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23|回复: 11

【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 16: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新华网云南频道 ( 2005-02-28 ) 稿件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关于鞭炮去留引起的民俗争论,已经演变为年关的一场口水战。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教授,是国际民俗学家协会最高资格会员中仅有的两个中国专家之一,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他强调,“十多年了,年年记者都要追问我相同的问题,我一再重复我的观点,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从驱赶怪物“年”的传说,到“迸晦气、迎吉祥”、普天同庆一团喜气,烟花爆竹一直是中国年活动中最声色绚烂的一幕。但是,近十几年来,与烟花鞭炮有关的提案频繁出现在两会议案上,“禁”与“燃”间的争论喧嚣不止。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徐莉,对儿时过年最深刻的记忆是市政府大门口厚得没膝鲜红的鞭炮碎屑。曾经政府和民众一道放烟花鞭炮,共庆新春,但后来却是全国282个城市政府先后颁布烟花鞭炮的禁放令。

    “鞭炮屡屡伤人”、“火灾由鞭炮引起”,烟花鞭炮成为春节里反面的社会事件,1993年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北京率先在全国制定烟花鞭炮的禁放政策。禁放示范效应产生后,年味消弭的抱怨也随之四起。在民俗学的争论声中,近年来106个城市宣布有限开禁。

    “严格禁放的结果是禁一漏万。”上海市消防局防火部副部长顾金龙这般回首曾经的禁放。现在,上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不再让消防队员们年关忙碌了。

    烟花入沪要经过4道质检关,商家必须持证销售;居民按照规定限时限地燃放;安全常识宣传送抵社区;积极发动群众有奖举报未经审验的非法烟花鞭炮。上海市消防局危管处处长范永清说:“与其管这管那,不如给老百姓提个醒,告诉他们最基本的安全常识。”

    没有禁绝春节期间燃放烟花鞭炮的上海,老百姓的心态近年来反倒愈加平和、理智,燃放烟花的攀比心理也渐渐回归到图个热闹和吉庆的初衷。羡慕上海之余,北京居民吴森钟表示,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方式之一,在文化与其他因素发生冲突时,应文化优先。

    在华人文化为主导的新加坡,禁放34年之久的鞭炮去年终于正式解禁。有评论认为新加坡的解禁是在积累了34年的财富之后才实行的,这种模式对中国目前来讲成本过高。而在上海,低事故率的有限燃放,使得传统并没有被现代抹杀。

    放鞭炮并非只是为过年应景。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郭永玉教授说,中华民族自宋明理学后就丢弃了狂欢,现代的中国人更缺乏这种方式,所以一些人用酗酒甚至破坏性的手段来宣泄。而原本承载着祈福寓意的鞭炮,在短暂的燃烧中散发出的声光刺激,也许能承担部分抒发能量的效力。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近年来做得最多的工作是压力处理培训,职场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快速消减人们的快乐度和满意度,严重影响了城市人的心理健康。他认为,“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在欢乐中宣泄一下情绪,是非常利于身心健康的。而在中国沿袭的社会文化中,宣泄方式十分有限。”

    “争论悬而未决,说明传统在当今的社会断层很大。经历了彻底反传统的一段时期后,现代化飞驰而来,人们还来不及对传统反思,就被卷进文化断层中。”乌丙安教授说。

    或许热闹与滋扰仅一步之遥,城市越发达,神经越脆弱,就连搬进城市里的动物也不例外。据报载,今年春节上海野生动物园内的动物们患上了惊慌、烦躁不安的“鞭炮病”,突发的鞭炮声吓得刚为狮母的非洲狮不再哺育幼仔。

    这至少从一个方面证明,放爆竹的传统意义还是存在的,根据传说,放爆竹的缘起就是试图利用爆竹的“劈啪”声来吓走叫“年”的怪兽的。值得同情的是被人类关起来的动物,进化了这么多年,仍然还没有习惯人类这种找乐的手段。(完)

