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0|回复: 0

【原创】《没尾巴老李》第二回 民女生龙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6 20: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回 民女生龙子
       
        流淌了一千年的小溪谁也不知有多长,都说小溪有一万里通到遥远的大海中;每天都有一只神奇的小船和一个神奇的渔人在打鱼,谁也不知他从那里来家在何方,渔人头带大苇笠身穿搭链粗布褂,只看到背影看不见脸,手中边撒网边唱着茂腔戏文,神奇的渔人打鱼打了几百年,茂腔戏文也流传了几百年。
       
        渔人唱着茂腔戏文道:
        “怀胎十月女人难,有喜三年何人见,民女生的黑龙王;地地道道山东汉,一龙治水百姓福;忠厚孝义天下传。”
        河水一眨眼退了,巧仙姑娘寻着木盆棒槌和衣服,胡乱洗了一下就回家了。
        巧仙姑娘回家后换了一身干衣服,只觉的浑身大沉沉有些不得劲,只当是“喜东西”提前来了,也没当什么就休息了,躺在炕上只觉得浑身恙恙懒懒的异常疲软,过了好一阵子才返过乏来。
        巧仙姑娘晚上吃饭的时候,和爹娘说了小溪发水的事,老两口也感到很是奇怪,但也没大当回事,嘱咐闺女好好将息也就算了。
        一个月过去了,巧仙姑娘不久就发现“喜东西”不来了,身体越来越不适,而且发现自己小腹凸起一个小包包,浑身酸懒无力,干什么活也打不起精神来。
        巧仙姑娘觉着自己是不是生了什么病,又怕爹娘着急也就敢没放声。
        有一天早上,李大哥下地干活去了,巧仙姑娘在织布机上织布,突然一股酸楚从胃里翻肠搅肚向上涌,“哇,哇”巧仙姑娘手捂嘴巴歪头呕吐起来,这一下可把巧仙娘吓坏了。
        李大哥下了坡不在家,巧仙娘急急忙忙喊了邻居大娘前来照应,又喊屋后刘大哥进城请郎中,刘大哥一听急忙张罗着赶毛驴,驴不停蹄的去高密请郎中去了。
        刘大哥到了城里寻着著名的“回春堂”药铺,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妇孺名医程戟门老先生,程戟门老先生听说美貌天下的巧仙姑娘患病,诺大年纪的他顿时大发慈悲,不到一刻便收拾停当,骑上了毛驴就起程了。
        日头偏西时,城里“回春堂” 程戟门程老先生,风尘仆仆的来到巧仙姑娘家中,老先生水没喝一口烟没抽一袋,在巧仙娘的带领下来到西屋。
        巧仙娘搬来个杌子老先生急急坐下,便给躺在炕上的巧仙姑娘把了一下脉,然后慢条斯理捋了一下白髯,喝了一口水定了定神,又慢条斯理把了一遍脉思沉片断。
        最后老郎中同样慢条斯理胸有成竹的说道:“哈哈,恭喜,恭喜,巧仙姑娘不是什么大病,是你家添了大喜了,从脉象看来八九不离十添个男丁是哩!”
        此话说给人听,若换个求子心切的别人家来听,那家人家非高兴的犯了“咧嘴蹦哒哈哈症”不可。
        可是此话偏应在巧仙姑娘家,老先生一句话就好像半陷空落下俩秤铊,“乒乓”两下砸在娘俩的脑瓜顶门上,把娘俩个砸了个晕晕罐,吓了个半半昏,浑身的白毛汗都惊出来了。
        满腹学问的程戟门老先生并不知就里,慢条斯理的说了一大通保胎调养的真言,娘俩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巧仙娘就那么晕头转向傻站着。
        至于怎么打发老先生的,给了几个钱的出诊费,程老先生是坐车走的,还是乘轿走的,还是骑驴走的,还是怎么走的,娘俩如在云里雾里一般,什么都不知道了。
        老先生走了一袋烟的功夫,两人方才大梦初醒般回过神来,娘俩你望我我望你,摊着双手怔了老半天,然后“哇”的一声抱头痛哭起来。
        这真是:
        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不久,村中街头巷尾开始有站街婆探头探脑的观望,巧仙姑娘怀孕的事情,在村里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村民们饭后茶余有了话说,一簇一堆的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李老爹和巧仙娘悲痛欲绝,一向善良贤惠的女儿巧仙怎么会这样?巧仙姑娘自己也大惑不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巧仙姑娘有苦说不出只有暗自垂泪。
        是呀,也难怪谁也不理解巧仙姑娘,出了这种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李巧仙就是浑身是嘴,也辩不清道不明了。
        巧仙姑娘怀孕的事,被几个好事的站街婆嚓啦成老婆舌头了,短短的的一个下午就传遍了全村,只要是你看到有人凑堆,一定是嘴巴咬耳朵的姿态。
        一时间人们快把耳朵都咬下来了,一传十,十传百,四邻八庄都知道了:
        李庄美丽善良的巧仙姑娘,多少好人家她不嫁,金山银山她不要,高楼大屋她不住,现在却偷汉子怀了私孩子,真了不得了......!
        一个走村串巷讨饭的外地瞎汉,不知何时在何处学了一段“大实话”,一套的说道押韵合辙,要起饭来可见效咧。
        外地瞎汉讨到谁家的大门口,人家不但不撵反而往家叫,听完后就很痛快打发一大块干粮,就是要听闻名山东的“大实话”,“大实话”是这般说的:
        “春季里刮春风,
        黑了天点上了灯,
        老鼠睁眼会打洞,
        猫吃耗子是天生;
        麦子磨细面,
        芝麻墩香油,
        脖子上边长个头,
        手拿东西脚会走。  
        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咳,哎哎哎咳。
       
