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这篇论文由本学期的一篇作业修改而成。修改过程中得到师姐西村真志叶的热情帮助,特此致谢!
[ 本帖由 小竹子 于 2006-7-9 16:15 最后编辑 ]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亲爱的周春:首先,很抱歉,我原来说好帮你看这篇文章,却一直没有给你好好地回复。因为,我没想到你还有参加征文活动的打算,以为是作业而已,隔几天再看来得及,真对不起。
说完一个对不起,还有一个对不起。喜欢挨骂的人往往都以为别人也同样喜欢挨骂,而不幸的是,我就是这样的人。而且你也真是的,偏偏指名我,难道不怕死嘛……,真的很不幸。虽然你的这篇文章写得比前一篇好100倍,但我不打算夸你半句,就要说些不好听的。这不是因为师姐最近很郁闷想找个地方发泄情绪,只是为你好。如果我的坦率和期望伤害了你,很抱歉,师姐不是故意的,只有好意,并无恶意。
那么,请周春先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再看下文:
我对你的论文题目很感兴趣,是非常感兴趣,因为它看起来和我最近发在《民间文化论坛》上面的文章非常相似。于是,我开始兴致勃勃地看摘要,而谁知,摘要的第一句居然让我歪头,第二句让我皱眉,第三句让我叹气,一直看到最后一句,我就不知道该不该再往下看了。
先不说别的,就说一点。你在摘要中写道:“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个文类之间的混乱,甚至成为一些学者试图回避具体文类概念的原因之一”,是的,我也这么想,所以在我的那篇文章中是才这么写的。而你为什么在你必须简括主要内容或观点的摘要中引用我的话呢?所以,我看到最后一句“本文对散体叙事中这三个文类的界分进行了简要的回溯,并分析了三者之间出现混乱的原因,进而对民间文艺学中文类研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述”时,禁不住怀疑你并没有得出不同于我的观点了。
不过,我还是先把疑惑和担忧搁置在一边,先看了看文章的标题。首先,第一个标题“前言”显然是要改的。你的摘要实际上就是你的前言,你可以直接进入话题;其次,如果你的写作目的是反思,而且准备用一些口头传统理论,那么最好再考虑一下是否采用“散文”这个词;再次,如果这篇文章是论文而不是读书报告,那么,最后一个标题“笔者的一些思考”是显然不合适的,因为你的思考应该存在于每一节、每一句里面,否则它谈不上是“论”文。
其实,最后一个标题已经可以说明这篇文章最严重的问题了,就是:你写这篇文章没有下太多的功夫(或者说,你的功夫下错地方了)。我关注体裁的时间毕竟比你长一些,看过的相关著作也比你的多一些,而且我还给你开过书目,所以,正文中哪些是你自己说的,哪些是别人说的,这还是可以看出来的。我大概算了算,根据我的阅历看,这篇文章中(包括注释),至少有60%是别人的,只有40%才是属于你的。而且这60%里面大概有3分之一来自我的硕士论文或其它已发表过的文章。尤其是学术史梳理和“笔者的一些思考”部分,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在阅读《反思与重构——中国民间文艺学体裁学研究的再检讨》。如果这是一篇读书报告,也好。但如果是论文,别人会误以为你在抄袭。当然,你完全可以借鉴别人的观点,但别人的观点应该都是你的出发点或跳板,千万不可以把它当作终点。要想引用,那你也先下点功夫咀嚼一下,然后再用自己的嘴巴重述一遍,不要让别人看得这么明白。如果嫌麻烦的话,加引号也好,加一个引号应该不会占你太多的时间,比较省事。不管怎么样,你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要有自信,一定要学会怀疑或否定别人的观点,或者利用别人的观点去说些属于你自己的话。
还有一些细节的问题。我就先随便挑几个说一说。
如P.2.“作为一种活态的语言传统,口头文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传统性,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中,口头文学的分类规则以及文类所体现的基本特征都是不尽相同的,这是由多种历史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共同决定的。了解口头文类的三个基本特征,将有助于下文对口头散体叙事文类的讨论。”难道书面文学不是这样的吗?退一步讲,假设你的意思是“这些特点在口头文学上面更明显”,你也始终没有说明所谓“口头文类的三个基本特征”到底指的是什么。再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分类不仅取决于分类对象本身,更取决于分类主体的视角。的确,“分门别类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理性把握的一种基本方法”,但你也不要忘记分类同时也是一种基于社会认知关系的共同体逻辑(可参考福柯《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等)。
如PP.3-5.你正在讨论中国的“口头散文叙事的文类问题”,为什么又突然要提到巴斯科姆呢?即使“在国际民俗学界,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界分以巴斯科姆的概括为代表”是真的,你何必给他分出两页做那么详细的介绍?这对你后面的论述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去掉这一部分,整个论文结构可以变得更紧凑一些。
如P.8.“用“故事”一词来指称散体叙事的三个文类似乎已成某种惯例,这样的做法导致“分析的” 故事概念与“原生的”故事概念的混淆,虽然“在其背后可能存在着研究主体对被研究主体的一种人文关怀”,但是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分析的”和“原生的”概念在使用上的一致性,避免两个范畴的概念混用可能带来的混乱,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通约性。”我想,你误会我那篇文章的本意了。你当然有权力对它进行自己的解读,但是,你在前面也说过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既然如此“分析的”和“原生的”概念怎么能又何必“尽量保持”“在使用上的一致性”呢?你在后面分析“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之间出现混乱的原因”,是不是为了说明它的不可能呢?
