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回复: 0

我的未识别民族调查----革家人(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5 19: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革家民俗
1、        物质生产民俗:

革家的工艺,主要有蜡染、刺绣、织花、银器、石器、乐器和竹器编织。 蜡染 革家蜡染历史悠久,以图案均匀、疏密相间、花纹别致、风格独特著称于世。曾在日本、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展出, 1988年9月和11月,革家蜡染制品在北京又分别荣获“首届长城民俗民间艺术节”荣誉奖和“全国乡镇企业商品出口展销”银杯奖。同年12月,革家的蜡染文物在美国旧金山展出,深受赞誉。
一、刺绣
革家刺绣多用于蜡染服饰作配,针法有平绣、盘绣、插花绣、挑绣等。纹样有几何纹样的蝴蝶鱼鸟,刺绣花卉等,多以红色为主。
二、蜡染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印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一起构成了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
黄平的亻革家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并使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头巾、围腰、窗帘、衣服、裙子、旅行包、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床单、包袱、书包、桌布等都以蜡染做装饰,就连背孩子的背带也是染得精巧细致的蜡染。黄平亻革家蜡染的图纹组合,主要以线条、几何图形、民族信仰、图腾为主,更多的则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兽,还有就是神话或民间传说。
黄平亻革家蜡染,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先秦两汉时期,便开始在史料中出现。明清以后各地修志风兴起,亻革家蜡染这一民间工艺频频编入志书。
古老的蜡染工艺在黄平亻革家被保留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应感谢作为创作者的亻革家妇女。是她们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蜡染图案。在黄平的重安、重兴及其他亻革家人聚居的村寨,妇女们都是制作蜡染的能手。在亻革家,姑娘从三四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学蜡染,七八岁就能开始动蜡刀制作了。
亻革家蜡染的绘制工具不是毛笔蘸蜡,因为这样做蜡容易冷却凝固,用的是铜制的画刀,这样用的目的,实际是为了便于保温。这种铜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易于蘸蓄蜂蜡。为了绘制各种线条的需要,还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蜡刀。亻革家蜡染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分为点蜡和浸染两个步骤。