        夏季里天气长,
        人怕长病地怕荒,
        兔子就怕乌统枪,
        没有干粮饿的慌;
        下雨就流水,
        盖屋先垒墙,
        关公庙里有周仓,
        胡子围着嘴巴长。
        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咳,哎哎哎咳。
       
        秋季里出地瓜,
        进了门就到了家,
        小偷就怕被人抓,
        犯法就怕衙役打;
        娶亲是媳妇,
        不娶是闺女,
        粮种播在地下,
        冒芽就是庄稼。
        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咳,哎哎哎咳。
       
        冬季里天见短,
        两只鞋子一人穿,
        四十五天个半月,
        一对六月是一年;
        汉子将家口,
        女人找主嫁,
        苦瓜熟了是甜瓜,
        我说都是大实话。
        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咳,哎哎哎咳。
       
        春夏秋冬大实话,
        不如这个大实话,
        闺女她无夫有了孕,
        闺女她未嫁要生娃,
        闺女她啥时偷的人;
        闺女她气死爹和妈。
        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咳,哎哎哎咳。
       
        闺女她无夫有了孕,
        闺女她未嫁要生娃,
        闺女她啥时偷的人;
        闺女她气死爹和妈。
        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咳,哎哎哎咳。
       
        大实话呀大实话,
        我说的全是大实话。”
        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哎哎哎咳咳,哎哎哎咳。
       
