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5|回复: 11

《图说客家传统岁时民俗》: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一节 一月节气:立春和雨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7 20: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02  明代句芒神形象即“立春神”
幻灯片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春

三明客家的拜春神习俗名曰“接春”。交春之时,耕读之家在大门上张贴“迎春接福”、“春到家兴”、“春到福临”等红纸条幅以表迎接春神。立春时节在每年公历(亦称“西历”)2月4日或2月5日,也就是在闽西客家人“老历年”的前后。立春在过年之后称作“年里春”,立春在过年之前称作“年外春”。

   
   
图1-03  各地客家立春日迎春接福情景

三明境内各地均有历史悠久的“接春”习俗,如永安的“插春柴”、“竖春树”,沙县的“插春幡”,泰宁的“砍春柴”等形式,其用意都是祈丰年。共同的接春习俗是“打春牛”、“鞭春牛”、“送春牛”,由县官牵着身披红绣球的春牛,扛着挂红的犁耙到郊外田地里,象征性地犁几下田,以示官府对农事活动的重视,并藉以催促该县百姓早做春耕准备。民间艺人则三五一伙、八九一群地吹着唢呐,拉着丝弦,走家串巷,挨家挨户地送上一对泥塑牛,或送上一张写着“捷报春魁”的红纸,预告春耕开始,并向主人表示节日祝福。也有人沿袭古规,在这个时候进香后,于每根屋柱上用斧头或镰刀鼓几下,边鼓边说道:“立春之日鼓几下,一年到头不用怕;合家老少皆平安,财源广进滚滚来!”
永安客家年年交春之际,都要在家门前遍插“春柴”、竖立“春树”以迎接春神到来。永安克家妹则准备好红萝卜、白萝卜、芹菜和油炸豆腐条炒食或凉拌,名之曰“嗑春菜”。而交春时刻,家家设香案、陈果品,用红纸书写“万象回春”、“春随福至”之类的条幅压在香炉下,焚香点烛,鸣炮礼拜。
所谓“春幡”,就是长长的竹竿上高挂着的长条形旗帜。上古之时,春幡单纯用青色。后来虽然五颜六色,但绝不用黑色和白色。春幡猎猎,和风徐徐,拜祭春神句芒的人群络绎不绝、喜形于色,这就是沙县客家传统接春习俗的特色。
今天“竖春幡”风俗已实在罕见,但在宋代却连边鄙的海南也随处可见。苏轼《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云:“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首词写的是儋州(今海南省)“鞭牛掷豆”的迎春传统风俗。这种古老的劝农的风俗《儋县志》有详细的记载:“立春之日,长官迎春,坊里各铺,行装办杂剧,城厢内外,男妇各携负幼男女竞看,以豆谷洒土牛。”“立春日,有司迎勾芒、土牛。勾芒名‘拗春童’,著帽则春暖,否则春寒;土牛色红则旱,黑则水,竞以红豆、五色米洒之,以消一岁之疾疹。及鞭春,厢民分左右推仆以占凶吉。”其实这种风俗在《隋书•礼仪志》早有记载:“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于门外,以示兆民。”
幻灯片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报春

所谓报春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报春民俗的另一层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明清时期,中原汉族的“春官”、“春吏”概由乞丐或娼妓充当。北方汉族将沿街、沿途叫喊“春来了”看成是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于是百姓人家都不愿意扮演春官,官府只好年年延请乞丐或娼妓来担任。客家地区则一般由男童来装扮“春官”、“春吏”以及春神,认为童男子纯洁,符合神的心意,装扮春官、春神的男童亦可以由此沾染“神气”,受到春神特别的护佑。

   
图1-04  左图:成都客家春官报春图  右图:民间剪纸春官图

直至民国年间,客家地区年年的皇历上都印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立春节日颇为流行的重要民俗。
山西民间过去流行报春唱《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报春的“春官”到来之时,无论士、农、工、商,见到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如遇到摊贩、商店,则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不但不驱赶,反而笑脸相迎。
江南扬州则有剪纸报春的习俗,这一习俗自唐宋时期开始形成。扬州人在立春之日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观以为乐。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独具“剪味纸感”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其用纸以安徽手抄宣为主,厚薄适中,无色染,质地平整。用以张贴在门楣、窗户上报春的剪纸,一般有《百花齐放图》、《百菊图》、《百蝶恋花图》。
客家报春的男童并不随取商店、摊铺物品,而是接受商家、官衙、乡邻的红包利是。报春时,“春官”还往往派送“春牛图”、“春帖”,给乡邻带来更多的吉祥与春福。
幻灯片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春幡

