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2|回复: 0

山西夏县“禹王台”原为东周魏国之“观象台”【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3 19: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夏县“禹王台”原为东周魏国之“观象台”



卫 斯



原载中国考古网  2006-10-9 13:08:01













山西夏县“禹王台”,又称“禹王庙”,偶有人称“青台”。位于山西夏县“禹王城”遗址内。“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禹王城遗址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城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大城整体呈梯形,方向50°,总面积13平方公里。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形状略呈方形,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小城在大城的中央,总面积约754000平方米。禹王台在小城的东南角,基本属一个方形夯土台,台现高9米,南北长70米,东西长65米。传说“禹王台”为夏禹所筑,是涂山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据笔者实地调查:清康熙四十九年曾在此建“禹王庙”,咸丰九年又在此创建“神禹行宫”。均有碑记为证。原台上建筑系解放前毁于战火,现台面上的三间小庙为今人所建。

从夯土台的剖面上看,其上部夯土较晚,但下部夯土则较早。下部夯层厚6~9厘米,夯窝直径4~6厘米,深且清晰。另外,尚可看出夹棍使用情况,其两棍左右间隔1.6米,上下仅有50厘米,夹棍直径3.5~5厘米;但另一处使用情况较乱,约为转角处,上下四排,间隔距离约在30~70厘米之间,左右相隔35~75厘米,夹棍直径6~10厘米不等(参见《山西考古四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很明显,“禹王台”的始建年代,上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它既不是夏禹所筑,也不曾为夏桀玩乐之地。其上虽曾建过大禹庙,但并不为大禹建庙所筑。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笔者认为:夏县“禹王台”实为战国时期魏都安邑城中的一座“天文台”,或曰“观象台”。为什么这样讲?其理由如下:
     一、从“禹王台”的建筑年代,构造特点及其在“安邑城”大城中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符合我国历史上早期天文台的基本特点。据天文史学家研究:中国的天文台,长期以来有两大功能:其一是祭天,其二是观测天象,而且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早期的高台型建筑都有这个性质。例如红山文化金字塔式的平定高台建筑,积石冢顶部的平台;良渚文化的高台建筑;1956年成都羊子山发现的一座西周土台都具有这种性质。《诗经》、《三辅黄图》、《括地志》等史藉中所记载的西周初期周文王所建造的灵台,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也不过是一个人工堆成的“高二丈,周回百二十步。”的夯土台而已。按周代的尺度折合,周一尺大约是今16~20厘米,该灵台高度大约在3.2~4米之间。当年,周文王曾登上这座由“庶人”建成的灵台祭天和观测天象(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天文台遗迹和遗址》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11月235页)。那么,当时魏国在其都城之中建造这样一个高9米,南北长70米,东西长65米的夯土台做什么用呢?恐怕任何人都找不出比“天文台”更合适的解释来(斯按:当时“禹王台”可能没有那么高大,后来在建禹王庙时又进行了加高)。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东周时期魏国天文台的原貌,但可以肯定,现在的“禹王台”就是在废弃了的魏国天文台基址上建起来的。

二、追寻“禹王台”别名的来由。为什么“禹王台”偶有人称其为“青台”,而不是“清台”。大家知道,我国历史上的天文台有多种名称,如清台、神台、观台、灵台、瞻星台、瞻象台、观星台、观象台、司天台、候台、云台、天台、渐台、观景(影)台等等。天文史学家陈遵妫说:“相传在夏朝已有专门观测天象的场所,叫做清台,商朝叫做神台,周朝叫做灵台。春秋时代,有些诸侯设立的天文台,叫做观台。”(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为什么“禹王台”会有人偶称其为“青台”而不是“清台”呢?追其来由,说明魏都安邑城中的“清台”原本就是当时魏国的天文台。公元前331年,当魏惠王迁都大梁(今开封)以后,此天文台并未废弃,有可能还在继续使用。最初,当人们称其或记其为“清台”时,是因为知道它的用途和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的用途与历史作用渐渐地在传说中被人们淡忘了的时候。年复一年,“清台”上又长满了青草,人们就把“清台”误认为是“青台”了。据《三辅黄图·五》云:“汉灵台,在长安西北八里,汉始曰清台,本为候者观阴阳天文之变,更名曰灵台”。但魏都安邑城中的天文台始称“清台”绝不会自汉代始。不然,它为什么没有其它与天文台相关的名字呢?笔者认为:当年魏国的天文台,有可能一开始就称清台,否则,不会有“清台”之名传与后世。“清台”与“青台”同音同声,在这里“青台”即“清台”。
     三、考察东周时期战国时代魏国的天文学成就,大家知道,战国时代魏国有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占星学家,叫石申,其生卒年月虽然不详,但通过现代天文学家计算,“石氏星表”中的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的确与公元前四世纪,即石申的生活的时代吻合。即他生活的年代约相当于魏武侯、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95~331年)在魏国未迁都大梁之前,即魏国定都安邑期间。石申著有《天文》八卷、《浑天图》等,西汉以后其著作被尊称为《石氏星经》。他曾系统地观察、记录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出没规律,测定出121颗恒星的方位。其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石氏星经》在宋代失传,但其中一些片断,在唐代人所编著的《开元占经》中有记载,后人以此辑录一份“石氏星表”,记载有28宿和121颗恒星的位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在距今两千三百多年以前,石申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不得不提醒人们去思考:石申当时所在的国家为其提供的基础条件是什么?这个国家当时的天文学、占星学水平如何?魏国当时所设立的天文台会不会与石申观测天象有关?石申的《天文》、《浑天图》是不是借助这座清台完成的?笔者认为:从石申生活的年代和所取得的成就上看,魏武侯、魏惠王时期魏国的这座天文台完全有可能为石申所使用。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现在山西夏县“禹王城遗址”中的“禹王台”就是当年魏国都城中的天文台,或曰“观象台”。

“禹王城遗址”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禹王台”是其保护范围内的重点保护对象,1976年秋,笔者在夏县东下冯遗址考古发掘期间,曾参观过禹王城遗址,当时的“禹王台”西面并未遭到人为掏洞的破坏,其台面上也没有所谓的“禹王庙”三间小房。时过三十年,故地重游,遍地蓬蒿,回首往事,感慨万端!“禹王台”作为我国少有的一处古代天文台遗址应加大其保护力度。



作者E-mail:sivvei@yahoo.com.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2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