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77|回复: 6

叶涛教授简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1: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网站上刊登的 博士生导师叶涛教授简介

    叶涛,男,1963年10月生于山东省费县。法学(民俗学)博士。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于哲学系、社会学系、民俗学研究所、文史哲研究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起担任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起担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4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5年参与创办《民俗研究》杂志,历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1987年参与创办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历任副所长、所长。2002年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1987年发起成立山东省民俗学会,历任副秘书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2005年担任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现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


    研究领域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理论、中国民间信仰、区域民俗。为研究生开设民俗学研究、中国民俗学史、中国民间信仰专题研究、民间文化理论与当代口承文学研究等课程。主要著述有《民俗学导论》、《中国民俗》、《泰山石敢当》、《中国京剧习俗》、《孔府》、《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五卷本,总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山东卷》(主编)、《领略山东民俗》(小学地方课程课本,主编)等。曾承担“民俗与现代化”、“山东省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泰山香社碑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等课题。现承担课题有“十世纪以来华北村社、移民与宗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泰山信仰与中国社会”、“民俗学研究导论”。


    自1999年以来,已指导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7名,在读硕士生7名,在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名。指导民俗学专业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研究生7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其中指导韩国硕士研究生1名。


    2009年拟招收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名。本专业博士生适合从事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科研、教学以及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 本帖由 任双霞 于 2008-7-12 02:57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8-7-11 21: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上的叶涛教授田野照片
叶涛教授田野中.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索到的介绍文章


叶涛:上山下乡为民俗文化鼓与呼

2007-02-16 08:40:00 作者:□本报记者 申红 来源: 大众日报

    每年春节都特别想回老家,这或多或少是一种儿时的情结。小时候,一进入腊月门,老家的“年味儿”就一天天浓起来,燃放爆竹、上坟祭祖、贴对联、贴年画、年除夕守岁,热闹而神秘。
  但如今,人人都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连农村也概莫能外。身为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叶涛近年来一直在奔走呼吁:让春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振兴民俗文化。
  叶涛觉得,“年味儿”变淡,实际上是营造节日氛围的民俗活动少了。在传统民俗中,鞭炮作为中国人节日和喜庆活动的象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放鞭炮就是驱邪求吉的,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预示着新的一年万事如意。除夕守岁这一习俗,则和“年”的恐怖传说有关。虽然经过长期的历史传承,人们从守岁习俗中体味更多的是一种亲情交融的天伦之乐。这体现在人们准备年夜饭的忙忙碌碌中,映照在孩子们期盼新衣、压岁钱的兴奋神情里。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在春节民俗中已不再那么重要。春晚的出现,又改变了传统的围炉而坐、聚桌攀谈的守岁方式。
  作为一个民俗学家,叶涛常用四个字来概括他近年来的学术生活:上山下乡。所谓“上山”,就是他对于泰山文化的研究。数千年来,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历代帝王通过到泰山封禅告祭,宣扬其“受命于天”、“功德卓著”,从而确立了泰山在整个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自隋唐以来,封建帝王又通过对东岳泰山的封王封帝,使泰山逐步神灵化、神圣化、国家化。山岳崇拜与神灵信仰是泰山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在泰山文化的研究中,人们所关注的几乎全部是历代帝王对泰山的封禅告祭、尊号加增,津津乐道的不外乎文人墨客对泰山的吟咏题刻,对于广大民众的信仰活动,历代典籍却鲜有记载,更谈不上深入研究。
  叶涛所关注的恰恰是民众在泰山的祭拜活动。近五六年来,叶涛一直追寻着民众在泰山上留下的足迹,探讨泰山信仰与中国上层社会、泰山信仰与传统民间社会的关系。最终,从泰山上下所发现的近400块民众进香泰山所留下的“香社碑”,基本理清了泰山民间信仰的脉络,专著《泰山香社研究》正在修改中。叶涛研究发现,泰山民间信仰中的许多民俗活动,如求子、挂袍、求药、许愿还愿等,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他认为,这些活动,表面上可能是以一种非科学的形式出现的,但它却是满足民众心理需求、化解社会心理压力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形式。这不能用简单的是非标准来进行评判,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容忍多种文化形态的存在,以满足社会大众的多方面需求。
  所谓“下乡”,是指叶涛带领研究生,到田野作业,进行民俗学研究。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产物,学习中国民俗学,必须熟悉中国的乡村社会。近些年,叶涛带领着他的研究生们走遍了山东大大小小的村落,进行民俗调研。
  近年来,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山东省是全国最早开展民俗旅游的省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曾经以“鲁中千里民俗旅游线”而闻名全国。叶涛在其承担的《山东省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提出,民俗文化的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到民俗自身的动态性特点,发掘其独特价值,并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图:叶涛利用暑期考察碑刻。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索到的叶涛教授介绍师尊的文章

