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1|回复: 7

【转帖】二月二,龙抬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1 1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3月20日是二月二,转发“田野逐梦”栏中的旧贴)

帖子编号:
NO.9652  二月二,龙抬头。 ( 2004-2-21 14:52 )
发帖人:
葡萄中秋:
       “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了,那个山头上的理发店里又该排满男孩子们了吧!高一的时候,第一次听说这六个字,也就是那天,班上的男生一直地改变了发型。大一的时候,选择了这个日子作为oral practice的主题,结果那个老太太和下面占大部分的南方同学一脸茫然。果然还是北方的讲究多些。
    去年的课上,知道了二月十二是花朝节,花神即位的日子,也在曹老先生的笔下成为黛玉的生日。四月二十六,花神逊位,黛玉葬花。那堂课上,Xenia告诉我,她们那里的女孩子通常都在花朝节去穿耳洞的。我没有等到这天,她自己也没有。
    龙抬头,子抬头;花神诞,女儿扮。
    摆本农历,则几乎每个日子都该有了依托与涵义。望过去,也该是满目的五彩绚丽。而生活,就在这些色彩中积极的运转,向前……
    二月二,男孩子,记得去理发。轻发,然抬头。  


NO.9657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4-2-21 20:13 )
夏敏:
文字虽短,却有看头。
呆会儿俺也得找楼下的理发师傅给剪剪,二月二,龙抬头嘛!经你提醒,花朝节那天,俺得动员俺太太、俺闺女、上俺民俗学课的女学生,扮得靓一些:))选择特定的节日,让我们美化自己,是祖先的睿智。葡萄中秋君,欢迎常来此发文哦


NO.9661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4-2-22 00:00 )
郭襄:

    那时候,真是不把身体发肤当回事。
    尤其是头发。简直是作践。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剪头发。那年春天,因为他,头发越来越短,心事却越来越长。
    日子就在这长长短短之间过去了。

    终于懂得了爱惜自己,却再也没有了“长发为君留,短发为君剪”的心情。
    才知道,那一刀剪下去的狠心,竟也是青春啊!


NO.9662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4-2-22 09:01 )
夏敏:
照郭襄君经历,越剪头发心事越多,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哪,呵呵


NO.10473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4-4-7 19:47 )
Nlxed:
一般是毛毛头才理发的吧?


NO.10481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4-4-7 22:03 )
夏敏:
像赶时髦一般,都去理一下。不过二月二已经过了,待明年大家再理也


NO.10485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4-4-7 22:24 )
郭襄:

不对,再等十个月可也。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NO.26397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6-3-1 21:29 )
宜家:

又值二月二,
青龙见抬头?
时下惜水贵,
长发尽可留。


NO.26465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6-3-3 23:30 )
丽莎:

这也是我在北方时的记忆,二月二龙抬头,男孩理发,小孩串龙尾挂在衣服上。古


NO.26467  RE:二月二,龙抬头。 ( 2006-3-3 23:40 )
hhz:

家乡的二月二是土地生,不知与“龙抬头”有无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0: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
01/14/2004/11:01  华夏经纬网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0: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天津节令美食“煎焖子”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3-20 11:32  

小包装焖子销售火

  3月20日是农历二月二,这天的节令美食全国各地不同,而天津人这一天的节令美食非常独特--吃“煎焖子”。

  据天津民俗专家王利文介绍,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所以这天的民俗吃食多带个"龙"字,如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天津人这天的节令吃食“独一份儿”:讲究吃“煎焖子”。

  “煎焖子”叫“煎龙鳞”,因为银白色的焖子切成扁块状,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每片“龙鳞”的两面都被煎出黄嘎儿来,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督促它尽力治水,好带来丰收。

  王利文说,天津的焖子跟各地的凉粉、粉皮属于同类食品,是用淀粉调水熬熟呈流质状,经冷却而成的。天津焖子讲究用极细的绿豆淀粉。煎焖子要用平底铛,少加些油,慢火煎到双面微现焦黄。盛到碟子里趁热浇上麻酱汁、蒜泥、醋、酱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饼或烧饼食用,清香爽口,余味绵长。