点蜡。先把白布平铺在一块平面光滑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木板上,再把盛有蜂蜡的土陶碗放在火盆旁,用火盆里的火使蜡熔化,然后用蜡刀蘸蜡作画,俗称点蜡花。亻革家妇女点蜡花,一般没有固定图案,全凭想象点制,但他们最爱点画的是本民族崇拜的太阳,以及亻革家传说中的城堡,还有就是龙凤和本民族的日常生活习俗,亻革家妇女是想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嘴里还不停地唱着什么,往往是一首赞美飞鸟的山歌唱完,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也画成了。
浸染。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要染三天,连续技术处理十多次后,煮沸水洗,脱蜡现图,染出来的布,未点蜡花的地方是蓝色底,点过蜡花的地方是白花图案。
黄平亻革家蜡染一般都是蓝、白色间桔黄色刺绣。在做成衣裙时,配上姑娘头上的射日红缨帽和箭形白银簪、贯首铠甲式披肩,加上形如盾牌的围腰、红黄相间的绑腿,一副独特的亻革家古装就出来了。蓝白、红黄相间,甚是耀眼醒目。

银饰
银饰是革家民间艺人加工制作而成。银匠艺人多在塘都、枫香两寨。 银饰工艺复杂,以板项圈为例,项身雕刻有三龙抢宝和四鱼四鸟。项身下中央吊有一块圆银盘,盘内有卧龙戏水,盘下垂吊九把各不相同的刀、剑、戟、矛。两侧还分别垂吊四十八串各不相像的狮、虎、鱼、鸟、蝴蝶、喇叭、响铃。银饰中的纹样则多与蜡染纹样相仿。银器 革家银器为革家传统工艺,多是妇女服饰中的装饰品。分未头饰、颈饰、手饰的部分,头饰:有发簪、银摸额、耳环。颈饰:有戒子项圈、空心项圈、大螺蛳项圈、板项圈和银盘链。手饰:有板圈、螺蛳圈、蒜叶圈、龙头圈、蚕图、毛虫圈、蚯蚓圈、空心圈等。

革家乐器有芦笙、木鼓、唢呐等,工艺十分讲究。
竹器编织
革家竹器编织手工艺品,有晒席、睡席、鱼篓、提蓝、箩筐等。重安是重兴乡的望坝、鬼冲、芭茅冲(瓦角)等材盛产革家竹器,久负盛名,有“竹编之乡”美称。 铁器
革家有从事打铁的工匠,加工斧头、镰刀、薅刀、柴刀、锄头、钉耙、菜刀、家庭织补机等等。
石器 木工
革家有许多人从事石器加工, 能加工石碑、石桌、石凳、石擂、水碾、石磨等。能架设石拱桥。木工能建造美观的木房等。

2、物质生活民俗
一、服饰
衣冠,就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就革家衣冠而言,据史书查考,早在行泰两汉,就有“椎髻斑衣”的陈述了,而今家妇女头顶绾的椎脊形状发髻(高十二厘米,直径五厘米)和上身穿的蜡花衣,可与“椎髻斑衣”互为印证。到三国、唐、明、清、民国历代,史籍累计不鲜。清代段荣励的道光《清平县治》卷五就有“兜……妇人髻高,缠以花带……。女子带花帽帽边贯以珠缨,前面相交后拖一幅,女子上帽下裹,均带海巴,头巾对角方巾为之……衣块裙脚皆绣花……。”爱必达的道光《黔南识略》卷十二亦云:“兜……妇女绾髻,束花布一条,两端披与肩齐,衣盖膝,刺绣于胸袖间,昔称佩刀挟弩之风……。”而在清乾隆《镇远府志》袭传绅纂本皆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较完整地展现了家衣冠的形状特征。千百年来,家妇女衣冠服饰几无多大变化。在形制上长期保持稳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固然与适应自然环境、劳动生活离不开,而民族的风尚和民族心理素质则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亻革家讲究服饰,所制蜡染与银饰甚精。蜡染大至被套、垫单,小至衣服、背褶、头巾、手帕、腰带、伞罩等,无所不用。亻革家蜡染蓝底白花,花色泽如银。图案对称、严整、饱满。多取日光、云纹、水波、铜鼓、藤及花鸟虫鱼人图,其纹样以双线勾勒,很少用大块色,构图多为向心式,即为圆形或十字形为中心,带有显著的日崇拜痕迹。往往物物连套,空隙处亦有物像。然采用点线四向连接装饰,给人以满而不累,密而不板的感觉。其线条流畅,图案古朴。亻革家居处深僻,蜡染工艺靠母女传承。亻革家女四五岁即学习点蜡,十六七岁已成蜡染能手。
