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8-20 22: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侃侃
十部心史传颂民间
一位苗族农民的古歌人生
唱歌要唱古歌哩,/古老的歌有十二首,/十二部在世间传颂。/最美丽的是《娘欧瑟》,/最繁昌的是《蝶母诞生》,/最长寿的是《榜香由》,/《运金运银》最富有,/《侬鸡鹏》最凶恶,/《五对爹娘》最艰苦。
……
苗族古歌浩如烟海,有“苗族古代百科全书之称”。以上《序歌》所举只是其中的代表作。俗话说:饭养身,歌养心。为了将这组苗族人民世世代代口传的伟大“心史”更好地传承下去,一位叫王安江的苗族农民,34年来脚不停步,口不停唱,手不停记,历尽艰辛,搜集整理了10部累计20多万字的苗族古歌资料,谱写了一部灿烂的“古歌人生”。
王安江生长在台江县台盘乡一个叫棉花坪的苗族小山村,母亲为了让他长大“成龙成凤”,送他读了两年小学。
说起走上古歌搜集整理之路,王安江至今一直念念不忘1968年苗年期间的那件小事。他说:“要不是那次经历,就不可能有今天自己手上的这些古歌资料。”
那年,村里一位后生从外寨娶来新媳妇,按照当地苗俗,13天后男方要派人陪送新娘回门,王安江有幸成为陪同者之一。晚饭时分,女方摆上长条桌,把鸡头、鸭头对着男方家人,要他们起歌开场。但男方却“不胜歌力”,只好依俗出钱请人代唱。“剪彩”之后不久便是唱盘歌,主问客答或客问主答,此起彼伏,不能应对者就要罚酒,几个回合下来,男方便醉不成军了。
这件事使王安江刻骨铭心:生在苗乡,不懂古歌几乎难登大雅之堂。他暗下决心,不仅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歌手,还要把苗族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下去。于是一边学习苗文,一边搜集苗族古歌,开始了漫漫“古歌之恋”。
在靠抢工分吃饭的年代,一家五六口人全仗妻子和大女儿养活。王安江除了每天跑十几里路砍一两挑柴外,剩下的时间全部投入古歌搜集整理,一两年下来,家里的经济撑不住了。一天,妻子对他说:“那些歌又不能当饭吃,当钱用,再这样下去,我们只有像别人那样到处讨饭了。”王安江虽然深知家中窘迫,但还是咬紧牙关说:“讨饭是小事,怕的是耽搁了古歌搜集整理。”妻子见他真是“走火入魔”了,反倒心痛起来,只得听之任之。
为了能较系统、完整地搜集苗族古歌,王安江经常走村串寨拜师学歌。有一年,他打听到凯里市凯棠乡大坪村有位叫故沙的老人精通古歌,便按当地学歌风俗,选定良辰吉日,带上一只鸡,一束摘糯,几条鱼和一元二角钱前去求教。不巧老人不在家,之后又去了一次仍未见到。不久,王安江第三次来到故沙家,老人对这位“歌痴”早有耳闻,知道他颇懂古歌,便说:“你不是来学歌,而是来赛歌的。你有本事跟我从天黑唱到天亮,就佩服你了。”说完便端出米酒摆在两人面前。被迫无奈,王安江只得开口了———
鸭子游浮在水塘,/水牯转悠斗牛场。/本人来到你们寨,/一切听任你安排。/十二首歌传古今,/《洪水滔天》把它除。
……
故沙听罢,当即答道:
鸭子游浮在水塘,/水牯转悠斗牛场。/兄弟你来自远方,/来到我们的家乡,/邀我摆古唱唱歌。/要唱《运金运银》吧,/
可要丢下《娘欧瑟》,/要唱《蝶母诞生》呢,/又得撇下《榜香由》。
……
就这样你来我往,一唱一答,直到天明仍分不出高下。老人钦佩地说:“年轻人,你这样的徒弟我想收也不敢收呀!”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交,王安江从他那儿学到了许多东西。
1984年的一天,84岁高龄的老歌师故沙请人把王安江叫到病榻前,拉着他的手说道:“我可能要不行了,方圆这几十里,只有你能继承我的这些东西。俗话说:前人不摆古,后人忘了谱,你一定要把我们苗家的古歌传下去啊!”之后的一天一夜里,老人向王安江传授了一直珍藏在心底的几首古歌,然后才安详地闭上双眼去“爬党告坳”。
党告坳是传说中苗族迁入黔东南时各支系议榔分居的地方,一直是苗族人民心中的圣地。古歌唱道:
(祖先们)来到党告坳,/在松继杀牯牛,/杀牛祭祖先。/大家多子又多孙,/子孙繁衍像鱼崽,/又要分往各处住。
……
后来人们也把“爬党告坳”作为老人故去的婉词。
为了寻找这一圣地,更好地理解苗族古歌,王安江受了不少苦。
那一年,他从榕江出发探寻到雷山,又从雷山辗转到剑河、台江,很多时候是在稻草堆下熬过饥寒交迫的夜晚。最后在四县交界的剑河县九仰乡巫两寨附近找到了党告坳。山坳上有三处小水塘,传说有位叫故计宇的神人把守。凡是戴银首饰的“人”(灵魂)从此经过一律放行,其余的要审查好坏,好“人”就让他到塘中去洗浴,使其脱胎换骨转世重新做人;坏“人”则让他到踩鼓场去踩鼓,来世为牛马。以致于许多人都不敢从此地经过。
王安江还了解到,这里至今还保留有一块“午饭田”,由当地苗胞逐户轮流耕种,收获用于接待外来的寻幽访古、缅怀祖先者。
为了搜集苗族古歌,除了黔东南各县外,王安江还到了省内的黔西、毕节、安顺以及广西、湖南、云南等地,足迹遍及20多个县的300多个村寨,行程数千公里。其间虽历经了许多艰难险阻,但也得到许多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有几次,他到外省采风,列车长听说他是自费外出搜集苗族古歌的农民民间文艺家,都破例让他免费乘车。有位列车长还对王安江说:“只要你愿意,送你上北京都可以。”
对于王安江而言,人间真情与世人的辛酸几乎是一对孪生子,就在他满腔热情投入古歌搜集的时候,1992年7月,妻子却因患冠心病无钱治疗而撒手人世。屋漏偏遭连夜雨,妻子走后不到两个月,大儿子也因无钱继续上学,而服药死去。
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王安江以顽强的毅力支撑起自己的精神和家庭。他白天干农活,晚上整理古歌。还常常把寨里的妇女和后生召集在一起,向他们传授古歌,让他们到附近村寨和县、乡演出。王安江说:“只有畅游在古歌的海洋中,才能忘掉一切苦闷和悲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努力,王安江搜集了《开天辟地》、《运金运银》、《犁耙大地》、《溯河西迁》等著名的苗族古歌,以及数万字的研究材料和传说故事。部分古歌、民间故事经我省一些知名民间文艺家整理、推荐,已发表或被编印成内部资料。王安江说,他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把12部苗族古歌中的最后两部尽快搜集整理出来,争取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它们出版成书,传承后世。
(张少华 邰俊 吴一文)
[ 本帖由 hmong2000 于 2003-8-20 22:50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