  民俗专家说,焖子有凉粉一样的“凉性”。将近早春,人体里阳气萌动,又时有春寒,焖子煎热了吃,凉热兼顾,跟节令配合非常得当,尽现中国饮食的养生之功。(完)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朱豪然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 剃完头 再处罚

法制晚报:陈静思 仲玉维 张鑫 洪雪 范维 (07/03/20 15:13)

  民间有“理发去旧”风俗 记者从多家美发店了解到 从昨天开始顾客数量比平时上涨近五成———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

  记者今天上午从四联、审美等北京多家理发店了解到,结束了正月里生意的冷清,从昨天开始,理发店生意爆涨,顾客排起了长队。



  理发·盛况

  顾客比平时涨近五成

  本报讯 今天上午,记者从四联、审美等理发店了解到,从昨天开始,理发店接待顾客的数量比平时上涨近五成。

  记者走访多家理发店后发现,社区理发店比专业美发店的顾客多,更加拥挤。

  据了解,顾客多是看中了社区理发店方便、价格适中的特点。

  十里堡社区理发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下午半天就接待了20多位剪发、染发的顾客。

  记者走访了京城多家理发店,虽然理发店生意火爆,但价格并没有上涨。以剪头为例,普通社区理发店在10-15元之间,审美等专业理发店则在30元左右,是普通理发店的2倍左右。

  为了迎接顾客,不少理发店提早了营业时间。

  记者发现,在朝阳路临街的理发门店,22家中有10家将营业时间提前到早上8点,比平时提前1-2小时。

  理发·花絮1

  武术学校集体剃头

  今天一大早,在位于良乡的嵩山少林寺北京武术学校内,上百名学生排起长队等着剃头。

  “哎哟,我的头发!”一个10岁出头的男孩捂着脑袋尖叫道,还引来了其他男孩的哄笑声。原来,在剃了几个头后,推子有点发钝,夹掉了那个男孩的几根发丝。

  “好了!”剃头师傅吹了吹余发,一个头就剃完了。再一看,这个刚剃完头的孩子还真像个小和尚。其他同伴忍不住凑上前,摸上几把这个光头。

  该校老师表示,学校平时会隔一个半月给孩子们剃一次头,今天组织集体剪发也是希望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理发·花絮2

  早上7点 开门迎客

  今天早上7点钟,平时9点半开门的地安门金板寸就开门迎客。许多顾客都是从大老远赶过来,专门为了今天这个日子来剃板寸。

  “我还以为他们今天9点半开门呢,提前了半个小时,还得等上一个多小时。”顾客曹先生在收银台领到的顺序号是25号,前面刚叫到十几号。

  老板说,每年的二月二他们都会提早开门,为的就是今天人多,怕忙不过来,“我这儿的师傅都是15分钟一个人,7个人一起开工,还是忙不过来”。

  在店面内,记者看到很多老顾客一进门拿了号牌,发现现有的20个座位都坐满了,不得不站在大门口,或是到附近的商店里转转。

  理发·花絮3

  5岁小顾客当“龙头”

  今天上午,记者在四联美发门店看到,虽然9点正式营业,但是等待理发的男士们已经排起了20多人的队伍,一个5岁的小朋友早上7点半就到了,成为了今天的小“龙头”。记者上午9点在四联美发店看到,一楼女宾部只有二三位正在做头发。二楼男宾部的等候席上已经坐着近20人了。据悉,今天第一个来理发的是一位只有5岁的小朋友。记者注意到,9点才过5分钟,四联的男宾部已经排出了28个号,很多一开门就进来的顾客一看要排号,纷纷说“按点儿来还是晚了”。四联的朱经理表示,今天是二月二,9点正式营业,但是很多顾客在门口等着,今天就提前了一个小时开门。朱经理预计今天一上午至少能接待100多名顾客。

