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8|回复: 0

梁祝传说源地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5 15: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3年受山东济宁文物局某兄之邀,参与济宁梁祝传说的考察。之后产生文章数篇:《明代曲阜孔庙缘何有“梁祝读书处》、《梁祝传说与孔子》、《梁祝传说源地考》,除第一篇发表于《孔子研究》之外,其他两篇都搁置在了一边。记得山东省民俗学会开会时,刁师妹曾劝我:你千万别把梁祝传说源地考证到山东来,人家会笑话咱。师妹的贴心话感动的我心里直流泪。就听了师妹的话,文章至今没让他见人。看了黄景春兄贴的马氏论证梁祝传说源于河南的帖子,我也不觉技痒,一是想,这个世界笑话本来就不少,也不多我这一个,二是想我写的虽是应景之作,也是按学理考证,并非纯是胡说八道,干脆就大胆一回吧。也把《梁祝传说源地考》这篇文章贴出来。大家扔鸡蛋、扔石头吧,反正咱弟兄们都离的远。只是辜负了刁师妹一片好心,惭愧、惭愧呀,弄不好,连累得师兄师妹们都脸上无光。
梁祝传说源地论考
陈金文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内容摘要:梁祝传说被附会于多个地区,其源地究竟在哪儿?民间创作通过口头传播,书面记录并不是必须的,因此,宁波一带的梁祝传说虽最早有文字记录,却不能就此断定宁波是梁祝传说的源地。传说的传播象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波纹散向四周,石子却留在原地。因此,寻找传说源地最好的方法是寻找传说的原型。梁祝传说起源于东晋的“义妇”故事,“义妇”主题是梁祝传说主题的原型。明代济宁《梁山伯祝英台墓碑记》记录的梁祝传说讲祝英台重孝道,替父分忧,才男扮女装外出读书,其中的祝英台对上层社会、下层民众来讲,都是当之无愧的“义妇”。因此,我以为《梁山伯祝英台墓碑记》记录的梁祝传说可能部分地保留了该传说原型的成分,济宁有可能是梁祝传说的源地。

关键词:梁祝传说            原型             源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流传时间之久,传播范围之广,在我国传说故事中都非常少见。梁祝传说有别于一般才子佳人故事,一是其未落小姐公子一见钟情的旧套,梁祝爱情是经过三年同窗共读培养起来的,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的;二是其未落公子及第、奉旨完婚的大团圆结局,是以梁祝的双双殉情结束。梁祝传说强调爱情的情感基础,传说主人公以爱情为人生第一要义,因而,梁祝爱情具有“超前”的性爱色彩,梁祝传说表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性爱意识。正因如此,它才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以口头故事、曲艺、戏剧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流传于民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梁祝传说在历代文献中不乏记录。明人徐树丕《识小录》卷三“梁山伯”条云:
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1]。
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卷二《鄞县》卷“冢墓六”载:
《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2]
《会稽异闻》已不可考,《金楼子》乃南朝梁元帝萧绎所著,其中记载梁祝传说的部分也已佚失,《十道四蕃志》是唐中宗时人梁载言所著,该书也已亡佚,从《乾道四明图经》的转引看,其关于梁祝传说的记录甚简。如果上述记载无误,梁祝传说的产生和流传至少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落地生根,往往与流传地的自然风物、人文景观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征,从而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传说圈。梁祝传说正是如此,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被作为真实的事件附会于多个不同的地区,而梁祝也便兼有了多种不同的户籍。就目前来看,全国至少有梁祝墓9座,梁祝读书处6个,梁祝故里究系哪里?近年来大概是出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考虑,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驻马店等地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此日久的笔墨官司。梁祝是传说人物,不是历史人物,“梁祝故里在某地”的提法并不科学,但若以认真求实的精神,探讨梁祝传说的发源地,却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
