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钟老逝世周年祭
反复地看钟老的照片,仿佛他从未离开我们。转眼一年了,心中的哀痛尤在。谢谢大家传来的照片。RE:钟老逝世周年祭
我贴唐师曾文章的目的,是想让大家看看这位可笑的名“妓”是如何写钟先生的。钟老大概从来没有同他正式面谈过(我的揣测)。按钟老的性情,他不至于如此得意于自己在某刊上发某篇文章的。在唐“老妓”的笔下,钟老俨然是一个不近人情、自绝于时代的老怪物、老古董了。RE:钟老逝世周年祭
谢谢施兄的照片,带给我们温馨的回忆。RE:钟老逝世周年祭
不喜欢唐师曾的文章见过钟先生的人会相信先生是那样的人吗?怀疑唐师曾是否见过先生。
RE:钟老逝世周年祭
回burberry兄的话:去年钟老走的时候,广东的各大报纸都发了稿,但都只是作消息处理,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据说《南方周末》曾打算策划一篇主题为“钟敬文去世:一个学术时代的终结”的系列文章,后来为何没有做成也不知道。
我们01年底庆贺先生百岁华诞的会议是都报道了的,只是一家报纸一巴掌罢了,毕竟钟老还不是新闻人物,报道的档次反映了当地人群对文化的需求及态度,如果读者对象都是一群没文化的人,那又何必对牛弹琴呢。
广东媒体的新闻嗅觉都在“怪力乱神”和“钱”、“色”两字上,大约对文化名人也是不感兴趣的,《南方日报》的头头们都无力回天,何况我们这些小市民。
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想,这就是对先生的最好的报答。具体到我个人,就是尽快把先生交代的课题做完。
我们的《民俗学刊》第三辑是钟老纪念专集,该书已于02年12月底出版,我们已寄赠各大图书馆了。上面有许多纪念文章。
另外,中大中文系准备选挂一批在该系任过教的老先生的照片,包括鲁迅、郭沫若、傅斯年(傅是老系主任,但挂不挂他据说还是未知数)、王力这些人,当然会包括钟先生,总共据说选了14人,但如何排序尚不得知,肉食者之谋,挂出来之前,都只有小道消息在流传。
RE:钟老逝世周年祭
钟敬文南方周末 2002-12-26 14:22:28
面孔2002年末特刊怀念
(1903.3.20-2002.1.10,学者,中国民俗学之父)
□王铭铭
钟敬文先生,在我印象中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常让我想象到第一代现
代中国学术建设者们的青春。青春的钟先生,在25岁时即随顾颉刚等民俗学
家创造中国自己的民俗研究组织。在他的有生之年,钟先生没有停顿地坐冷
板凳,在民间文化的园地里耕耘。到他离开我们的时刻,这位世纪老人不仅
已经跟随着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20世纪的考验,而且在这中间花了长达75
年的光阴来研究民俗学,以散文、诗歌、学术论文、教学等等诸多的形式,
启迪了一代代中国人文学者。黄苗子先生说,先生是“五四之子,民俗之父
”。我想,如果说先生是“五四之子”,那么,我们也应当说,“五四”这
个概念在先生苦苦追求的事业里,表示的不简单是一种“求新精神”,而是
这一精神与被认为是我们民族“落后的表现”的民俗之间构成的枝与根的关
系;如果说先生是“民俗之父”,那么我们也应当说,“民俗”这个概念在
先生的思想中,表示的不简单是与知识分子毫无关联的“文化残存”,而是
它承载着和滋养着的民族精神。
1993年,还在英伦从事研究的我,借田野调查之便拜访仰慕已久的钟先
生。先生跟我谈了很多,一个完完整整的下午,流逝在先生娓娓动听的民俗
学阐释中。经历多少风暴的老先生,对青春时代的学问之爱,竟没有半点动
摇。我的学问与先生天差地别,“无知者无畏”,记得我说,“先生您孜孜
不倦地在民俗学花了这漫长的数十年,是不是从来没有感到有必要建立一个
研究机构来继承和发展先生的学问?”先生坦然一笑,他说:“在现有的空
间里,以一个教研室的规模来维持民俗学研究,这已经不容易;况且,大的
机构往往与个人的学问关系不大,甚至可能因为有了它而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
沉着的钟先生有他自己的谨慎。然而,谨慎没有让他失去学科建设的热
情。他嘱我以自己的角度向校方提出倡议。我家里仍然保留着那篇“关于建
立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的建议及有关说明”,在文中,我还能看到自己用幼
稚的语言写着:“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教研室,附设在中国文学语
言系,80年代以来开办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课程,并招收民间文化研究方面
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传播民间文化知识、培养此方面之教学、科研人才
做出了杰出贡献。它有良好的基础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中心。”
先生创建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是将近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先生飘
然而去,民间文化研究者们失去了一位学科的引路人。可是,他们的记忆里,
仍然留有他的影子———钟先生的韧性,他那永远青春的学术风度———依
然与民俗学这个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RE:钟老逝世周年祭
钟敬文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会纪要今天是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钟敬文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中国民俗学会、北师大中文系在师大科技楼225会议室联合召开了“钟敬文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会”。
