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3|回复: 0

作为“陌生人”的人类学家与民俗学家——王铭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18: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陌生人”的人类学家与民俗学家   王铭铭

摘要:本文借用齐美尔的陌生人概念来分析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所遭遇的身份问题及他们在知识生产中所承担的使命。知识社会学曾陆续围绕“陌生人”概念进行阐发,形成了“边缘人”、“社会距离”、“文化杂糅”和“世界主义”四个层次的内涵,围绕四个层次,本文阐释了作为“陌生人”的人类学家这一特殊职业在田野工作中的身份确认和其在知识生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人类学家在建立文化相对论,打破西方世界历史目的论的神话中所起到的作用。

  齐美尔曾分析“陌生人”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几十年后,这一概念地成为了人类学家的代称,“田野调查”的工作性质所引发的伦理话题以及人类学家的身份“危机”,成为了对“陌生人”这一概念的最佳诠释。

  从马林诺夫斯基开始,遵循身处异文化社会中生活10-14个月的工作原则,人类学家通过感同身受地生活、观察与访谈,意图用当地人的视角置换自身的视角,以形成对异文化的深度认知。在田野的日子里,人类学者遭遇着“人看我看人”和“我看人看我”的乐趣与尴尬,我们也总能透过人类学著作体味那些在异文化社会中度过漫长岁月的人类学者们在自我认同过程中承受的心理烦扰。然而,陌生人身份的漂泊感赋予人类学家超越现代科层体制桎梏的能力,保持与世界的审美距离,承担了反思西方历史决定论的角色。

  一、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

  1908年,现代社会学理论鼻祖齐美尔撰写《陌生人》一文来表述在社会群体中的一类特殊人群。[1]p341-348在社会学意义上,“陌生人”是双重意义的统一,即作为脱离任何既定的地域空间的漫游,又固定在一个地域空间点出现,其矛盾身份的辨证统一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的接近和距离的统一”。陌生人必须要来自外部,并作为一个暂时的“内部人”与常住社区者产生相对的意义,因为一个完全与社区没有关系的“天狼星的居民”并非是真正的陌生人,但同时,陌生人也必须保持他在身份上与社区的疏离,以保持作为陌生人的客观性,因为,齐美尔说,客观的人是不受任何确定性的约束的,人们把客观性称之为自由。“他更毫无偏见地统观情况的全貌,用更加普遍的、客观的理想来衡量,并且在他的行动中,不受习惯、伦理、先入之见的约束”。

  齐美尔的陌生人概念后来被知识社会学广泛用于对知识分子,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表述中,如曼海姆笔下那些“漂泊不定、被疏离的知识分子”,“他们与之抗争的与其说是地方性社会,不如说是自己的那些地位巩固、自满自足的官僚们的地方性观念”。[2]p138“他们(现代知识分子)永远的流浪者,是普存的异乡人。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没人真正喜欢他;无论在哪里,他都不得其所”。阿多诺,一位最出名的“没有定居地址的人”、一位具有原型意义的漂泊不定者、一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不会使自己及东道主满足的人。[2]p138-139韦伯也在知识分子――陌生人――身上寄托期望,他认为漂泊的理性幽灵能够使人类的一个部分保持自由,摆脱科层制的限制。[3]p128

  二、人类学领域解读“陌生人”概念

  在“陌生人”概念的基础上,社会学家又围绕其意义核心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拓展了陌生人的涵盖领域,也丰富了时代内涵,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了“边缘人”概念(marginal man),并把“边缘人”定义为“一种文化杂糅的产物,他们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的边缘,但是并不能完全融入其中”,其后,沃思和默顿分别提出了“社会距离”和“世界主义”的概念,前者指在人口异质性很高、人口密度很大而人口流动性很强的城市社区,“人与人之间依赖程度降低”,后者则指活跃于全球化时代的精英分子相对于传统的当地人所具有的多元化、流动性和文化杂糅性等特质。这两个概念成为“陌生人”在现代化发展与社会流动加剧背景下的一个延伸。依据前人成果,本文认为需要按照人类学家的身份特质和价值立场,围绕“社会距离”、“边缘人”、“文化杂糅”和“世界主义”四个方面对之进行充分阐释,讨论人类学家在研究中所遭遇到的身份漂移感,以及该特殊身份所赋予给人类学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

