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4-15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金文老弟关注拙著。借此场地就您提出的两个问题,说一点我的想法。
第一,文革十年,民间作品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依然如地火,如岩浆,民歌民谣、讽刺故事传说到处都有传播,尽管也是秘密的,一般是不敢公开的。但我不知道有什么学术研究。以我个人的经历说,文革爆发之初,我们虽然还坚守民间文学的刊物等,但已是强弩之末,不能不说那些空话大话,几与民间文学无关了。很快,红卫兵攻冲进机关,实行专政,刊物停刊,工作中断,抓革命是真,促生产是假。哪有什么生产?1969年9月30日离开北京下放到干校,一去多年,脱胎换骨,再回来时,已物是人非,另一翻天地了。我写的是学术史,不是民间文学创作(作品)史,我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材料,只好留着空白,让读者或后来者去填补吧。
二,仅就民间文学而言,既包括作品的搜集采录,也包括理论研究,90年代以来,显然是在弱势化,处于逐渐的式微之中。作品的搜集,到现在为止,可用的材料,仍然是“三套集成”时代的成果。现在大张旗鼓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抢救工程,据我所见,基本上没有人做认真的搜集,过去的主力是文化馆及基层文化干部,少量是大学中文系的师生。现在这两部分人都没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绩。我们没有读到21世纪收集的、能够反映21世纪当下民间思想的民间作品被发表出来。以高校而论,60年代,有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以及一些民族院校……等,都有可载入史册的成果问世。1959年向建国10周年献礼时,高校发挥的作用不可抹杀。到80年代,云南的几所高校,辽宁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以及民族院校,在民间文学搜集和研究上成就非凡。研究工作,主要靠的是研究所和高校。50-60年代以至80年代,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北师大,北大,武大,华中师大,中山大学,……都有人在研究,成绩很大,且代有人才。90年代后,高校学科转向民俗学,有的甚至转向人类学、社会学,民间文学作为学科逐渐衰微了。学科也从一级(北师大)到二级到三级,虽然培养了硕士博士,在一些专题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就整个学科来说,处境毕竟是到了最低点。许多硕士博士连我国民间文学的一些重要作品选集、体裁都没有接触过。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曾经辉煌一时,原来是以搜集和研究为宗旨的。现在呢,忙着搞民间文化的活动,承担了旅游公司或文化公司的职责,放弃了安身立命的“本体”,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更无从谈起了,学术界的活动,似乎与他们少有关系了。
百年前,民间文学学科起于北大,现在北大已无法起到登高一呼的作用。80年代,北师大在钟老先生主持下,曾经辉煌过,也多有建树,但老先生百年后,兄弟分家,或转向人类学、或转向社会学,只有个别老师还在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怕是难成气候。要振兴民间文学学科,希望有个单位能成为堡垒和阵地,能起振臂一呼的作用。但寄希望于哪所高校或研究所,已成为民间文学界翘首以待的事。我曾就学科地位一连写过两篇文章,《就民间文学生存问题——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一言》、《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但毕竟人微言轻,如空谷足音。北师大王泉根先生很同情我们,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了长文为大学语文、民间文学、儿童文学这三个弱势学科呼吁,声情并茂,大快人心。听说,最近教育部已决定,恢复民间文学在高校文科一二年级必修棵的地位,不知是否属实?这是我所愿意看到的。
我那本书里的毛病很多,有上级领导部门提的,有出版部门提的,去年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为我联合举行了一个座谈会,主要是在京的朋友和同行给我肯定,也提了许多意见和批评。如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港奥台民间文学研究,前详后略的问题,等等。我时时在考虑怎样修订。但因工程浩大,又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至今没有下决心。毕竟上帝留给我的时间毕竟不多了,要写的东西又颇有一些。要好好安排时间。但对大家对我的关心,给我提出的意见,我真是很感谢,也在用心思考。
希望寄托在您们这些年轻的学人身上!
刘锡诚 4月15日
[ 本帖由 xicheng-liu 于 2008-4-15 11:03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