隔阂,就像鲁迅笔下的我和闰土有了各种隔阂......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之所以成为民间文化创造者就是他当时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的爱好和创造力。
     在北京南城生活在胡同里的老大妈到了中关村、亚运村地区生活,也觉得哪都不自在,而当她习惯了的时候,实际也正是丢失了其身上自有的京味文化,丢失了她的语言特色,丢失了她的传统观念和追寻,丢失了老北京在胡同、四合院里长期形成的一种民间文化的底蕴和特点。有位祖辈流传下来会做风筝的老艺人,因老城改造搬进了高楼,在楼房里做风筝的材料常常弄脏了电梯楼道,邻里很反感;其家传技艺孙子也不愿意学,后继无人。可见一定的环境会产生的民间艺术,也是特定的环境才会有生命力。
     
     笼子里的鸟,时间久了,就失去了飞翔蓝天的本领,没有了特技;陕北的农村女人都会剪纸,能出几个剪纸大师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把几个剪纸大师拉到北京来培养后人,环境和人的思维意识是难以带出一个真正的继承者。
     
     任何民间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自己区域的文化与生活的环境和传统,民间文艺一直受某种区域内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由其特殊的区域情况所决定的。在西方吃一道中国菜。明明是中国的一道桂花肉,在那里却变成了甜酸肉,还要放上几块菠萝。肉还是猪肉,只是加了合西方人的口味的调料。这就是说一个地区的民间文化离开了它的生存土壤就会走了样。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同样的种子由于土壤、气候、环境的改变,结果就产生了橘与枳的差别。排除橘与枳味道上的优劣之分,同样说明,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地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的沙发到了日本,就被锯掉四条腿搬进了房间。人们受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的影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拿来的新事物进行改造、发展,因此世界才有了千差万别、五彩缤纷。民间艺术的根在民间,它的继承发展和保护,也必须从民间做起,离开了民间的土壤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禾、无水之鱼。民间文化遗产不同于经史子集、皇家经典、宗教精华、文物精粹等阳春白雪,它存在于人们的特定区域和特定环境的生活里,如果登上大雅之堂,就缺少了它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保护民间文艺,不是供起来、不是让其成为雅文化、成为“阳春白雪”,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生存发展的环境,给他们应有的利益和荣誉。如果我们一谈保护就让他们高高挂起。那样不仅得不到保护而且也毁了他们,也会影响了他们的艺术潜能的发挥。
     
     民间文化的特殊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决定,保护民间文化传人的环境,培育观众才是长久之计。如果我们仅仅为了保护继承而不去发展,那么把其作为历史记载、整理、存放就足够了。时代不同了,科技发展了,如果用电脑刻、用石膏塑人在其艺术价值和内在表现主题上,与用剪刀、泥巴无差异的话,我们是否还要倡导以传统的思维和手段去让现代人拿起剪刀剪纸,拿起泥巴捏人呢?当我们的活字印刷被计算机所替代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会为活字印刷术这门民间艺术的淘汰而呐喊呢?
     
     日前都市化速度的加剧、社会转型的迅疾,人口在日益膨胀,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坚持与时俱进,正确理解好保护与转型、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树立的正确的民间文化保护观,也是一种对民间文化负责人的态度。

转载本站文章请自觉注明:“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