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鲁义姑”信仰看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
梁家贵
在鲁西民间,鲁义姑被尊称为“鲁义神姑”、“鲁姑奶奶”,是民众信仰的救苦救难、慈善爱民、法力无边的女神。
鲁义姑,刘向《烈女传》称“鲁义姑姊”,为传统二十四孝人物之一。此外,《说苑》、解缙《古今烈女传》等也有关于鲁义姑的记载,内容大同小异。自汉代始出后,历代统治者无一不是将鲁义姑作为一个道德教化的重要形象进行宣传,这可在近年相关内容的考古发现中得到充分证明。宋、辽、金、元等时代墓葬孝子壁画资料均有此题材,而且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到了西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随着封建统治者的渲染以及在民间的广为流传,鲁义姑故事逐渐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鲁义姑在民间也渐渐被奉为神灵,受到民众的供奉。鲁西鲁义姑信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定期性。形成了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传说鲁义姑的诞辰)在建有鲁义姑庙的地方举行,尤以茌平县罗屯村鲁姑庙香火为盛。(2)经常性。鲁西民众的家中供奉有鲁义姑的神位,可以随时在家中或到鲁义姑庙祭祀、求助。(3)明显的世俗性。民众将鲁义姑视为家庭的一个成员,而自己则为她的后代,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民众习惯在昵称前加“鲁”,如“鲁成”、“鲁代”、“鲁才”等。(4)显赫性。鲁西民众信仰的神灵极多,如老天爷爷(玉皇大帝)、关公、灶神、观世音菩萨、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但无论从信仰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无法与鲁义姑相比。(5)迷信性。通过附体,或“看香头”,某些人假借鲁义姑的法力与人祈福、求子、治病。
鲁西“鲁义姑”信仰作为中下层民众民俗性、宗教性信仰,同其他民间信仰一样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具体到民众需求上,就是求福避祸。但是,作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道德教化形象,鲁西“鲁义姑”信仰还具有以下社会功能:(1)道德教化。鲁西处于鲁文化的边缘地区,历史上民风剽悍,异端教派、盗匪盛行,“东省恶习,立教惑众,积渐已久”。在鲁西,鲁义姑扮演着双重角色:其一,作为世俗角色,她的“舍自救侄”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对民众为人处世的取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二,作为法力无边的神,她“惩恶扬善”,时时警戒人们要恪守纲常名教。同时,当地官吏、士绅道德施教者也有意识地利用鲁义姑事迹教化民众,进一步加强了鲁义姑的道德教化功能。(2)精神维系。山东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鲁西尤属贫穷农业区,人口稠密,又特别易受天灾人祸,处于动荡不已之生活状况中的民众,迫切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信奉、祈求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鲁义姑,便成为民众能够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和获得美好生活的希望。(3)社会整合功能。鲁义姑在鲁西民众的广为信仰,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六的香会,加强了这一地区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整合功能。
总之,尽管民间信仰具有一定的荒谬性、盲目性、欺骗性,但它对于加强民众的道德教化、地区的联系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深化传统文化的研究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努力剔除民间信仰中的消极、落后因素,发挥其在现代社会的正面价值,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6-1-27 10:10: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