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野下的“平坟”事件:平坟、挖坟为哪般?
——也谈火葬与土葬之争
王素珍
一、平坟历史回顾
1958年平坟运动,也被称为平坟开荒运动、平坟整地运动,是建国之后农村开展的一项运动,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推行殡葬改革和解决中国地少人多的矛盾。
周作人这样的传统文人,也支持殡葬改革 ,他于1950年1月发表《坟地的改革》一文,说:“现在的问题是为求生产,土地很是重要,怎样能够还土地于活人,不要让死人老是损人不利己的占领着”。他还支持政府介入到丧葬改革中,他于1951年6月又发文《婚丧的改革》,说:“政府可以不管结婚仪式繁简如何,但对于丧葬似乎不可不管一下,否则在礼教与道德的压制下,没有人能变动得它一点。”
1956年,农村集体化进行正在进行,政府开始鼓励以火葬代替土葬,当时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宣传土葬是封建迷信,如果任由这样下去,“必然会有一天,活人的世界被死人所占去。”甚至有人提出“旧日土葬,既占用葬地,复浪费衣棺,且不卫生,而岁时祭扫,更为无穷之累。究于死者,毫无裨益,徒成助长迷信之资”。
1958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刊载黄炎培“试倡平地深葬”一文,黄在文中提出不但平地深葬,甚至“连棺椁都可以省掉”,提出死人就是穿平常衣服埋下去就得了,“用不着特制,横竖是烂掉的”。到这年春天,大跃进已经在发动起来,各地为了追求虚浮“高产卫星”,一方面提倡密植,一方面开始发动“平坟运动”,将所有坟墓平掉,扩大耕地面积,也为大规模的机耕作业作准备,其口号是“实行土地大平整,保证农业再高产”。这场平坟运动席卷了全国,将棺木取出深葬是最好的安置办法,其他许多所谓“无主坟墓”便被彻底消灭,尸骨被火化甚至抛弃,石碑用来筑桥、铺路、修猪圈,棺木用来造房子、搭瓜棚,甚至被用作造车轮子。
在1958年与1964年的平坟运动中,政府尚要求有条件地保护“烈士陵墓”以及“有历史价值或文物价值的坟墓”。
二、平坟挖坟事件
1. 2013年安徽泾县挖坟焚尸事件:
2013年12月19日,安徽泾县农民老人程朝穆在土葬后坟墓被公务人员强行挖开,棺椁被浇柴油烧成灰烬。焚尸行为引发激烈冲突。死者女儿程银珠称中国传统是入土为安,他们侮辱了死者,也侮辱了活着的人。即使要强制执行,也应该把家属都叫到现场,现在这样烧的什么都没了,人和土都混在了一起,什么都找不到了。而泾县民政局长则解释称,将老人坟墓扒开,尸体现场火化是按规定进行。(安徽电视台)
各地葬后遭挖坟事件:
2005年,河南孟津县贾学强的父亲去世后安葬,孟津县民政部门误以为遗体没有火化,强行挖出棺木写明死者的姓名、住址并进行游街
2008年,昆明市宜良县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仙逝,当地相关部门于死者埋葬次日派出殡葬执法队,将死者的遗体刨出
2011年,河南项城市张厂的父亲去世土葬1个月后,项城市民政局组织上百人于凌晨突击掘坟,家属二十多天后才知遗体被火化
2011年,哈尔滨市阿城区一老太太去世,土葬70天后被当地民政部门挖坟火化。
2. 河南周口平坟事件:
2012年河南周口平坟运动:河南周口平坟复耕和殡葬改革
2012年11月8日姚中秋等26位学者发出呼吁书:这是一起严重侵犯信仰自由,破坏中国文化,伤害民众情感的野蛮行径,必须立即停止。
三、国家政策:殡葬改革
1949年后,因土地改革,牵涉到墓地的产权问题。不过,政府对坟墓的态度尚不激进,规定“任何人先人之坟墓占用地均予保留,不应平分。”1953年,政务院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中规定,“凡因征用土地而须迁移坟墓者,必须事前通知坟主迁移,发给适当的迁葬费用,并应照顾当地的风俗习惯妥善处理。坟墓无主者应由用地单位代迁。对无地迁葬者应协助找地迁葬”。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殡葬管理条例》中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2012年11月16日国务院公布第628号令,要求将《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修改为:“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四、文化习俗与政策法规之争
1. 厚葬与薄葬之争
我国自古就有厚葬、薄葬之争。先秦时期,就有学者提倡薄葬,主要体现在葬具及丧礼等方面简单、节俭。如《荀子•正论》:“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领。” 汉代,王充 《论衡•薄葬》:“贤圣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三国时期,曹操主张薄葬。
2. 土葬与火葬之争:利益之争、习俗之争
火葬与公墓的推行,是为了土地还是利益?是入土为安还是“死无葬身之地”?土葬是“陋习”?土葬与火葬,哪个更科学、更有利、更现实?