  (一)“社会距离”

  “这些来自今天,住在明天的”陌生人,在社会网络中,他被豁免承担任何责任,于是也不能作为任何角色融入到对当地习俗文化、人际关系、律法、经济生活中,与当地社会保持距离,正是在空间和制度性分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方面与当地人相关性。当地人会利用多种手段阻滞陌生人的靠近,以保持一个相对于当地人认为安全的位置,“那个地方的努尔人不愿为我搬运食品和设备”,“由于那里的努尔人千方百计地阻止我进入他们的牛营,而我又很少有来访者,所以我几乎被断绝了与那里的努尔人进行交流的机会”[4]p13,最后“我把我的帐篷搭在距他们的风屏几码远的地方”开展工作。[4]p15进行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家,他的形象往往像一个弃婴,他不得不跟随着偶然出现在他周围的人们,从呀呀学语开始,试图接近这个社会,了解这个社会,他用冒犯的姿态来学习这个社会的意义体系,无法认定的身份使他可以吃百家饭,但是,深层次的社会秩序却没有他的位置,他只能阅读而不能实践当地人的意义。“我必须学着如何行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有了所谓举止好坏的感觉。……我开始感到我确实是与土著人接触上了”[5]p6。然而,这种社会距离的存在喻示着深刻意义上的人文内涵。齐美尔描绘了作为“潜在的流浪者”的“陌生人”的体验。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虽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但却在那单调的、理性的、压抑的、窒息的日常生活之外,脱离了日常生活的链条和逻辑,使个体获得一种内心心灵的解放和自由。

  在这些行为和体验中,人类学家与现实的外部日常生活的世界及其秩序保持了一种在齐美尔看来对于现代心性体验无比重要的心理的、社会的距离。在这种距离下,一方面,个体得以返回自身,重新找寻自我的价值认同,思考着诸如“我来自何方”、“我是谁”、“我如何建立与世界的关系”等充满终极关怀的价值问题,从而逃避、抗拒并超越物化的世界;与此同时,外部现实世界中的那些制度逻辑,由于远离了在日常生活逻辑下那些工具理性以交换性为目的的效用而显示了其独特个性,“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并进而作为审美体验化入了个体的内在世界,消融于个体心理的内在结构。提供了积极的、充盈的生命意义和价值”。[6]p43-50人类学家的眼中,与他们保持着一定距离的社会呈现出诗一般梦幻美景,洋溢着生命的乐趣:“一群白衣素裹幽灵般的人,围在一所灯光通明的房子四周,尽情地欢笑。不时地有人从圈子中离开,向树林深处信步而去。有时,人们一直到午夜才乘兴而散,这时只剩下海潮柔和的拍击声和着情人们的温柔细语,直到第二天的黎明小村才会再次苏醒”。[7] p15

  (二)边缘人

  在社会网络中身份阙如的陌生人在物理空间上和精神上都被放置于边缘的位置,这一位置非常符合人类学家作为发现者的身份。当地人从“身处中心”获得自尊心、满足感和安全感,曼海姆认为,任何整合有加的群体都以自身为中心,并因此对外界有选择地视而不见,“根的稳固是地方狭隘性的诀窍”,因为“假如观察者或思想家宥于社会的某个地方,那么要获得任何一种对问题的包罗万象的洞识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抽离于网络置身边缘的陌生人,失去了安全感却也收获了摆脱很多羁绊的自由,可以从边缘的高地俯视中心,赋予了他们看客的最佳位置。“流放成了一种福分,因为流浪者被驱逐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方”,“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个总体视角”。[2]p125这个视角的获得对于人类学者来说,极为宝贵,陌生化给人类学者赋予了天然的智慧,从陌生处提出疑问并解答之,知识的产生就是从陌生开始,所以陌生人不得不对当地人所认为的,抑或未加思考便认为无可挑剔的一切,进行质疑。他被先验地界定为对世界的明了性的一个挑战。人类学承担了这样一个使命,必须发现当地人已日益认为具有绝对性的那些价值的可靠性是虚假的并因此加以颠覆。