    城管查处黑理发摊

  “别跑,我这才理了一半。”今日是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崇文城管大队对街头无照理发的摊点进行了整治,当场查处了7个无照摊点。同时,联系正规便民理发店,将理发优惠卡送到群众手中。



  今天上午9时30分,记者随同崇文城管大队永外分队队员来到永外安乐林路,记者看到在街头七八个穿着白大褂的理发师前面放了一张小凳子,一人一个手推子、一块手巾,每个摊前都有人排队,每理一个人收2元钱,尽管今天天还挺冷,理发的人还真不少,十几个人全都理着发,多数是一些老人。

  当城管执法人员到来时,理发师们扔下才理了一半的顾客就跑,地下到处都是头发楂。记者在现场看到,理发师傅所用的手推子和剃刀上锈迹斑斑,往往沾满着上一个人的头发楂连掸也不掸就开始给下一个人理发。

  永外分队的闫队长告诉记者,平时大街上并没有什么理发的,今天因为赶上“龙抬头”,等了近半个月的人们都赶着在这一天赶紧理理发,精神一下,无照小贩们也正是看中了这个机会,应景地摆起了剃头摊。

  民俗链接

  “二月二”理发去旧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由于还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因此人们普遍是在腊月理一次发,然后等到“二月二”才会“理发去旧”,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春饼,名曰“揭龙鳞”。春饼俗称薄饼,是一种用白面烙成的双层荷叶饼,可以揭开,涂上甜面酱,卷上盒子菜,比如木樨肉、豆芽拌粉丝、土豆丝、酱肘子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二月二,龙抬头。

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6286.htm

二月二
       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此俗唐代已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当时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朗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此外尚有上工、试犁、炒蝎豆、戴蓬草、祭龙王、敬土地、谒高禖、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等节俗活动。布依族二月二要进行三天,主要祭祀土地神。节日当天,家家杀鸡敬祖,吃两色(黑、白)糯米饭,祈求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

      是日有许多关于龙的活动,故称龙抬头日。二月二龙抬头之俗,早见于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放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清代仍沿其俗。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令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六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眼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留下许多风俗。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其中一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80年代中叶,在豫北一带还保留着吃黍米的风俗。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煎黍米糕,群众称之年糕,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中午皆吃“老龙布蛋”。即玉米蜕皮俗称玉黍米加面条。
其实,人们关心“龙抬头”用各种形式进行纪念,根本原因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系。正如这首民谣所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为什么要“二月二”才龙抬头呢?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

    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因为二月初处于惊垫前后,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该有所活动了。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不过,这种说法是一般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通俗易懂。然而对于“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这往往被人忽略。

    古人以为地球是不动的,是太阳在运动。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视为一个圆,称为黄道。再利用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28个等分,形成28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轮流住完,大约一个月,所以称“宿”。把这28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7个宿。对这28宿,都给它们起了名字。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说文解字》在解释“龙”字时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都是指这苍龙7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时期,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即是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发展

    中国远古对龙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续下来,把龙视为管雨水的动物神越来越明确,所以《左传》桓公五年说:“龙现而雩”,是说惊蛰以后龙就要出现了,这时要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战国时的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中也说,应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经常招来风雨。由于想象中的龙能腾云驾雾,于是迷信龙能给人带来祥瑞,来到人间便可以化身为帝王天子,以致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

    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书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这些都可以看作后世耍龙灯的滥觞。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二月二龙抬头”的民俗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为什么要熏虫?农历二月初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凭借烟气熏死虫子,这是一种讲求卫生的理念。在北方,如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还有吃炒豆的做法用来驱虫。人们将黄豆浸在盐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在锅中爆炒,很快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以此惊动虫蝎,将之驱赶。至于有的文章提到北京有“二月二接姑奶奶”等民俗,这里就不用赘述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传说。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古代民俗的一种节日,如今已经基本上从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淡化出去了。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些文化内涵,例如古人对龙的崇拜、“龙抬头”在古天文学上的唯物解释等等,是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  
11742961916955081_small.jpg
发表于 2009-2-23 09: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水节气的谚语