        讨饭的瞎汉说完后开口道:“大爷,大娘,说也说了,听也听了,打发打发俺这可怜的瞎眼要饭的吧。”
        听的人家也不吝啬,一大块细面饼子就递到了瞎汉手里,讨饭的瞎汉就美滋滋的到了下一户人家,破竹板一打“啵唧,啵唧”还是那一套。
        讨饭的瞎汉一个庄转下来,要的干粮都背不动了,这人在庄外无人之处睁开眼睛,四下望望自言自语道:“嘿,这活比种田强多了,家里的猪鸭鸡鹅可真是喂肥了。”
        随着这个走村串巷讨饭的瞎汉“大实话”,一时间流言诽语四起,加上“酸葡萄心理”人的推波助澜,传说就连巧仙姑娘偷的谁的汉,在那个地方偷的,怎么偷的,有谁谁都看见了,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到最后人们诌出了某地的张三,或某村的李四是巧仙姑娘的奸夫,传言压的李老爹一家人直接抬不起头来了。
        李老爹一家人美好恬静的生活,突然间被这突兀其来的的打击打乱了套,家里的气氛变像铅块一样沉重,压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表现在每一个人的脸庞上,全家人窒息的简直就是喘息不上气来。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李老爹家中当门内,全家围着一张小桌子,小桌子的晚饭没有一人动,小桌子中间一盏土瓷菜油灯亮着,菜油灯火光摇晃黑烟缭绕,墙壁上的三个巨大人影在不停的晃动,越发显得叫人不可思议。
        李老爹好像和烟袋有仇似的使劲抽着,吸一口憋半天才呼出来,那烟就像两条雾龙钻出鼻孔喷的老远,巧仙娘一旁坐在蒲团上用纺车捻着棉花线。
        巧仙娘回过头来给巧仙抹着眼泪说:“巧仙,和娘说说是谁的?”
        “不管是谁的,娘让你嫁给他就是。”
        李老爹两颗苦涩的泪涌出老眼昏花的眼眶,两眼直直的盯着那如豆的灯火,半响说了一句:“唉!这是怎么回事,俺们倒底做了什么孽?”
        巧仙姑娘张口结舌:“爹,俺......娘,俺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俺不是她们说的那种坏女人,呜。”
        巧仙姑娘急的前言不搭后语,眼泪扑拉扑拉的撒湿了衣襟。
        巧仙娘:“巧仙,吃饭了。”
        巧仙姑娘:“娘,俺不饿,您和爹先吃吧。”
        李老爹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十年,整个人变的十分憔悴:“巧仙,爹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但不管怎么说,也得先吃饭。”
        巧仙姑娘道:“爹,娘,您们吃吧,我歇息去了。”
        晚上,巧仙姑娘身子不便,加上身心实在太累了,没吃饭便回到自己的房间早早的歇息了。
        夜深了,劳作一天的人们终于静了下来,透过窗棱的木格只看见满天的繁星在闪烁,万赖俱寂的大地沉睡了,有几只不知名的小虫不耐其烦的“唧唧”的叫着,煞费苦心的寻觅着自己的伴侣。
        皎洁明亮的月光透过大梧桐树的叶子,斑斑驳驳给院子镀了一层碎银子。
        睡梦中,突然间房门“吱呀”一声响,把巧仙姑娘惊醒了,就看到一个金光闪闪的女菩萨推门而入,巧仙姑娘吃了一惊一下子坐了起来,不是做梦吧,巧仙使劲掐了自己一把,“嘶”巧仙痛的吸了一口凉气,不是梦!
        这位看官,别紧张!你道是谁?原来是送子观音来了。
        就见这观音端的与众不同,有诗为证:
        疑是仙岛蓬莱宾,
        骨骼清奇非凡人,
        头发高盘玲珑起;
        梳的鲤鱼跳龙门,
        左鬓梳的燕抄水,
        右边狮子滚锈裙;
        素巾绕发鹅蛋脸,
        长条身材踩祥云;
        手携情丝万万道,
        那是仙器金拂尘,
        今日来到巧仙家;
        为了送子和度人。
        看官,这花开两朵,暂表一枝,放下巧仙姑娘吃了一惊咱暂且不说,再表一表送子观音这一枝:
       