如P.11.“笔者将以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为例,讨论民间文艺学中文类研究存在的合理性。”这是这篇文章最后要讨论的问题,你所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口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它与一般的文学,即作家书面文学有着根本的差异。我们对口头文学的研究不能套用书面文学研究的范式,而应该进行超越纯文艺眼光的理论创新,建立一套符合口头文学特征的研究范式。民间文艺学中的文类学研究,应该建立在具体的演述场域中,即在口头文学获得意义的动态语境中,对各种文类的口头文本进行研究。具体到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研究上,我们也应该采用这种口头范式,在寻求与地方性知识进行对话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去探求散体叙事各文类的奥秘,进而实现对人类话语多样性的认识。”从这一段话里面,我没看到一个叫做周春的人,甚至没看到你前面做过的任何论述内容(我最初的担忧不幸实现了)。你写这篇文章,难道只是为了重温别人的观点乃至学科共识吗?如果得不出不同于别人的观点,你是不必花时间做文章的。你是不是希望引起学界对这些观点或共识的重新关注呢?而我以为,这一类的工作,等到有人叫你“周老”的时候再做也不晚。反正不像是一个有前途的博士研究生非做不可的事情。
我已经说得不少了,相信周春现在满面泪水,对我怀恨在心,还是到此停手吧。西村师姐本性善良,不忍心像某位老师那样温柔到底。
其实,说来说去,我只想告诉周春:你一定要自觉地意识到你是一个博士生,而且还是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生,要珍惜你的一分一秒去看书、动脑子,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读博士,难道只是为了糊弄文凭好找工作吗?肯定会有这样的人,可能还不是少数。但我相信你不是,至少希望你不是,周春毕竟是我所疼爱的也是所尊重的师妹。
我们现在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因为我起步比你早一些,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走到了这里;虽然你起步比我晚,可以省点力气,很快赶得上我。不过,我原来帮你看文章、开书目、借给你书,这些都不是为了让你偷懒,只是为了让你快快赶上我。如果你将来选择继续走这一条路,我是真的希望我们一起切磋琢磨、钻研学问的,甚至还期望你能超过我,因为这样我才起劲,觉得有趣,但无论如何,我也不愿意看到你一直跟着我后面。
以上是我读完你这篇论文后的若干感受,顺便说了些废话。听不听由你,你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应该自己判断里面的是非,然后决定接受与否。
……真是,谁让你写这个题目的呢,还叫我提意见,咳,可怜的周春,别哭,下次来师大记得到我那里,师姐再请你吃刨冰哈?
