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年会
2014年7月5日,“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年会”在北京联合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和《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联合主办。
到场嘉宾主要有: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
吕微 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宝秀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教授
张妙弟 北京联合大学原校长、教授
本次会议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张勃老师主持。
本次会议有来自北京、上海、辽宁、重庆、山东、广东、江西、天津、云南等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中国社科科学出版社、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等的参会者50余人。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11:35 编辑 ] 首先,张勃老师对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年会做了简要介绍,以及对每位到会嘉宾做了一一介绍。
吕微 张勃 萧放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11:36 编辑 ]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教授致辞。她对本次会议致以诚挚的祝贺,并对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做了介绍。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09:07 编辑 ]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研究员向本次大会致辞。朝戈金会长对中国民俗学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做了梳理,回顾了自己的治学经历,并对2003年开启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做了很高的评价!同时简要了台湾地区青年民俗学者的情况。朝戈金会长表示中国民俗学会仍需团结相关民间学术团体,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年轻人的不断进取!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09:42 编辑 ]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颁奖仪式。
张勃老师对此次征文做了详细介绍:
“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活动,至征文截止日期共收到论文29篇。经过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6篇论文获得“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1篇论文获得“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特别评审奖”。
“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
1.董德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 宋代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
2.张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候选人): 口承神话的叙述体系、叙事指向和传承场域——以哈尼族鱼创世神话为 中心
3.顾春军(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冥婚”流变考论
4.林海聪(中山大学中文系2013级博士研究生):分餐与共食——关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汉族饮食风俗变革考论
5.史献浩(苏州大学历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 存古:民初顾颉刚“保存唐塑”之倡导及其回应——兼论其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
6.张自永(赣南师范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十送红军》的文野之辨——兼论民歌的界定标准
“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特别评审奖”获奖名单
1.李昕升(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2012级博士生):再谈《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
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颁奖仪式将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首届年会(北京,2014年7月5-6日)上举行。6名“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得者每人将获得1500元奖金。
附:
“第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奖活动召集人: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评审委员会委员:
刁统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
冯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论坛》副主编,副编审)
韩成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宣炳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杨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评审委员会秘书:
张金荣(北京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
奖金出资者:
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冯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论坛》副主编,副编审)
刘晓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宣炳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钟宗宪(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次会议共募集奖金11000元,颁奖用资9000元,结余2000元,结余资金将用于第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09:29 编辑 ] 主题发言
主持人:张妙弟 北京联合大学原校长 教授
点评人:萧放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1、张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年博士) 作为意识形态的风俗观——以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历史实践为中心
2、王加华(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 “土”义变迁考
3、吕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康德对迷信的批判与中国现代的移风易俗 张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年博士) 作为意识形态的风俗观——以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历史实践为中心(1920-1978)
民间风俗是民众的生活文化。 风俗观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对行为习惯模式的认知。风俗观是构成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础,也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一个深刻影响 20 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始终将民众生活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研究,并体现为移风易俗的实践,形成了“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风俗观和意识形态。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叙事中,不同时代的移风易俗实践都与党的革命、 建设任务紧密相关, 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践表明,深刻理解生活于其中的民俗,树立务实的风俗观,有助于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一、从早期党组织到土地革命时期的风俗观嬗变(1920-1931)
(一)新纪元·新文化: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的风俗剧变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对“民俗”的有意识应用
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斗争(1931-1949)
(一)统一战线: “移风易俗”与“入乡随俗”的政治学
(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建国后的移风易俗实践与政治运动的文化逻辑(1949-1978)
(一)新国家、新政权、新风貌
(二)闻“风”而动:文化外表下的政治意识形态
四、余论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深刻影响了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在这张历史画卷中,民俗作为一抹基调和底色,始终随着“上层建筑”的活动而呈现出千般面孔。民俗、风俗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反而是人类活动的本色,是建筑文明的材料,是蕴含动力的源泉。忽视对于风俗、风气、民俗的调查研究,将会造成文化建设的盲目,造成文明发展的务虚。尤其对于意识形态工作而言,深刻理解生活于其中的民俗是一门极富建设性的功课。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10:18 编辑 ] 王加华(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 “土”义变迁考
