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1 21: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叶涛:除夕放假重要性没有充分考虑 [zt]
爱好者 于 2007-1-1 21:23 写道:
从上文得知,中国民俗学会将召开节日的会,我们这些普通会员能够列席旁听吗?没有收到通知,无法写论文参加会议。
已经在论坛上发过通知了:
https://www.folkcultur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99
NO.37449 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第三届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6-12-25 12:26 )
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第三届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
通知
一、主题:
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
在一个充满差异和多样性的时代,如果没有基本的“公共性”的保障,一个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政府以及知识界对于国家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保证社会的公共性逻辑能够有效运行,使民众得以生活在一个有序社会乃至和谐社会当中。我们在前两届东岳论坛从时间的维度讨论了有关节假日的一些重大议题,第三届论坛拟从空间的维度对节假日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与前两届东岳论坛的议题相对应,这种安排既是时空合璧,也都是借助重要的理论概念切实关心百姓生活中很实际的问题。其实,当前关于节日的议题,如传统节日民俗的传承、节日的假日化,等等,是要落实到公共的文化空间才有望解决的大问题。
中国社会依托自己的文化空间运行自己的公共性逻辑,这些逻辑在现代遭遇了巨大的冲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通过吸收外来的因素而成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从节日的文化结构演变到当代的情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特点。公共空间,特别是公共的传统的文化空间,是公共性的载体和运作领域, “公共空间”、“文化空间”这些范畴能够较好地见证民众生活的历史过程和现实状态,我们从中也可能正面地展望我们的社会前景。同时,“文化空间”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一个关键概念,使之与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相衔接,可为我们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面对中国社会的快速分化,怎样通过保护传统节日来维护和加强社会生活的公共性,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和迫切的理论议题。从现实中把握机会,从历史中寻找启示,从研究探讨中开启智慧,从世界各国的经验中得到教训,这些一向都是本论坛以开放的心胸关心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的着眼点。
大会既欢迎理论性、思想性的文章,也特别期盼以田野作业为基础的论述。
二、议题:
民俗与空间、公共空间、文化空间、公共领域相关联的理论问题
中国节日民俗与相应的社会空间的历史演变
中国社会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结构与机制
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空间民俗的国际比较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空间的个案研究:庙会、戏台、茶馆……
中国现代公共空间的个案研究:大众媒介、博物馆、公园、广场……
三、论文征集与会议的预备程序
大会将邀请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英国、南非、越南等国家的10位专家学者与会发表论文,并选择20位提供论文的国内学者作为正式代表。会后将很快正式出版研讨会论文集。
请有意参加大会的学者在2006年12月30日前提交论文题目与200字以上的提要,会议组织者将据此确定初步的人选,并及时通知入选的学人撰写论文;学者们应在2007年1月20日之前提交论文,会议主办者最后将根据论文确定正式的会议代表。
四、会务
时间:2007年2月9-10日(农历小年前后)
地点:北京市内
联系人: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 王立阳
电话:010-65514149
电子邮件:seawly@163.com; seawly@sohu.com
地址:100020北京市朝外大街141号
中国民俗学会
北京民俗博物馆
2006年12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