  所以,人类学家不仅在他者社会中间处于边缘地位,用陌生人的视角观察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日常事务,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知识,而当一批本土人类学家在自己的故乡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也要将自己置身于边缘的位置,用一个陌生人的眼睛替换当地人的眼睛,以“变熟为生”,对存在的当然性提出质疑。

  费孝通在“变熟为生”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杰出的榜样。《江村经济》作为“一部土生土长的人在本乡人民中间进行田野工作的成果”,展示了人类学家如何运用陌生视角观察自己原本已经熟知的日常事务。“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村庄本身。村里的人占有土地共十一圩。‘圩’是土地单位,当地人称一块环绕着水的土地单位为‘圩’。……研究住宅的规划必须同村子的交通系统联系起来。在这个地区,人们广泛使用船只载运货物进行长途运输。连接不同村庄和城镇的陆路,主要是在逆流、逆风时拉纤用的,即所谓塘岸。”从叙述角度上,我们发现费孝通基本运用了俯瞰视角,对当地生活进行了一个全景观察和概括描述,他将自我摆放在家乡的边缘位置,这一位置可以让他摆脱掉自我角色的约束,随时渗透进各个角落、各个层次的观察之中,所谓观察到“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8]p210,观察者可以随民族志笔触所及移情至他者的内心之中,将生活中的一个一个特殊案例上升为抽象的、普泛化的状态表达出来,“一直在某一块土地上劳动,一个人就会熟悉这块土地,这也是对土地产生个人情感的原因。人们从刚刚长大成人起,就在那同一块土地上一直干到死,这种现象是很普通的。如果说人们的土地就是他们人格整体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夸张”[8]p140。

  (三)文化杂糅

  许多人类学家在异乡中总是凭借某些关系为自己寻找一个暂时的身份,凭借自己暂时的身份认同来接触当地人的社交群体,建立关系,虽然这种躲避矛盾的权宜之计并不能解决调查中的身份困惑。这种异文化遭遇给人类学家一个重新感知自我和给自己定位的机会,实验民族志大胆地展现了学者身份焦虑的现实状况,“也许,没有比大多数的西方人(尤其是当代的美国人)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所持的一系列复杂假设更妨碍我们准确的认识萨摩亚人的文化了”。[9]p98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在民族志中直接探讨文化杂糅所引起的困惑,而不再像以前的人类学家一样刻意躲避这个问题,马林诺夫斯基只是将他对当地文化的不适应性偷偷地反映在日记中,而不是民族志本身,但是,到了1970年,人类学家让·布里吉则在其作品《永不生气》中,讲述了其本人在当地的家庭生活中如何因为她表达了美国式生气而引发工作危机的案例,在民族志文本中直接讨论了她在其中的角色尴尬。[9]p103布里吉的经历帮助我们验证了这样一句话,陌生人“向当地既有规则和秩序提出了挑战”。

