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前辈,也不能称为老师,解释概念也不是我的专长。姑且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点滴。
类型是就其相互类似或近似而又定型化的主干情节而言,至于那些在枝叶、细节和语言上有所差异的不同文本则称之为“异文”。越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它的异文越多……(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导论第2页)
故事的异文(different versions of a tale),指的是同一类型之内的不同故事文本。经常会看到,某个学者说自己搜集了某个类型故事的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异文,这也不是虚夸,在同一省流行几十个异文是不奇怪的,狭义地来讲,每一次表演都会得到不同的记录呢,更何况是不同传承路线的讲述所记录的文本呢,而不同地区的异文会几乎相同也不奇怪。我不知道,类型学家是不是在假定了每个故事类型都有个原初形态之后,相对于这个虚无缥缈的原型故事,则把晚近时期能够得到的不同文本都称为异文了。其实,是不是有个原型,很难说。现在我们所说的异文,就是同一类型中不同文本间的互相指称。
亚型(sub-type),是类型这个层次之下的一个次级概念,一个类型包括几个亚类型,每个亚型又是由这个大类型中的情节更为一致的一组异文经过情节分析概括而成。如AT分类法中433型“蛇王子”,概括出433A,433B,433C,而丁乃通发现亚洲的普遍形态与此不同,另设433D“蛇郎和两姐妹”,刘守华又为之增添了两个亚型433E,433F。至于不同异文群之间的情节梗概要相异到什么程度才能符合设置亚型的条件,我以为,至少要有重要的情节单元的变异才行。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7-9-21 17:18 最后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