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42|回复: 4

【會議論文】陈江风:后羿射日神话中的潜在含义与现代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5 2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代貼陳江風老師論文。
陳老師寫道:「你好!在论坛上无法登陆和上载,所以发给你,请帮忙上传,查收附件!谢谢!」

e88PS0_20070725214210480.doc

47.5 KB

发表于 2007-7-26 2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會議論文】陈江风:后羿射日神话中的潜在含义与现代意义

江风兄的论文,弟很感兴趣,所以非常认真地看了一遍。关于历法和历史地理我全然外行(宗迪兄是行家,或许可以发表高见),不敢置喙。其他所及,多有疑惑,特将其中重要的三个问题写下来,请江风兄指教——

1、        后羿是太阳神吗?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文字,我把它拆开来提问——

古之先贤都将羿理解为发明弓箭的神灵。同时掌弓箭的神灵又是太阳神。《楚辞》中的东君是一位太阳神,他“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弓矢成为这位太阳神的象征符号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以箭与长矢象征太阳和太阳神是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⑤
【案】关于“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以箭与长矢象征太阳和太阳神是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文章的注释说:“⑤参阅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0页。并参阅陈江风《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14页。”我手头没有这两本书,江风兄的大作如果有电子版,可否把这一段贴出来学习一下,这牵涉到对于《东君》的理解。小弟偷懒,见笑了。

后羿属于东夷部落,属于太阳神崇拜民族。
【案】后羿肯定是东夷部落吗?我就看到有人认为是西方民族(西夷),比如《从后羿代夏论二里头二期文化的变化》 (王克林 中原文物  2004年第4期)等文章。他们的观点可能不正确,但至少有论证。本文没有任何论证却言之凿凿地说后羿是东夷,如何取信于人?
再说,所有东夷部落都有“太阳神崇拜”吗?这是一条公理吗?如何证明?

作为太阳神崇拜民族的国君与英雄,后羿被推崇为太阳神是很自然的。而太阳神羿与月神嫦娥被视为夫妻更是逻辑的必然。
【案】在前提尚未证明的基础上,怎么能说是“很自然的”、“逻辑的必然”呢?到底是谁的“逻辑”?怎么“必然”?只要有一个反例, 就不是必然。而太阳、月亮很多时候被视为兄弟、姐妹之类的关系,未必一定要是夫妻。

通过上述提问,我认为文中对于后羿就是太阳神的论断尚立脚不住,更何况跟后面的论述也不能吻合:既然他本人就是太阳神,为什么还要射日呢?即便本文所谓后羿射日表示的是以东方12月历替代西方10月太阳历的说法成立,它与后羿本人是太阳神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难道是表明东方太阳神打败西方太阳神吗?

2、        后羿射日与《周礼》射礼可以直接等同吗?
文章第三部分谈论后羿射日的意义时,却主要在谈《周礼》中射礼的意义。从文章的逻辑来看,似乎把射日与射礼直接当作一回事了,这有什么根据呢?《周礼》通常被认为是战国前后社会实践与儒家理想的结晶,射礼真的从黄帝开始就存在了吗?后羿的时代真的就有了射礼的礼仪和精神吗?这些都是需要论证的。
再说,文章引用《礼记•射义》:“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体外直,然后持弓审固……此可以观德行矣。……故圣王务焉。”可见《周礼》中射礼的意义只是“观德行”。文章接着又引用东汉班固著《白虎通义》中的解释:“天子所以亲射何?助阳气达万物也。春气微弱,恐物有窒塞不能自达者,长射自内发外,贯坚入刚,象物之生,故以射达之也。”这里说的是调阴阳,它代表了汉代方士化儒生的理论主张。而本文在揭示其现实意义时,却根据《白虎通义》大讲所谓的和谐精神,它离《周礼》射礼的本意都已经很远了,更与后羿射日神话有什么关系呢?这难免有偷天换日之嫌。
射礼部分还有一个证据完全被用反了。文章说:“据史书记载,中国自黄帝时代起即有射礼的礼制,商代也有武丁射天、射阳的传说,可见这种礼制流传久远、深入人心。”这段话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一、射天的是武乙,不是武丁,当系笔误,可置不论;其二,只有“射天”的记载,没有“射阳”的说法,本文此处自创一个“射阳”词语来与“射天”并列,以便与后羿射日的神话链接起来,未免妆扮古人以就己。其三,“射天”与“射日”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请看记载——
《史记集解@殷本纪》:“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獵於河渭之濵暴雷武乙震死。”
另外一个著名的射天事件是宋王偃的故事。《史记集解@宋世家》:“君偃十一年自立為王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乃與齊魏為敵國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淫於酒婦人羣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諸侯皆曰桀宋”
可见,这些“射天”事件都是不自量力、违天不祥的暴君之举,当事人后来都身败名裂,与后羿射日以及射礼的正面形象完全背道而驰。本文此处引类失当。

3、        所谓“后羿神话与文化精神对于今天的建设和发展实践是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文中概括出3点:奋发有为、超越自我、和谐精神。这些概括是否得当暂且不论,问题是这样的概括有什么意义呢?根据宗迪兄发明的“关键词替代法”,任何一个命题,如果关键词被替换后依然成立,那么这个命题就没有多少价值了。这里的“后羿射日”如果被替换为 “女娲补天”、“炎黄之争”、“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上述三点重大启示依然成立,那还说它干什么呢?

