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j2005 发表于 2014-1-6 22:48:52

饮食文化:大冶民俗文化的一颗明珠

饮食文化:大冶民俗文化的一颗明珠
    柯小杰
   《大冶饮食文化》,不是一本学术著作,它是湖北大冶饮食事象记述的实录,它既是大冶人饮食生活的程式和心灵的节律,也是古今贯通的大冶文化信息的载体。
作为大冶人,本应对生养我们的故土引起兴趣,大冶文化的历史和民俗是必修课。由于我们热爱大冶民间的草根文化,时刻关注当地的文化事象。我们领悟到:对家乡热爱愈深,必然爱之愈切。这是我们编辑此书的起因和动机。
大冶人自古以米饭为主食,有糙米饭、熟米饭、红米饭、白米饭之分。民国以前,一般人家多用铁炉罐(一种口圆、底尖的铁铸炊具)煮饭,挂在通钩上,或置于炉灶上,四季咸宜。民国以后,用铁锅焖饭的日多。大场合、大户人家多用木甑蒸饭。一般农家则家家户户使用小木甑,干菜、荤腥等一起在甑内蒸熟。很多人家的饭中常拌有红薯、红薯丝、包粟、高梁、豌豆、蚕豆等杂粮,农闲时有的一日只吃两顿,或早晚吃稀饭。青黄不接时,饭中多拌有蚕豆叶、小竹笋、夏枯草等,或做南瓜粑粑、荞麦粑粑、麦子(大麦)粑粑、艾(蒿)粑粑等食用,所谓瓜菜半年粮。山区则一年四季吃薯丝饭。  
大冶称鱼肉为大荤,禽蛋鳅虾为小荤,豆腐蔬菜为索,俗称小菜。3餐有荤腥的,仅官绅富豪人家而已。一般市民只有初一、十五才吃红烧肉,叫“打牙祭”,平素能捡(买)豆腐、端水豆腐、弄点火焙鱼、淡干鱼、蒸(炒)鸡蛋之类就算不错。乡间,只有匠师上门或生日喜庆才称肉打豆腐。民间请客,用腊肉、咸鱼、鳅、鳝、干笋、豆腐等。 当然,海参、鱼翅、燕窝席,只有达官贵人方可问津。广大农村摆簇席,以十碗蛏干席为常。令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是,蛇肉、狗肉、蛙肉、脚鱼(鳖)、乌龟、乌鲤(财鱼)长期被视为厌物,不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准在灶上烹饪。  
比北方人幸运的是,大冶人四时均能尝到新鲜蔬菜,即使在冬天,也能吃到茼蒿、菠菜、油菜苔等绿油油的青菜。 大冶烹饪佐料有葱、蒜、姜、胡椒、八角、桂子等,这些佐料,不但能助其味,而且有提神发表、祛湿抗寒之功能。大冶人吃鱼,不放姜、辣椒顿觉味道全无。  
大冶人善于加工贮藏菜肴,普通家庭都会腌腊肉、鱼、卤蛋、做霉豆腐等。腊肉放在茶油或谷仓内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至于小菜腌制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家家户户都有酸坛,泡葛头、豆角、黄瓜、萝卜等可随时食用,经济方便。经淘米水泡过的刀豆、芋头梗风味独特。青菜、白菜经不同方法腌制,可变成风味各异的泡菜和盐菜。如脯成盐菜,则带甜味;若不放盐而让其发酵起酸,取出晒干,再与枫树叶等一起蒸熟,则芳香扑鼻,晒干后可长期保存。至于生姜、茄子、苦瓜、萝卜等晾晒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馈赠佳品。
大冶巧妇善作家庭副食品,仅红薯做出的品种,就不下数十种,可说花样翻新。如将红苕去皮煮熟捣成糊状,掺入芝麻桔皮,切块晒干叫苕角,用油炸或用沙炒,又香又脆;将红苕熬糖,又甜又粘。苕粉,又称芡粉,是上乘的流食。苕粉加工成粉皮,是农民最喜欢食用的干货之一。至于大米糯米,更可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副食品,如年糕、糍粑、汤圆、冻米糕、糯米鸡、棕子、八宝果饭、米粉等 ,都是大冶人喜爱的食物。每逢喜庆节日,主妇都要将自制的丰富多采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米泡等摆盘招待客人,叫“喝茶”(或米泡茶) 。  
大冶饮料自古丰富,农家大都自己蒸酒,客人来了,用锡壶盛酒在火中加热,慢慢品尝。富裕人家还自制甜酒。过去市民一般饮用河水和井水。 至于山区,很多人家自古就食用“自来水”,他们用竹枧将山后清泉引入家中水缸。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现如今,自来水基本走进了千家万户。
大冶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大冶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 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景,一个民族的繁荣。中国的文化的底蕴丰富多彩,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去了解与关注,一道菜就是一个文化的体现,一道菜便能诠释一个文化的内涵。我们的饮食关系到健康,而健康的人生便是发展的前提,我们不仅要了解我们中国有哪些特色菜,还要了解这些菜所表达的含义。

[ 本帖最后由 kxj2005 于 2014-1-6 22:50 编辑 ]

kxj2005 发表于 2014-1-6 22:52:26

柯小杰主编 《大冶饮食文化》即将由长江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饮食文化:大冶民俗文化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