雨水节气的谚语
雨水节气的谚语【字体:大 中 小】2009-02-13 14:32:35  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90213/24318.shtml

雨水-农事
“雨水”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
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
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地瓜育苗早打谱,抓紧盘炕和挖坑。
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牛驴骡马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砖瓦挖鱼坑,
结合积肥整鱼塘,塘深地壮鱼粮增,
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雨水-农谚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发表于 2009-2-28 09: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国知网用“二月二”作为关键词检索结果

从中国知网用“二月二”作为关键词检索结果
1、二月二,拴娃娃
【作者】        张新;
【文献出处】        走向世界 , Openings, 编辑部邮箱 1997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黄河三角州; 不倒翁; 传统故事; 滚圆; 泥墙; 孙悟空; 农历; 乡村; 花木兰; 色彩艳丽;

【摘要】        <正> 农历二月初二,是黄河三角州火把李村闹"拴娃娃"的日子。这天清晨,我随方圆百里村庄里的姑娘媳妇们喜气洋洋地来到火把李村,按当地人的说法去集上"拴娃娃"或曰"抱娃娃"。这里是典型的北方乡村的街市,泥土路的两旁用土坯垒起一堵堵泥墙,富裕些人家的墙头盖着红瓦。街面不宽,非常拥挤,男女老少都大包袱小提篮地挎着或高举着滚圆逗人的大胖泥娃娃。那些娃娃色彩艳丽,像一团火在人流中滚动。我挤到一个摊位前,仔细地端详着一个个笑态可掬的大胖泥娃娃。它们的外形简洁夸张,很像不倒翁的样子,整个造型圆浑朴厚。最使人难忘的是"娃娃们"的着色大胆,多以大块的红、黄、绿等色,间以多变的线条,构成花团锦簇的图案,其间又以少量的钴蓝、翠绿或桃红加以点缀,色彩之艳丽,夺人眼目。"泥娃娃"品种繁多,既有民间传统故事中的"花木兰"、"穆桂英"、"孙悟空"等深受百
【DOI】        CNKI:SUN:ZXSJ.0.1997-01-011


生的盛宴——二月二东北节俗文化心理探源兼论龙的实质 【英文篇名】         
Feast of Life
【下载频次】        ☆
【作者】        王雪峰;
【英文作者】        WANG Xue-feng (Literary Colleg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China);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四平;
【文献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二月二; 龙; 抽象符号; 母神崇拜; 圣餐仪式;

【英文关键词】        the second of February; dragon; the abstract symbol; the adoration of the mother supernatural; ceremony of Eucharist;
【摘要】        二月二日是传统的龙头节,该节俗的文化心理,以及它与龙的关系,还没有引起更多学人的关注,本文力图对二月二追本溯源,找到二月二的源头是龙崇拜观念,从中揭示龙的实质是母神强大生命力的象征,东北二月二啃龙头的节俗是圣餐仪式的遗存,从而重构远古先民庆祝女神再生的圣餐仪式,反观原始先民向生的无意识愿望。

3、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        张丽娜;
【文献出处】        中国老区建设 , [英文刊名],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古代天文学; 民间传说; 二十八宿; 初二; 象征着; 中国古代; 天文学家; 龙抬头;

【摘要】        <正>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天文学家对此进行了解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专家介绍,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
【DOI】        CNKI:SUNQJY.0.2008-03-036

4、客家节俗与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之比较研究——以桂东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节日为例 【英文篇名】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About the Hakkas Festival Custom with Minority Nationality Festival Culture——Take the Hakkas and the Zhuang Nationality's Festival as Example
【下载频次】        ★★
【作者】        吕红艳;
【英文作者】        Lü Hong-yan(Nanjing Normal College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 Economy and Mangement Department; Longzhou 532400; Guangxi; China);
【作者单位】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管理系; 广西龙州;
【文献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客家; “二月二”; 壮族; “三月三”; 比较研究;