        原来送子观音十六天前,到天庭赴王母娘娘瑶池群仙天寿会,宴席其间月佬携盏来到送子观音跟前,面带微笑神秘兮兮把送子观音约到一旁, 送子观音知道月佬有机密事情要告诉自己,便随月佬离开席间。   
        列位看官,那月佬也叫月下老人,性别,男,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民政部的婚姻登记司的正司长。
        就见那月佬长太喜欢人了,有诗为证:
        慈眉善目面喜笑,
        颧骨高高红氲潮,
        头带双喜鸳鸯冠;
        身着宽袖大红袍,
        管着凡仙莲理枝;
        配成夫妻最重要,
        天生一副好心肠,
        成人之美肯操劳,
        双手捧着金线坨;
        万丈红绳上面绕,
        月老府中栓红线;
        天地郎才配女貌。
        月佬悄悄道:“观音,你可知道我最近奉旨栓了一夥(方言:一件)人仙奇缘。”
        送子观音笑道:“月佬仙官可是奉王母娘娘旨意行事?”
        月佬笑道:“观音真是个神仙!想必观音早已知道,月佬正是奉王母娘娘旨意。”
        众位有所不知,这月下老人分管天地之间众人婚姻登记大事,送子观音分管天地之间众人生育之事,所以两人经常就众人结婚生子进行分配搓商。
        月佬就把东海龙王敖广,和人间民女李巧仙配成双的事和盘托出了。
        送子观音抚掌笑道:“月佬,太妙了,真不愧一夥人仙奇媒异缘。”
        月佬袖中拿出一个锦盒道:“观音莫笑,这是天界人间人神合一的第一次,非同小可,不是有圣旨下达,小神就是做梦也想不到红线会这么栓。”
        送子观音道:“观音也奉王母旨意到下界去送一儿子,给中华山东地界的李巧仙。”
        月佬指着锦盒道“这里边是王母赐於李巧仙的‘千金女红如意镯’,观音知道天上一天,人间就是一年,时辰不敢耽搁,烦请观音在送子时顺便交给户主,将此镯向李巧仙的父亲交割, 人间三年后的六月十三那天是龙子诞生日,这头等大事不可有误。”
        其实,个中原因与玄妙只有玉帝、王母娘娘和太白金星、送子观音、月佬知晓。
        说起玉皇大帝知道的人不少,但是玉皇大帝的来龙去脉,他是谁?怎样当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的?
        估计就没几个知道的了,今天不妨在这里亮亮玉帝的家谱,大家也好满足一下求知欲了。
        原来玉皇大帝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
        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
        九九八十一天铜鼎铸成时,大白天有天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
        黄帝心领神会就骑到龙背上去了,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
        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著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著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著龙髯和弓号哭。
        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玉皇大帝即天帝。
        好,撂下玉皇大帝的家谱暂且不提。
       
        且说这东海龙王敖广,要和人间民女李巧仙配成双的事,还有一段深奥的大渊源呢,事情原来是这样:
        下界白龙江龙王,东海龙王敖广之子白龙无法无天祸害百姓,龙王敖广训诫多次,终无法使其改恶从善,父子两人话不投机还差一点儿动起手来。
        白龙恼羞成怒回到白龙江后,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的喝人血吃人心,直闹的阳间怨声载道,阴间冤鬼枉魂不安。
        玉帝下旨宣白龙上天述职,龙王敖广转达圣旨后,白龙竟接过圣旨塞到屁股底下,口出狂妄之言:“什么破圣旨,是剩纸,剩纸正好垫屁股,那个破老头子不安安稳稳过他的神仙生活,吵捞些烂扯(方言:管闲事)事。”
        白龙一句话把个龙王敖广气的龙鬃直竖八窍生烟,打又打不得,人家那是一江龙王身负皇家重任;骂又骂不得,自己乃是五湖四海之尊,岂能与凡夫俗子一般掉价骂人,敖广直气的四肢颤栗如同筛糠一般。
        这位看官说了“龙王敖广气的龙鬃直竖”这碍不住,只是这“八窍生烟”没听说过,你又要胡邹了不是?
        是啊,敖广怎么会八窍生烟,人神不都是七窍吗?您说的对极了,一点也不错;不过这回龙王敖广真气大了,这是件要命的事!所以屁股后门一时关闭不严,也跟着出了一回气,这才形成敖广的八窍生烟。
        龙王敖广知道身为天庭的官员,如果独霸一方不听约束,其后果可是非同小可,那是要上剐龙台的。
        龙王敖广怕白龙如此邪恶下去,墙外有耳传到天庭就麻烦大了,白龙一人犯了天条不说,连累自家一窝五湖四海的龙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2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