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9|回复: 0

非典时期的民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6 15: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典时期非常报道】“非典民谣”折射真实民意

--------------------------------------------------------------------------------

千龙新闻网   之间   2003-05-05

“月色浓浓如酒,春色轻轻吹柳。桃花开了许久,不知见到没有?病毒世间少有,切忌四处乱走。没事消毒洗手,非典莫能长久。闲来想想好友,祝愿幸福永久……”“非典”突如其来,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少了,而一些俏皮、精致、轻松、诙谐,读来琅琅上口的“新民谣”,却在好事的“短信写手”、“骚士墨客”们的加工下,开始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开始在民间大量流传开来。



“上山下山问渔樵,
要知民意听民谣。”民谣代表着广泛的社会舆论,反映着共同的社会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民谣以诙谐的形式,寄寓了民众严肃的政治思考。而“非典”时期的民谣,却无不渗透和流露着老百姓在这场疫情面前的乐观与豁达,折射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反映出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

“有了吴仪,定能无疫”

“沙斯病起,粤港传疾;处置失当,全国危及;主席揪心,总理着急;危难之时,授命吴仪;号令九州,集资百亿;全国齐心,全民协力;有疑就隔,确诊就医;人人行动,奋战五一;吴仪吴仪,无疫无疫;有了吴仪,定能无疫;吴仪吴仪,无疫无疫;无疫无疑,无疑无疫。”

这是4月2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任命吴仪为卫生部部长(兼)以后,在国内各大网站BBS上广泛传播的一首民谣。“吴仪、无疑、无异、五一、无疫”几个谐音词,组成了一首咏叹,人们在传播中修改,在修改中传播,不同版本的“有了吴仪,定能无疫!”广泛传播,这不是对付“瘟神”的“咒语”,而是反映出人们在抗击“非典”战斗中,对党和政府的无比信任。

“支持你吴仪!全国无疫!打一场全国的‘五一无疫歼灭战’!”许多网友看到这个民谣,都表达了这样的愿望。

“写这个民歌,我是含着热泪、带着一份美好祝愿,用真实感情写的!不要用‘封建与愚昧’来批评这首新民歌,这只是感情的一种自然迸发。”这首民谣的作者在网上说,“看到这么多网友有共鸣,说明了民歌是人民心中的一种感情的涌动,美化心中美好的愿望,不一定就是神化。即便是民间的神话,也只是人民心中美好情感的一种象征。美好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美好的,是人民团结在政府周围的意志和信心!任凭风吹雨打,任凭‘非典’猖獗一时,紧密团结在人民政府周围的十多亿中国人民,是一定会胜利的!”

“戴口罩憋死,喝中药毒死”

“戴口罩憋死,熏醋火灾烧死,喝大量中药毒死,同事染病吓死,公共场合咳嗽被扁死,网上散布流言被骂死,在家无所事事被闷死。”这是流传甚广的“非典的几种死法”,死是国人一向忌讳的字眼,但看过这条短信的人,却在一笑之间,放松了紧张的神经。

的确,许多“非典”民谣,除了诙谐搞笑外,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有人提出,“非典民谣”是那些“有闲阶层”,以“看客”身份创作的无聊产品。但更多的人认为,人们之所以乐于传播,恰恰反映出了公众对“非典”的关注,反映出公众面对灾难时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些调侃“非典”、蔑视“非典”的民谣,不正是说明,国人在困境中能够找到平衡心态的方法,面对困难,还能“幽他一默”,这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请客户吃饭,他非要点大闸蟹!我劝他说:现在还不是吃那个的时候!他不干,还冲我嚷嚷:你不让我点,我非点!我非点!结果从汤盆儿里冒出仨戴白口罩儿的把他抓走了……” 一篇长达数千字的《看你还非点不》,广为流传。

生活中总是要遇到种种的不快和无奈,灾难到来,人们没有忘记这些不快和无奈,甚至还在调侃自嘲,这恰恰说明了人们并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

除了让人莞尔一笑,这样的段子,给了人们一种心灵暗示:要以平常心去面对灾难和考验,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下一页:“不是我太唠叨,而是对你挂念”


“不是我太唠叨,
而是对你挂念”

“近来流行非典,出门注意安全,公共场所少去,回家手洗三遍,家庭常常开窗,衣服勤洗勤换,钱少不是大事,身体可是本钱,不是我太唠叨,而是对你挂念。”相互提醒、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的“非典”民谣是最多的,也是流传最广的。

“非典在作怪,病毒传播快,通风勤洗手,口罩酌情戴,重视不恐慌,健康好心态,我一份关爱,你健康常在。”殷殷的叮咛传递着亲人间的关怀。

“阳光照耀的地方有我默默的祝福,月光洒向地球的时候有我默默的祈祷,流星划过的刹那我许下心愿:祝愿正在看短信的你平安。”深切的祝福,让友情更加珍贵。

“不戴口罩显出你面容的美,戴着口罩突出你眉目的美,戴不戴口罩你在我心中都是最美。”由衷的赞美,让爱情坚不可摧。

因为“非典”的强传染性,人们主动减少了直接接触的机会,但彼此之间心的距离并没有因此而远离。“非典”民谣,相互传递了更多的问候、祝愿、真情和关怀,“非典”让人们的心靠得更近。

“与死神较量,叫瘟疫灭亡”



“白色的铠甲,披挂在身上;鲜红的热血,沸腾在胸膛。无言的承诺:把生命守望。无悔的选择:与死神较量。无敌的意志:叫瘟君灭亡。无穷的力量,保人类安康。”突如其来的“非典”,迅速改变和提升了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全国各地的医生和护士义无反顾、尽职尽责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中,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任何时代都有英雄,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在硝烟中我们见过英雄,在抗洪中我们见过英雄,白衣天使,你们是抗击非典战役中的英雄!”

“白衣天使真勇敢,抗击‘非典’第一线,短信一条寄敬意,消灭SARS不会远”人们不断地把崇敬和赞美传送到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手机里。某网站推出“向白衣战士敬致”活动,短短2天时间,敬词和推荐赞歌的就达到近万条。

人们以包括传唱民谣在内的种种方式,表达着对英雄的颂扬。正是由于抗击“非典”的英雄精神深入人心,才激励起全民抗击“非典”的决心和信心。

相互激励,携手战斗,新民谣把公众与一线的医务人员紧紧凝聚在一起。

“用信念战胜灾难,用爱感动上天”

“用我们的信念战胜灾难,用我们的爱感动上天,愿身边所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平安。”大量的“非典”民谣反映了人们战胜“非典”的意志和信心。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场,从城市到乡村,从医院到街道,村自为战,校自为战,楼自为战,工地为战,全社会行动起来,构筑起一道道阻击“非典”的铜墙铁壁。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多灾多难,但始终是压不垮的,愈挫愈勇,愈挫愈奋。我相信经历这场灾难之后,我们的人民会更加团结一心,我们的民族会更加坚强。”温家宝总理的这番话,无疑代表着民声、民意。

有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白衣天使无私无畏的努力,有十几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