    亻革家银饰,主要分头饰、颈饰、手饰三类、耳柱、戒指项、空心项、螺蛳项、板项、手项、响铃项、螺蛳镯、蒜叶镯、蚕镯、毛虫镯等种类,银饰款式固定,图案也比较统一。主要以星辰、太阳、龙、凤、虫、鱼及部分植物图样与蜡染图纹组合。图案或有金属硬模打印,或以手工雕刻,物像造型夸张生动。银抹额,为一条薄银片,上印凸形太阳、星晨等图,佩戴时,弯成弓形,与发簪相配,形似弓箭。抹额上的太阳纹,与汉代日光铜镜上的图案如出一辙。戒指项,为仿戒指造型颈饰。板项,形如一轮仰挂的弯月,中间大,两头小。板项中心雕火球,两旁刻双龙、四凤、四鱼,正中下端吊一银盘,上饰盘龙,两旁悬挂狮、虎、刀、矛、响铃、唢呐等物。女子戴在颈上,与头上银饰日、月辉映。
    亻革家佩戴银饰,有严格的年龄之分。女童一般只带饰有菩萨片的童帽。六七岁至生育以前,无论亻革家境贫富,均须佩发簪、抹额和戒指项。子女长至七八岁,母亲方卸戒指项。为祖母方去抹额,为曾祖母始卸发簪。亻革家妇女按年龄佩戴银饰的风俗,与古代生殖崇拜有关。在原始时代,弓箭是男女交合的象征。弓箭造型的头饰,是属于少女和有生育能力的母亲的。当了祖母,不再生育,就不必再佩抹额(弓)。成了曾祖母,已无性欲,故去发簪(箭)。生殖崇拜的遗俗,在亻革家祭祖时至今尚有体现,如以前身女阴拟物预测是否兴旺。这种习俗,也是亻革家银饰艺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家衣冠服饰,分便装和成装两种,盛装是用用手工精巧制成的蜡花绣花衣。包括红缨珠帽、发髻、花冠帕、蜡花衣、贯首衣、围裙片、围腰片、百褶裙、红绑腿、袜子、“高钉刺衲帮”鞋等;便装则轻便、朴素、大方、实用美观,不论田间劳动生产或者山野采集,肩挑都十分方便。
    家女性的衣冠,要认红缨珠帽、花冠帕贯首衣(又名盾牌或背牌)、蜡花衣、围腰围裙片(布)和百褶裙,都贯穿着蜡染(蜡花)花纹图案。红缨珠帽、衣裙与红绑腿,俱有刺绣花纹尤以朱红色为其明显特征。蜡花呈白,刺绣显红,红白相映,这些就是家衣冠的最大特点,也是芋空这个稳定民族共同体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不同之处,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载入历代青史,美名流传。 亻革家银饰,主要分头饰、颈饰、手饰三类、耳柱、戒指项、空心项、螺蛳项、板项、手项、响铃项、螺蛳镯、蒜叶镯、蚕镯、毛虫镯等种类,银饰款式固定,图案也比较统一。主要以星辰、太阳、龙、凤、虫、鱼及部分植物图样与蜡染图纹组合。图案或有金属硬模打印,或以手工雕刻,物像造型夸张生动。银抹额,为一条薄银片,上印凸形太阳、星晨等图,佩戴时,弯成弓形,与发簪相配,形似弓箭。抹额上的太阳纹,与汉代日光铜镜上的图案如出一辙。戒指项,为仿戒指造型颈饰。板项,形如一轮仰挂的弯月,中间大,两头小。板项中心雕火球,两旁刻双龙、四凤、四鱼,正中下端吊一银盘,上饰盘龙,两旁悬挂狮、虎、刀、矛、响铃、唢呐等物。女子戴在颈上,与头上银饰日、月辉映。
亻革家佩戴银饰,有严格的年龄之分。女童一般只带饰有菩萨片的童帽。六七岁至生育以前,无论亻革家境贫富,均须佩发簪、抹额和戒指项。子女长至七八岁,母亲方卸戒指项。为祖母方去抹额,为曾祖母始卸发簪。亻革家妇女按年龄佩戴银饰的风俗,与古代生殖崇拜有关。在原始时代,弓箭是男女交合的象征。弓箭造型的头饰,是属于少女和有生育能力的母亲的。当了祖母,不再生育,就不必再佩抹额(弓)。成了曾祖母,已无性欲,故去发簪(箭)。生殖崇拜的遗俗,在亻革家祭祖时至今尚有体现,如以前身女阴拟物预测是否兴旺。这种习俗,也是亻革家银饰艺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二、饮食习俗