  有趣的是,一旦人类学家从田野回来,回到自己的居所之后,他无法驱除身份的文化杂糅性,他一旦经历了异文化的洗礼后,他具有的反思姿态永远地保留下来,所以对于人类学家来说,田野是他自我放逐的方式,他的身份永远无法安定,他注定成为永远的漂流者。所以,当面对西方文化时,人类学家的文化杂糅性凸现无疑。“这些没有身份的陌生人携带了‘不熟悉者’的身份,人们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归类,他们被划归为第三类分子,虽然具有了物理上的邻近性,同时又保持了精神上的疏远性”,[2]p90他们用文化相对论来指责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所犯下的罪行,他们对西方的价值观提出质疑和挑战,将西方的软肋暴露出来,这些来自从本文化出来,又从异文化归来的人们“即非敌人又非朋友,是矛盾的混合体,威胁了当地身份的意义边界”。他们“模糊了对社会秩序和生活世界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分界线”,“成了现代性的灾星”,[2]p92他们用异文化民族志来宣判现代性的不合法,不断地敲响着现代性危机的警钟。

  历经了自我放逐的列维-斯特劳斯,经历了巴西热带原住民的生活之后的十五年中,他的思绪始终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他家乡法国,如同背负着十字架一样,拷问着自己以及那个曾经他希望在其中获得成就和认同的文明,“在大学中,我被称为没有灵魂的机器,只会把人类置于公式之中,看到这一点,我感到很不舒服”[10]p180。于是,通过追忆在南美洲大陆的那段时光,列维-斯特劳斯反思着西方文明给他者带去的灾难:“波利尼西亚的岛屿被水泥覆盖,变成停靠在南海的航空母舰,整个亚洲渐渐像极了一个破落的、光线阴暗的郊区,非洲到处可以看见临时急促搭盖起来的小城镇,军用与民用飞机在来不及破坏原始森林的原始性以前就着手侵犯齐纯真与无邪,在这样的情境下,旅行所能带给我们的所谓逃避,除了让我们面对我们历史里面比较不幸的那一面以外,还能提供些什么呢?我们伟大的西方文明创造这么多我们现在在享受的神奇事物,但在创造出来这些神奇事物的同时,也免不了制造出相应的病象出来。西方世界最有名的成就是它所显现出来的秩序与谐和,却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产品,目前正在污染毒害整个地球。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先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垃圾,丢掷在人类的颜面上”[11]p30。之后,列维-斯特劳斯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作的一篇题为“人种与历史”的文章中延续了其在《忧郁的热带》中的思考,他质疑西方文化绝对优势,“对西方生活方式的采纳,远不是如西方人所想的那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与其说是出于自由的抉择倒不如说是因为无可选择”[11]p378,他呼吁西方世界“我们必须静听麦子的生长,鼓励隐秘的潜在力量、唤醒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各行各业的人共处同存。对于一切新的、必定要出现的社会表达形式,不论其如何不寻常,我们要准备做到不惊、不厌、不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我们的后面、四周,也在我们前面。我们对它所能有的唯一要求是:每方都已给他方提供更大宽容的方式来实现其自己”[11]p396。

  补充一句,列维-斯特劳斯拒绝了金笔评审委员会于1956年11月授予他的一个奖项,因为该奖项是专门授予旅游与探险类著作的[10]p185。

  (四)世界主义

  “陌生人”的叙事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在于世界主义场景的出现,正如齐美尔所说:“天狼星上的居民”并不是陌生人,在前殖民时代,远方的他者对于西方人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当沿着殖民主义路径,世界主义的框架建构起来,遥远的他者被纳入到西方人的视野中,他们成了与“我们”有关的人,从军事殖民的角度,他们是被征服的对象,从宗教的角度说,他们是等待福音召唤的异教徒,从经济上说,他们是能够提供大量廉价物资和劳动力的财富源泉。

  在早期的人类学著作中,我们时时发现在田野中掩藏不住的世界性讯息。在1930年的努尔人地区,埃文斯-普理查德受到了“当地天主教使团的热情接待”,而当地的努尔人也因政府军屡屡对他们的袭击而对任何外来者怀恨在心。[4]p11