客家人的春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竹竿上高挂的长条形旗帜,一种是客家妹子立春时节的装饰品“春燕”。春燕又名幡胜、彩胜、春书。南北朝梁代宗懔著述的《荆楚岁时记》载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可见女性立春佩戴春幡、幡胜的习俗,应最迟始于汉末魏晋,从此历代沿袭,形成了风味十足的立春文化。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北朝妇人,……立春进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御之,或为哈蟆。”宋末元初周密所著《武林旧事》卷二则记载:“(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巨各随以金银线彩段为酬.是日赐百宫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人谢。”宋元时期又称幡胜为“闹娥儿”、“斗蝶”、“闹嚷嚷”、“长春花”、“象生花”等。明代《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自岁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或簪于首,以应节景。”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立春:“戴‘闹嚷嚷’,以乌金纸为飞娥、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戴满头者。”

      
图1-05  历代宫廷风格春幡形制:唐代四蝶银步摇(左)明代金凤簪(中)清代牡丹凤鸟华胜

女子立春所戴春幡,最早的形态应该是自然生长的花朵,后来人口繁密、都市社会形成才以布帛为之,甚至以彩纸充任,但它决不是一般性的人体装饰物。立春节时女性们佩戴春幡首先是作为避邪之物,具有禳凶邪、求吉利的寓意。清代粤北、粤东客家“簪春花”习俗,实际就是古老的“戴春幡”的原本表现。
赣南客家立春时节女子簪花的习俗虽然未见记载,但从长期居住赣地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汉宫春•立春》中亦可管窥。诗云:“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胜”自古以来作为人们一种头部饰物,分为人胜、华胜、幡胜等多种类型,可以用很多种材料做成,其中纸制较为方便。立春时节,汉族女子有配戴各种漂亮的“彩胜”做装饰的习俗,而“幡胜”是长条形的,是上古传说中的凤凰羽翅的象征物。
宋代民间男女均有戴春幡的浓郁习俗。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春幡》载:“《后汉书》曰立春皆青幡帻,今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周密《干淳岁时记》则载曰:“是日赐百官春
幻灯片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春贴

春帖即春帖子,又称春端帖、春端帖子。原本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立春日张春帖、作春帖词的风俗,盛行于宋代。

   
图1-06  赣南客家围屋侧门春贴(左图)与贴春联情景(右图)

整个宋代不仅御用文人每年立春遍书春帖子,即使欧阳修、苏轼这样的文学大家也作有大量春帖子诗词。如苏轼《春帖子词》:“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从中可见诗人迎接春天时的欣喜与李白式的浪漫与豪迈。又:“翰林职在明光里,行乐诗成拜舞中。不待惊开小桃杏,始知天子是天公。”诗句虽然亦难免歌功颂德,却含蓄委婉,意象丰富。《全宋诗》收有欧阳修二十首《春帖子词》,却无一不是写给皇帝、皇后、贵妃、夫人的,然无刻意奉承,反而多书及当时民间风俗。如《春帖子词二十首•六夫人合五首》:“太史颁时令,农家候土牛。青林自花发,黄屋为民忧。”又如《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后合五首》:“蔼蔼珠帘日,溶溶碧瓦烟。漪涟采荇水,和暖浴蚕天。”《全宋诗》收录春帖子诗词数量最多的诗人,恐怕非南宋崔敦诗莫属。其次是宋祁,计有夫人阁十首、皇帝阁十二首、皇后阁十首,可惜民俗味、诗韵都不浓,而奢华的宫廷风格十足。如写给皇后阁的一首春帖子:“暖碧浮天面,迟红上日华。宝幡双帖燕,
幻灯片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贴春符

