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迪 发表于 2004-6-25 23:32:50

《山海经》研究:老道手中的乾坤袋?

    《山海经》其书本身就足以令人困惑,可是,读了古今中外研究《山海经》的著作和书籍非但不能解疑去惑,反而更令人如坠五里雾中,愈发四顾茫然。汉代学者刘秀、王充相信此书是大禹和伯益在治理九州、周流天下时记载山川风土的地理风俗志;东晋学者郭璞认为此书是荟萃方外珍奇、阐发要道妙论的博物之书;朱熹称此书是依托《楚辞•天问》凑合之作,又称此书与《天问》一样,是摹写图画而成;元代学者胡应麟视此书为古今语怪之祖,纯为战国好奇之士搜采异闻诡物编造而成;明代学者杨慎说此书记载的是禹贡九鼎上那些魑魅魍魉的图像;清代学者毕沅、吴承志、郝懿行都把《山海经》当成地理书解读,毕沅实地勘查西北地理,欲把《山海经》中的山川风物落到实处,吴承志则兼采史传与传闻,把《山海经》的地域扩展到当时的四夷边疆。到了现代,西学输入,学者眼界大开,对《山海经》的认识也异彩纷呈、众声喧哗,鲁迅说它是古之巫书,记载的是古代巫师祭神厌鬼的方术仪典;茅盾、袁珂说它是远古神话,寄托了华夏先民丰富而奇丽的想象。
   古人眼界有限,故一直将《山海经》的世界局限于华夏九州,现代人视野恢阔,因此,说起《山海经》来也没了遮拦,卫聚贤说《山海经》是印度人写的,苏雪林则称《山海经》是古巴比伦人做的,书中的“海内”、“海外”的“海”就是现在的黑海、里海、地中海、阿拉伯海、印度海,法国人维宁称《山海经》中的汤谷就是北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山海经》又被从古巴比伦扩展到了新大陆。当代学者更是放眼全球,雄心勃勃地用《山海经》征服全世界,据说,北到冰天雪地的北冰洋,南到烈日炎炎的撒哈拉沙漠,西到埃及的金字塔、英格兰的史前巨石群、古希腊的雅典神庙,东到秘鲁森林里神秘消失的雅典太阳神庙、亚马孙雨林中的食人族、古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杀人祭都曾进入华夏先民的视野,都在《山海经》中留下了记忆。如今,随着人类把探险的疆域拓展到太空,关于《山海经》的想象也摆脱了万有引力的束缚和尘世常识的羁勒而神游宇宙,于是,《山海经》就成了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X档案”,而《山海经》中记载的华夏诸神则是曾经涉足人间的天外来客。……《山海经》越来越被说得天花乱坠,《山海经》研究俨然成了老道手中的乾坤袋,什么都装得下,什么都掏得出,竟比《山海经》还“山海经”了,民间俗语不是就将漫无边际的聊斋称为“说山海经”吗?

黄景春 发表于 2004-6-29 17:06:00

RE:《山海经》研究:老道手中的乾坤袋?

刘兄曰

《山海经》越来越被说得天花乱坠,《山海经》研究俨然成了老道手中的乾坤袋,什么都装得下,什么都掏得出,竟比《山海经》还“山海经”了……
帝禹山河图曰

何必惊讶?
在缺少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必然给假设以机会。
有如破案,一开始要怀疑所有的可怀疑的人,
随着证据的不断增加,才会逐步缩小怀疑范围。
景春曰:
老道手中的乾坤袋掏出东西,虽则神奇,却也有个技术法则,否则就乱套了露馅了。
对山海经的假设,要是没有个技术法则,就会陷入狂想。毕竟解读文本要受文本约束,不可抛开书本狂乱一通;即便欣赏交响曲,关掉灯光,任凭想象,也得依据音符切换呀!
假设是立足于实际情况的。非洲某个偏僻村庄发生了奸杀案,理论上说所有人类成员都在怀疑范围,但是有意义的怀疑对象还是她的左邻右舍,附近部落,或者再加上几个曾经光顾的游客。如果竟然把咱中国的某位从未涉足非洲的人(假设就是您帝禹山河图先生,纯粹假设,便于说明问题)怀疑在内,那是不是太离谱了呢?而这种怀疑还有什么价值?如果有人武断地说:就是帝禹山河图先生做了那件事,那不是太没有根据、太没有道理、太“山海经”了吗?
所以,研究山海经还是有个“技术法则”好,还是还原历史现实好,乱谱狂想曲,要不得!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本帖由 黄景春 于 2004-6-29 17:14 最后编辑 ]

889107l 发表于 2004-11-4 23:36:51

RE:《山海经》研究:老道手中的乾坤袋?

老兄,你的观点偏激啊!研究《山海经》我们必须明白他的几个重要的问题:
1、“海”“大荒”“里”的含义
2、叙述的坐标原点
3、远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
4、不能以现代西方的东西解释中国的东西
5、对世界范围远古的民俗、地理加以总结和对比
解决了以上几点,《山海经》就迎刃而解了啊
毕竟,我们是在几千年后来研究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海经》研究:老道手中的乾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