参加纪念会的有来自京内外的有关专家学者及北京师范大学的部分博士、硕士生约50余人,会议在隆重简朴的气氛中进行。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主持本次纪念会,他含泪回忆了钟先生在民俗学事业上的贡献。中文系总支书记刘勇教授首先代表中文系总支、行政表达了对钟先生的敬仰与怀念,并对师大民俗学学科建设表示了支持与关切。接着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刘铁梁教授发言,说钟先生善于工作,注意工作方式,要学习钟老斗争艺术,要有理有利有节,求得生存发展。师大中文系副主任万建中教授回忆了钟老如何帮他由定向改为留校的过程,以及对他家属的关心,我们虽然在生活中有时扶着先生,但先生在精神上搀扶着我们。
年逾古稀的连树声老师是在座中钟老最年长的学生,作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他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至今如此。他深情地回忆了钟先生对他的影响。认为钟先生一生致力于学科建设,他耐得住寂寞,不考虑个人的学问得失,注意培养学生,他很早对女娲神话有兴趣,做了大半箱卡片,但还是没有自己写成论文,后来让学生完成了这一课题。钟先生的民间文化学主张就是要建立中国的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王文宝先生回忆了与钟老共事时的情景,认为钟老有一种人格力量,钟先生将后辈视为同志、朋友,对干事业的人十分欣赏。钟先生自己有韧性、实干,中国民俗学会很早有很多人想成立,如江绍原、周作人、赵景深等,都提出来过,都没有作成,这里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钟先生后来发起倡议,将中国民俗学会建立起来,这与时代有关系,也与钟先生始终坚持,不懈奋斗有关系。王先生最后说钟先生的精神是民俗学事业发展的动力。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的董晓萍教授含泪追述了钟老的人格魅力,钟老看重事业的传人,对学生用了全部的爱,对子女要求甚严。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学术经验智慧,但没有给子女留下什么物质资产。中央民族大学的邢莉教授回忆了钟老对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科的支持,以及对她个人的鼓励与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安德明副研究员代表吕微研究员、杨利慧表示对钟老怀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巴莫曲布嫫副研究员回忆了去年今天钟老去世前的情景,期待召开国际民俗学会,以满足钟老的遗愿。
师大的陈子艾教授是钟先生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生,她说学术是钟老的全部生命,我们要继承钟老的精神,齐心协力,在学科调整的机会面前,以自己的行动将民俗学科推向新境界。她对钟老一向重视少数民族学者培养的做法也作了充分的肯定。朝戈金就是一位蒙古族的学者,他曾经是钟老的学生,现为少文所的副所长,他说自己就是这样的受惠者,钟老对少数民族文学曾经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帮助该所培养了四位博士生。
鲁迅博物馆馆长王得后研究员回忆了与钟老的交往,钟先生给他上过民间文学课。他认为钟先生一生是从寻找鲁迅开始,以寻找鲁迅结束。鲁迅对钟不感冒,钟一生却不以为意。钟有一句评鲁迅的话,非常中肯,鲁迅的文学上的贡献,不如他在思想上的贡献。钟在《寻找鲁迅》的新版序言中说:“对鲁迅的评价,我们必须看到他的大处。”钟在百年中不断地追念鲁迅,他怀念鲁迅的一句诗是“不废胸头一像高。”我们对待钟先生要像钟先生对待鲁迅那样一种态度。钟先生有《拟百岁自省》诗,应该说是他的遗嘱。他在诗中说“学艺事功都未了,发挥自有后来贤”。学艺要发挥,事功更要发挥。事功是钟的思想基点。民俗文化学是学艺事功的合一,对于学问来说,文化比知识重要,精英思想只有深入民间,才能生根,我们的研究有传承文化的一面,也有改造文化,移风易俗的一面,改良人生。钟先生学艺深厚,有那么多博士、硕士,不会完全继承钟先生的学艺,学生也会分化,这是任何伟大的学者都不可逃避的命运。孔子如此,墨子如此,老庄也一样。任何学问,越是伟大,越是有分歧。“发挥自有后来人”。但无论如何,要学习钟先生对待鲁迅的态度,“不废胸头一像高”。
民俗学会秘书长高丙中最后作了发言。因为时间的关系,会上还有许多有话要说,有情要诉的同仁,没有机会发表。他们是北京大学的陈泳超、陈岗龙、人民大学的黄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苑利、哈尔滨师大的郭崇林、农业博物馆的贾文忠、首都师大的郗志群、北京师大的赵世瑜、萧放等。钟先生的子女钟少华、钟宜二位老师也参加了纪念会。(1217匆草)
[ 本帖由 1217 于 2003-1-11 08:01 最后编辑 ]
RE:钟老逝世周年祭
发几张照片,这是会场的情景。[ 本帖由 1217 于 2003-1-11 08:08 最后编辑 ]
RE:钟老逝世周年祭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在主持纪念会。[ 本帖由 1217 于 2003-1-11 08:07 最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