春符即立春时节粘贴在窗户上的窗花,其寓意与张贴在门上的春帖子完全相同。老北京将贴春符叫做“挂钱儿”。挂钱儿大都是长方形,由中心、边框、穗儿构成。其中有的只有图案,有的只有文字,有的既有文字又有图案。一般每套五张,分别用五种颜色的纸、帛、绢刻成,以取统一而多样的形式美。据清代文献《帝京岁时纪胜》载:“挂钱辉五色”,五色原指青、赤、黄、白、黑。五色的明度层次清楚,它们的并列,可以在人们的视觉中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因在民俗中人们忌讳黑白二色,所以挂钱儿的五色为大红、粉红、金黄、翠绿和彩蓝。
春符亦源于唐宋时的“幡胜”。唐宋时期每逢立春日,人们便用银箔、罗彩剪成饰物或小幡、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欢庆春日来临,并与相赠送。进入明清时期,人们戴春幡的习俗逐渐淡化。但迎春接福的意愿并未消失,剪制的花草、鱼虫、鸟兽、人物、故事,不再簪结于头上、发间,而改贴在窗户上,从装饰人置换为装饰屋宇。由“幡胜”到窗花历尽千年,喜庆、吉祥的民俗意味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在创新中更加普及。
客家窗花即春符不似北方汉族贴在窗纸或窗玻璃上,而是贴在窗户的两边或窗台下方。客家人贴春符时,往往将神符贴在一起。窗前神符,邪灵莫近;窗前春符,春到福来。神符与春符,一则避邪,一则纳福,两相对映,唯祈平安。
客家剪纸以赣南宁都客家为著名。战国初期,时属楚国的宁都便开始出现绢布剪色,后演变成为剪纸,是客家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人们在逢年过节和办喜事时,用彩色纸剪成花、草、鸟、兽、禽、鱼和人物,作为喜签、门签、春符、窗花、绣花图样,或装饰彩灯、礼物等,以增加喜庆、热闹、欢快的气氛。宁都民间客家剪纸艺人众多。1990年,宁都有6名作者的8幅作品入选江西省首届剪纸艺术展。1991年东山坝乡两农民的剪纸作品晋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民间剪纸大赛获奖。卢
幻灯片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春饼

客家立春吃春饼源自汉代伊始的“咬春”习俗。据汉代崔
幻灯片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10  长汀客家油炸卷饼
幻灯片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馈春盘

立春日吃春饼、春卷,其实是“馈春盘”习俗的延伸。所谓春盘,就是在立春日,用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在一个大陶盘里,亲友间相互馈赠、共同享用,取生机蓬勃、迎春纳福之意,象征万象更新、吉祥如意。这一习俗源自晋代的“五辛盘”,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六百余年。五辛盘亦称“辛盘”。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作为凉菜食用。魏晋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盘的风俗,意在尝接春尝新,其民俗源头乃汉代立春日食生菜“咬春”。唐宋时期“五辛盘”渐渐演变为立春日的“春盘”。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曰:“正月一日......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原注引晋代周处《风士记》:“元日制五辛盘。”《风士记》集注:“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即葱)、韭菜、芸苔(类似今天的油菜)、胡荽(即芫荽)是也。《庄子》所谓春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藏也。《食医心镜》曰:食五辛以辟厉气。”
中华先民何以要在当春之际进食“五辛”?《食医心镜》的回答非常精辟,“食五辛以辟厉气”。“厉”者,祸患、恶鬼、瘟疫之类的传染性病毒。可见古人食五辛,仍然与华夏先民笃信巫术有关,认为对人体感官具有刺激性的植物,对凶邪之物、鬼类、妖孽具有驱除性,即具有“禳除”的巫术功效。
在古代汉语词汇里,“辛”即“荤”。今天“荤菜”乃肉类、蛋类食品的统称,但古代汉语里“荤菜”的含义却并非如此。中国古代宗教之“荤”指的是一些食用后会影响人们性情、欲望的植物,其中主要有五种荤菜,合称五荤,而佛家与道家所指各异。佛家五辛即五种辛味之菜,根据《大佛顶首楞严经》记载,佛家五荤为大蒜、小蒜、兴渠(即现在的萝卜)、慈葱、
幻灯片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春酒