革家人生活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糯米、辅食小米、玉米等。


   亻革家对客人在饮食方面的招待十分殷勤,以诚相侍,讲究礼节,吃饭时候,请长辈客人到席上中间座,长老的主人交叉在两侧相陪。客家(汉族)说“家礼信多”,实不虚传。“劝饭”和“包肉”是他(她)们的传统习俗,很有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气息,是家人形成的稳定性的共同体特点,值得探讨。
    (1)“劝饭”
  吃饭之前,请客入席就座,主人摆设酒杯斟酒,同时添上一碗饭存放席上,第一碗饭和第一杯酒交与长辈主人供奉阻先.主人用一双筷子挟住荤菜之类的熟食品盖在饭面中间,将筷子插入饭中直立。主人念念有词或默默祈祷祖先,请祖先先饮先尝,并用一只倒头的筷子蘸酒弹几滴在桌面上,或画个“X”;或弹几滴在地面,以示对相先的怀念。然后,对客人说:“对不起大家,来的高高兴兴,可惜没有什么招待,就这样,请大家吃饱饭”的客套话;客人也以“我们是空手来,操劳主人家了”敬答。喝酒的客人,同样拿起筷子,将一只倒头蘸酒,先弹几滴之后再喝;吃饭的就在桌子上端饭。接着主人拈菜敬客人,一人拈一筷……。随后,按客人的吃完先后,继续挟菜相敬。对长辈或尊贵的客人,以鸡、鸭相待的,要以心肝用刀切成片块,每人一片以待;以鸡头、鸭头先敬客人, 表示主人的深情厚意,如果客人婉言谢辞,主人过意不去,对此,客人就用筷子挟(接)或伸手用手板心接,主人谢绝,一定要客人张嘴,不许放在豌内或席上,这更是待客人的笃厚敬意。
    吃饭时候,不论场合、规模大小,都后讲究“劝饭”、“劝饭”是主人家的姑囡或儿媳,窥视客人碗中的饭将要吃尽时,说声“公公、太太、叔伯或哥弟,帮你添饭”,双手去接客人的碗添饭;有的另拿一个干净空碗,在饭具里添满一碗饭,趁客人不防备的时候,吃不饱饭,要盛情招待—劝饭,使客人快吃完饭,又给盖上一碗、两碗、三碗……,紧随着拈肥肉、倒菜汤在饭中,立马用干净筷子将饭菜搅拌均匀;有时两三个人聚抢客人的碗添饭,对年轻人逃跑的还直追合围,其意要客人吃尽吃饱,直至客人吃不去饭才算尽了情谊。
    饭毕,碗内有意识地留下几粒饭在碗中,就把碗放桌子上,以示长食有余。而右手仍握紧筷子,站起来拈菜的一端对准左板心,先向桌席上长者吃饭的人逐一呼唤“公公或叔伯,得罪你们!”等语,喊到哪里,左手板心遮住的筷子一端也同时移到哪里。而正在吃饭的人点头应声“乐座”或“慢请”,表示回敬。吃毕饭的客人才把筷子放在桌上;有些主人按排有人接过碗筷(待洗刷)。谈笑风生,洋溢着热烈的气氖。
    (2)“包肉”
革家妇女走亲访友,不论什么喜事和场合人小,吃饭时除“劝饭”待客外,“包肉”带回家很有民族风味。举行宴会,宾主欢聚一堂,作陪的女主人,从筵席中端起盛肉片,一片一片的分与宾、主座位前的桌面上,每人一小堆(坨)。分好后,吃饭便是蔬菜之类和菜汤了。饭毕,女主人备好包谷壳叶或大菜叶将分在桌面上的肉片包扎好,按人名下一人—包作为礼品带回家中与儿孙分享。这种“包肉”的民族传统习俗,是祖太或母亲对儿孙宠爱的心情体现。它提示这种习俗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猎取野兽和生活资料集中消费的产物,是母权制鼎盛时期的遗迹。它反映母性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作过伟大的贡献,也反映今人依赖古人,子女依赖父母的社会意识,是对偶婚阶段私有制的萌芽,在母系社会里,妇女在经济生活中占主要的地位。而“劝饭”习俗,表明在原始社会母权制下,实行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产品,是母系氏族的遗痕象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一定的条件下,久而久之,形成人们共同体的习惯,就自然显出这个民族特点,因而沿袭成规,成了人们交往情谊中的美德和礼俗。