【英文关键词】        Hakkas; Zhuang nationality; comparative research;
【摘要】        民俗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当地人们特定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通过对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节日的本质意义和习俗信仰功能进行比较,可以了解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文化发展的脉络,从中发现人类文化的相似和共同之处,并认识民俗节日背后深层的信仰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5、广西贺州黄田“二月二”节俗研究【英文题名】        Research on HuangTian's "Lunar February 2~(nd) Festival" in Hezhou Guangxi
【作者】        吕红艳;
【导师】        刘道超;
【学位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民俗学
【学位年度】        2007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广西师范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7-10-11
【关键词】        黄田; 客家; 二月二;

【英文关键词】        Huangtian; Hakka; Lunar February 2nd Festival;

【中文摘要】        节日是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节日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除了在表象上体现出客观自然条件的变化和极强的时序性之外;在其本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可以说,节日民俗是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和精神信仰等各方面的综合展示。而像黄田客家“二月二”节这种集信仰、社交、娱乐、经济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民俗节日,其民俗文化的积淀更为深厚。 将黄田客家“二月二”节作为个案研究,从节俗的演变及内涵解读入手探讨其本质意义和社会功能,意在认识民俗节日背后深层的信仰观念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索客家民系的生存智慧——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关系,以正确对待、全面评价节日文化。 本文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基础上,将社日、龙抬头节及桂东客家“二月二”结合起来,主要从节俗源流、内容解读入手,综合运用功能分析、比较研究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并结合民俗学、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对三者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从中对黄田客家“二月二”节的成因、内容、特征、功能及客家民系的生存智慧作出合理的探寻。本文的写作,力求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

6、二月二龙抬头  【下载频次】        ☆
【文献出处】        新农业 , [英文刊名], 编辑部邮箱 1994年 1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民间传统; 玉米花; 顺口溜; 降雨; 金豆; 取名为; 武则天; 龙抬头;

【摘要】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龙头节”。传说武则天做了皇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便谕旨龙王3年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龙王看到人间五谷干枯,饥荒遍野,就违旨降了雨。玉帝闻之便将龙王压在山底受刑并立石碑曰:“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
【DOI】        CNKI:SUN:XNYZ.0.1994-12-009
【分类号】        K892.1
【正文快照】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龙头节”。传说武则天做了皇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便谕旨龙王3年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龙王看到人间五谷干枯,饥荒遍野,就违旨降了雨。玉帝闻之便将龙王压在山底受刑并立石碑曰:“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

7、范庄二月二“龙牌会”考察记事【下载频次】        ★
【作者】        冯敏;
【文献出处】        民俗研究 , Folklore Studies, 编辑部邮箱 1996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副研究员; 考察记; 考察团; 中国民俗; 村委会;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会;

【摘要】        <正>3月18日至21日,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30多名中外学者和研究生考察了河北省赵县范庄村的“龙牌会”盛会。学者中有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宋兆麟研究员、陶立璠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刘铁梁副教授,副秘书长周星教授、贺学君副研究员;中国民俗旅游学会副秘书长罗汉田副研究员印河北省民俗学会秘书长刘其印先生等。 18日上午,考察团一行到达范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畅的大街和大街两旁整齐的新修的楼房,据说这些楼房都是村民的住宅。楼下则是规划整齐的店铺,商店的老板自然是楼房的主人——范庄村民。步行入庄,只见道路两旁的墙壁和电线杆子上贴着各式各样的标语,内容大致是“积德行善保平安”、“吉庆有余岁岁平安”、“锣鼓喧天迎盛会”之类。街道上空一排排五彩缤纷的彩挂迎风招展,煞是好看。到了范庄村委会,大门两旁一幅对联特别引人注目,上联是“简室陋屋愧对上级领导实在抱歉”,下联是“粗茶淡饭喜迎八方宾客不成敬意”。院里的墙报上醒目地写着“龙牌盛会龙抬头,龙的传人壮志酬”、“龙故乡纪念勾龙,追历史不忘祖先”。“龙牌会”期间村里小学放假三天,范庄的街头巷尾到处洋溢着节日来临...
8、南方北方“二月二”习俗比较分析【下载频次】        ★
【作者】        吕红艳;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桂林;
【文献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二月二; 龙抬头; 社日;