清乾隆四十八年《归善县志》(归善即今惠州惠阳县)载曰:“(立春)是日,啖春饼、生菜,饮酒庆新春。”
民国二十七年铅印本《沙县志》载曰:“立春届时,焚香拜天,谓之‘接春’。是日,家设春酒会亲族,并请新戚女婿,多在此时。”
民国八年铅印本《建宁县志》载曰:“新春(即立春),家设春酒会族戚。时市井子弟搬弄游春戏或朱裳鬼,而以为傩,要索赏钱。”
上述文献所记载的便是清代、民国时期客家人立春吃春酒的传统习俗。
“春酒”酿造的历史始于商周时代。《诗经‧豳(音宾bin)风‧七月》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描绘了华夏先民喜饮春酒、欢庆丰收的古朴民俗。清嘉庆年间进士马瑞辰著有《毛诗传笺通释》解释说:“盖以冬酿,经春始成,因名‘春酒’。”就是说冬天酿造的酒,立春过后才熟,所以叫做“春酒”。现入选为中学语文课本的《春酒》,作者琦君所回味的“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正好验证了马瑞辰的“通释”是正确的。独具浙南温州特色的家酿“八宝酒”,有着补气、健脾、明目的功效,八样做酒的“宝贝”乃是八种常用的中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图1-12  左图:井冈山客家春酒宴席  右图:赣南客家请春酒情境

客家春酒亦多在冬至开始酿造,但与客家“冬至酒”却是两码事。客家春酒重在两个字,“请”与“喝”。立春时节大多在正月初一拜正到正月十五元宵这段期间,正好利用过年、过节“嬲正月”宴请亲友,藉以联络感情,故谓之“请春酒”。(按:“嬲”本音鸟niao,客语读作liao,词义也非“戏弄、纠缠”本义,而作“休闲、休息”解。)至于“吃”字,乃指客家请春酒远不止只是喝酒而已,而是以最丰盛、最阔绰的酒宴来招待亲友。当然,即使只是喝酒,客家人也不用“喝”字,因为客家人的饮食文化词汇中,只有“吃”、“食”,而不用“饮”、“喝”。如不叫“喝水”,而说“吃水”、“食水”。
唐代请春酒叫做“传座酒”,平日难得见面的亲友,都趁此机会互相拜访,加深感情。中小户人家请春酒,自然是以温馨的家宴为主。至于富室巨贾,应酬往来的对象既多,请起春酒来规模也较大。旧时北京的同仁堂药铺,每年春酒要请三天,还搭台子唱大戏。而戏码一定是多年未演的剧目,延请当红的名角来演出,可谓别开生面。
明清时期,立春请喝春酒的习俗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时至今日,吃春酒的日子不一定就是立春日,从正月初二开始的整个春节期间,都可以宴请春酒。目前仍然保留原汁原味吃春酒习俗的地域出了传统的客家地区,大约还有江苏、浙江、安徽、四川以及山西、山东等地。清康熙年间《济南府志•岁时》载曰:“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川南地区喝春酒又叫“拜转转年”,春节期间,三朋四友,老亲新戚,轮流着你到我家耍一天,我到你家耍一天,一户不漏,家家户户轮转请喝春酒。
客家人请吃春酒,唯有女婿是年年必请的。客家女婿的地位,恐怕高于出嫁了的女儿许多。对丈母娘来说,好吃好喝的往往先是女婿,然后才到女儿。而每每亲友会集之时,客家岳丈也总是很乐意把自家女婿介绍给大家认识。客家地区流行二次葬,捡金、圆坟之日女婿也是必须到场的,还要高举着象征子孙繁荣的竹枝。今天的客家乃中原汉族与赣闽粤客家源流区当地“南蛮”融合的结果,这已在史学界形成定论。流寓到蛮僚之中的中原汉族,深受土著器重女婿的传统婚姻文化影响而加以接受和传承。中原客家先民最初到达赣闽粤客家源流区时,当地土著民族主要是现在的畲族、瑶族、壮族先民。他们“重女婿”的习俗,在《隋书•地理志下》中便记载得极为详尽:“(蛮)始死,即出尸于中庭,不留室内。敛毕,送到山中,以十三年为限。先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拾骨必须女婿,蛮重女婿,故以委之。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当葬之夕,女婿或三数十人,集会于宗长之宅,著芒心接篱,名曰茅绥。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许,犹带枝叶。其行伍前却,皆有节奏,歌吟叫呼,亦有章典。传云盘瓠初死,置之于树,乃以竹木刺而下之,故相承至今,以为风俗。隐讳其事,谓之刺北斗。既葬设祭,则亲疏咸哭,哭毕,家人既至,但欢饮而归,无复祭哭也。”
客家立春吃春酒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现在正月初二的“转妹家”。(参见本章第二节)
幻灯片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送春牛

