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0|回复: 0

毛道海和他的《潜江风情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9 18: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道海和他的《潜江风情录》


                               涂阳斌

    毛道海先生高且瘦,清癯,头发花白,是已到站的“车”:本该去打牌、下棋、钓鱼,甚或含饴弄孙。可他“不”,他拼着命弄潜江风情,钻历史书林,沿着潜江历史的河流上溯,潜心研究潜江风土人情,通过广征博采,集腋成裘,呈献给万千读者三本洋洋洒洒的《潜江风情录》。62万言,62万粒汗珠子凝成。

    有人说:道海先生“老来俏”,出名了。语气中赞许八分,不以为然二分,也许还有非议或腹诽,不得而知。我则实在是佩服道海先生实干精神的,这绝不是我离开了潜江,说些隔靴搔痒的话。在潜江工作时,我曾不止一次地要同事们向毛先生学习,当然包括我自己。

    一个人出名的途径很多,道海先生单单选了这么个不为人所看重、甚至吃亏不讨好的课题,倾15年之心血,熬干了血汗,牺牲了健康,为潜江走向世界默默地做着添砖加瓦的工作。在他的笔下,曹禺、李汉俊、李书城、甘鹏云、毕渐等乡贤被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他们的家世被条分缕析地娓娓道来,亲切而又令人感奋,让人倍加热爱养育了这些仁人志士的脚下沃土。应该说,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起点。

    一个人谋利的渠道很多,比如贩一担鲜藕,远比写一篇《黄湾藕》来钱快、来钱多,可道海先生却选择了在潜江水乡大地“挖藕”的苦活。循着一枝荷梗、一枝藕旃,没日没夜地挖出了一枝枝鲜藕。凡与我一般有挖藕经验的人,都是知道挖藕的辛苦的,当然也是知道挖藕的乐趣的———碰上一个藕旃,会不吃不喝,穷追不舍地挖下去。几年间,我从《潜江日报》上不断地读到道海先生的新作,便断定他“挖藕”已上了瘾,早已忘却夕阳西下。

    说到“追名”,我们的误区实在是太大了,虽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古话,但过去狠批“图名图利”,弄得人有些畏畏缩缩,甚至谈名利就色变。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地方,有一批像道海先生一样凭默默耕耘、流血滴汗以成名的人,该是多么好啊!他们把自己的追求,契合到时代脉搏上,把个人的成名与国家的兴旺、地方的振兴结合起来,这正是我们事业得以兴旺的源泉之一啊!

    多一些毛道海式的追名者,潜江幸甚,湖北幸甚。毛道海式的追名者是不包括欺世盗名、沽名钓誉、名不副实之流的,也不包括既想吃粑粑,又不愿勤苦耕作的人。(《潜江风情录》、《潜江风情录续》、《潜江风情录补》分别于1998年1月、2002年6月、2004年6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武汉出版社、远方出版社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9 16: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