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17日,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顺利举办。本届论坛以“图像与民俗”为主题,由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组委会、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民俗研究》编辑部 、《节日研究》编辑部联合承办。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论坛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 16日上午,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正式开幕,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民俗研究》杂志主编张士闪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组委会代表张勃研究员分别作大会致辞。张士闪教授认为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是青年才俊激扬文字、引领学术潮流的重量级平台,肯定了本届论坛的主题设定。张士闪教授赠予参会的青年学人“以德待人”“抱团取暖”八字箴言,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期望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能够一届一届的举办下去。张勃研究员祝贺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能够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如期举办,回顾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自2003年举办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和影响,期望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所展现的自愿精神和协商机制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并祝愿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之树常青,每年都结出累累硕果。 开幕式由本届论坛召集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主持。王加华代表论坛主办方儒学高等研究院,对与会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者介绍了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办院宗旨、学科设置、研究平台、学术刊物等各方面情况。 开幕式后举行了“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颁奖仪式。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组委会代表吴新锋教授向大会介绍了“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评审及获奖情况。本次征文共设“论坛奖”10名(民俗学组6名、民间文学4名)、特别奖5名(民俗学组3名、民间文学组2名)。除获奖证书外,“论坛奖”获奖者还可获得2000元现金奖励。 论坛分为主题发言与分论坛汇报,内容包括“图像的理论建构”“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图像与民俗的互证”“图像的制作、生产与消费”“民俗的图像叙事”以及其他与图像研究相关的话题。其中主题发言环节由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李向振副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加华教授做与谈人。中山大学中文系王霄冰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张蓓蓓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孟令法副教授、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范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讲师林海聪五位学者,分别作了题为“民俗学的图像研究法”“版画神像视觉隐喻与图像释义”“理解图像叙事的仪式路径——以浙南畲族史诗‘高皇歌’、祖图长联与‘传师学师’为例”“香炉上的八卦纹与卍字纹——宋元时期烧香礼俗研究”“海外藏泰山图像的搜集与整理”的主题发言。 分论坛共分为10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宁夏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青年学人参加了分论坛交流和讨论。 17日下午的论坛闭幕式上,王加华教授重申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作为青年学人相互切磋、相互结识的交流平台的属性,并向大家解释了选定“图像与民俗”作为本届论坛主题的动因。王加华表示,为期两天的论坛,发言主题横跨民俗学、历史学、文献学、艺术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研究内容贯穿古今,充分体现了图像研究的多面性、广泛性与开放性。跨越不同学科领域、连接不同研究单位,正是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存在的重要意义。最后,王加华向给予活动鼎力支持的组委会各位老师,参与论坛发言、主持和与谈的老师、同学,以及负责会务工作的同学们,表示了诚挚谢意。 印信交接环节,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坛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龙晓添副教授表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研室非常荣幸能够承办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希望明年能与各位同仁在线下相聚。闭幕式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龙圣教授主持。
开幕式及颁奖仪式
分论坛发言
闭幕式
作者:文/张诗尧 图/王琪 崔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