客家传统岁时民俗一直保留着立春“送春牛”的风俗。
瑞金客家送春牛名曰:“送春”,据清光绪元年《瑞金县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县大夫于仪门外安芒神位,次早黎明祀毕,用彩线缠竹鞭击土牛,名曰‘打春’。打毕,将土牛撞碎,阴阳生取其泥另做小牛送至各绅士家,名曰‘送春’。”瑞金客家“取其泥另做小牛”者,并非百姓人家均可,而是“阴阳生”的专利。阴阳生即阴阳人,是一种两性畸形。可以是性染色体异常所引起,也可以是性腺发育异常所致,还可以是胎儿期的内分泌异常而产生的。表现为性器官的发育异常,俗称两性人、雌雄人。两性畸形分两种,即真性与假性。真两性畸形也就是在同一个人体内有有男女两种性腺,就是既有男性的性腺(睾丸),又有女性的性腺(卵巢),可以是一侧性腺为睾丸,另一侧性腺为卵巢,也可以在一个性腺内有睾丸及卵巢两种组织。外生殖器官为混合型。另—种为假性两性畸形,就是在同一个人体内只有一种性腺,而其外生殖器的形态与异性相似。

   
图13  左图:增城市派潭镇客家送春牛  右图:河源紫金客家送春牛

各地客家送春牛的习俗不尽一样。
从化客家是“以鼓吹导送土牛于同官及荐绅家”,象征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的“春牛”显然也是没有惠及普通百姓,“春牛”的派送对象只局限于官僚、乡绅。
乳源客家在“鞭春牛”仪式之后,取土制作春牛的是花匠,派送对象、方式与从化客家相似,“鼓吹送各乡绅家取赏”。
大埔客家“春官吏以小土牛遗各里社”。送春牛者,春官、春吏也。派送对象不再局限于官僚、士绅,而是各乡、各村。其送春牛习俗,名之曰:“发春”。
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客家则每年立春这一天,按惯例举行鞭打春牛的仪式。届时,高举的牛鞭把纸糊的春牛打碎时,从纸牛的肚内掉下若干个泥塑的小牛犊。围观的人们将其捡起,分别送给那些久婚不育的人家。民间认为,春牛兆示生子。主人家对送春牛者热情款待,并给予一定报酬。最初它是作为一门生财之道,由泥塑匠人在开春时节,将上述诸物送达各家,以此讨取利是钱。送春牛时往往敲锣打鼓,无论有无儿子之家,均需虔诚迎迓,不得稍作推辞或将大门关闭。送春牛时也送泥娃娃代表送子,这当不难理解,但送泥牛也有此意,则是各地客家固有的习俗。因为客家视牛为力气最大、田地中出力最多的劳动力,它与男人的意义是相同的。四川客家这种送春牛的习俗,一直持续到今天,只不过现在的“春牛”已不再包含送子的寓意了。“春牛”也只是一本关于四季节气的油印小册子,封面有一头牛,并无泥塑的小牛像。
立春民俗风味最浓的,还数闽西连城客家。连城客家称立春为“新春日”。立春在正月初一之前的,叫“旧年春”;在正月初一之后的,叫“新年春”。立春前后,有人将一个用泥捏成拇指大的“牛”和一张“迎春接福”的喜帖,送到各家各户去打“秋风(抽丰)”。这就是连城“送春牛”。立春日,家家户户在长竹竿上扎有缀以红纸花的冬青和桃李树枝,名曰“春把”,竖在大厅前的天井中,伸向天空,摆好供品(一般为素品),等历书注明立春的时辰一到,就点松明、焚香烛、放喜炮,门上贴“迎春接福”、“春到我家”、“春到财来”等小红帽。最独特的民俗活动还是“游春牛”。连城县中南乡、下南乡在立春日都有这项活动,新泉乡则更具特色。这天,给牛头上戴上大红花,配上犁耙,后面扶犁的人有的化装成壮年人,有的化装成老人,还有化装成送谷种、送茶饭等人物角色,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牌匾,配有锣鼓“十番”,簇拥着环村而游。
幻灯片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0: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一节  一月节气:立春和雨水


