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兰 发表于 2006-7-27 22:46:47

救命啊!!!

有人一不小心陷入了人民口水战争的汪洋大海。


七夕与情人节的“间离效果”
--------------------------------------------------------------------------------

金羊网 2006-07-27 16:31:39



徐迅雷

又到七夕了。

一说七夕,相信现在多数人脑子里立马蹦出“中国情人节”的概念。今年农历还闰了七月,媒体于是做了“顺水人情”,说今年7月31日和8月30日都是“七夕节”,这样就有两个“中国情人节”(见7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加上此前“洋为中用”的西洋情人节,一年就可以过上3个情人节啦,真是乐死爱过节的情人们!

然而,七夕到来前夕,有专家说:七夕与爱情无关,不是中国情人节!7月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宗迪认为,七夕故事和风俗的时间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个秋天的节日,尽管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演绎出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七夕起初却与爱情无关;而且古文献资料表明,七夕对于婚嫁而言并非吉利日子;现在将其弄成“中国情人节”,是“文人的鼓噪加上心思活络的商人炒作”。刘宗迪研究员把话说得很重:“认定七夕就是中国情人节,可谓数典忘祖。”(7月24日中新网)

这个新闻披露后,网友评论几乎是骂成一片,有的板砖拍得够狠。这里选录一个比较中性的跟帖:“鲁迅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自然成为了路。现在我想告诉这位砖(专)家的是,世上本无节日,在同一天为同一件事庆祝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节日。”这倒说得颇在理。而把七夕说成是“中国情人节”,确实是近年来冒出来的事,我想找找源头在哪里,费了我老大的劲,终于找到了一个源头:

早在1993年,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提出:何不搞一个中国的“情人节”?1993年3月11日的《报刊文摘》,转摘了当年《时事报告》第2期所刊登的徐惟诚的报告,其中说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有许多被淡化了,没有过去那么热闹了,这似乎不太合算;“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白居易写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月七日长生殿的誓词。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一天当作中国的情人节,省得小青年去过外国的情人节。”

这是目前我查到的给七夕“穿靴戴帽”封为“中国情人节”的最早建议。如今几乎可以确定,这个“七夕·中国情人节”是一个新造的节日,七夕的文化内涵中,并无情人节的内容;当然新造也可以,不过不要硬造,更不要认为七夕在过去就是“情人节”。

将古代的七夕与现代的情人节相对接,客观上倒是创造出了一种奇妙的“间离效果”。“间离效果”是戏剧表演概念,发明人是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就是把熟悉的陌生化的效果,因为太熟悉的东西使人丧失了思维的空间,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才能使观众从“惯性观赏”中“间离”出来,这样的反差会产生一种张力,让人觉得新鲜有趣。遥远的古代七夕节与熟悉的现代情人节,两者之间相关又相隔,既依存又对立,这种“间离效果”突出了幻觉与现实的关系,这还是蛮有意思的。

我并不反对“假作真时真亦假”地把七夕看成今天的中国的情人节。但如果把“七夕·中国情人节”当作含有民族自尊的文化符号,未免有些牵强。在当今越来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确实十分需要文化敏感性,但想以“中国情人节”来抵消、替代“西洋情人节”,则大抵是一种文化虚妄;而商家借机一窝蜂地狂炒狂卖一把,发达了自家钱袋是肯定的,但想以此“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七夕的“情人文化”内涵,那几乎也是菜篮打水一场空。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节日是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是老百姓自己选择的,如果仅仅因为西方有个情人节,我们就要硬弄一个自己的情人节,这反而没必要;如果年轻人都喜欢,“庆祝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节日”,那形成一个“中国情人节”,挂在七夕节或其他什么节的名头下,倒也无所谓,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已从根本上保护了传统的节日文化,否则要被牛郎织女笑话的。

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情景,本身有着很强的戏剧“间离效果”。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曾提出建议,干脆就通过立法将七夕节定为中国的“情侣节”,这在我看来,反而削弱了“间离效果”。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可以开发出来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普遍意义的因素;但是,因为传统与现代两者间本身就有很强的“间离效果”,融合并不那么简单,所以不能因为一时难以“捏合”就认为是“传统的断代”;而简单地给七夕穿靴戴帽,封为“情人节”或“情侣节”,直截了当地、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情人们的“节日载体”,怕是失去了富有戏剧性的“间离效果”,实际功效可能恰恰相反。

品三 发表于 2006-7-28 14:40:11

RE:救命啊!!!

在这场“群氓暴力”中,宗迪千万要想得开呀。
家里的什么菜刀剪刀指甲刀,先把它收起来;粗绳细线裤腰带,先把它扯断了;生水熟水自来水,先把它放光了。切断一切可能造成意外的可能。
想不开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记住,打119,112,110都可以。

Karin 发表于 2006-7-29 17:45:47

RE:救命啊!!!

