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red4nt=楷体_GB2312]楷书五号中 过年过年是我国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的衣。食。住。行。娱乐。省亲访友。祭祀等活动,囊括了华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自然,人文,习俗,艺术,语言,礼仪,工艺的精华,是个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重大的节日。参与成度可说是全国上下,家家户户,男女老幼无所不在。是任何节日无法比拟的。是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年,是时间,空间的计算单位,按伽里略和哥白尼的学说,是地球绕太阳从某一标定点回到同一标定点所经历的时间。按着所选的标定点,在天文学上主要分为恒星年,回归年,近点年。
年还有黄帝纪年,女娲纪年,佛纪年。
黄帝纪年。黄帝居住在西北方,曾居住在涿鹿(河北涿洲),姓姬,号轩辕氏,又称:有熊氏。他的妻子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干支纪年),伶伦制乐器。民国初期曾用黄帝纪年法,黄帝纪年是在公元前2697年开始的。计算法:公元年加上2697年就是黄帝纪年,今是黄帝4704年。
女娲纪年比公元早5909年,今年是女娲7916年。
佛年是释迦牟尼。多达旦涅槃的那一年开始的,即公元前543年,今年是佛2550年。
年还有另外含意,如,年纪。年成。过去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
中国人过年是非同小可的节日,就连病死了人后也不办理丧事(腊月二十九,三十,正月初一,初二这几天),要等到过了初二或初五才出殡。
在我小时候(50年前后),农村的人们,一进腊月人们就忙了。大人们开始推年磨,轧面摊煎饼
轧面:小米放到水里,捞出来放到萝筐里,用布盖上,再放到热炕头上闷一夜,让它软化,第二天再用碾子把它轧成面,然后用水把它合成糊,再发酵,发酵后再用碱《碳酸钠》中和它的酸度,这样就可以用来摊煎饼了)。
推年磨:石磨是由两块圆的大的硅酸砂岩石做的,上面的一块有两个和上扇厚度一样深的直径10到15公分的石孔,把粮食放到石磨上,然后套上一个马或驴,骡,牛让它做园周行走,戴动磨的上扇转动。上面的粮食便顺磨眼(石孔)流下,因磨的下扇不动,被磨碎的粮食便从缝中漏出,再用箩把大的筛出后重新放回到磨上再磨碎 ,箩下面的细粉就可用来包饺子和蒸馒头了。
那时,条件比交好的才有牲畜推磨,穷人是要用人抱着磨棍去推磨的,或去向有牲畜的人家去哀求,借人家的牲畜用一用,推一推年磨。
那时产的粮食少,小麦更少,一年到头的是见不到馒头的。只有到年才能吃到馒头,但,不是纯小麦面的,是掺上玉米面的,就连除夕晚上和初一早上吃的饺子也混合面的。那些更贫穷撩倒的人家,是吃不上饺子的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皇家一晨膳,穷人十年粮!
腊月和腊八。
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公元100年东汉和帝的太尉南阁祭酒许慎撰的《说文解字》释:“腊,合也,合祭诸神者。”《玉炖宝典》:“腊者祭先祖,腊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腊祭是古代夏夷人民祭祀百神和祖先的一种活动。因腊祭多在农历十十二月进行,从西周开始就把农历的十二月叫做腊月。到了汉代,又按“干支”纪日的方法,把“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戊字为茂字,是万物繁茂之意)日定为“腊日,就是“腊八。”
另外,腊月古时还称为:建丑,季冬,大吕,暑冬,残冬,末冬,杪冬,二之日,嘉平,星回节,穷节,涂月,丑月,临月,冰月,严月,严冬,岁杪。
一进腊月就算是过一年了,大人们想千方百计要给小孩子买身新衣服,由其是做母的。无钱的人家给孩子们买不起新衣服,就自己夜以继日的纺线织布,并通宵达旦的千针万线也要给孩子们做身新衣服。实在买不起的,也要给孩子们洗净补好,以过年时好穿,免的让人家笑话。
腊八,是进了腊月后的第一个小节日,就意味着过年已经开始了。正时逢三九,天气寒冷。有的大人和小孩闹着玩说笑话:若是小孩,在腊月初八的早晨,从被窝里爬出来后,别穿衣服,别吃早饭,光着腚跑到村边大坑(塘)的冰上跑一圈就可以看见腊八孩(拉叭:即两腿分开站着冻的不会动了。)!!!