    三、居住民俗
亻革家喜聚居于壑谷和高山之腰,房屋多为三间式木瓦房,村寨居住多则几百户,少则几十户,革家民居多呈木瓦结构,有四周墙壁象用锅底灰涂抹的院落,家家户户都贴着红春联如“田野纵横千嶂里,烟火人家半山中。”有的人家也有两层小楼,庭院甚宽。正房以厅堂为中心,这是家人平日吃饭、休息和待客的地方。厅堂东侧是卧室,右侧是小客厅,设有火塘,为冬天烤火取暖和吃饭、待客的场所。厨房很宽,锅灶甚大。从前村民用一根根竹涧从后山引来泉水注入水缸,免了挑水之劳,如今已用上清纯的自来水了。楼上一般是仓库和姑娘的闺房,干爽清净,便于她们会友。楼下是放置农具的杂物间和牛圈。农家爱牛,牛圈和厅堂大门门框都插着驱邪祈安的菖蒲。厅堂,正墙贴着“天地君亲师”神位,下面还设有土地神牌位,与各地农耕民族的信仰习俗相似。奇异的是,在“天地君亲师”牌位右上方,挂着一副小弓箭。弓用桃枝弯成,弦是棉线,5支竹箭张挂在弓弦上。它们都用红绿棉线缠绕,显得五彩夺目。
社会民俗
1、社会关系民俗
革家在历经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自我组织体系,建立了严密的阴、阳两系家族社会管理结构。
    在革民的意识里,人类社会生活是由阴、阳两系组成的。社会里的人是有灵魂的。活在世上的人,他和他的灵魂生活在阳的方面,死去的人,生命不在人间了,他的灵魂则已转到阴间方面生活去了。为了使人们能在阴、阳两个层面过着正常的生活,要相应地建立一套组织管理系统来加以管理。这就是阴、阳两系产生的思想基础。
    阴系组织,是以阴族长为总领组成的。阴系主要成员的产生,采用蛋卜方式,由祖宗神明裁定。阴系组织由阴族长、芦笙师、查盎、常典等成员组成。阴族长要由威望高、通晓族史、家族人等拥护的人担任。阴系组织的任务,是担负组织领导家族阴事事务管理,主要有:
一、组织领导大、小祭活动;
二、传授家族史;
三、传授家族芦笙词曲;
四、阴系其它事务。
    在阴族长的总领下,阴系成员分工执事,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管理阴系各项事务,确保家族历史世代相传,特别是对于死去的前人能在阴间各有归宿,以求得他们保佑后代子孙发达,家族兴旺,社会安宁。
    阴系组织的基层结构,按“查计查甲”即五个支系、五个房系来建立。同阴系组织相并立,建立的是阳系组织。阳系组织以阳族长为总领组成。阳系组织的人员由家族大、小房长及相关人士组成。阳系成员产生的方式,是通过召开家族有代表作人物参加的会议,民主协商推举决定。阳族长要由辈份高,寿延高,威望高,通晓家族事理,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士担任。阳系的任务是担负管理家族的现实生活事务,主要是:
一、管理经营公有财产;
二、制订推行族规族法;
三、调解社会家庭纠纷;
四、应对外事突变、保卫社会安全;
五、家族其它日常事务。
