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9|回复: 4

游山与行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30 16: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久居城里,偶尔去爬爬山,感觉常常好得很,“山气日夕佳”嘛!旧时山居者在山里走了一辈子,足步累计起来或许要绕地数周了。如今坐惯汽车、飞机的都市人哪里吃得了走山的劳苦?好不容易攒出时间,铆足心情,穿着考究,抹着香汗赴郊外登临山丘,常被人评定为浪漫、小资、另类、挑战极限。呵呵,这极限的水准也实在夸张得可以!
    不过,聊胜于无。登山总是一项健身活动。即使爬的是近山矮丘,目的也是为了“偷得浮生半日闲”,在单调忙碌生活的间隙捕捉一种“归返自然”的感觉。游迹所至,尽得“天人合一”之妙,赋山水以人文,并以此作为感悟生命的手段。虽说“看山总是山,看水总是水”,但野外那山山水水无疑成为游者心灵慰藉的最好去处。山水含情,草木若心,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古代道家一向主张隐遁山林,而奔走仕途的儒者骨子里向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出世情怀。人们总忘不了分享游山之乐,于是游山者往往学做“竹林七贤”,呼朋唤友,结伴成行。
    老话说“仁山智水”。仁是什么?子曰“仁者,爱人”。先辈们足之所至,总忘不了给山水以人文的魅力。山,本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地貌,在国人眼中也获得了仁者的美誉。那么住在城里的人就不仁不爱人了么?当然不是。市民和山民都是民嘛,他们面对的生计问题和生活苦难彼此接近。他们有着一样的良善,也有着类似的遗憾和烦恼。当下涌入城市务工的有好些是山民,他们为生计进城。面对异样的、缤纷的、诱惑的城市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梦想。求职顺利的,拿走自己辛苦所得的那部分;不顺的,如果囊中羞涩而继续滞留让自己陌生的城市,他们只能在社会底层打转,而且很难保证自己会发生什么。当一个浓施粉黛、袒胸露脐的山妹子站在发廊门里向你频频招手的时候,当一个穷凶极恶、异装长发的山伢子向你“服”底抽“薪”、劫财夺命的时候,你会对山地部分子民的“失仁”而倍感痛心。其实,变了的不是他们,变了的是我们整个时代。心里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充足,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众,眼睁睁看着“欲望号街车”向我们开来,再把我们曾经的梦想碾得粉碎。
    回到山里去吧,寻回未被玷污的心愿!成群的人们以观光、游览、怀旧为借口,想在山里找到一隙精神的领地。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汇入了这样的行列。山行,多少捡拾到些许早年高原生活的记忆。可是,每次登山我都好生失落。它告诉我,我的生命本来不属于大山,它告诉我物是人非,今昔早已各异了。但我还是习惯抽空看山,总觉得起伏绵延的山脉蕴藏着深不可测的灵异。去年仲夏,我应一个朋友之约,去了滇西北的香格里拉高原。那里石质较好的山地,比旧时多了炮声隆隆的采石场,它为大山平添了许多凹凸不齐、嶙峋光秃的窟窿和坑洞。曾经古木参天的山峦失去了松涛阵阵、百鸟鸣啭的景象。山体成片裸露着砍伐留下的树根,像被人割除了毛发!几年间我曾数度往来闽西山区,这里的大小水泥厂“占山为王”,远近烟尘滚滚,树木蓬头垢面,彻底遮蔽了闽西山地的美丽容颜。唉,真是应了一句新民谣:山不在高,有“钱”则灵。大山,早已成了淘金者的乐园!
    过度开发的结果是大自然的满目疮痍。登山的人有谁不见这勒刻在山体上的累累伤痕呢?见之又能做何感想呢?我将游山者分成两种人。一是熟视无睹、见惯不怪者。人对自然的横暴,早已看得他们心恢意懒,麻木迟钝了。一是管闲好事、义愤填膺者。他们不满人对大山的施虐,常常自发起来阻止他人这么做。这两类人理应判为城府与幼稚、冷漠与热情、狡猾与单纯。若是两者合一,人类施加在自然肌体上的悲剧就会减少;若是两者难以协作,国人往往舍后求前,如是更近中庸且能自保。要我来选,我宁可为幼稚、热情、单纯者鼓与呼!在一个追求四平八稳、明哲保身的世道里,人心能有一点儿热诚、仗义和信心是多么珍贵!由此,我不禁从游山想到了行侠。
    行侠,是因为地位不正宗却又看不惯世间丑陋,而果敢做出些违理犯禁的事情。司马迁的《游侠列传》称“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若说“述而不作”是儒生之所为,则“既述又作”,敢说敢为者,为侠士也。假如游山者为山喊冤,信访者为民请命,赋文者“不平则鸣”,都可谓得了行侠风骨,都可称豪侠之士。这样的人,不求一己私欲,只为公义大行。不仅唐人传奇宋人话本中有之,明清小说中有之,金庸作品中有之,而且在先人祖辈、远亲近邻和现实中的同事、朋友、路人甚至自己的身上,都能隐约找到这种血气方刚、侠肝义胆的血性。路见不平,行侠仗义,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梦想。
    年初我们几个文友去了同安的北辰山。逶迤行来,虽无山居者之仁厚,却也于心戚戚向往之。山道上少不了我们的调笑打趣,呵佛骂祖,当然还有下山后的微醺放旷,斗酒忘忧。但我们有心照不宣的约定。那就是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用自己的声音直抒胸臆,能更真诚地书写生命。我想,为文者完全应该以我们独有的方式行侠,不是么?

                                                       2004-1-19
发表于 2005-1-30 20: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游山与行侠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窃以为,诉诸法律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从立法开始。


发表于 2005-1-31 1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游山与行侠

喜欢兄长的文笔,言之有物,意味深长
 楼主| 发表于 2005-2-5 0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游山与行侠

多提意见.祝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2-10 1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游山与行侠

青桐时代 于 2005-1-30 20:00 写道: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窃以为,诉诸法律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从立法开始。


能诉诸法律当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法律不健全,有法律也常常被"人治"惯了的国人有法不依.很少有人在法律前面动真个儿.这是民族传统和思维方式决定的.况且法律也确实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毕竟法律是人造出来维护人的活动规则的.但人造的东西总是有缺陷的.不要指望法律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法律一天天地提高法规细则,环境却一天不如一天.指望法律能办到人能做的一切事情,是夸大了法律的作用.文学能靠想象存在,法律要靠想象,那就是人间灾难!法律是保障人权的手段之一,但法律不是人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