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民俗回到民间
李祥林
关于传统节日的讨论,随春节到来而在大众及媒体的关注中升温。在人们传统的感觉中,完整的春节大概不仅仅是正月初一,也不仅仅包括法定假日的正月初二、三,而应是从除夕到元宵,从大年三十热腾腾的团年饭到正月十五喜洋洋的元宵灯火。这种完整春节的感觉,跟政府放假日期多寡似乎没有太大瓜葛,关键在于每个人身处其中的一种民俗文化氛围,一种基于民间认同的暖洋洋的文化氛围。
今年的元宵节,气温骤然降低,市中心大街小巷似乎也少了些应有的热闹。趁着在省外读书的女儿尚未返校,一家人早早出门,乘车去了东边龙泉山脚下的古镇洛带。会馆,商铺,石板路,字库塔,街头小贩,摊上小吃,早已在旅游导向中成为热点的客家古镇,依然是人流涌动,热火朝天,跟往日见过的景象好像没有多少差异。天气尚寒(尽管中午出了太阳),舞水龙这道客家人的民俗风景自然是看不到的。倒是江西会馆前的万年台上,有文化部门送文艺下乡的演出(他们没有忘记农民兄弟),杂技,歌舞,小品,随喇叭播放的音乐,台前坝子中站着看戏的黑压压的人头,以及大红横幅上醒人眼目的“新年送戏下乡”字样,使人多少想起今天是节日,为“完整的春节的感觉”画上句号的日子。
年前年后,屡有媒体记者采访,要我这个研究文化和民俗的谈谈节日话题。平心而论,在西风东渐的当代,国人以拿来主义姿态接受了不少舶来品,包括异邦的节日等习俗,但与此同时,又不能不看到,一种对自身传统渐渐的淡忘正在我们中悄悄地蔓延。于是,跨入新世纪以来,便有知识界人士在两会上在媒体上在网络上呼吁“保护春节”、“保护传统节日”,便有政府主持下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上到下的开展。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承,这当然不可少。不过,在我看来,要让传统节日这类民俗文化回到民间,除了官方买单式地举办这种庙会那种活动,真正重要的,恐怕还是如何从内在调动起民众自觉乃至自发参与的情感。让民俗真正回到民间,这当中,有深层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不禁联想到连阔如的《江湖丛谈》,看看书中所写的京城天桥、天津三不管地带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种种民俗的玩艺儿,当年有多少是靠谁买单来支撑的?再看看眼下报刊上关于城市街头是否有必要恢复小贩地摊的讨论,我们是不是也可获得某种同样的启示呢?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说明:元宵节晚上,《华西都市报》约请就传统节日话题再言说二三,匆匆成此小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