【摘要】        “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内涵丰富,包括龙抬头节、社日等。南方北方“二月二”习俗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地理自然生态环境不同和文化传播影响的不同。

9、龙崇拜的活化石——范庄二月二“龙牌会”论纲【下载频次】        ★☆
【作者】        刘其印;
【作者单位】        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献出处】        民俗研究 , Folklore Studies, 编辑部邮箱 1997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活化石; 图腾崇拜; 文化现象; 龙抬头; 共工氏; 龙崇拜;

【摘要】        <正>我们炎黄子孙都爱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把“龙”当作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对龙充满了无限崇敬之情.“龙崇拜”虽然流传已久,但对龙的奉敬、祭祀的重大仪式却不多见.1991年农历二月二,我们考察了河北赵县范庄镇一年一度的“龙牌会”之后发现:“龙牌会”正是在”龙抬头”节举行的仪式隆重、规模宏大的祭龙崇龙活动.认定“龙牌会”是“祖龙崇拜”、“图腾崇
10、趣说“二月二,龙抬头”【下载频次】        ☆
【作者】        刘凡;
【文献出处】        中国工会财会 , [英文刊名],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初二; 习俗; 龙抬头;

【摘要】        <正>"二月二,龙抬头",到二月初二这一天,理发的人要排长队,人们习惯于正月不理发,头发再长也要等到这一天才理发,主要是为了讨个"龙抬头"之口彩,图个吉利,总觉得这一天自己又抬起头来了,理发意味着时来运转。过去在农村,农民们只有在


11、二月二龙抬头  【下载频次】        ☆
【作者】        朝阳;
【文献出处】        学理论 , [英文刊名],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5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雍正皇帝; 民间传说; 龙抬头; 初二; 北方; 爆玉米花; 金豆; 惊蛰; 开花; 流传;

【摘要】        <正>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
【DOI】        CNKI:SUNBYT.0.2008-05-036
【更新日期】        2008-10-29
【分类号】        K892.2
【正文快照】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因此时为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
12、布依族“二月二”歌会【下载频次】        ☆
【作者】        颜德芳;
【作者单位】        罗平县文学艺术创作中心; 副研究馆员;
【文献出处】        民族音乐 , National Music,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青少年; 青年; 布依族情歌;

【摘要】        <正>罗平县国家四星级风景区九龙瀑布群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布依族情歌场瀑马歌场,它的形成发展有近百年历史。每年正月初二、正月十六和二月初二三天,吸引云南、贵州两省三县的数万人来赶歌会。相传百年之前,一对青年男女从戏水滩涉水过几龙河,行至滩中,突遇齐头大水将二人冲跌下深滩,正当他们挣

13、话说“二月二”【下载频次】        ☆
【作者】        刘其印;
【作者单位】        河北省文联;
【文献出处】        民俗研究 , Folklore Studies, 编辑部邮箱 1992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谚语; 龙女; 华夏民族; 县志; 河北; 社日; 节日; 习俗; 传说; 龙抬头;

【摘要】        <正> 农历二月初二日为“青龙节”,也叫“龙抬头日”,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广大乡村多有说是“过二月二”节的。二月二是“正月节”(包括过年、破五、元宵节、填仓节等)之后的一个重大节日。二月二以后天气转暖,农事渐忙,“此节过后节日便稀”了,所以人们非常重视和珍惜这一节日。应节活动主要有“引龙”(或叫引钱龙)、“熏虫儿”、占卜旱涝丰歉、祀土神、剃头等。由于常和古“中和节”、“花朝”、“社日”相混,使“二月二”过得更加隆盛。

14、“二月二”节俗流变考析【英文篇名】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February Two" Festival Custom
【下载频次】        ★
【作者】        吕红艳;
【英文作者】        LV Hong-ya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1; China);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桂林;
【文献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5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节俗; 龙抬头; 社日;

