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5|回复: 1

[转贴]丁宁:董均伦夫妇和《聊斋汊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6 11: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均伦夫妇和《聊斋汊子》  



丁 宁

    我的家乡胶东半岛,劳动人最爱讲故事,他们叫作“拉桄线”。据说,海边上的人,在织网桄线的时候说故事,就习惯地叫“拉桄线”。我是爱听“桄线”的,可以说是“桄线”把我引进文学之门。这些年,我常回忆小时候的“桄线”,但是时光流失,多半被冲去了。如今,故乡会“拉桄线”的老人,几乎都已辞世,年轻人只恐连“拉桄线”这说法也陌生了。但老作家董均伦和他夫人江源送我的民间传说故事集《聊斋汊子》,让我重新拾起了儿时的美好记忆。

    什么叫“聊斋汊子”呢?看了“后记”,才明白书名的由来:“几百年来,《聊斋志异》为社会各阶层所喜爱,可说是家喻户晓,连偏僻的山沟也不例外,在层层岭、重重山的沂山一带村庄,把神话传说一类的故事,都叫作‘聊斋汊子’,‘你讲个聊斋汊子听听’,就是说‘你讲个故事听听’。”这《聊斋汊子》,是董均伦和江源从搜集整理的无数故事中选出的。我惊奇地发现,我失去的故事,几乎都在这书里了。

    两本《聊斋汊子》,约近百万言,长长短短几百个故事,所有这些,都是来自山东各地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有的优美,有的神奇,有的浪漫,有的怪诞,都是健康有趣的,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鲜明的思想内容,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它展现了山东各地不同的历史风貌和人情世态,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读着这些精美的故事,我好像无意之间,跟着搜集者的脚步,探入到民间文化的最底层,发现了一个巨大宝藏,看到了一个灿烂世界,我惊喜、自豪,具有悠久文化的齐鲁之邦,光是蕴藏在劳动人民之中的精神财富,便是难以估量的。

    这《聊斋汊子》的搜集整理人,为此消去几度春秋、多少心血?董均伦和江源夫妇长年在农村,算来,他们为民间文学已献身40年了,到如今,已经出版了十几本民间故事集。老夫妻俩,形影相随,成年累月穿行在乡间小路上,走家串户,听到哪里有故事,就立即赶到哪里,不管风里雨里,荒村野店,掏出纸笔就听啊,记啊。夜晚,灯影里对坐,拿出笔记,边讨论,边整理,有时通宵达旦。说他们“行万里路,找千人谈”,一点也不夸张。从鲁南到鲁北,从胶东半岛到鲁西平原,都有他们的脚印。“文革”前,他们在昌南县一个叫牟家庄的山村,住在一间土屋,长达8年。“文革”后,又到了沂蒙山区的临朐县,大约也有3年。下去的时候,把两个还小的孩子托付给保姆,春节回来,孩子竟不认得爹妈,保姆回乡下过年,孩子硬是跟走了。唉,老两口也够冷清的。我的同乡叹息说,老董是“三八式”的老党员,又是年过古稀的人,也该回到城市安度晚年了,他那精神固然令人钦佩,可是现今像他们那样的有多少?

    老董不随和当今的新潮流,总是一身老农打扮,说话也总是很土气。的确,他的心只系在民间文学上,为它而苦,为它而乐。他深藏在深山重岭的农村,也难联系,可是他却不忘怀故人,时不时寄来他们的新书,有时还附一短简,字迹秀气,语言纯朴。

    除了《聊斋汊子》,他们还搜集整理了孔子世家的传说和故事,至少也有100多个。这也必须下功夫,要跑很多地方。记得我曾有一次对董均伦说:“你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他立刻打断我的话:“俺倒不觉年龄威胁,只觉时间更紧迫。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民间老的口头文学家日渐减少,现在不是从容地听人家讲故事,而是奋力抢救。”说的时候,他的两道眉毛似在飞舞。

    这老人的激情,使我差一点流出眼泪。我忽然觉得他并没有老,一种非凡的意志力,在同自然法则抗拒,时间并没有在他身上流失,他的精神、情态,一如1947年初识时。

    1947年,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时候,胶东半岛处处可闻隆隆炮声,就在那时,董均伦风尘仆仆归来了。人们说,他是从延安来的作家,扬名解放区的《刘志丹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还是个“洋包子”,通英语,抗战初期,曾担任过印度援华医疗队的翻译,认识著名的柯棣华大夫和巴苏大夫,还为他们的事迹发表过文章。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位“洋包子”作家,既无洋味儿,也无作家派头,倒有几分农民的土气,纯朴中还带点傻气。我们共同在半岛上最高的文艺机关——胶东文协工作,老董最喜欢到农民中间,言谈、作风,都能和劳动群众合得来。写作也勤奋,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位作家对民间故事特别感兴趣,边搜集,边整理,一连串地发表了不少。那些故事,有的很短,几百字就是一篇,后来干脆叫作“小小故事”。有些同志不无讽刺意味地称他“小小故事作家”。可是老董对那些风凉话并不在意,依然一头钻到群众里,不断搜集,不断写,执著得很。

    全国解放之后,我和老董先后离开了胶东,在遥远的地方,我陆续读到他的新作,如《蚕姑娘》、《山里姑娘》等短篇小说,都显示出一个老作家厚实的生活底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闪耀着纯朴美。

    尽管他已经是具有一定影响的小说家,却还是把主要精力,投到被人称之为“无名文学”的民间故事上,像一个锲而不舍的淘金者,年年月月,深挖、细淘。苦功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获得金灿灿的财富,为我们祖国的文化积累作出奉献。

    上世纪80年代,应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之约,董均伦、江源夫妇来到北京,参加为《聊斋汊子》召开的一个研讨会。那次我是第一次见到江源,却像早就相识,她穿着朴素,神情谦和。据我所知,她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发表过小说,后来和丈夫一心一意致力于民间文学,他们夫妇可算得是“天作之合”。

    真正来自人民的东西,必定雅俗共赏,得到人民的喜爱。故乡的故事,故乡人更爱。董均伦夫妇的民间故事,在山东千百万人民中,已经流传几十年。在国外,也受到专家和读者的重视。日本东京一家出版社1975年出版了董、江的故事集,名之《山东民话集》,翻译介绍此书的两位日本汉学家,还特地写信感谢董均伦和江源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德国莱比锡出版社,也在多年之前就出版了董、江的故事集,书名为《中国民间童话》。

    很多民间文学专家一致认为《聊斋汊子》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人们赞扬董均伦具有蒲松龄风骨。想那柳泉居士,为作志异书,搜尽鬼狐,而这董均伦,不挖尽齐鲁民间宝藏,不肯罢休。1989年,《聊斋汊子》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民间文学作品评奖中,获得了荣誉奖。董均伦本人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奖赏,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这都是光荣而值得骄傲的!

转自<中国艺术报>11月5日
发表于 2004-11-11 18: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贴]丁宁:董均伦夫妇和《聊斋汊子》

向每一个为保存,抢救民间文化而努力的人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4 00: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