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2|回复: 0

論壇老資料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4 0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緣起與現況(2006)

「民間文化青年論壇」是網站的名稱,是會議的名稱,是學術刊物名稱,同時也是一個組織鬆散、卻充滿凝聚力的學術團體名稱。

一、組織的緣起

    最初,「民間文化青年論壇」只是一個概念:「民間文化」是「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的綜合;「青年」不是代表著年齡的多寡,而是一種積極探求與反省的動力;「論壇」則是象徵著開放與包容的態度。
    2001年12月下旬,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與人類學系舉辦「鍾敬文先生百歲壽慶暨現代社會與民俗文化傳統國際會議」。當時因緣際會,幾位與會的學者如:蕭放、陳泳超、施愛東、朱鋼以及鍾宗憲,在多次交談之後,商議建立一個民間文化從業人員能夠定期聚會、切磋學術,卻又不受非學術因素影響的鬆散組織。這是構想的雛型。
    2002年4月,蕭放、陳泳超與鍾宗憲邀約任職於中國社科院的呂微,一同在北京聚會,具體討論「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構成方式,確定下列共識:
(一)每年至少舉辦一次主題性會議,與會學人一律自費參加;
(二)嚴格訂定論文寫作規範與字數限制;
(三)以讀書會核心報告人的設立精神,會議採各地輪辦方式進行,並建立學術委員機制,論文的發表採投票審稿制;
(四)籌設論壇網站,以利平時交換意見,來稿論文審查後一律張貼於網站;
(五)倘若會議因故無法落實舉辦,可以採用網路會議方式進行;
(六)論壇之中,人人地位一視同仁,無尊卑之別。
當時也初步決定,第一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會議來年在北京,網站則由陳泳超嘗試規劃。
    2002年7月中旬,乘中國民俗學會第五屆代表大會之便,「民間文化青年論壇」也正式發起成立。當時各發起人暨各地聯絡人名單如下:

呂微(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民間文學室研究員)
陳建憲(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蕭放(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目前已升教授)
葉濤(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副教授;目前已升教授)
鍾宗憲(臺灣輔仁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陳泳超(北京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教研室副教授)
劉曉春(暨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現任職於廣東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施愛東(中山大學中文系講師、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現任職於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民間文學室)

二、網站建立與四屆會議的舉辦

    「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第一屆負責人(壇主)由陳泳超擔任。陳泳超在〈代擬開壇白〉一文揭示了論壇的基本精神:「吾輩其生也晚,瞻仰前賢,不勝唏噓屏營感佩之至。星轉斗移,世紀新矣,學術根脈,薪火相傳。吾輩身當此時,敢不激揚高蹈,磨礪以須,續先輩已創之業,發後勁新啼之音。唯是今日之民間文化學壇,學術陣地頗見萎縮,青年之聲尤難聚鳴。吾輩數人,感斯困局久矣,思有以匡之,遂遞相商榷,決聯合自身之力量,創『民間文化青年論壇』,俾有志于此之青年學人,得一切磋砥礪之空間,化零為整,聚蚊成雷,眾所努力,或可籍此有所彙聚,流播廣遠。抑且值此寰宇倏忽、全球一村之勢,尤願以此綿薄,為團結同人、溝通中外而芹獻微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其庶幾乎。」在〈運作規則〉中則說明了論壇宗旨:「學科規範、問題意識、深度研究、人文關懷」。
    2002年9月下旬,「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網站正式開始運作。由陳泳超擔任版主,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陳永釗負責技術支援。網站初始,開設了「聚義廳」、「演武場」、「封神榜」等開放性欄位以及多位學人的專欄。同時公佈了第一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會議主題:「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民間文化」,以及相關的投稿規範。
    第一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由北京大學與中國俗文學會承辦,原定會議時間為2003年4月,地點在北京大學。但是當時適逢SARS流行,會議改為網路進行,時間為7月10日至16日,每日兩小時,每小時發表討論一篇論文。原投稿論文計有二十餘篇,經學術委員審查投票,通過者有十三篇,皆是先公佈於網站,並開放討論。這是論壇的第一次網路會議,或許也是中國境內的第一次網路學術會議。這次的網路會議,引發了學術界的關注,回響不斷。之後,上網人數陸續增多,為第二次論壇會議奠定了極佳的基礎。
    第二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由呂微接辦籌組,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文學所口頭傳統研究中心和中國民俗學會共同承辦。網頁欄目略有增加,以擴大參與。本屆會議主題為「民間敍事的多樣性」,共收到論文39篇,內容涉及民間敍事的性質、範圍、表演、傳承、敍事策略、文化象徵意義以及知識生產等諸多方面。時間為2004年8月4日至5日。地點為北京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會議廳,計有近百位海內外各地民俗學者、研究生參加。此次會議為求開放,來稿論文除了在網站張貼之外,全部安排於現場發表。討論氣氛輕鬆而深入;會後並前往內蒙古正藍旗旅遊。第二屆會議之後,召開學術委員例會。會中決定第三屆由葉濤接辦籌組。
第三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由葉濤登壇主辦,會議地點在山東泰安岱岳迎賓館,時間為2005年8月3日至5日,會議主題為:「文獻傳統的口頭性解讀」。會議共收到論文、提要約25篇(詳細數目待查),出席會議近五十人。會後即在泰山旅遊參訪。本屆因部分學術委員不克出席,會議前在京聚會已決定第四屆會議由陳建憲接辦;論壇網頁常任秘書由施愛東、劉宗迪(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共同擔任。第三屆學術委員會成員名單如下:
葉  濤(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教授)
戶曉輝(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
巴莫曲布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  揚(中國海洋大學文學院教授)
陳建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鹿憶鹿(臺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蕭  放(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第四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由陳建憲登壇主辦,網頁欄目又有所調整與增加。會議主題訂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由華中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研究中心、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長江大學學報編輯部聯合主辦,地點在湖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時間為2006年7月20日至25日。出席會議者計有美、日、韓等國外學人與海峽兩岸同仁近八十人參加,收到論文、提要約47篇(含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獎),專題講演兩場,交流討論三場。會後安排前往長陽縣參訪考察土家風俗與三峽大壩工程。
    本屆特色為呼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學術主流,並由當地地方政府機構配合主辦。同時,第一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獎」的徵稿與頒獎活動,也在本屆實施。本屆學術委員會議決定,第五屆論壇由鍾宗憲接辦,會議地點在台灣地區。第四屆學術委員會成員名單如下:
    陳建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劉魁立(中國民俗學會會長)
劉守華(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葉  濤(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教授)
蕭  放(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
鍾宗憲(輔仁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施愛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講師)