【英文关键词】        festival custom; The dragon gains ground; sacrifices to the god of the land;
【摘要】        “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文章运用文献材料,对“二月二”习俗的流变进行了分析,并浅析了龙抬头节、社日的形成,希冀能够推动学术界对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的进展。

15、说二月二——节日风俗钩沉【下载频次】        ☆
【文献出处】        中州统战 , [英文刊名], 编辑部邮箱 1999年 02期  
期刊荣誉: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节日风俗; 龙抬头;

【摘要】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吃油炸,犁地不磨铧”。旧时,人们相信二月二是龙升天的日子。龙能降雨,每年的“皇历”上都注明有几龙治水,预示着一年的旱涝,农业的丰歉。对龙的崇拜,折射出农民对“风调雨顺”的祈望。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
【DOI】        CNKI:SUN:ZZTT.0.1999-02-031
【正文快照】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吃油炸,犁地不磨铧”。旧时,人们相信二月二是龙升天的日子。龙能降雨,每年的“皇历”上都注明有几龙治水,预示着一年的旱涝,农业的丰歉。对龙的崇拜,折射出农民对“风调雨顺”的祈望。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能飞

16、二月二龙抬头【下载频次】        ☆
【作者】        徐金星;
【文献出处】        江苏地方志 , Jiangsu Local Chronicles, 编辑部邮箱 1999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玉米花; 庄稼人; 龙须面; 迷信色彩; 春耕生产; 龙抬头; 淮海地区;

【摘要】        <正> 二月二,是个祈求丰收的日子。 出了正月,天气转暖,春耕生产即将开始。庄稼人向往着丰收,但是,新的一年,会不会遇到旱涝呢?古时候,祖先们便想到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龙,于是,这一天,给它烧香摆供,祈求渴望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科学的普及,许多带有迷信色彩的
【DOI】        CNKI:SUN:JSDF.0.1999-02-020
【分类号】        K892.2
【正文快照】        二月二,是个祈求丰收的日子。 出了正月,天气转暖,春耕生产即将开始。庄稼人向往着丰收,但是,新的一年,会不会遇到旱涝呢?古时候,祖先们便想到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龙,于是,这一天,给它烧香摆供,祈求渴望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科学的普及,许多带有迷信色彩的节日都被淡泊
17、水口村“二月二”【栏目】        前路乡
【作者】        卢保兴;
【地域】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

【页】        477
【条目类型】        事实类
【正文快照】        【水口村“二月二”】水口村逢农 历二月二日举行观音堂庙会。据水口((应 氏宗谱》,观音堂建筑有983年历史,二 月二日庙会有459年历史。观音堂现名集 庆庵,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 嘉靖二十五年(1546)复建。据传,原观 音堂大殿只有三间,嘉靖三年(1524年) 发生火灾,大殿全部烧光,村人应直斋集 资将原来大殿进行三间重建,扩大为五 间,并把观音堂改名为集庆庵。嘉靖二十 六年(1547年)二月二日观音像开光。大 殿保存完整,现存石柱属宋仁宗初年建筑 的古石柱,大殿内有钟、鼓各1个,钟重 约1200余斤,是民国十二年杭州南星桥李 福泰制造,从杭州水运到永康,再抬运至 水口。庙会活动时有戏班演出三日二夜, 有迎案、罗汉、拳击、舞狮子、唱联