传统中国是个以农为本的国度,于是作为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生发出丰富多彩的各种含义,如“乡土” 、 “本地的” 、“土地神”等。近代以后,随着中国国门的被打开,在强烈的“土” “洋”对比之下, “土”成为“落后” “不合时宜”的代名词,具有了强烈的贬性意味。20 世纪末期之后,随着人们对食品口味与安全的日渐关注及对传统的日益重视, “土”义又出现了一种“良性”变换,出现了“天然的” “传统的”等含义。总之,与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境相适应, “土”也分别体现出不同的意涵与情感色彩。
一、从具象到抽象: “土”义的传统生发与演变
二、 “土” “洋”之辨:近代以降“土”义的转变与社会影响
三、 “天然的” “传统的” :20 世纪末以来的“土”义变迁
四、结语
纵观几千年“土”义生发与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其中充满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变化。 虽然表面看来,近代之前的“土”义内涵并无什么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的价值判断在里面, 但若结合当时中原王朝(尤其是在中古之前)所处的“国际环境”我们就可以发现,就内外对比而言, “土”不仅不是“落后的” ,反而是“先进的” 。之所以如此,因为“土”代表着定居,代表着发达的农业文明。因此,与北方、西北方地区的游牧文明相比较, “土”自然也就代表着“先进”与“文明” 。事实上,发达的农业生产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正是中国能够形成“卑夷尊夏”与“天朝上国”观念的重要基础。但近代以后,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西方国家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于是在西方更先进的技术、 制度与观念映衬下,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传统中国文化的“劣势”被显露无遗,于是代表“本国” “本土”的“土”成为了“落后” “不合时宜”的代名词,因而是“不好的” ,需要被改造的;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洋”的“先进”与“发达” 。至此, “土”的价值判断开始发生了根本转向。不过 20 世纪末期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民众对饮食口味与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 “土”的情感色彩又出现了“良性”转换,代表了“自然”与“原生态” ,因而是“安全的” “口味好的” ;相比之下“洋”则是“非自然的” “人工的” ,因而也是“口味差的”与“不安全的”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传统”的日渐关注与认同,代表传统的“土”也不再是被打击与改造的对象, 而成为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提高族群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 因而也就是积极的、有价值的。总之,从古至今, “土”的价值判断与情感色彩大致经历了从“先进” (好)到“落后” (不好) 、再到“安全”与“有价值” (好)的转变。而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转变,又是与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境紧密相关的。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10:41 编辑 ]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康德对迷信的批判与中国现代的移风易俗
民俗学是“洋务派”出身
从表面上看康德与民俗并不相关,但从深层领域来讲却是互相勾连的
(仅限于)在本次发言中“民俗”=“迷信”
刘锡诚的相关论述:迷信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
信仰本身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涂尔干首先明确提出——以“成年礼”做例
普遍价值信仰是个底线——道德(儒家)
民间文学看似反儒学的,实际上是对儒学的一种更加纯化的学习,是一种新儒学的表现
共产党的移风易俗实际上是现代新儒学的革命、道德纯化的革命——康德对此的影响十分巨大
康德认为理性虽然只有一种,但使用的方式却有两种——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康德在理论理性上认为信仰是不存在的;在实践理论上认为信仰是存在的(好与坏的道德)——评价宗教的两个标准
中国共产党在移风易俗上有着一定的片面性,她把科学理性无限的扩大了
康德是对迷信进行批判最深刻的一位哲学家
好的宗教——理性的信仰——道德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中国人的道德是没有关系的——杨庆堃
蔡元培:理性与迷信的区分
康德判断一个宗教或道德是从一个动机开始的——康德是一个“动机者”(道德与动机)——我们却是一个“结论者”
吕微老师强调:动机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民俗文化的研究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11:36 编辑 ] 萧放教授点评:
张多: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但并非中国本土思想。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历了反思——利用——抛弃——拾起——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风俗变化更加剧烈,这与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变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这篇文章在风俗的界定,共产党要移什么风、易什么俗,她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是怎样。在研究方法上来说,不能仅依赖于一部典籍,还需要更多的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
王加华: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带有很强“土”性的社会。
土是自然的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如若更完美的,更多的需要将“社”(土地神)的信仰更丰富的描述一下。
吕微:理想的生活模式——理性的角度;经过批判之后的理性的生活模式——终极关怀
迷信通常来说是一种政权和宗教强烈批判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霸权的意味
道德究竟有没有普遍的评判标准?这是很难进行理性说明的。
中国的宗教有着很强的功力性,这来自于我们生活情境的束缚以及历史人物、事件的影响,因此不能用道德的唯一标准进行简单的评断。
需要更进一步的讨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时实际状态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5 12:06 编辑 ] 同志继续努力: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分组讨论 第一组 第一场专题发言
时间:7月5日13:03-17:00
地点:北京联合大学综合楼三层会议室
主持人:赵志(中国友谊促进会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点评人:叶涛(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报告人:1、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古代社会的移风易俗思想谫论
2、杨辉(气象出版社编辑) 汉代音乐教化与移风易俗
3、王素珍(山东大学博士后) 风俗的地理区划与价值评判
4、郜冬萍(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民俗观之嬗变——以《风俗通义》和当下为例
5、刁长昊(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从苏轼的风俗思想看文化秩序的建构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7-8 19:35 编辑 ]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古代社会的移风易俗思想谫论
移风易俗是人在有意识促使风俗发生变化方面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动。作为思想观念,移风易俗是指人们关于移风易俗之必要性、重要性、目标、主体、对象、措施等一系列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作为社会行动,移风易俗往往是统治者或者社会精英为了一定目的而采取措施以改变某些风俗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对日常生活现状的干预,是一些人在一定观念支配下,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打破现存秩序、使之朝向另外一种秩序变化的过程。中国古代的移风易俗思想内容丰富,古人对于移风易俗的可能性、重要性、价值、方法等方面均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他们强调移风易俗的治世价值、在法治与礼教两种方法中更主张后者,更重视社会上层和国都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作用发挥。这些思想在某些方面虽有其局限性,但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而言仍具有重要价值。 杨辉(气象出版社编辑)
汉代音乐教化与移风易俗
汉代移风易俗举措主要包括:汉武帝立乐府采歌谣以观风俗、统治者遣使循行以采谣观风并教化风俗、地方循吏用礼乐教化来移风易俗,这些均体现了当时官方在政教观念上对音乐之移风易俗作用的高度重视。但实际上,在移风易俗举措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化始终处于缺席状态,这意味着白虎观会议所确定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政策在汉代最终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也体现了汉代音乐之审美意识形态地位的矛盾性。 王素珍(山东大学博士后)
风俗的地理区划与价值评判
我国古代关于风俗的认识,较早是从风俗的差异开始的。差异是风俗的基本属性和存在特性。风俗的差异性,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加以审视。第一,在空间这一维度上,表现为风俗的地域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第二,在人文伦理这一维度上,表现为风俗的道德价值评判有异,即“风俗有美恶、有薄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