和美从春天开始:客家立春


客家和和美美的一年从立春开始。
“立春”乃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交春时间有时在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多数则在农历正月。立春一到,即意味着寒冷的冬季已经结束,从而进入了和煦的春天。此时太阳黄经在315度位置,日均气温开始逐步回升至10℃左右。自秦代以来,立春就标志着中国的春季开始了。立春并非纯粹的天文学概念,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的,鸟语花香;“春”是生长的,耕耘播种。
时至立春,客家人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油菜抽苔,耗水量增加,客家人及时地给予浇灌、追肥,以促进油菜生长。客家农谚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就是说忙忙碌碌的春耕也即将开始了。
经历了九九寒冬的人们总是按耐不住浪漫的情怀,到处寻觅着“春”的消息。那河边、路旁的柳枝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原野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又一个丰收年,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客家人,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交春

赣南、闽西地区的客家人习惯将立春这一节气称之为“交春”。客家的“交春”不包括立春节气的三侯(五天为一侯),而特指立春日“春”到来的时刻。
交春之时,客家传统习俗需家家户户放爆竹相迎,闽西三明客家更对天礼拜,名曰“接春”。这一天,当立春时刻到来时,赣南客家人那怕是在半夜,人们也要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着便摆春酒,吃春卷,旧时还要耍春灯,相互庆贺。
如何判断交春时刻?客家人往往将鸡蛋竖起,若松手而蛋不倒即是“春”来了。或者将鸡蛋置于水中,交春之时一到原本横向浮在水面的鸡蛋便能慢慢竖起来。客家民间认为只有这一时刻,新的一年才真正开始。
俗话说“春打六九头”,是指冬至过了四十六天或者在大寒后十五天便到了立春。通常,立春这一天,不是在旧年的十二月,就在本年的正月。而正月初一恰逢立春日则非常罕见,因为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令的轮转,与一年十二个月的轮转都在正月初一同步开始,是很难巧合在一起的。如1992年的正月初一正好是立春日,那么次年即1993年的正月初一就绝不可能也是立春。正因如此,所以有“万年难逢岁交春”之说。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中国古代自先秦至清代近三千年,一直将立春作为“春节”。据民俗学者研究,把春节固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是1913年的事。因为此前一年,西方的时间体系也就是现行公历进入我国并正式实行,于是1913年的1月1日成了现在的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就成了现在的春节。从此以后,过年就是过春节,过春节也就是过年。一个原本非常隆重的立春节气,反被渐渐地冷落下去。 素以遵循汉族古老文化传统而著称的客家人,却依然春节是春节,过年是过年,两个节日虽然紧密连结在一起,但客家人同样热热闹闹,并不互相干扰。
客家的立春习俗,无论“拜春神”(即祭芒神)、“吃春饼”还是“送春牛”、“舞春牛”均显得非常古老而传统。周代有天子设东堂迎春的仪式,当时祭祀的是春神即句芒神。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之神。远古时期, 最早在立春日祭祀者除专职的礼官外,便是从事耕作的农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开始有祭春牛的民俗活动,而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则有送春牛、吃春卷等习俗。送春牛也叫报春、打春、赞春,有人在立春前几日边敲小锣竹板,边唱赞春词,挨户送春牛图。
客家作为汉族族群或民系之一,不仅具有语言上的独立性,更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如“交春”之时,闽西永定县高陂一带客家人有拔两棵连根之芥菜(客家芥菜)加贴红纸以接春的习俗。芥菜要求枝繁叶茂,代表家运旺盛。到“交春”时辰,客家人隆重地摆设香案,把贴有红纸的芥菜摆在香案上虔诚祭拜,接着燃放鞭炮,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好运。客家芥菜在赣南、闽西多称为“大菜”,是制作客家“擦菜”菜干的最好品种。由于其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对客家人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芥菜在客家人的心中,千百年来一直有着崇高的、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


拜春神

客家的春神即古老的句芒神,是众神中主管农业的天神。客家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典范族群,对春神格外崇拜。
先秦时期的周代天子,一般在立春前三日开始由宫廷女巫行
幻灯片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