[ 本帖由 西村真志叶 于 2006-7-9 09:42 最后编辑 ]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看来,西村将来是个好导师。周春师妹找对了人。看西村的话,重拾在北师大的日子……如今出了师门,入了校门,能听到的批评更少了,不是自己做的好,而是有意见的人懒得提了。由此,认真而直率的批评是最为宝贵的。
在论坛上能看到的光明磊落地直言批评者,潜水的除外,最多的是施爱东,他还挑起石榴之战,让刘宗迪、吕微、蔷薇剑和他交手,此外,陈金文也常常“四处点火”(陈金文语),还有就是西村了。难得,难得。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6-7-9 08:26 最后编辑 ]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我在师大的时候,经常对老林、李列和小漆等一干弟兄们说:因为西村,我对日本人充满敬意。
因为黄金姬,我对韩国人充满敬意。
再次表达我的敬意!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看了西村女士对周春论文的批评,我想,如果这是一种日本导师的风格的话,这种风格真的需要中国的导师们好好学习。中国导师是什么风格呢?钟宗宪贴过两个兔子寓言,想必大家还有印象。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佩服西村师姐!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首先我要对西村师姐表示歉意,西村师姐是我最佩服的学长之一,能够得到她的指点我感到非常幸福。但是当我的同学告诉我我在坛子上挨砖头的时候,当我看到西村师姐和诸位的批判的时候,我还是如西村师姐预想的那样泪流满面了。我知道大家对我的批判是善意的,我真心地谢谢大家,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把它先撤下来,其实昨天看了施爱东老师的文章我还一直在想,为什么孟姜女的传说我们一直在说“孟姜女故事”呢。对于我所讨论的问题,自己也还没有弄清楚。有时甚至想认同相反的观点,比如我自己的硕士论文使用的就是广义的“民间故事”的概念。这篇文章原是读巴斯科姆论文的一篇作业,很多问题想得都过于简单,也不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很多问题还得继续向西村师姐请教。我自己的检讨和反省还是留在底下进行吧,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西村师姐,一切尽在不言中。放心吧,我还会去师大找你的。
[ 本帖由 小鹿纯子 于 2006-7-9 16:35 最后编辑 ]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管理员能否帮忙我把附件撤下来,谢谢了!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俺也郁闷了!小鹿别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前面的话只是就西村那种认真劲儿而言。我说西村将来是好导师,并没有暗示你的导师不是好导师,那可是咱敬爱的师兄呢。而且,你的行文比我的毕业论文要成熟多了。不要背负太多的负担,你就是你自己。论文没有完美的,再好的东西,在行家的眼里可能都是千疮百孔的。你还在学习,论文显得稚嫩(况且只是在行家眼里的稚嫩),这才像学生啊,如同儿童一般,要都像成年人那样深沉、周密,怎么可能,而且也失去了儿童的纯真、游戏和想象了。我看,连你的哭泣,也透着可爱、单纯,这就是你。
若我的话给小鹿带来伤害的话,非常抱歉!也希望小鹿勇敢而自信地把论文修改好贴上来!
我也很难过。 :lol: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6-7-9 17:15 最后编辑 ]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谢谢宜家师姐!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亲爱的周春:在我眼里,你始终是一个很勇敢的女孩子。我相信你能承受得住,所以才那样直说的,当时我也没有想得那么多。但不管怎样,你果然没有辜负师姐的期待。谢谢周春的勇敢、实在和很强的责任心。师姐真为你骄傲。
其实,我知道这篇文章本来是你读完巴斯科姆论文以后写的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以梳理为主,这很自然。论文和读书报告,评价标准完全不同。既然你说这是一篇读书报告,好了,现在我终于可以毫无水分地告诉周春,这是一篇很成功的读书报告,写得很好。
只不过,周春可能受到了西村师姐的坏影响,你前面的自省,有一个地方“用词不当”。大家哪里“批判”过你,这些那些都是“善意”的批评。尤其是施师兄,他的批评是最善意的。他善意到了什么地步呢?为了帮助你从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自立和负责的人,他甚至放弃了当好人和讨好女孩的绝好机会。在我认识的人里面,施师兄还是最真诚、最朴实的人之一,你信得过他,他说的每一句都值得你记住,如果有哪些话你暂时无法接受,那先不用管它,总有一天你会想到些什么。
宜家老师在为你难过,而我却为你高兴。这不是因为我是个没心没肺的日本鬼子,而是因为我觉得你很幸运。有人说“被人讨论是一种幸福”,其实被人批评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批评实际上意味着别人对你的关怀和期待。而以前,我就是没有这个福气,不管做得好不好反正大家都要夸我,所以只好反反复复地自我批评、自我检讨,但最后还是差点“被捧杀功夫断送性命”。如果那一天没有如天使般的刘宗迪老师闪亮出现在我面前,用他“如沐春风”的话语狂骂我,那么我还真不知道现在会怎么样。因为刘老师的骂术天下一流,他还可以把我从濒临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而在我们周围,这样温柔的出色骂师少之又少,不是人人都可以碰上的。而你真的很幸运,在还没有走到那个地步以前,有这么多好心人把你拉了回来了。所以师姐真的为你高兴。
我猜,周春这个爱哭鬼,还在哭吧。不过,最近天气闷热,多流泪、多喝水、下下火,也不错。
等你哭完了以后,希望把对我的怨恨和愤怒转换成动力,在这篇读书报告的基础上继续写一篇论文。师姐盼望早日拜读周春的新作,而且随时奉命骂你。除了我,论坛上的所有好心人都会为你准备大块小块砖头,等着你。这些砖头都是你的宝贝,值得你珍惜一辈子。
就像施师兄所说的,大家都还像过去一样的喜欢你。但他这次说得不够精确,应该说,大家都还像过去一样的喜欢你,但西村是例外。说真的,我原来很喜欢你这个好师妹,但是经过了这件事情以后,我比过去更加的喜欢你,这都是因为你的勇敢、实在和很强的责任心。
周春,好姑娘,别再哭了,起来看一会儿书吧,晚上时间还长着呢,哈?
