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叶舒宪
跨学科研究是20世纪国际比较文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展迅猛而成就巨大的领域。文学人类学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相关与互动着眼,是首次系统地专门研讨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关系的理论专题著述。本课题的提出和完成对于文学研究如何解决“学科危机”,如何适应知识全球化的需求而展开自身的知识创新,具有及时的借鉴意义。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潮流具有承前启后的理论指导意义。
文学人类学把握住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的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这个新角度着眼,透析出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革与文学研究的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动力。在文学创作方面,梳理了“文化他者”的发现如何激发出“人类学想像”,体现在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整个20世纪文学发展之中;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梳理出西方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五大方法流派,逐一加以辨析;以及“文化”概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再整合作用;并对其代表人物弗莱的理论遗产进行全面剖析;对人类学知识与文学研究的最佳结合点——神话学做了点面结合的示范性阐说;结合神话学传播中国的过程,论述和总结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经验,特别是“三重证据法”的提出,为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前瞻性的见解。
从学术价值上看,文学人类学有以下几个可关注的问题:
其一,文学人类学研究在我国新时期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其对文学研究观念与范式革新的积极促进作用正在日益显现。笔者个人尝试借鉴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从事文学研究的创新,希望在国学的传统考据方法之上经过改造融合,建立一种跨文化视野的、运用多重求证工具的文化阐释方法,并在对本土经典的现代再阐释方面发挥特有的效力。经过同道们的多年努力,在国内形成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一派。其主要学术成果体现在笔者主持的两套丛书中:一套是“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2003年出版),已出版8种:《〈楚辞〉的文化破译》、《〈诗经〉的文化阐释》、《〈老子〉的文化解读》、《〈庄子〉的文化解析》、《〈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庸〉的文化阐释》和《〈山海经〉的文化寻踪》。计划中的还有《尚书》、《论语》、《左传》等先秦经典的文化解读。这套书以锐意创新的角度重新解说中国上古最重要的典籍,凸显文化人类学视野对于文本研究的透视效力,在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引用率相当可观,还引发了一些学术讨论和争鸣。目前已发表的相关评论和书评达60余篇。
另一套是“文学人类学论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03年出版),已出版7种:《性别诗学》、《文学与治疗》、《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的比较研究》、《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和《神力的语词;〈圣经〉与文学研究续篇》。这套丛书开拓了性别学、比较神话学、精神生态与心理医学等多种维度的文学研究,体现了文化视野的对原有学科知识的整合效果。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认为,文学人类学研究改变了原有的学科格局和文论体系,它将代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一个方向(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85页)。但是,对于中国新兴的文学人类学流派,迄今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性论述。本课题从史论结合、中外结合的角度梳理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为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出具有知识创新意义的理论方案和操作策略(包括个案分析演示),相信会对于这一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其二,从人类文学经验整合与世界性公民培养方面,针对形形色色的“文学死亡”论,“后文学时代论”,提出对文学的人类学价值的重估问题。对20世纪后期日益明显的学术趋势——从学科界限分明的文学研究发展为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做出学理性阐释。从知识全球化的大背景上说明:文化研究是适应知识重新整合的时代需求的必然现象。文学非但没有因为文化视野的引入而淹没,反而承担起率先打破国族界限,培育世界公民的人类学使命。这对于解决长期困扰学界的争议,以及回应各种“文学危机论”和比较文学学科危机论,有直接的理论释疑作用。
其三,为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人类学的发展概况,作者先后到英、美、加、澳的各大图书馆收集到大量新资料,走访了美国的希利斯•米勒、哈罗得•布鲁姆,英国的特里•伊格尔顿、王思福等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人类学家,使本课题资料准备工作历时十余年。书中引用和参考的近百种西文和日文文献绝大部分没有中译本(文),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引入汉语学术界的。这对于沟通中外学术思想,让我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同国际学术潮流对话与接轨,提升中国人文研究的视野和水准,也会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原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
[ 本帖由 Karin 于 2005-10-25 22:53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