就文字记录看,讲梁祝事发生于今之宁波地区者最早也最多。晚唐张读《宣室志》云: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以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3]。
《宣室志》中云祝氏上虞人,梁氏会稽人,两人墓地在鄮城(鄞县)。此后,梁祝传说不绝于书,代代有载,大都以《宣室志》为本,说梁祝事发生于今之浙江宁波一带,并以当地有梁祝墓穴为证。其中以宋代徽宗年间明州郡守李茂诚撰写的《义忠王庙记》对宁波一带梁祝传说的记述最为详备:
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神母梦日贯怀,孕十二月,时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分瑞而生。幼聪慧有奇长,就学笃好坟典,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登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曰:“子为准?”曰:“姓祝,名贞,字信斋。”曰:“奚自?”曰:“上虞之乡。”“奚过?。”曰“师氏在。”适从与之讨论,肓奥怡然酏得,神乃曰:“家山相连,予不敏攀鳞附翼,望不为异。”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祝思亲而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省之上虞,访信斋,举无识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属文其祝氏九娘英台乎。”踵门引见,诗酒而别,山伯怅然,始知其为女子也。退而慕其清白,告父母求姻。奈何已许鄮城廊头马氏,弗克,神喟然叹曰:“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良,郡以神应召,诏为鄮令。婴疾弗瘳,嘱侍人曰:“鄮西清道原九陇墟为葬地。”螟目而殂,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也。郡人不日为之茔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适马氏,乘流西来,波涛勃兴,舟杭萦回莫进。骇问篙师,指曰:“无他也,乃山伯梁令之新冢,得非怪兴。”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璧焉。从者惊引其裙,风裂若云,非至董溪西与而坠之。马氏言棺,开椁,巨蛇护冢不果。郡以事异闻于朝,丞相谢安奏请封“义妇冢”,勒石江左。至安帝丁酉秋,孙恩寇会稽及鄮。妖党弃碑于江。太尉刘裕讨之。神乃梦裕以助。夜果烽燧荧煌,兵甲隐见,贼遁入海。裕嘉奏闻帝,以神功显雄,褒封“义忠神圣王”,令有司立庙焉。越有“梁王祠”,西屿有前后二“黄裙会稽庙”。民间凡旱涝疫疬,商旅不测祷之辄应。宋大观元年季春,诏及《九域图志》及《十道四蕃志》,事实可考。夫记者纪也,以纪其传不朽尔。为之词曰:生同师道,人正其伦;死同窀穸,天合其姻。神功于国,膏泽于民,諡义諡忠,以祀以禋,名辉不朽,日新又新[4]。
之后,云梁祝事发生于宁波一带及云及宁波梁祝墓的,还有明人冯梦龙的《情史类略》,及明、清时期的宁波或鄞县地方志著作等。
古代也有关于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梁祝读书处、梁祝墓之类梁祝遗迹的文字记录。但从最早被记录的时间上看,已经是远远晚于浙江宁波。
关于宜兴梁祝遗迹的记载,最早大致在宋代。南宋《毗陵志》载:
祝陵在善权山,其岩有巨石,刻云“碧鲜庵”,盖祝英台读书处,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处。”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同学,后化为蜨。事类于诞,然考《寺志》,齐武帝以英台故宅创建,似有其人,特恐非女子耳[5]。
该处文字云江苏宜兴善权山有梁祝读书处,并祝英台故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明代梁祝墓墓碑出土。碑文云,祝英台乃昔济宁九曲村人,梁山伯乃邹邑西居人,两人同学于邹邑峄山[6]。另清《邹县志》、《峄山志》中也有一些关于济宁梁祝遗迹的记载,《邹县志》载:
梁山伯祝英台墓,在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7]。
《峄山志》则提到“梁祝读书洞”、“梁祝墓”、“梁祝泉”等多处梁祝遗迹:
梁祝读书洞,在至圣祠右。相传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于此。万历十六年,知县王自谨于洞口大石南面勒“梁祝读书洞”五字。考之邹志,并未详明,惟云梁祝墓在邹城西六十里、马坡村西南隅、吴桥之侧……[8]
又云:
梁祝泉在梁祝读书洞右。泉侧石上刻“梁祝泉”三字[9]。
在古代还或多或少有一些关于其它地区有梁祝遗迹的文字记载,如关于甘肃清水、河北河间、安徽舒城等地有梁祝墓的记载等,同样较宁波为晚。
