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②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争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章,第1节。
③在《国粹学报》总第39期(1908年3月)中,单独发行“图画”一册,内含“画”、“美术品”和“博物图”三类,其中有好些绘画也是以动植物为题材,但明显不属“博物图”,例如两幅分别以香橡和红菱为题材的着色纸本画,乃为贺《国粹学报》3周年而刊,邓实赞之曰“涉笔成画,不拘蝇墨而生趣盎然”;同期刊载宋徽宗的《白鹰图》,是英国博物院藏品,邓实题记曰“徽宗以避虏之帝王,工精微之绘事,异国风霜,飘零残辅,越在海外,缣素如新,玩览斯图,无限感怆”。蔡守部分博物图画,在笔法和布局方面很难说跟传统的花鸟虫鱼画有很大分别,但就其绘画目的和《国粹学报》刊登这批博物图画的动机而言,则明显是要与传统以艺术鉴赏为目的的绘画区分开来。
④参见《国粹学报》,总第26期(1907年3月)。
⑤有关晚清的乡土教育和教材的情况,参见拙著《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⑥各文连载于1907—1910年间出版的《国粹学报》上。
⑦杨渐逵:《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第1册,黄晦闻编著,上海国学保存会印行,光绪34年(1908)首版,第16课。
⑧《国粹学报》,总第29期(1907年5月)。
⑨蔡守著、谈月色编辑:《寒琼遗稿》,《附录碑记》(1942年谌子才撰),1943年出版:郑逸梅:《南社丛谈》,上海人民出版社l981年版,第262—264页;《艺彀》,艺彀社1932年版。
⑩参见《鲎鱼》,《国粹学报》,总第32期(1907年3月)。
⑾参见《黜》,《国粹学报》,总第38期(1908年2月)。
⑿17至19世纪西方的动物绘图,并没有因为“科学的要求”而变得索然无味,不少都配以树木草石等背景,效果十分自然精美,这类图画的例子可见诸Tony Rice,Voyages of Discovery:Three Centuries of Natural History Exploration(London: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2000)一书。
⒀参见《异猿》,《国粹学报》,总第39期(1908年3月)。
⒁参见《[豕莽]》,《国粹学报》,总第45期(1908年9月)。
⒂参见《白狼》,《国粹学报》,总46期(1908年10月)。
⒃参见《食蝇草》,《国粹学报》,总第30期(1907年6月)。
⒄参见《珠蟹》、《珠蚌》、《海螺》诸图,《国粹学报》,总第35期(1907年11月)。
⒅参见《羊桃》,《国粹学报》,总第49期(1909年1月)。
⒆参见《帽带草》,《国粹学报》,总第52期(1909年4月)。
⒇参见《犛》,《国粹学报》,总第37期(1908年1月)。
[21]参见《明月兔》,《国粹学报》,总38期(1908年2月)。
[22]参见《勺嘴鸟》,《国粹学报》,总第43期(1908年7月)。
[23]参见《无花果》,《国粹学报》,总第33期(1907年9月)。
[24]参见《普安异兽》,《国粹学报》,总第32期(1907年3月)。
[25]参见《清史稿》列传302,土司四。
[26]Lisa Claytxml,“Hang Jian and China’s First Museum”,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4,No.3,August 2005,PP.567—604.