山大学人

醉心绝学的关德栋

叶涛

  关德栋,1920年7月生于北京,满族。著名俗文学、敦煌学和满学专家。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1953年调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今文学院)任教授至今。著有《曲艺论集》、《聊斋俚曲选》,整理编纂《新疆民歌民谭集》、《挂枝儿》、《山歌》、《聊斋志异戏曲集》等。

  关德栋教授以其在中国俗文学、敦煌学和满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而享誉学界。《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目录学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等,都设专目介绍他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关先生博学多闻、涉猎广泛并能用满语和多种外文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他早年搜集校订的满汉语混合子弟书《螃蟹段儿》、《升官图》以及满文俚曲《黄昏卸得残妆罢》等,就是了解和研讨满汉文化相互交融的宝贵资料。1946年至1947年,他在沈阳博物院从事《满文老档》的翻译工作是我国有计划地直接从满语原文翻译这部重要史料的开始。鉴于满语文献在近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上的重要意义,他注意满语文献的搜集、研究整理,即使在十年“文革”的艰难岁月中,也没有停止对“满学”的研究,克服重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整理编成了一部《满文成语词典稿》。

  关先生是上个世纪40年代国内研究敦煌文献的学者之一,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研究梵、巴文典籍的学者。他广泛运用语文资料,整理、研究敦煌文献,提出个人见解,成一家之言。1982年周绍良、白化文编选《敦煌变文论文集》,收录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自王国维以下研究敦煌俗文学的论文50余篇,关先生的论文就有5篇之多,足见他在敦煌俗文学研究开拓过程中的功绩。他对蒲松龄的研究采取了一个特殊的角度,开辟了一方使人耳目一新的天地。

  由于曲艺这种艺术形式在俗文学中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关先生的研究工作在这方面用力最多,发掘得也最深,《曲艺论集》是其代表作。关先生俗文学研究的另一大批成果,表现在资料的搜集和古籍文献资料的编纂方面。早在1950年,他就出版了《新疆民歌民谭集》。此后同赵景深教授筹划编校出版了“明清民歌时调丛书”,其中关先生出版了校序《挂枝儿》、《山歌》以及《贾凫西木皮词校注》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整理校订明代作家冯梦龙辑集的《挂枝儿》与《山歌》后所作的两篇序言都很长,合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本书。在两篇序言中,先生对这两种民歌形式的起源、流传、历代辑集的情况、冯本的特点、内容分类、作品的艺术特色等作了精到细致的分析,又特别对冯梦龙为民间文学、俗文学的贡献作出了大胆的评价,肯定了冯梦龙搜集和编辑这类民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关先生把出国变成了一个“读书”和“行路”的过程。1983年去美国,行前订的研究计划中有:了解美国在东方学、汉学方面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搜集散佚在美国的满学和中国俗文学资料。讲学是成功的,计划也完成了。他在美国搜集到的满学研究资料如:《聊斋志异》满文译者札克丹的末刊稿,《水浒传》满文译本残卷,《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关系到《再生缘》作者研究而著名的《云贞寄外书》满文本等,以及散佚的明清戏曲俗曲资料。与此同时,注意了国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

  关先生的文风也常使人耳清目明。如上个世纪40年代作《变文目》,仔仔细细辑出四十六目,给予研究者以极大的方便。作《宝卷漫录》,注意《螳螂做亲宝卷》中有曲艺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以“动物、昆虫为角色敷衍故事”的特色;注意《菱花镜宝卷》不同于一般宝卷多宣传市民落后思想,而能“部分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虽只漫漫写来,却不时点明文中的“眼睛”。所作《关于“十二时”》,连引文在内,不过千字出头,《关于“三仗鼓”》更短,不足300字,但都是真正短小精悍、确有见地的文章。他辑集的几本资料性较强的书,序言写得很长,洋洋洒洒,千言万语,虽长而绝不空泛,像枝叶繁盛的大树,高大而充满生机。

  “人言海水有时立,我信春光自此多。”春光正多,乐观常在,目前先生正根据多年以来搜集的文献资料,研究整理“满学”和“俗文学”论著。在学人生涯中,年逾八旬的关教授还像一个年轻人一样活跃、奋进。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22: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叶涛老师主编的新作《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出版!
发表于 2008-8-21 17: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在潍坊学院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曾听过叶涛教授的讲话,领略过著名学者的风采。祝叶老师有更多学术成果面世。
发表于 2010-10-30 18: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叶老师的联系方式呢,邮箱也可以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