综上所述,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主要以梁祝墓为核心的梁祝传说圈,那么,究竟哪个传说圈形成在先呢?大家知道,民间创作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书面记录并不是必须的,且流传范围主要是民间,在它进入文人视野之前,一般都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关于梁祝事发端于宁波的说法虽最早有文字记录,却并不能就此确定宁波是梁祝传说的最初发源地。也正因如此,该问题才有了争论的余地。
以研究历史的方法考证梁祝传说发源地,是一种缘木求鱼之举。一些同志替梁祝寻根问祖,最后也只能是一场徒劳。就我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大多数以梁祝墓为标志物所形成的传说圈内,都有梁姓或祝氏,且都被目为梁山伯、祝英台之后人。
一般来说,传说的传播象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波纹向周围散去,而石子却留在原地,这个就是传说原型。我以为寻找传说发源地,最好的方法是寻找传说的原型。自然,这也是寻找梁祝传说发源地的较好办法。那么,梁祝传说的原型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钱南扬曾对梁祝传说的原始故事作过臆测,他说:
最初的故事情节如何不可知,不过我们知道故事的历程,是由简单而复杂的。所以据我个人的推想,不过是:有一个女子乔装了男人,到学堂里去念书。后来爱上了一个男同学,却又不肯说出自己是女子,一直蹉跎下去,父母不知就里,将她另许了人。及至男人知道她是女子,要想订婚,可是已经迟了。结果,两人都郁郁而死[10]。
钱南扬先入为主,他预先设想了一条以宁波为起点的梁祝传说传播线路,然后从宁波流传的梁祝传说中抽出梗概将它定为了原型,钱氏对梁祝传说原始故事所作臆测是不成立的。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浙东地区发掘出一则梁祝传说,题名为《清官侠女骨同葬》,传说云,祝英台是一位侠女,劫富济贫,专杀贪官污吏,因踢死贪官马太守之子马文才,被马家兵丁乱刀分尸。当地穷百姓感念她的义侠,为她护体安葬,并镌石纪念。梁山伯是后来浙江宁波府鄞县的一个清正县官,他死后下葬时,在坑下发现了祝英台的坟墓。一位长者提议,梁祝都是单身,不如将他们合葬,人们就将他们合葬在一起[11]。吕洪年以为这则故事接近于梁祝传说的原型[12]。我以为不然,原因有三:一是这则传说采用了溯源和说明的表述方式,可能是一则解释传说来历的传说。就象民间流传的关于陈世美传说的传说一样,云陈氏本非恶人,是其老师、同学误解了他,编故事骂他,以此解释陈世美传说的来历。这类传说产生都是很晚的。二是从传说中祝英台侠女的身份看,传说传奇色彩已经很浓。而一般来讲,传说原型比较简洁质朴,并无多少传奇色彩。如《左传》记载的杞梁妻事迹是《孟姜女传说》的原型,杞梁妻事迹并无多少传奇性可言。三是绝大多数文字记载都众口一词,讲祝英台是统治者表彰的“义妇”,上层统治者无论如何也不会把他们看来应该是一个“女强盗”的人封为“义妇”。
马紫晨以为河南驻马店地区流传的梁祝传说接近于传说原型。他说,从驻马店地区流传的梁祝传说看,梁山伯是半耕半读的一介寒儒,祝氏也非豪富,只有马文才是拥有万贯家私的纨绔子弟;另者,在河南民间戏曲、秧歌、花鼓和社火的表演中,因梁山伯的憨厚老成该角色采用了“丑扮”,就此,他以为河南的梁祝故事更接近传说原型[13]。马氏的论证缺乏逻辑性是显而易见的,民间传说并不排斥公子小姐的爱情故事,而至于梁山伯的“丑扮”,也不能成为河南梁祝故事接近传说原型的依据,只能说是体现了河南在民俗娱乐活动中处理梁山伯这一角色上的特色。
另还有一些同志对梁祝传说原型提出其它一些猜想,如金名以为梁祝传说的原型应该是“殉情”故事[14]。其实,金氏不过是将梁祝传说的主题做了一个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概括。众所周知,梁祝传说是从“义妇冢”故事发展演化而来的,何谓“义妇”?在封建时代,上层社会统治者不会把一个殉情女子看作“义妇”,下层普通群众也不会。据我所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祝姓村民对当前流传的梁祝传说是讳莫如深的。
那么,梁祝传说的原型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杨利馨以为:“梁祝故事起源于东晋的‘义妇’故事,‘义妇’主题,是梁祝故事主题的原型……很显然,东晋的梁祝故事,不过是汉魏六朝无数‘义妇’故事中的一个。由于丞相谢安的褒封,梁祝‘义妇’故事俨然成了‘义妇’故事的典型代表,产生了劝世教化,端正风纪的作用。”[15]杨利馨把祝英台确实看作受谢安褒封的“义妇”,仍有将传说当历史之嫌,但其以为梁祝传说起源于“义妇”故事却是精辟之言。从《十道四蕃志》以来,有关梁祝传说的绝大多数文字记录,都称祝英台为“义妇”,或云梁祝墓为“义妇冢”,因此,我以为杨利馨说梁祝传说起源于“义妇”故事是极有见地的。另,杨氏云“义妇”故事,曾发挥劝世教化,端正风纪的作用也非无稽之说。请问是谁最早为“义妇”建墓修祠(庙),为何为“义妇”建墓修祠(庙)?我以为十有八、九是统治者为了“劝世教化,端正风纪”而为祝英台建墓修祠。山东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出土的明代梁祝墓碑文,正给我们透露了这一信息。碑文全文如下:
梁山伯祝英台墓碑记
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赵廷麟撰
文林郎知邹县事古卫杨环书
亚圣五十七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额