在北方,腊月初八的早晨这一顿饭是吃腊八粥的,做法是把小米,大米,秫米,小麦,大豆,绿豆,小枣,核桃仁,花生仁,板栗,芝麻,榛仁,松仁放到锅里熬成粥(北方),这种腊八粥不是平常喝的稀粥,腊八粥是用筷子能加上来的。有钱的人家,还把人参,桃仁,五味子,刺五茄,青丝玫瑰等掺上以增加营养。其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即能当膳食又可做为膳疗。腊八粥使大人小孩的口味大开,食欲猛增,尤其是那些少年,吃得连裤腰带都免职下岗了!这也是农民对这一年来劳动的总结和对丰收的庆贺。
吃完了腊八粥,紧接着就是杀猪宰羊,再就是去赶集(也叫赶场)买灶王爷和糖瓜,或自己做糖瓜,准备农历二十三祭灶君用。糖瓜是先用秫子米面熬成饴糖,再把它制成和小南瓜形态一样的空心糖,与核桃大小相似,再用红绿食色画上彩条,是又香又甜又苏又脆,真是爱不舍口,吃不够,吃了还想吃。
但是,这些糖瓜是先不让小孩们吃的,是先用来祭奠灶君灶王爷的。
灶君灶王爷的来历。
灶君,即灶神,灶王爷夫妻二人。中国旧迷信者认为灶君能掌管一家的祸福。《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是为灶神。”《庄子。达生》:“灶有髻。”司马彪注:“髻,灶神,箸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旧俗腊月二十三纸马饴糖等送灶君上天,除夕日再迎回来,谓之迎灶。”
灶王爷是一种用纸印刷的木版画,河北省,武强县的版画灶王爷是最出名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灶王爷的像貌和古装戏里的皇帝,皇后差不多,与夫妻两人的并肩合影一样,其大小比十六开的纸要大一些。在像的左右两边是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回宫降吉祥。画的最上面是横披,四季平安。
在横披下面和灶王爷的头上面是黄历,那时公元纪年在农村还未使用,日历牌是见不到的。上面印有农历的十二个月大进和小进,(二十九天或三十天)润月。春,雨,惊,春,清,谷,夏,满,忙,夏,小,大暑,秋,处,白,秋,寒,霜,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还有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九宫八挂,星值星宿,黄道吉日,等易经方面的说道,并代有迷信和宿命论的色彩。
腊月的二十三是我们这个地方祭灶的祭奠日,也叫小年。
这天吃过晚饭后,在一家当中最年长的奶奶或妈妈,等到孩子入们睡了后,开始进行祭奠仪式。
一年一度的祭灶仪式。(这时候是不让小孩子们跑到跟前参合的,是生怕小孩子们不懂的在祭祀时的礼仪和语言,说些不吉利的话。)
在祭灶时,把新买来的灶王爷准备好放在一边,把白天预先做好的祭品放到灶君下面。祭品有十碗祭品和饴糖(富足人家用的是八仙桌和漂亮的瓷盘,祭品也丰富的多,有干鲜果品,点心,鸡鸭鱼肉等。)。前面放的是五碗特意蒸熟的桃式馒头,画上红色,馒头上面放上油条,右条是四条腿的,在中间分开,把它套到馒头的上半部。北方的灶王爷爱吃馒头,吃大米饭怕胃口不好受吧!碗的下面必须要两双筷字,一人一双,灶王爷和灶王奶奶是封建意识很强的人,怕的是男女授受不亲吧!
后面是五碗菜,一碗豆腐,条一半,片一半,灶王奶奶爱吃长条的!灶王爷爱吃圆片的。一碗是白菜,白菜是不要里面和外面那两部分的,只取中间的白帮切成条块,灶王奶奶牙口特好,不怕硬,爱吃爽的。一碗是蘑姑,是大头的蘑姑,为啥呀?那灶王奶奶的个性是不怕个头大的。一碗是不用切碎的几根鲜红鲜脆胡箩卜,前面说过灶王奶奶牙口好,特爱好吃脆的,还因胡萝卜含有VB12,VA,VE及贝他维生素,吃了能养彦美容。这几 样菜对农民来说,好放,好存,好做,便宜。最后一碗是肉荤,那灶王爷吃的,脂肪多能强身。读者看了有点不公平,灶王奶奶吃了三碗半,灶王爷才吃了一碗半咋行呀,原来是灶王爷“惧内”。
最后祭品才是早就谗的我流哈啦子(口水)的糖瓜(饴糖),但是,小孩是摸不着吃的,因早就睡着了呀。
具传说糖瓜是有神灵的,是用来粘灶王爷他两口子地嘴的。糖瓜有特殊功能,灶君见到玉皇大帝汇报时,说农民的好话时,他的嘴就能张开口。汇报缺点错误时,这糖瓜就显神灵了,粘的灶王爷开不了口。
最后把祭品糖瓜摆好,开始进行下一项程序。
接着是母亲们烧纸钱,然后是三拜九叩磕头行礼和祈祷,让灶王保佑全家大人小孩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壮壮实实,无灾无病,风调雨顺,粮丰仓满,牛,马,骡,驴生崽,猪羊成群,富富余余,天天进财,月月进飨,男孩进仕,女儿嫁凰。并让他夫妇两个到天上的宫殿里住几天后,除夕日再回来,来年初一的早晨再来接受大家的新春祝贺。只给“你两”七天的长假,旷假是扣奖金的。
祈祷完后,把挨了一年熏,熏的已看不出灶王爷,灶王奶奶是啥模样的“陈”纸画,小心意意的揭下来,把新的贴上。然后,划一根火材把旧灶王爷点着,烧了。烧完后,灶王爷马上就能到住在天宫的岳父家,给丈母娘,老丈人请安拜年了。
完事后,祭品是一夜不撤的。据说灶王爷是要拿这些祭品去给玉皇大帝送礼,不然,明年你一家就没有好果子吃的。
深夜子时一到,老人们累了一天要休息了。孩子们在天真无猜的甜蜜的梦香里熙笑,玩耍。
灶王爷,本姓张,不吃糖瓜心发慌。。。。。。 灶王爷的传说明天再说给您听,好吗?
著作权所有
RE:过年
哈哈,爱老虎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