    在阳族长的总领下,阳系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对家族事务尽职守责。在清代以前,阳系组织实际上担负管理家族生产、生活和保卫社会安全的两种职能。比如,在清代以前,枫香寨廖氏家族建立有“革团”的民间军事组织,团首由阳族长兼任,它的任务是平时维持家族社会安全,战时应对外部入侵。说明阳系组织在管理家族事务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阴、阳两系组织,在枫香寨廖氏家族事务中,具有独革立的支配领导地位,权威性是很高的。在组织关系上,阴、阳两系是平行的,各自独立行事;但重大事务即有分工,又有合作,不是截然分开,互不联系。比如家族的大祭祖,要由阴、阳两系共同商议决策,共同组织领导,协调一致,全程实施,使大祭祖一举成功。正因为阴、阳两系在职能上各司其职,大事密切协作,小事各负其责,从组织上保证了家族事务健康有序地进行,并有利推进家族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
    革家作为一个弱小民族,从不向困难和挫折屈服,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沧桑,始终顽强的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性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实属罕见。而在这其中独特的阴、阳两系组织不能不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人生仪礼
一、“摆解轰”
亻革 家有一大特点,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从头到脚,其习俗都与射太阳或崇拜太阳有关。亻革家人生头胎孩子,不论是男是女,都要开坛喝揭坛酒,亻革 语称“摆解轰”。其内容就是进屋的客人与主人家的家长一起唱古歌,唱完后再用竹筒喝揭坛酒。古歌的内容就是起源歌。其中唱的主要是武丁射日,祖先打虎和从江西朱氏巷迁来等。这种新生儿的唱古庆贺仪式如同西方国家的新生儿洗礼仪式一般隆重和庄严。
在亻革 家,“摆解轰”比任何习俗节日都隆重热闹,为全家庭、全宗族乃至全寨人共同高兴而庆贺的大事。在举行“摆解轰”中,首先是赶来庆贺的娘家亲戚朋友将鸡、肉和衣物、背带当面送给婆家亲家,并同庆贺,唱一些吉利的歌。还要在进门前表演“四马送子”等习俗,即用稻草扎的4匹马(两公两母),由妇女们骑着吹着哨儿嬉闹。其表演的动作很原始,也很“野”。当每一位客人都吸了酒之后,主家和客人便摆开了阵势,芦笙起鸣,宾主们且歌且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乐此不疲。

二、婚俗
婚姻 革家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形式由父母包办,包括幼年订婚和指腹为婚。严禁同姓婚或异姓同宗通婚。 革家婚姻历史经历三个阶段。明代前,实行胞氏族内婚,即在两个氏族内互相通婚,清朝改变了革胞族婚,。实行与外氏族同辈婚。即不是同辈人和不相当于同辈人不能通婚。这种制度限制了婚姻的缔结,使许多青年男女找不到对象,有的到三四十岁还未婚配。清乾隆年间,望坝当时的团首领廖公礅也刚召集十八寨首领云集重兴的“盖耶德”集会商议,一致同意废除“外氏族同辈婚”制,结果宰七条水牯饮血为盟。自此,实行异姓异宗婚配制,即:非同辈,只要年龄相当可以配婚。但其婚配制度为“包办婚姻”,仍然约束青年男女的自由。即在婴儿出世时有父母包办订婚,成人后婚娶。解放后,这种婚配制虽有沿袭,但男女一房不愿意,也可退婚。包办婚姻已逐步为自由婚姻代替。自由婚姻通过“布龙”活动或“踩亲”等方式使男女增进了了解和感情,最后缔结婚姻。 布龙活动。“布龙”为“阿布阿龙”简称,即谈恋爱。此种活动于逢年过节时,男女青年聚集于山坡、路口、村边寨脚,挑选情人。进行此种活动,在正月初二或初四、正月十五或十六和二月初二,姑娘烙春粑;三月爬坡,姑娘用竹蓝盛春粑或糯米饭和一碗腌肉与情郎同食;端午、重阳、姑娘提粽子、重阳粑与情郎享受。熟食食余,由情郎带回。