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俗回到民间
让民俗回到民间李祥林
关于传统节日的讨论,随春节到来而在大众及媒体的关注中升温。在人们传统的感觉中,完整的春节大概不仅仅是正月初一,也不仅仅包括法定假日的正月初二、三,而应是从除夕到元宵,从大年三十热腾腾的团年饭到正月十五喜洋洋的元宵灯火。这种完整春节的感觉,跟政府放假日期多寡似乎没有太大瓜葛,关键在于每个人身处其中的一种民俗文化氛围,一种基于民间认同的暖洋洋的文化氛围。
今年的元宵节,气温骤然降低,市中心大街小巷似乎也少了些应有的热闹。趁着在省外读书的女儿尚未返校,一家人早早出门,乘车去了东边龙泉山脚下的古镇洛带。会馆,商铺,石板路,字库塔,街头小贩,摊上小吃,早已在旅游导向中成为热点的客家古镇,依然是人流涌动,热火朝天,跟往日见过的景象好像没有多少差异。天气尚寒(尽管中午出了太阳),舞水龙这道客家人的民俗风景自然是看不到的。倒是江西会馆前的万年台上,有文化部门送文艺下乡的演出(他们没有忘记农民兄弟),杂技,歌舞,小品,随喇叭播放的音乐,台前坝子中站着看戏的黑压压的人头,以及大红横幅上醒人眼目的“新年送戏下乡”字样,使人多少想起今天是节日,为“完整的春节的感觉”画上句号的日子。
年前年后,屡有媒体记者采访,要我这个研究文化和民俗的谈谈节日话题。平心而论,在西风东渐的当代,国人以拿来主义姿态接受了不少舶来品,包括异邦的节日等习俗,但与此同时,又不能不看到,一种对自身传统渐渐的淡忘正在我们中悄悄地蔓延。于是,跨入新世纪以来,便有知识界人士在两会上在媒体上在网络上呼吁“保护春节”、“保护传统节日”,便有政府主持下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上到下的开展。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承,这当然不可少。不过,在我看来,要让传统节日这类民俗文化回到民间,除了官方买单式地举办这种庙会那种活动,真正重要的,恐怕还是如何从内在调动起民众自觉乃至自发参与的情感。让民俗真正回到民间,这当中,有深层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不禁联想到连阔如的《江湖丛谈》,看看书中所写的京城天桥、天津三不管地带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种种民俗的玩艺儿,当年有多少是靠谁买单来支撑的?再看看眼下报刊上关于城市街头是否有必要恢复小贩地摊的讨论,我们是不是也可获得某种同样的启示呢?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说明:元宵节晚上,《华西都市报》约请就传统节日话题再言说二三,匆匆成此小文。
RE:让民俗回到民间
chuan 于 2007-3-5 21:31 写道:要让传统节日这类民俗文化回到民间,除了官方买单式地举办这种庙会那种活动,真正重要的,恐怕还是如何从内在调动起民众自觉乃至自发参与的情感。让民俗真正回到民间,这当中,有深层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很是很是
大家一起琢磨
RE:让民俗回到民间
chuan 于 2007-3-5 21:31 写道:让民俗回到民间
什么叫到“回到”?
既然有“回”,就一定先有“去”。
那么,在“回”之前,民俗“去”了哪里呢?
作者必先论述了“去”,才能引出“回”,这样的文章才有说服力。
作者显然是想把政府当作民间的对立面来看的,
也就是说,作者天真地以为现代社会存在一个脱离政府的真空的“民间”?
且不说这样的观点是多么的落伍而不经一驳,
就算政府确实就是民间的对立面,
那么,政府办庙会就是抢夺了民间的民俗吗?
作者所谓“内在地调动起民众自觉”,
自觉就是自觉,自觉还用调动吗?
由谁来调动?如何调动?
难道还是由政府来调动吗?
政府一插手,岂不是更加“非内在”了?
哈哈哈哈,随便挑两根刺,
通篇不值一驳。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7-3-5 22:42 最后编辑 ]
RE:让民俗回到民间
chuan 于 2007-3-5 21:31 写道:不禁联想到连阔如的《江湖丛谈》,看看书中所写的京城天桥、天津三不管地带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种种民俗的玩艺儿,当年有多少是靠谁买单来支撑的?
居然把《江湖丛谈》中的天桥当成理想社会。
误读误解如此之深,老连再世,也得叹气叹到断气。
RE:让民俗回到民间
无心批评官方买单,只是想说,当今的民俗,仅仅靠官方买单就能传承下去么?也无心赞扬天桥是“理想世界”,只是想说,天桥上的民俗玩艺儿,其自发性有值得今人琢磨之处。
没想到,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民俗学界某些人士头脑中竟如此之顽固。幸好现在不是“文革”……
谢谢指教!
RE:让民俗回到民间
chuan 于 2007-3-6 12:51 写道:无心批评官方买单,只是想说,当今的民俗,仅仅靠官方买单就能传承下去么?
也无心赞扬天桥是“理想世界”,只是想说,天桥上的民俗玩艺儿,其自发性有值得今人琢磨之处。
没想到,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
呵呵。
回答得太好了。我要的就是这个回答。你所切断的,正是我给你预设的退路。
现在能不能回答我一个最最简单的问题:
在“回到民间”之前,您认为民俗“去了哪里”呢?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7-3-6 23:31 最后编辑 ]
RE:让民俗回到民间
“民”当然是全民,但“民”也有分层。官方是一层,非官方也是一层。如果前一层就能成为“民”的全称概念,我便无话可说;如果前一“层”无法成为代表全民的概念,我便难免有上述言语。
传统的“俗”需要“民”来传承。若是把传承的希望寄托于靠官方来买单式地打造,那么,对“俗”的如此传承就真的就无可议论的么?
既然有问,当然该答。同道交流,好事好事。只是希望不要有太多的“误读”。呵呵。
RE:让民俗回到民间
谢谢chuan兄的回答与海涵!言语冲撞之处,多有得罪。
此所谓不打不相识。
呵呵
RE:让民俗回到民间
谢谢,谢谢,多多交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