外纪二氏出处费详。迩来访诸故老,传闻:在昔济宁九曲村,祝君者,其家钜富,乡人呼为员外。见世之有子读书者,往往至贵,显耀门闾,独予无子,不贵其贵,而贵里胥之繁科,其如富何?膝下一女,名英台者,聪慧殊常。闻父咨叹不已,卒然变笄易服,冒为子弟,出试家人不认识;出试乡邻不认识。上白于亲毕,竟读书乃振门风以谢亲忧。时值暮春,景物鲜明,从者负笈过吴桥数十里柳荫暂驻,不约而会邹邑西居梁大公之子,名山伯,动问契合,同诣峄山先生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旷定省,言告归宁。倏经半载,山伯亦如英台之请,往拜其门。英台速整女仪出见,有类木兰将军者。山伯别来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迤东。西庄富室马郎亲迎至期,英台苦思:山伯君子,吾尝心许为婚,并无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以成室家之好。更适他姓,是异初心也。与其忘初而爱生,孰若舍生而取义,悲伤而死。少阒,愁烟满室,飞鸟哀鸣,闻者惊骇。马郎旋车空归。乡党士妇,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以遂生前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越此岁久,松揪华表,为之寂然。俾一时之节义,为万世之湮没,仁人君子所不堪。矢引惟我朝祖宗以来,端本源以正人心,崇节义以励天下。又得家相以之佐理,斯世斯民何其幸欤?
时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
总督粮储新泰崔公讳文奎,道经顾兹废圯,其心拳拳,施于不报之地,乃托阴阳训术鲍恭干,昔有功于张秋,以奉禄,近有功于阙里,书以奏名,授今兹托无用其心哉!载度载谋,四界竖以石,周围缭以垣,阜其冢,妥神有祠 ,出入有扉,守神祠有役。昔之不治者,今皆治之;昔之无有者,今皆有之。始于十年已亥冬,终于今岁丙子春。恭干将复公命,请廷麟具其事之本末,岁月先后,文诸石。不得已而言曰:土帝降哀不啬于人,惟人昏淫丧厥贞耳。独英台得天地之正气,萃扶盥之倩淑,真心皎若日星,其节凛若秋霜,推之可以为忠,可以为孝,可以表千载之上,挽节义于千载之下。伊谁力欤?忠臣力也,忠臣谁欤?崔公谓也。不然,太史尝以忠臣烈女同传。并皆记之。
捲里社   林户符孜
正德十一年丙子秋八月吉日立
石匠  梁圭[16]
碑文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讲述梁祝传说;第二部分讲述重修梁祝墓并祠的缘起。通过碑文,我们可以了解以下几点:
一,从碑文的前半部分看,当时流传于山东济宁的梁祝传说除爱情主题外,还具有宣扬孝道的倾向。碑文中记载的梁祝传说讲,祝父见“世之有读书者,往往至贵”,而自己没有儿子,故“咨叹不已”,为了“振门风以谢亲忧”,祝英台“变笄易服,冒为子弟”,外出读书。总之,传说讲,祝英台外出读书是为了尽孝。
二,从碑文的下半部分看,参与重修梁祝墓并祠的士大夫,从梁祝传说中看到的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爱情。而是以为祝英台的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的矢一而终,“推之可以为忠,可以为孝,可以表俗,有关世教之本不可泯也。”
三,因为流传于济宁的梁祝传说中孝主题的客观存在,及上层士大夫从梁祝传说中看到的教化价值,重修梁祝墓并祠得到了皇帝的恩准,也得到了不少社会名流的支持,邹城五十七代亚圣公孟元额就参与了此事。
当然,明代济宁《梁山伯祝英台墓碑记》记录的梁祝传说,也不可能是该传说最初的形态,但我以为它很可能包含着该传说最初的一些成分,特别是传说中的孝主题。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主导地位,统治者倡导以“孝”治国,社会下层民众也是非常重视孝道的。《碑记》中祝英台重孝道,替父分忧,无论是对上层社会来说,还是对下层民众来讲,她都是当之无愧的“义妇”。
就碑文所载梁祝传说来看,前边讲孝道伦理,后边讲男女情缘,虽经碑文撰写者的润饰,读来仍有主题割裂之感,我以为这很可能是济宁梁祝传说与外地梁祝传说在相互影响中缓慢变异时的一种临时形态。
综上所述,我以为明代济宁《梁山伯祝英台墓碑记》记录的梁祝传说,很有可能部分地保留了该传说原型的成分,自然济宁也就很可能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
同时,我提出这一观点,还有另外两个依据。一是济宁梁祝传说影响甚大,好多地方的梁祝故事都明显受到它的影响,流传于浙江、河南等地的《尼山姻缘来世成》的传说讲梁祝是到尼山读书[17],川剧《柳荫记》[18]、《祝庄访友》也讲梁祝读书的地点在尼山[19],此外讲梁祝去尼山读书的还有流传于广东、福建的竹板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20]。在这些传说或曲艺、戏曲作品流传地区有无尼山,本人尚不敢断言,但山东济宁确有尼山,是孔子出生地,山上有尼山书院,建筑年代久远,该地被群众在口承民俗中作为文化象征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一般而言,群众总是把传说附会于自己身边的人文景观,这种关于梁祝读书在尼山的说法,很可能最早源于济宁,后来又流传到其它地区。另川剧《柳荫记》讲祝英台求学是因为其父无儿,才争志奋进的,其主题与《碑记》载梁祝传说有一致之处。