发表于 2005-3-22 17: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年三十夜抢炮

  小时候最盼三十夜,除有好吃的外,抢炮是小孩们的一件大事.三五成群的伙伴,相约到镇里某地抢炮,所谓抢炮,其本意并不是抢人家挂在竹竿上未鸣放的大红鞭炮,而是捡地上未鸣响的一粒粒"残炮".在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伙伴们逢街过街,逢巷过巷,冲锋陷阵,终于得到了满"衫袋","裤袋"的收获.到渔村抢炮时,有顽皮的,或胆大蛮横的,真的干起"抢炮"的恶作剧,但被"抢"的人家又不能骂或咒.俗说:"吃一堑长一智",之后,好多人家在大年三十夜准备多一串鞭炮,以便应急,年年如此,直到强行禁炮,推卸安全责任!
  如今,大年三十夜再也听不到热闹而充满节日情趣的"开门炮"了!缺少"开门炮"的春节,年味更淡了.
发表于 2005-3-27 21: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支持放炮!!
发表于 2005-6-23 18: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禁的副作用

原本承载着祈福寓意的鞭炮,在短暂的燃烧中散发出的声光刺激,也许能承担部分抒发能量的效力。

原来镇上的人们买鞭炮,都要计算一下;现在禁了,又没有人来管了,反而反弹得利害了。老百姓的这种心态……铁了心禁炮的人,是视而不见的。
发表于 2005-9-20 1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某一种民俗事象能够传承千年,一定担负着重要的功能,恰如乌老和诸位同仁所述。给学生讲到春节的时候,我会问他们如果取消鞭炮,我们用什么来替代这一风俗? 是春节晚会? 踩气球还是出去散步?最后大家的通识是:过年太没意思了。 :cool:
发表于 2005-9-20 1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读到贴子的时候,外面正鞭炮齐鸣,是结婚?是生子?一定是人生的大喜事才这样热闹。当事人放得高兴,听见的人也很振奋地猜想。记得《大宅门》里有一段日本投降撤出北京城的时候,鞭炮齐发,起初那听惯了枪炮声的白七爷以为出大事了,然后才知道胜利了。试想,除了这种十里八村都能听见、而且听了都会振奋的“象征符号”,你还有啥更好的招数?
    今天,鞭炮的意义除避邪之意外更多的还在于表达无限的喜悦,古人高兴了,要手舞足蹈,现在不用说音乐舞蹈成了远离日常民生的“艺术”,卡拉ok也不是所有老少都能摆弄的玩意,那么,如何表达冲天的喜气和兴致呢?鞭炮!一冲升天,一响惊人,再加上满天火焰、一地红花,这才叫个“喜气洋洋”呵。还有,俺们中国人,言行比较含蓄,真正的狂欢还不算有,惊天动地的鞭炮声述说着内心的痴狂和驿动。如果连这种人人皆可为之的欢愉形式都要取替的话,真的要沉闷死了。
   再说,禁止只是消极策略,更何况禁止的还是人们的需求和渴望!如何提高产品的安全指标、增加人身安全保障才是关键。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5-9-20 11:5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5-9-20 11: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如何表达冲天的喜气和兴致呢?鞭炮!一冲升天,一响惊人,再加上满天火焰、一地红花,这才叫个“喜气洋洋”呵。还有,俺们中国人,言行比较含蓄,真正的狂欢还不算有,惊天动地的鞭炮声述说着内心的痴狂和驿动。如果连这种人人皆可为之的欢愉形式都要取替的话,真的要沉闷死了。

严重同意宜家意见.
发表于 2005-11-29 12: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端午节已经让人家韩国人抢去了,还争论个什么劲啊!!难道连“过年”也不要了?“鞭炮就是不可替代的么”!没有了鞭炮,静悄悄的过年有什么喜庆,什么气氛?没有鞭炮的鸣奏,就像没有过这个年一样!最实际的是:我们认定了鞭炮,那么,在面对因放鞭炮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难道只有“禁放”这一条路?

同志们啊,心痛啊!! : :
发表于 2005-12-5 2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弟兄们说的是啊,允许放鞭炮,会造成经济损失;可禁放鞭炮,所造成的精神损失也不可低估啊。
发表于 2006-1-1 05: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这个问题不需要争论
必须无条件取消禁放令
发表于 2006-2-26 15: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春节放炮是中国人在过年时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它作为一个民俗现象的作用就在于此。爆竹声声除旧岁。大家在爆竹声中企盼一个好年景,企盼事事顺心,企盼国泰民安。所以,政府部门要充分考虑到鞭炮在整合民众感情中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其实其他的地方也应该学学北京今年的做法,分时间,分地点的禁放,这才是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大家说是不是?
发表于 2006-3-22 21: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访中国民俗专家乌丙安:鞭炮是不可替代的

乌老最聪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