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4|回复: 0

2007.01.2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4 19: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1.2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马街书会 不散的书场 民间的珍珠(组图)
马街,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这里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都要举行一次曲艺盛会,艺人云集、曲种繁多,俗谓“十三马街书会”...

2、百年大理 奇山异水 千年风花雪月(组图)
清冽的泉水从苍山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养花种树,已成为大理人的传统和习俗,他们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

3、陕北放社:黄土坡上的祈福狂欢(组图)
说起放社,其实可以和民间的社火联系在一起。在陕西民间,保留下来的社火不下几十种。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据考证,这里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社火,被称为“社虎”,是民间驱鬼酬神的礼仪...

4、五届工艺美术大师国博“会师” 玉雕名作齐集国博(组图)
传统手工艺都值得发扬,不是说非得等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才要将其保护起来。事实上,玉器雕刻也曾被考虑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出于其他考虑这一次就将其纳入范围之内...

5、腊月二十三春祭探秘消失百年天津味(组图)
保留独特的文化形式,重新将春祭操办起来,形成了这个想法后,工作人员还把它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上级部门进行申报。从传统中找到社会文明进步的痕迹,成了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

6、腊八将至 你适合喝哪种腊八粥?(组图)
按照我国民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叫“腊八”,此日民间有吃腊八粥的风俗习惯。那是用大米或糯米,加各种豆类及干果,如莲子、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桂圆肉等,也还可以再加各种花色食物及调味品...

7、内容独特 形同说书 说说满族说部艺术
说起满族说部,李虹霖如数家珍。他介绍,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口耳相传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满语称“乌勒本”,汉译为传或传记。其形式与内涵迥异于听讲普通民间故事...

8、年久失修 广东饶平600客家土楼何去何从(图)
在整个饶平县境内,存在着形式各异的客家土楼655座,基本上都建于明万历到清乾嘉年间。在去年7月台风肆虐的时候,饶平县几乎全县受灾,这些曾经坚固的土楼“年久失修”的问题似乎也都在一夜间冒了出来...

9、“金猪”“土猪”之争:育儿变为民俗游戏?(图)
人们争相孕育“金猪宝宝”,正说明是一种民俗的恢复和流行,人们越来越把民俗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愿望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如迎财神的时候,鞭炮声比任何时候都响亮一样...

10、号子:消散在历史中的声音
有川江号子,又有南溪号子,还有澧水船工号子。没有听过著名的川江号子,连家乡的澧水船工号子也没有听过,难免不是让人惭愧的事情。朋友小吕是湖北人,船家的儿子,说起江边的童年有许多的记忆...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锦歌

锦歌是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原名“杂锦歌”,“锦歌”是通行的简称。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代中期,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艺术的姐妹之花。20世纪40年代以后,锦歌开始走下坡路。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杂碎仔”和“念杂仔”等念诵性的曲调及“杂歌”与“花调仔”等吸收自姊妹艺术的曲调等多种类型。传统节目以《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妙常怨》、《董永》、《吕蒙正》等最为著名。锦歌音乐唱腔海纳百川的丰富性反映出其艺术上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精神气质。
    锦歌植根于民间,唱词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也把锦歌带至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了“唱歌仔”的新形式。锦歌对姊妹艺术的哺育催生作用即此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今人们对于锦歌的兴趣日益淡漠,锦歌艺术面临随时可能消亡的危机,需要设法加以保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4 10: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