在交通信息都非常落后的时代,济宁梁祝传说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由此可见,济宁梁祝传说产生历史的悠久。二是顾颉刚在其《孟姜女故事研究》一文中指出:“一件故事虽是微小,但一样的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21]。山东济宁是古鲁国旧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自春秋以来,一直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之一,就此而言,山东济宁也很有可能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
梁祝传说是一则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爱情故事,特别是在一个人欲横流,连婚姻都商品化了的时代,它无疑具有纯净人类灵魂的作用,对它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写这篇短文正出于这样的动机或目的。本文旨在就梁祝传说的源地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至于梁祝故事究竟如何由宣扬孝道思想嬗变为歌颂爱情,有待于以后再作论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关于梁祝传说源地的论考,仅是根据现有材料所作的理论推理,至于梁祝传说源地是否可以确证为济宁,某以为还有待于有关新的考古资料的发现。本人才薄识浅,若论考中有纰漏之处,望方家不吝赐教。
[1][明]徐树丕.识小录[A].[清]翟颢.通俗编(二)[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第802页.
[2] [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A].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 (18)[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58页.
[3] [唐]张读.宣室志[A].孙毓修.涵芬楼秘笈[C].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二十,第227-228页.
[4][清]闻性道.康熙鄞县志 [A].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18)[C].上海:上海书店,1993,第397页.
[5] [宋]史能之.毗陵志[A].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 (699)[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49页.
[6]郑亦桥.梁山伯祝英台墓碑出土记略[J].文物.1957(9).
[7][清]娄一均.邹县志(一)[M].康熙五十四年刊.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第415页.
[8][清]齐荣铨、龙印麓.峄山志[M].侯文龄增订,峄阴基后堂藏书,同治三年上元甲子订,卷三.
[9](清)齐荣铨、龙印麓.峄山志[M].侯文龄增订,峄阴基后堂藏书,同治三年上元甲子订,卷三.
[10] 钱南扬.祝英台故事叙论[A].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原载《民俗周刊》[J],1930年第93、94、95合期.
[11]山海经[Z].1982年(4).
[12] 吕洪年.梁祝“黄泉夫妻”说小识[J].民间文艺季刊.1982(2).
[13]马紫晨.梁祝中原说[J] .寻根.1997(3)。
[14]金名.试论梁祝故事的原型与侠女说[J].民间文学论坛.1989(5-6).
[15]杨利馨.从“义妇”故事到爱情悲剧[J].南京大学学报.1993(2).
[16]郑亦桥.梁山伯祝英台墓碑出土记略[J].文物.1957(9).
[17]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第68-71页.
[18]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戏剧影视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第68-71页.
[19]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戏剧影视卷[M].中华书局,1999,第132-135页.
[20]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曲艺小说卷[M].中华书局,1999,第140-177页.
[21]钱小柏.顾颉刚民俗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61页.


[ 本帖由 陈金文 于 2005-11-15 20:18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