若姑娘所钟情者,不与姑娘同食,姑娘则糟众人耻笑。解放后,男青年食姑娘糯米方式后,往往以物回赠。 踩亲。正月革家男女青年进行吹芦笙、跳踩亲舞,俗称“踩姑娘”。于吹芦笙时,男子为试探女子之心情,则以脚尖轻轻踩住女子脚背,姑娘若有意,便含情脉脉地一手轻拍男子之肩回敬,以示相爱。 对歌。为革家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之一。形式有两种,一是隔坡或距几十米远双双对歌,二是在家通宵对歌。即某一对男子(女子)到他乡作客。他乡女子(男子)便来与之对歌,由栽主主持对歌活动。 旧时革家婚姻缔结分三个层次。 择配。出生子女满月后,父母便为其择配婚姻。明、清两代改由父母选择门当户对人家,托媒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盛情留媒人用饭,表示同意,不留用饭则为不同意。 订婚。订婚日由双方商定。订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届时男方派二男二女手拿蜡染手帕捆着雨伞,另带一只鸡、一升米、一件衣服及相当于二块银元的礼金到女方家订婚。女方家则备酒菜,宰杀男家带来之鸡,邀请亲属相配陪共食。宾主入席后,先由宾者端一碗菜,一碗酒交主人留存,并当众将礼金交给女主。女主当众公布礼金数额。毕,宾主共贺,席间“行婚酒酒歌”,。宾者于当日归,顺远路回,不绕道行。 讨信。择婚期,男方由一老人带一只鸡、一升米作礼物到女方家商议婚期。女方家不同意当年结婚,男方家于翌年再去讨信,礼品同。一年只讨信一次,一门婚事讨信不可超过三次。多为头年讨信,次年办婚事。讨信多年六、七月。双方商定好婚期后,便作好办婚事准备。 结婚。结婚时,男方以一只鸡、一升米及四两三钱白银作礼金。女方回赠男方糯米饭,以男方友亲伯、亲叔、长辈多少,则赠多少蓝糯米饭,并另赠夫家猪肉一块,以显体面。新娘衣裤由女方家自备,套数不等。 结婚有普通和“阿嫁”婚两种。“阿嫁”为古婚礼。 普通仪式即是男方聘请妇女二人,另挑担二人去迎亲。迎亲妇女须由公婆健在、儿女俱全、人品好、家庭丰足、能歌善舞者担任。新娘,席间要对答各种礼歌。不善对,不打发姑娘出门。迎亲妇女穿戴盛装。挑担者则由青壮年男子充任。是日,双方俊筹办酒肉招待亲友。迎亲者到女方家时,举行出嫁酒。席间,迎亲妇女唱“交银歌”,随之将白银四两三钱交与女方父母,女方家则有人唱“收银歌”。歌毕,主宾举杯共饮,祝贺婚姻美满。接着,迎亲妇女又唱“礼歌”、“赞祖歌”、“祝福歌”等。各方来宾也和唱。歌毕,打发姑娘出门,姑娘身着盛装,由哥或弟携着手绕火炕走三圈,至堂屋与亲友辞行,到大门,哥给姑娘一把伞带走。路上不准换手拿伞,到了夫家大门由一妇女给新娘接伞后方能进门,接伞者多为新郎生母,母故,则请一夫妻和睦、有儿有女之中年妇女代替。 新娘至夫家后,新郎家则请三亲六戚来吃喜酒。各路宾客均送新郎家三升米和一只公鸡,另送新娘丝绒或点蜡花的白布数尺,也有送衣料者。 “阿嫁”为古老的婚礼仪式,接亲除择选二妇女与二挑夫外,另请三男能能歌善舞者,其一充当亲家公,其二身背一棉被叫寨,另一人为打杂。女方家,歌舞通宵。而背棉被者则夜至女方亲友门前呤颂,先赞颂美满婚姻,后请女方亲友到女方家吃喜酒。翌日晨,送新娘出门。彼时,亲家唱各种礼歌,迎亲妇女则唱酒歌。凡参加送亲的人,女方家都要为其准备一支鸡腿或鸭腿及一团糯米饭,以示婚礼隆重。 婚后,新娘在夫家住数天回便回娘家,由新郎父母或姐妹送回。回门时,男方家赠女方家糯米饭和猪肉,另赠一块猪肉给新娘舅父,以示娘亲舅大。其舅得肉不食,又将其送给自己的舅父。层层转,至无亲舅止,此俗表明革家重视追溯母系血缘关系。 逃婚偷婚。革家男女婚约多于幼年订立,长大。爱情意愿不同,另与他人恋爱或结婚,男子谓偷婚,女子谓逃婚,处理方法为:女子和男子若未结婚,则请宗族首领仲裁,加倍退还未婚夫订亲礼品。