[27]参见博物图画《帽带草》说明,《国粹学报》,总第52期(1909年4月)。
[28]参见《必刻格拿》,《国粹学报》,总第50期(1909年2月)。
[29]参见《雅诗地安》,《国粹学报》,总第31期(1907年7月)。
[30]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486页。
[3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夏晓虹辑,北京大学出版社,下册,第1127、1150页。
[32]参见《格致新报》,第1—16册(1898年3—8月)刊登的《格致新桄·论动物类》。
[33]参见Christopher Reed,Gutenberg in Shanghai:Chinese Print Capitalism.1876-1937,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pp.28—29,45—5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481—484页。
[34]Christopher Reed.Gutenberg in Shanghai:Chinese Print Capitalism,1876—1937,p.61;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简明中华印刷通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35]参见《帽带草》,《国粹学报》,总第52期(1909年4月)。
[36]参见《雉》,《国粹学报》,总第37期(1908年1月)。
[37]笔者一时未能查到此书的原名,在大英图书馆书目中,最接近蔡守引书的书名是The Natural History of Animals一书,此书于1903年由Gresham Publishing Co.出版,年代亦相近,唯作者名字是J.R.Ainsworth Davis,又与音译“李氏”相去甚远。又,据梁启超《读西学书法》,谓“闻李壬叔译有《动物学》,尝在天津刻之,未获见也”(梁启超著、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第1162页),未知是否有可能与蔡守提到的李氏《动物史》同。
[38]参见《空豸》,《国粹学报》,总第37期(1908年1月)
[39]参见《结士筹拨士》,《国粹学报》,总第36期(1907年12月)。
[40]黄大德:《黄花心灯慰忠魂:潘达微小传》、《潘达微年表》,载于广东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广东美术馆编《魂系黄花:纪念潘达微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275页;陈滢:《岭南花鸟画流变:1368—1949),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07页。
[41]郑逸梅:《南社丛谈》,第263页。
[42]广东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广东美术馆编:《魂系黄花:纪念潘达微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第163页。
[43]关于高剑父的生平和绘画风格,见陈滢《岭南花鸟画流变:1368—1949》,第8-9章。
[44]陈滢:《岭南花鸟画流变:1368—1949》,第427页。
[45]详见西村三郎《文明のなかの博物学:西欧と日本》,东京纪伊国屋书店1999年版,第2章。
[46]参见李伟铭《旧学新知:博物图画与近代写实主义思潮——以高剑父与日本的关系为中心》,载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4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陈滢:《岭南花鸟画流变:1368—1949》,第473—474页。
[47]陈滢:《岭南花鸟画流变:1368—1949》,第412、554—555页。
[48]参见张素娥编倨巢居廉年谱》,广州出版社2003年版。
[49]陈滢:《岭南花鸟画流变:1368—1949》,第325页。
[50]即东莞可园创建人张敬修的侄儿张嘉谟,嘉谟又建有道生园,居廉曾在张敬修军中担任幕僚,与嘉谟交往甚密,嘉谟建道生园,居廉曾在道生园住了达18年之久。有关二居与东莞张氏之关系,参见杨宝霖编《可园张氏家族诗文集》,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3年版。
[51]高剑父:《居古泉先生的画法》,载于《广东文物》1941年,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出版,第696页。
[52]陈滢:《岭南花鸟画流变:1368—1949》,第6章。
[53]以下数段的讨论主要参考Fa-ti Fan,British Naturalists in ping China:Science,Empire,and Cultural Encounter,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Ch.2。
[54]笔者在伦敦的大英图书馆、自然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和皇家医生学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也见过这类18世纪在厦门和广州由中国人摹画的《本草纲目》的画册。
[55]John Bradby Blake指导绘画的这批植物画,现藏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关于其如何指导广州画师解剖植物作画的情况,可见于“Memoirs of John Bradby Blake”,Gentleman"s Magazine,1776,PP.348—351.
[56]William Kerr指导绘画的植物画,大部分现藏英国皇家植物园(Kew Garden)。
[57]Reeves父子指导及延聘广州画师绘画的大批动植物画,主要藏于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及皇家植物学会(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58]这里主要是指英国派往东南亚各地经营殖民地,被誉为“新加坡的创立人”的Thomas Stamford Raffles(1781—1826)的博物学兴趣和活动。据资料显示,他于l810—1811年间在马六甲聘请绘画博物绘图的画师,是来自澳门的,见C.E.Wurtzburg,Raffles of the East Isle,London,1954,P.113。
[59]阮元:《小暑前坐宗舫船游北湖南万柳堂宿别业用庚午年雨后游京师万柳堂五律韵为七律》,载阮元《揅经室再续集》卷6。
[60]陈滢:《岭南花鸟画流变:1368—1949》,第427页。
[61]参见《国粹学报》,总第75期,1911年2月18日广告。
[62]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蔡哲夫《蟹珠岩图》,编号93.341。
[63]参见《顾德蔡哲夫先生花甲之庆征求著述刻资启》,1939年,南社、国学会同人启。此材料承蒙王贵忱先生见示。
[64]见《寒琼遗稿》,黄宾虹叙。
*本文初稿曾在2004年12月由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历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上报告,承蒙诸多师友示教,谨致谢忱。
作者简介:程美宝,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广东 广州 510080)
原载《社会科学》(沪),2006.8.1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