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4|回复: 8

诸子寓言:论乡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8 09: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淄水岸上,有一个泥偶和一个木偶在交谈。
  木偶对泥偶说:“您是西岸的泥土,被捏成人形,到了八月雨季,淄水泛滥,您就被毁坏了。”
  土偶说:“这有什么关系呢?我是西岸的泥土,泡散了再回到西岸罢了。您是东方国土上的桃树梗,被刻成人形,雨季一来,把您冲走,那您不知将要漂到何处去呢!”
[简评]
(1)在指出对方弱点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可能还有不如人之处,往往刚说的话或者个人本身就成了靶子。
(2)中国古人把离弃故国本土视为人生之不幸。能够在故乡化归尘土,也比在异国他乡飘荡流离好。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5-7-30 18:34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战国策寓言:论乡土

曾参杀人

曾参所住的地方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
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
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然后照样织布,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过了一会儿,有人又来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
曾子的母亲还是照样织布。
没过多久,又有人来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
曾子的母亲再也坐不住了,扔下梭子,翻过院墙,弃门逃走。

[简评]
(1)这是典型的民间叙事的重复律,同一件事重述了3次,对应第一次真实发生的事件。
(2)曾子生活的环境,应该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面对面的话语传播,信实度往往令人不容置疑,特别是结合了重复律,使最初确信儿子品行的母亲也不得不怀疑了。可见舆论和重复规则在乡土社会中的效力。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17: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战国策寓言:论乡土

呵呵,您的建议值得考虑。
 楼主| 发表于 2005-7-30 2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诸子寓言:论乡土

一个燕国人生在燕国,长在楚地,到老了才回到本国。
路过晋国时,同行的人诓骗他,指着一座城,说:“这就是燕国的城。”他顿时脸色凄然。
那人指着土地庙说:“这就是你村里的土地庙。”他不仅唏嘘慨叹。
那人又指着一幢房子说:“这是你先人留下的房屋。”他于是热泪盈眶。
那人又指着一座坟墓说:“这就是你先人的坟墓。”他痛哭失声。
同行的人哈哈大笑,说:“我刚才是骗你的,这里还在晋国啊。”那人十分羞愧。
当他回到了燕国,真正见了故国的城郭社庙,见了祖先的房舍墓地,他的悲痛反而更淡薄了。
[简评]
(1)人的心理现象:首次出现的事物引起的感情反应最为强烈,当反复出现后,就会逐渐淡薄。
(2)拿一个人的故国情怀开玩笑,那人欠扁;连自己故国的城郭社庙、祖先的房舍墓地都弄不清楚,这人也该着。
(3)人的地缘、亲缘是一种充满过往生活联想的情感。
发表于 2005-7-31 09: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诸子寓言:论乡土

宜家的话太有道理,人之种种情绪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培养出来的。种种情感,到最后发现只是自己的联想,一旦不想,似乎都是淡淡而过。人生的味道在哪儿呢?
发表于 2005-7-31 09: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诸子寓言:论乡土

有一位教授先生说“爱情两个字好辛苦”这句歌词其实是正确的。人们往往是被引导说“爱情”是这“爱情”是那,“爱情”的感觉应该是这,“爱情”的感觉应该是那。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发现某一阶段某一时代,爱情应该是这样做应该是那样做,否则就没有这样的感觉或者那样的感觉,那就不是爱情是失恋或者是什么什么了。所以,是“爱情”两个字让人辛苦,否则一种感情你不给一个硬性的“名”,不给这个“名”套上一个应该有的“实”,那就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所以乡情是否是这样?本来是一种心底的细微难言的感觉,因为看多了别人说应该思乡,应该念故土,应该落叶归根诸如此类的,就发现还真是这样的感情,应该如此那般。
唉,不好说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7-31 1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诸子寓言:论乡土

唐朝说的是。人的某些感情也是文化传承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5-8-10 08: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诸子寓言:论乡土

    魏国有个农民在田里得到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但不认识它,把这事告诉了邻居。邻居暗中打它的主意,说:“这是怪石,留下对家宅不利,不如放归原处。”
    农民心存疑虑,还是带回家中,放在堂屋里。夜晚宝玉通明,他们全家惊惶不已,又把这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异的征兆,赶紧丢掉它,才能消灾解难。”农民赶紧把它丢在野外。
    不久,这个邻居偷偷地把宝玉取回来献给魏王。魏王召来玉匠鉴别,果然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魏王立即赏赐千金,还让他终身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简评]
(1)农民的视野。这大概是农民不识宝的最早母题吧?
(2)小人的胸怀。贪婪,却又表现得热心助人——伪善。
(3)熟人之间的芥蒂。质朴的轻信,就像轻信传销的骗局一样。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5-8-10 08:36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5-9-8 20: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诸子寓言:论乡土

小祝,你的寓言做得有特色,将来集结成集吧?盼望看到更多。寓言一定寓有道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