若女子已正式结婚而逃婚,须赔偿原夫所耗资金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财物。男方另选婚配,原送女方订亲礼物,一律不退。 离婚。幼儿婚订,长成人后因人材丑陋,品质坏或由残疾,一房坚持解除婚姻,按族规“人一头,银一头”赔偿对方。因之,无力赔偿者,多走轻生厌世路,如若夫家对媳妇极端虐待。经多次劝阻无效,女方的舅父有权采取强硬手段,强迫离婚,任何人无权干涉,还可强迫男方赔偿女子劳动工酬。解放后,多依法处理。 续娶。姐(或妹)原已出嫁,因患病而亡故,若妹未嫁,妹可嫁姐夫家。寡妇准嫁他人。 添生。年青妇女生育地一个孩子,则大办酒席,宴请三亲六戚。革家称之“想竹母”,场面超过结婚酒。是是女方家才将陪嫁东西坐月的鸡、肉和衣物、背带等送去。主宾共贺,对唱酒歌,通宵达旦,男家为添生酿有一坛糯米酒或高粱酒,酒坛置于席桌上,插受一根竹管,女方首席客人先唱“摆解轰”(意为揭坛酒),歌毕,用竹管吸酒。依次入席者,逐一吸酒。吸毕,主宾且歌且舞,通宵达旦。
(-)“踩青会”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到十五的元宵节以及二月初二,望坝村和附近革寨要轮流举办“踩青会” 跳踩青舞的头一天,寨上的耆宿芦笙师,站在芦笙场,首先吹笙步舞开道后,随着寨上的年轻人纷至沓来入场吹笙、跳踩青舞;结束的最后一天下午,同样也要寨上的头人长者吹笙步舞收场。“踩青会”
——青年男女公开欢娱择偶的传踩青会,开始,老人先进入芦笙场,跳起表现先民狩猎、农耕和立寨历史的芦笙舞。接着,小伙子手捧芦笙从东面入场,边吹边跳。手持花帕的姑娘则合着芦笙曲节奏,在场内轻摇缓舞。他们目光四顾流盼,彼此都在寻找自己中意的人。当乐曲节奏变快,渐至高潮时,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个姑娘,他便边吹芦笙,边靠近她,并用脚尖轻踩她的脚尖。这时若姑娘也相中他,则用手轻捶他的后背,乘势拉着他的衣袖,到山前坡后去互诉衷情。这种“踩疼阿妹的脚啊,打疼阿哥的心”的求爱方式,人称“踩姑娘”。
“青(亲)”是以双男女或双男四女各为一组。男的吹着一支同音小巧玲珑的小号芦笙在芦笙场(坪)上,自东顺南向西方向旋转成一个圆圈,双脚也同时伴随芦笙节奏步舞;女青年手挽手下在男青年的背后伴随笙声旋转、起舞。时间不限,越久益佳,直至男青年停歇吹笙才罢休。“踩青”每组青年男女,都按从东顺南向西徘徊旋转,但旋转的圆圈视其专场面积而定,直径一般在一米七八左右,成套的场面,吹笙多达十六七组或二十多个组。在跳踩青舞时,男青年看中了如意的正在秘书背后的俊秀女青年。为表钟情,用脚尖趁女方不防时往后轻轻地踩在心爱的女青年的脚(鞋)背上,如此,辗转返辙,女青年如情投意合,则将右手轻轻地朝着男的背胛一扛,以示回敬,正恰如清毛贵铭的《西垣遗诗》中就在“蜡花锦袖摇铁铃,月场芦笙侧耳听;芦笙作情语,铃儿心事最玲珑”的生动写照。同时,店在四周围观群众。一些人大声疾呼起哄:“只准打(男)背,不准踩(女)脚;只准打背,不准踩脚,不许乱踩、乱捶……登时,围观的人群蜂涌而至,重重合围,挤得水泄不通。而跳踩青舞放置的圆圈越来越缩小,既便于踩脚,围观的人群不时哄然大笑……。
(二)踩青的由来
此俗源起从前革寨为一位孤女婚配的故事。孤女名叫凤凰,她勤劳聪慧,纺纱、织布、蜡染、刺绣样样在行。一次,她穿上自己蜡染、刺绣的衣裙,和姐妹一道来到芦笙场。小伙子一见她美如仙女,都围着她吹笙,向她求爱按照革家规矩,父母去世的姑娘,其婚姻大事由族长或寨老代为做主。于是小伙子纷纷请求寨老成全自己婚事。面对这么多求爱者,应允谁呢?寨老们一合计,决定让姑娘自己挑选:凡向凤凰姑娘求爱者,须在跳芦笙舞中巧妙地踩住姑娘的脚尖,而凤凰姑娘看中了谁,便用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