[ 本帖由 西村真志叶 于 2006-7-10 02:25 最后编辑 ]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感慨良多!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看到这些帖子,特别怀念在师大的日子。如今,偏处一隅,举目无亲友,更是对熟悉的言词有诸多感触。听师姐说我的一位师姐在网上挨了砖头,于是就马上抽时间上网察看,却原来我的漂亮师姐已经把文章撤下了,但是诸多评论还在,显示着发生过的事情种种。说话的人基本都是我熟悉的。小鹿纯子是我的同门师姐,交往很多也较深,这次“挨批”我也心有戚戚。打电话过去,师姐已经坚强起来了。只是小习惯还没改,最后还不忘缠着师弟要吃的,呵呵。师姐还是小孩子脾性和脾气,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次的事情师姐不让我问,还是感到很不好意思。我说,咱们是学生,接受批评很正常。回头一想,自己哪还是学生!已经工作一个半周了!应该成长起来了。师姐或许也没有在心理上成长起来,还把自己当作小孩子、小学生。学生们、老师们都说,不怕学生犯错误。正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所以我们也就往往顾不了把么多。师姐呀,我们还是要马上成熟起来,定位好自己。或许,很多的同学也需要这样。
我敬爱的西村师姐,看到你的评论我一下子回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当时也正是因为你毫不保留的批评和启发,才使我的论文稍微成点样子,也逼使我思考更为深入的问题。在多次的场合西村师姐都对我鼓励、批评有加,我一直感动着。西村师姐在学术上从来严谨、严格,甚至严厉!不光对自己,也对所有求她帮助的人和学术界的人。所以,当转告我小鹿纯子挨砖的消息的师姐说西村应该私下对小鹿说这事的时候,我说这是西村师姐一如既往的风格,她不会在学术上有丝毫的“圆滑”。这正是我所尊敬的西村师姐。如今,渺渺远隔,再也不能随时聆听师姐的严肃、温和、优美、动听的声音和教诲了。
施爱东老师是大腕,我不能说和他关系多好,那样可能就会有人说我扯虎皮做大旗了。但是施老师确实对我帮助很大,关心有加。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能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高深的学术问题,不会因为学生的粗狂与浅薄而有丝毫的不屑。施老师的点拨还曾使我的一篇文章“蓬荜生辉”,得到了老师们的一些肯定。就我的理解,在这次事情上,施老师与原来的风格同而不同。同在一贯的语言清晰,不同在一改往日的语言犀利而比较温和。或许,施老师的“狂风暴雨”只会落在有能力承受的大腕身上。我的师姐小鹿应该感谢施老师。
还有宜家师姐,特有的女性的温柔和体悯。但是师姐,不必。一方面小鹿还是学生,经历这种事情会对她有很大的促进帮助,相信聪明的小鹿世界会很快“转化为动力”的。另一方面,西村师姐、施老师都是绝对的出于好意和提携后学的热心。
最后,我说一句,学术的问题在这儿我不敢谈。但是,就这件事情而言,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是非”,小鹿师姐也会慢慢明白的。在我们的学界能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出现,真是我们的幸事。我们一方面可以以此为鉴,另一方面可以从中汲取学术前进的动力。
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我正在看参评的论文,周春,你的论文怎么没贴上来?叶涛RE:[征文]口头散体叙事的文类问题——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三种文类的再思考
看到小鹿老师的留言了,感动而又惭愧!那篇文章我想暂时搁下,等以后有新的想法以后再拿出来修改吧,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一时很难理清思路。
叶老师,不好意思,我的论文暂时不参加这次的征文了。
祝这次征文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