最后想说的是,江风兄关于神话、画像石以及很多方面的研究,我一向很关注也很佩服,这里只是就事论事的探讨,如有冒犯,绝非本心,敬请原谅;如有不当,请予痛斥,弟恭立候教!


[ 本帖由 pku 于 2007-7-26 22:1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7-7-26 22: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會議論文】陈江风:后羿射日神话中的潜在含义与现代意义

泳超和江风都讲逻辑,只是泳超认为江风讲的逻辑还不彻底,,不严密.泳超进而要求所有讲故事的人也都讲逻辑,故有"既然他本人就是太阳神,为什么还要射日呢?"之问,但是,太阳神必然不射日又是根据的谁家逻辑?如果我能找出一个太阳神射日的反例,"太阳神必然不射日"的逻辑就会失效,但逻辑失效并不意味着故事失效,同时也并不意味着太阳神射日的故事是非逻辑的.逻辑并不是我们检验生活(故事就是生活)是否合理的唯一尺度.不知泳超兄以为如何?
发表于 2007-7-27 22: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會議論文】陈江风:后羿射日神话中的潜在含义与现代意义

  陈泳超和吕老大的多层次深度置疑,我感到的是学术规则的拷问。

  对于成年人来说,取得诚恳切磋的机会绝少,有必珍之。

  对于治学者来说,得到批评和剖析是幸福,缺此必无大出息。

  对于批评者和剖析者,我们应该给予敬意,他们是这个论坛的价值中枢。


  多层次深度置疑者,陈泳超也,深夜眼花,只看到吕老大,不好意思得很!
[ 本帖由 子曰诗云 于 2007-7-28 11:08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7-7-27 23: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會議論文】陈江风:后羿射日神话中的潜在含义与现代意义

吕老大惠予教诲,总是三生有幸的,呵呵!
我其实并不注重逻辑,也没有“要求所有讲故事的人也都讲逻辑”的企图,更没有把逻辑当作“我们检验生活(故事就是生活)是否合理的唯一尺度”的雄心。我点评中用“逻辑”一词,完全是沿用江风兄的语言。如果我来写作,类似情况我更爱用常识、常理或者常情一类的词语。所谓常识,就是我们自己熟悉的一般规则和感情倾向罢了。
在我看来,对于那些我们不太熟悉的世界,比如神话故事,我们总是从自身的常识出发去衡量、调整然后接受的,许多情况下并无障碍,但时常也会发生疑惑。假如有人说“太阳神能带来丰收和温暖”,我们不会有疑惑,因为跟我们的常识吻合;但是说“太阳神要射太阳”,就与我们的常识抵触,这时候当然要疑惑、提问,但是这样的提问并不一定暗示着“太阳神必然不射日”的所谓“逻辑”,它的意思只是“太阳神通常不应该射日,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现象,这里为什么要射日呢”?如果你能解释,哪怕这个解释是出于民间叙事“无稽的法则”(顾颉刚语),我们也可以“哦,原来如此”!至于这样的解释有多少普适性,那就得具体分析了。但是在你没有提供任何解释之前,我当然要依照常识追问、不信任甚至予以否定!
举个学术史的例子。闻一多《伏羲考》里就描述过,以前学者对于伏羲、女娲的关系,从来就只有在“兄弟说”、“ 兄妹说”和“夫妇说”里争吵不休,那时候如果告诉他们“兄妹配偶”,人们一定不相信,因为与常识抵触;但是,闻一多接着说:“直至最近,人类学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说在许多边疆和邻近民族的传说中,伏羲、女娲原是以兄妹为夫妇的一对人类的始祖,于是上面所谓可以争辩的问题,才因根本失却争辩价值而告解决了。”
这是成功的例子,不成功的例子我想更多。我们现在的神话研究,远离常识而不加说明就自称“惊人的消息”的,不是时有耳闻吗?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我的朋友胡适之那句话:“拿证据来!”。在没有证据之前,我毫不客气地问难;如果拿出证据,那么好,我们就一起来理解、分析、调整。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好办法。

[ 本帖由 pku 于 2007-7-27 23:14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4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