还得自救?
---------------------------------------------
专家质疑七夕节 称三月三更适合做中国情人节

时间:2006年07月29日13:54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后天,就是七夕节了,当“中国情人节”已成为这一传统节日的别名时,民俗学者刘宗迪的质疑声在网上引起争议。“把七夕当情人节来过,可谓数典忘祖”,这一说法引来不少网民的“板砖”,但也有网民表示赞同。

  “传统节日为何不能赋予新的内涵呢?”、“创新也要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两派观点都不肯退让。




  学术文章引发争议

  7月24日,一家新闻单位发表了一篇报道,称在一次学术研究会上,刘宗迪提交的文章表明,自古以来七夕就与人们谈情说爱无关,只是有些人的鼓噪和商人的炒作,才使这个原本被冷落的节日突然热了起来。该报道经网络转载后,立即引发争议。昨天,刘宗迪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该报道没有采访过他本人,因此一些说法不够准确。

  “有人愿意在七夕过情人节是他们自己的事。”刘教授表示,“我的本意是,把七夕当作情人节来过不合乎传统的。”

  古时七夕不谈爱情

  刘宗迪告诉记者,他的文章发表在《读书》杂志第七期上,文章分析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以及七夕风俗的由来。原来,“牛郎星”原名叫“牵牛星”,古代农历八月黄昏,当这颗星移动到天空正南方时,正是祭祀用的牛膘肥体壮之时,它们可牵出来接受挑选,故名“牵牛”。

  而农历七月黄昏,当“织女”升上头顶的时候,正值暑气渐消、秋凉乍起、妇女纺线织衣的时节,因此,这颗星就被称为“织女”。此时银河横贯夜空南北,织女和牛郎隔河相对,这一景象,触发了古人的想象。

  “这说明七夕的由来是与节气紧密相关的。”刘宗迪说,“七夕的主要风俗一直是乞巧,因为过了这天,妇女们就要缝制寒衣了,所以要在这一天祈求心灵手巧。判断一个节日的性质,关键要看它的习俗内容,而传统上七夕根本没有青年男女聚会联欢、谈情说爱的习俗,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及由这个故事引发的关于爱情的想象和创作,就想当然地把它当成是情人节。”据刘宗迪介绍,出土的秦代占卜文献《日书》,就明确把牛郎织女视为对婚姻不利。

  “三月三”更适合做情人节

  “真是个‘砖’家啊!我们想有个中国人的情人节,选在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有什么不可以呢?”“别把问题搞得这么复杂好不好?”在网络论坛上,刘宗迪的观点挨了不少“板砖”。支持者则针锋相对地说:“想找个传统节日来压洋情人节,也要找得准点啊。”“七夕情人节有很强的商家炒作因素在里面。”

  对于这场“口水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萧放认为,把七夕选作情人节未尝不可,但不是最好的选择。“节日的内涵是在不断发展的,传说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可以发展出情人聚首的含义。但在我看来,把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作为情人节更为合理,因为从周朝开始,它就是男女游春幽会的日子。”

  作者:记者 俞陶然


戈兰 发表于 2006-7-29 19:10:46

RE:救命啊!!!

还好,这次至少拉来一个姑爷垫背。

蔷薇剑 发表于 2006-7-30 18:03:14

RE:救命啊!!!

深刻同情戈兰!
蔷薇剑以及富有同情心的全宇宙人民声援你。

子不语 发表于 2006-7-30 23:34:14

RE:救命啊!!!

原来大侠都有两套马甲??!!

明白的人心知肚明就好了,不明白的人怎么解释也不明白。
而已经明白还装糊涂的人是最可气的!!

戈兰 发表于 2006-7-30 23:47:10

RE:救命啊!!!

子不语说的是谁?我怎么越来越糊涂了。

郭襄 发表于 2006-8-1 09:30:22

RE:救命啊!!!

子不语兄显然是中了记者的招了!
那帮唯恐天下不乱的文化流氓,(加文化两个字还算抬举他了)到处煽风点火,见缝插针,没事还要找事,有一点点事端就非把事情搞大水搞混,否则决不罢休!
所以,他们说出来的话可信度都在0以下。他们只不过是借别人的嘴说自己的话,让你背黑锅事小,如果能就此挑起事端那就太棒了!
所以,谣言止于智者,是硬道理!
千万别为了这些小人的嚼蛆而误会了自己的同志。那就是亲者痛而仇者快了^^

戈兰 发表于 2006-8-1 12:08:57

RE:救命啊!!!

哈哈,郭少侠来了,就又救了。
不过,郭少侠大概也误会了子不语的意思。
我想,子不语也是调侃,并无歹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