三、出版品及論壇獎的設立

    目前「民間文化青年論壇」已經於2004年9月出版第一本學術專刊,交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以書籍的形式上市發行,書名為《中國民間文化的學術史觀照》,由陳泳超主編。2006年3月出版第二本學術專刊《民間敘事的多樣性》,由呂微、安德明主編。亦即每屆的「民間文化青年論壇」會議的論文,都將選編成書,而當屆的會議主題,基本上就是專刊的書名;當屆的壇主,就是主編。雖然第二屆會議有多達39篇論文發表,但是經過審查投票,只選出19篇論文刊登於書中。
    「民間文化青年論壇」正在成長茁壯之中。直到今年8月25日為止,在網站上登錄為會員者有3573位,同時在網路上瀏覽討論的最高人數是102位;曾經上網的人次為318萬1千多人次。第二屆壇主呂微這麼說:「網上論壇最大的好處就是批評可以不留情面,能夠真正做到暢所欲言了。」這是「青年」的重要精神之一。「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充分討論的園地,能夠如活動的圖書館一樣提供資訊,也能夠確實達到交流的效果。
    此外,為了鼓勵青年學人積極投身民族民間文化的學術研究,「民間文化青年論壇」在2005年曾聯合《民間文化論壇》、《民俗研究》、《民族藝術》、《西北民族研究》和《民俗學刊》五家刊物,舉辦「中國民間文化研究論文新秀獎」的評獎活動。2006年,鍾宗憲和鹿憶鹿又共同出資,設立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獎」。這個獎項將每年評審一次,根據資金規模安排獎勵數量與獎金。第一屆由於時間比較倉促,本次評獎活動共收到應徵論文16篇,雖然數量不大,但是整體水平相當出色。經由劉魁立、劉守華、鍾宗憲、葉濤、陳建憲、蕭放和施愛東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審議,在堅持學術標準和程式公正的原則下,通過無記名投票,共評出了5篇獲獎論文。獲獎論文不分等級,每位獲獎者獲得獎金人民幣1600元。論文將由《民俗研究》雜誌以專欄形式,在2006年第4期隆重推出。同時,在網站上公示獲獎論文全文,歡迎同仁、網友監督。
第一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獎」獲獎名單為:
北京大學2004級碩士生仲林:《圖騰的發明》
花蓮教育大學2004級碩士生陳嘉琪:《論〈黑暗傳〉的口承敍事文化現象》華中師範大學2005級博士生李麗丹:《「三言」異類婚研究》
中山大學2004級碩士生馬瀟:《口述記憶中的春節習俗變遷》
山東大學2004級碩士生任雙霞:《廟、廟會、儀式與神聖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8 11: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