18、长岛望福礁二月二龙头香会

        【栏目】        烟台市
【地域】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

【页】        158-159
【条目类型】        事实类
【正文快照】        [长岛望福礁二月二龙头香会]长岛望福礁二 月二龙头香会,是长岛旅游主管部门于2003年农 历二月初二在望福礁公园首次举办的具有一定 规模的长岛民俗旅游节庆。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传说中龙抬头的 日子,而四面环海的长岛人更是把龙看得尤为尊 贵、神圣,在海岛不仅流传众多关于龙的传说,而 且龙的精神,龙的吉祥更深得海岛人的崇拜,绵 延起伏的南北长山岛岛屿、山脉就被视为龙脊、 龙脉,而气宇轩昂的龙头就是望福礁公园海滩东 侧的龙头礁。更神奇的是在龙头礁的旁边有一 神泉叫龙头泉,龙头香会即由此而来。据说这龙 头泉是当年唐太宗皇帝率军东征高丽途经此地 口渴,拔剑劈开巨石而得。泉水喷射而出,甘甜 爽口,泉眼虽然没于海水线以下,涨潮时,即使海 水和沙石淹没了泉水,但退潮时,水质依然清例 甘甜,当地百姓都称其神泉,又因此泉是真龙天 子太宗皇帝持剑劈石而得,后人故称此泉为龙头泉,旧时方圆几里的村民都来这里取水食用,泉 水恩泽一方百姓,人们也极为崇拜它的灵异和神 奇,把它视为神龙显灵的征兆。每逢过年过节, 当地...



19、二月二 从神圣体验到重返世俗【作者】        本报记者; 路艳霞;
【报纸中文名】        北京日报, 2008-03-05
【版号】        012
【DOI】        CNKICN:11-0101.0.2008-03-05.0121
【更新日期】        2008-04-02
【机标关键词】        二十八宿,文化内涵,生命理想,农业文明,传统节日,龙抬头

20、二月二风俗故事【作者】        止敬;
【报纸中文名】        中国民族报, 2002-03-15
【版号】        006
【栏目】        文化天地
【DOI】        CNKIUN:0063.0.2002-03-150063
【机标关键词】        恩爱夫妻,吃喝玩乐,故事,朱元璋,风俗,手扶犁,龙抬头,龙王

21、二月二龙抬头【报纸中文名】        西部时报, 2006-02-24
【版号】        010
【栏目】        人文?艺苑
【DOI】        CNKIUN:0102.0.2006/02/240102
【更新日期】        2006-05-09
【机标关键词】        爆玉米花,金豆,农历,龙抬头

22、农历二月二,缘何“龙抬头”?【作者】        周润健 蔡玉高 张丽娜;
【报纸中文名】        新华每日电讯, 2007-03-20
【版号】        002
【栏目】        国内新闻
【DOI】        CNKICN:11-0209.0.2007-03-20.0023
【更新日期】        2007-04-20
【机标关键词】        新华社,二十八宿,农历,龙抬头
23、话说畲家“二月二”【会议录名称】        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1991 年
[英文会议录名称]
【作者】        蓝振河;
【会议名称】        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        中国福建龙岩
【主办单位】        福建省民俗学会
【学会名称】        福建省民俗学会
【论文摘要】        <正>“二月二”,是福鼎县畲族的会亲节和会歌节。年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红杜鹃就在闽东、浙南的山山岗岗,笑吟吟地放出红喜帖,呼唤各地的畲族子孙、戚友:“二月二”到了,回双华会亲、会歌去!”“二月二”由来双华,土名小麻洋,是福鼎县七个畲族乡中人口最集中的一个畲族乡。她紧邻浙江,翻过一岗山,就是浙江省苍南县的马站
【更新日期】        2006-08-09
【机标关键词】        闽东,会亲,福鼎,苍南县,杜鹃,歌手,浙江省,土名,节日活动,盘歌
发表于 2009-2-28 15: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家乡人到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倒是没有,而是炒各种各样的豆豆。村里就有个爆米花的人开始忙活了,我们小孩就提着玉米,黄豆,黑豆(圆的、扁的),豆子也是可以直接在家炒着吃的,但自家炒的没有爆的酥。条件好的人家还提着大米、白天或糖精去爆米花。爆一锅好像也就几毛毛钱。
有的人家有燕麦,还要炒燕麦豆豆,因为燕麦不能直接炒熟,所以开始还得煮,不知道是因为程序多,还是它本身就更美味。所以那个时候我更爱吃燕麦豆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