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5|回复: 0

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 ——韩国端午“申遗”成功警示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7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中韩“端午”之争,笔者作为考上民俗学专业不久的研究生,虽早已知晓,但前段时间的一则韩国端午“申遗”成功的新闻仍然触动了我的神经,便写了篇文化时评,因不是论文,故文字并不那么严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前辈、师兄师姐批评指正。因不见论坛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故笔者不揣冒昧发帖出来。
                                   
                                 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
                        ——韩国端午“申遗”成功警示录         
                                  任志强
    据媒体报道,巴黎时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标志着沸沸扬扬长达一年多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最终的胜利者不是屈原的故乡中国,而是我们的邻国韩国。

   早在一年前,人民日报就以《端午节将成为外国文化遗产?》报道了韩国准备将“端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消息。当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不幸的是,周副部长的忧虑如今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

    对此,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说: “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不管专家学者对此做出何种解释,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端午节毕竟起源于我国,后来才传入韩国,现在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上,让韩国端午祭“捷足先登”,足以“刺激”并“警醒”国人:必须高度重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必须大力加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具体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它包括五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简单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的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保护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对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次中韩“申遗”之争的端午就属于民间文化中的“节日节庆”这一民俗文化事象。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承载着民众的精神和情感。早在一年前,就有文化界代表提出把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建议,但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更是迟迟不见出台。反观我们的邻国韩国,人家早在1962年就颁布民间文化保护法,1967年江陵端午祭就登上了韩国遗产名录。 韩国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目前,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严重冲击,许多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严重威胁。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上,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借鉴。据了解, 韩国江陵端午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韩国人对端午的重视仅次于春节,不仅全国休假长达5天,而且节日活动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广泛的祭祀活动、各种舞蹈、歌谣比赛,以及游戏和体育运动等。面对全球化的强烈冲击,韩国政府对包括端午祭在内的传统民间文化相当重视,有意识加以培育和保护,在保留优秀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创造性地发挥。比如,端午祭在保留传统的歌谣比赛的基础上,增加了青年人参加的现代歌曲比赛;进一步丰富游戏及摔跤、荡秋千等体育运动内容,吸引民众广泛参与,这几年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参与。我们应学习借鉴韩国的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传统的民间文化积极注入现代元素,努力吸引年轻人的参与,使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
   
   为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我国文化部、财政部已于2003年联合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说明我们已经意识到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并开始行动。但这次韩国端午“申遗”成功,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在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今后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国家也应制定长远的规划,分步实施;颁布民间文化保护法,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运用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模式为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总之,离开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文化创新和建设现代民族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传承和保护好我们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使我们在未来全球化的时代,不至于丧失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


[ 本帖由 任志强 于 2005-12-9 10:22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4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