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 发表于 2003-10-16 00:03:05

【原创】避免黄河的另一种“断流”

题:避免黄河的另一种“断流”
――拜读《流动的传统》有感

1998年夏秋,我被上级安排沿宁夏、内蒙、陕西、山西境内的黄河流域采访,歌颂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中游所取得的成就。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西园乡的大板湾古渡口不远的牛滩村,我采访了老船工汪希玉。汪希玉老人18岁起就在黄河上做船工,曾将两付羊皮筏子绑在一起,独自载着货物从青海顺流而下,在滔滔黄河中搏浪行驶数天,过兰州,穿宁夏,直到包头,将羊皮筏子卖掉,逆河而上,再买上两付筏子,又开始新一次航程。几十年里,老人划过羊皮筏,当过黄河高帮木船的舵手,现在又同村里人搞起了钢索渡船。
  谈话中,老人几次强调,他与一般的船工不同,是国家发证承认的驾驶员。他先后数次问我,想不想看看他的大副证。见我有兴趣,老人高兴地打开一只描花柜子,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塑料纸的小包,小心地打开,里面珍藏着国家航运部门1965年9月颁发的木帆船驾驶证和1993年颁发的四等大副证书。
  望着老人虔诚自得的神情,我突然感到一丝感伤。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黄河生态环境的变化,让古老的羊皮筏子、高帮的黄河大船和那高亢激越,豪情万丈的黄河号子一起渐次消失了,将来留给老人的,也许只有他珍藏着的这两帧证件所勾起的绵长回忆了。
  当时,我突然有了这样一种联想,在黄河流域数十天的采访, 专家和官员谈论最多的是黄河的断流问题,可不知是否有人关心过,黄河那传承数千年、浑厚斑斓的民俗文化的“断流”问题呢?
让人欣慰的是,现在,有了这样一本书,《流动的传统 —— 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这部由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记载黄河下游民俗事象专著的问世,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有可能“断流”的黄河民俗文化,可以在这新的载体中再“流动”起来。
作者在《前言》中称,《流动的传统 —— 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是“一部‘狭义’的黄河民俗的书。所谓‘狭义’的,就是把考察的范围限在黄河干流和最主要的支流所流经的地区,考察的项目则限于直接与黄河有关的部分。”应当说,《流动的传统 —— 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这部书,既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田野调查的专著,也不是一册情趣盎然、信马由缰的采风札记,而是两者有机的结合体。
这部书收录了不少有关黄河的图片,其中《淤废在河南范县境内的黄河航船》一帧引起我特别的兴趣,翻阅相关文字,是这样叙述的:90年代初,十几条簇新的铁壳机船“因为水少,泊在这里等待大水到来,可是,河水越来越少,风沙却不断侵漫上来,船只渐渐被埋在了土中。”而今,黄河下游最多的时候一年要断流200多天,看来,这些机船重新起航已永无可能了。
比之黄河生态意义上断流,黄河民俗文化的“断流”似乎来得更快,本书的最后一段是这样表述地:“黄河口的变迁,比人生变迁的节奏还要快,好多事情都来不及感叹。”人类对自然驾驭能力的增强,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社会结构的激变,加速了黄河民俗文化的消亡速度。从一座座大型水利枢纽将黄河一节节的拦腰截断之后,黄河大规模的航运,便成了历史,成了汪希玉这样的老船工无奈的记忆。《流动的传统》这部书的意义在于,将这类个体的记忆一一承载下来,变成一种公众的记忆。
本书的著作者山曼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和散文作家,曾著有《山东民俗》等多种民俗专著。他这次进行的为黄河民众传承纪志的工作,却是一项个体的、私人的行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8年的时间,山曼先生每年用自己菲薄的工资自费沿黄河进行田野调查,为黄河沿岸的众生立传。风情入目,杂树生花,苦作甘饴,乐此不疲。这就叫人心生许多感慨,目下许多渴望进入话语中心而不得的新锐学人,转而以“民间”、“边缘”的姿态出现,以民间代言者的身份出现。其实,这些所谓学人根本没有进入真正的民间,民间也不需要任何意义的代言人。从这个角度看,《流动的文明》的意义或许不仅仅在于民俗学本身。
翻览《流动的文明》,也有这样的一些感觉,一位退休老教授自掏腰包沿着黄河走,有时步履显得匆忙了些,有时走的离黄河远了一些。更为重要的是,也让人感到一种载体的无奈,我在黄河采访时,曾聆听过那高亢的黄河号子、回肠荡气的“酸曲”,而现在,它们却变成了简谱和文字,静静地躺在书中。如果它们永远流动在黄河沿岸那苦难而骄傲、木讷而豪情万丈的民众当中,而不是去抢救、不是用书这种不属于民俗文化的载体去承载,那才是这种文化的幸事。
这是一种幻想,而幻想对于治理黄河民俗文化的“断流”没有任何意义。黄河的中上游还在等待着本书的作者去为它立传。(完)

比克大魔王 发表于 2003-10-19 20:51:52

RE:【原创】避免黄河的另一种“断流”

现在的中国人根本不考虑黄河文化是否断流。就知道“钱+权”

寒溪 发表于 2003-10-19 21:00:36

RE:【原创】避免黄河的另一种“断流”

谢魔王兄

寒溪 发表于 2007-3-28 00:19:39

RE:【原创】避免黄河的另一种“断流”

山曼老师走了
   今天晚上,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山曼老师走了……
   在80年代,我还是一个小海岛上不知天高地厚的“文学青年”,在一家文学期刊工作的山曼老师来海岛采风,成为了我的老师!
   我调到了一家广播电台,与山曼老师在一个城市,当时,他也调入高校教书,开始从事民俗研究。我仍然是学生,不过,不再谈论文学,多是听他说“民俗” ,兴致是那样的好……
   从我单身、到有女朋友、结婚、有了小孩、我总有一个习惯,或自己、或带着家人、或与朋友一起,到山曼老师家坐坐,聊聊、蹭蹭饭,成了一个20多年的习惯。因为我从事不同的工作,所以谈论的基本不是他的专业,有时,我会和朋友用车拉着山曼老师,去附近的崐嵛山、槎山看看旧迹,去小山村拍拍刚开的桃花……
每到春节、仲秋,我都要像这个城市的人一样,准备一份较为好吃的礼物,送到老师家中。有熟人问,你在这里有亲戚吗?我说没有,有老师。熟人更奇怪的问,你不是没在这里上过学吗?我说没有,但有老师。
山曼老师姓单,名丕艮。我总称呼为单老师,我的生活已经习惯有这样一位老师了。今后,我周末没有老师家去了,节日没有老师家去了,海边小店上来新鲜的海味没有老师同尝了,崐嵛山的杏花没有老师同赏了,古旧小市没有老师一起兴致盎然的挑选剪纸、鱼盘、果模了……
    写到这里,泪水流了一脸……
2007年2月28日零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避免黄河的另一种“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