  西方人的到来使他者的世界嵌入到西方的版图中,强行被拉入西方人的视线,这时,他者的差异性存在则向西方世界的循规蹈矩提出了挑战,引发了西方世界的焦虑。人类学家从西方世界走出,进入陌生之地,成为了当地人眼中的陌生人,实现帮助西方了解陌生之地的使命,然而充满着吊诡意味的是,作为陌生人的人类学家再回到西方世界――他们的家的时候――却无法摆脱在他者世界中获得的超越性视角,即陌生人视角,从自我走向他者的矢量成为了不可逆过程,他们用陌生人的眼光打量着西方世界,充当了他者的身份,于是,人类学家成为注定无法摆脱陌生人身份的幽灵,这个身份赋予他永远的漂泊、永远的反思和对人类存在进行永远的切问。曼海姆将普存的异乡人的幽灵提升为最后的审判官,韦伯也坚信只有漂泊不定的知识分子才能够“使人类的某个部分不从灵魂中被瓜分出去,不受这种科层生活方式的主宰”。[2]p140而人类学家可以说是他们所期待的那些游离于被专家控制的科层世界之外的人,他们凭借着对他者文化的主位体验与对文化相对主义的信念,成为了“面对世界的人”,这些被称为普遍存在的“陌生人”是人中之人,他将自我比照人类的充满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生存状态,使那些陶醉于自家小片园地的人们从这面镜中照出自我的局限性,通过自省来引导人们进入更加广阔的人类存在的天地。

  世界主义初期,人类学家的殖民身份造成“视觉主义”流行,当地人被作为观察对象而不是合作伙伴,费边对此提出的批评道:“‘视觉主义’使田野工作带有极不平等的色彩。是我们在观察研究他们,‘当地居民’被客体化为‘标本’,而非我们的合作者”[13]p40。

  时至今日,人类学已经成为了西方深刻反思并批判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的学术阵地,阿萨德认为:“我一贯主张应该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询西方权力的积累过程,并以此为契机关注历史。因为如果不去探询西方霸权的文化特性,那么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人类学和殖民主义的关系历来如此。”如此以来,人类学家在批评的过程中偷偷转换了立场,他们建立起对当地人的身份认同,将自我放逐于西方社会之外,他们代替当地人向西方世界发出质询的声音,打碎西方世界存在的合理基石。

  对于人类学家来说,陌生人这个身份是重要的,伴随着人类学家的工作历程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以西方为中心的封闭圈被打破了,它开始面对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广阔世界,同时丰富了大家对人类的理解”[10]p175。

  三、结论

  综上,世界主义时代的到来造就了以了解异文化为使命的职业人类学者,这些人类学家在田野工作过程中由于身份问题往往会遭遇当地社会的情感和制度疏离,而人类学的多文化视野又造就了这些人具有文化杂糅的特性,使他们永远也无法复归本土文化的脉络之中。在自我放逐的过程中,他们超越了日常社会角色的束缚和某一制度程式化生活的桎梏,而用保持距离的姿态在生活中寻找意义与美感,异文化赋予了他们反思者的角度,他们用作为西方文化的自我比照作为异文化的自我,用“神圣的野蛮人”的浪漫、忠诚、热情、非功利性来鞭笞西方文化的刻板、狡猾、冷漠与工具理性,他们以参与的姿态对被迫卷入世界化进程的他者文化感同身受,用文化相对主义打碎了西方中心主义和决定论的迷梦,让整个知识界重新思考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人?人类学家们以永远放弃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和荣誉感的稳定身份为代价,换取了作为普遍性存在的陌生人这一尴尬的身份,也许这句话可以作为他们的犒赏,即“民族志能使我们接近人类的源泉”[10]p180。

  注释:

  [1]【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J.P.Mayer. Max Weber and German Politics. London: Faber& Faber,1956.

  [4]【英】埃文斯-普理查德.努尔人.褚建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王小章.齐美尔的现代性:现代文化形态下的心性体验.浙江学刊,2005[4]。

  [7]【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周晓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费孝通.江村经济.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9]【美】马尔库斯,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10]【法】弗朗索瓦·多斯著.从结构到解构(上卷).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1]【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12]【法】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3]【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刘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