实际上,在现有条件下的土葬、火葬其实利弊相当。土葬、火葬孰优孰劣,并无定论;而恰恰是部分人利用了推行火葬的政策,打着“造福后代”的幌子,谋取一己私利。
3. 坟地与耕地之争:地之争
平坟是为了复耕、复垦还是“卖地”,平坟与拆迁运动;死人与活人争地,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正如有的网友所言,“土葬已经几千年。事实上处于祭奠中的只是仅2-3代人的墓地,久远的都自然成为耕地了,如果如所谓死人与活人争地说法,几千年的死人早把地用完了”。
讨论:国家政策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首先,丧葬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悠久、最厚重、最隐秘的部分,其形成与发展伴随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且其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丧葬礼俗中的棺、椁、坟、墓之制。《白虎通义•崩薨篇》“所以有棺椁何?所以掩藏形恶也,不欲令孝子见其毁坏也。棺之为言完,所以载尸令完全也。”人死之后,神、形分离,无神之尸体必然败坏,子孙不忍见此情形,故盛之以棺椁,尽可能保全尸体。墓的功能则在于掩藏尸体:“葬之为言下藏之也。所以入地何?人生于阴,含阳光,死始入地,归所与也。”土葬之大义在于,人得自于大地的形体重归其所自来处,而完成生命的一次圆满循环。有墓则需有坟。《礼记•檀弓上篇》记载孔子的故事:“孔子既得合葬父母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高四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坟、墓是有区别的,墓的功能是埋葬,坟的功能是标识。(姚中秋《平坟的闹剧》,2013-02-23,搜狐博客)将老百姓的土葬与坟墓文化、情感与礼俗,依靠政策法规,改变成火葬和“公墓”,是对传统丧葬礼俗的抛弃还是弯曲?是殡葬文化的现代化还是对传统丧葬文化的践踏与诋毁?盲目地大范围地强制性禁止土葬、推行火葬,将传统的祖坟、祖茔礼俗在“移风易俗”口号下变为“公墓”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文化的倒退?在我们倡导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时,我们对丧葬礼俗是否应该顺其自然,至少应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选择?
其次,丧葬习俗有区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各地的丧葬习俗是地域文化与地域习俗的重要标识和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习俗呈现出来的地域差异是我国丧葬文化和丧葬礼俗的重要特点,也是我国丧葬礼俗博大精深、丰富多元的重要原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去世后,采用土葬、火葬、崖葬、海葬抑或其他丧葬方式,既是这一区域、这一民族人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实践决定的,也是与当地自然、社会和人们不断协调与交往交流的结果。而现代殡葬改革忽视区域、民族、群体的差异,实行统一的政策与法规,推行“一刀切”,事实上,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的破坏。
再次,“如何死,如何葬,如何祭,关涉生命之终极意义,实为礼制之大本,价值之所系,文明之标志。”“丧祭之礼废,则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先者众”。(姚中秋:《社会各界人士关于河南平坟运动的(第二次)紧急呼吁》,搜狐博客)丧葬礼俗是对现实秩序与道德的延伸与强调,“事死如事生”是中国人对待祖先及逝去的生命的最基本态度,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的重要体现。中国悠久的祖坟、祖茔与传统家族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和传承,与中国的丧葬礼俗密不可分。“入土为安”,既是对祖先、对逝去的父母表达“孝道”,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体认与归属。在我们没有尚未找到或接受其他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之前,废除“土葬”,推行所谓的“火葬”与公墓制,不仅会造成生命价值认同的危机感,同时带来的是更大范围“信仰”的危机感。
移风易俗讲求的“因循为用”、“立俗施事”、“导民正俗”、“辨风正俗”,即所谓“因其所宜,不强变革”,而真正“匡饬异俗”、“发号施令移风易俗”即依靠法律、行政号令强行变革的收获往往甚微。在丧葬改革和推行过程,我们同样应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选择。
个案:乡土社会的土葬与坟墓
在中国的农村,丧葬是人生礼仪中最隆重的仪式。丧礼与土葬是千百年来,普通老百姓生命走向尽头时,最后也是最隆重的仪式和归属。乡村称丧礼为“白喜事”,对他们而言,死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死;可怕的是不能“入土为安”,即所谓的“死无葬身之地”。为死者办丧礼,将死者送上山,是我老家人对死者最大的尊重。即使生前跟死者有过不和或闹过意见,如果不是杀父弑母的深仇大恨,都会不计前嫌,要在死者丧礼上尽自己一份力量,要坚持送死者上山(即葬入祖坟山)。
一般老百姓,都知道自己生命的最终归宿是“老坟山”,如果不幸夭折或横死,不能入“祖坟”,无疑是人一生最大的憾事。因此,“死无葬身之地”如此的诅咒对中国人而言,是最为残酷和严厉的。
尽管在不同时期,人们举行的丧葬仪式,或隆重,或简单,但对死者的尊重、对死者的敬畏却是始终如一的。人们津津乐道于自己祖先和家族,同时也在不断讲述着关于自己祖坟山(祖茔地)的传奇。在年复一年的祭祖、祭祀与祖坟祭拜中,家族和血脉的文化得以流淌和传承。乡间的坟地与自然、以及活着的人们长久以来和睦共处,诠释着乡村的和谐、宁静,生命的生老病死、生生不息。“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协调着现实生活,也协调着人、鬼、祖先的世界。
当20世纪90年代,城市和工人推行火葬,波及到乡村时。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发生了局部的骚乱,老人们本来就害怕死,当得知自己死后无法“入土为安”,而是要被火化后,他们都充满恐惧,惶惶不可终日,不停地问:被火烧,会不会很疼?火化后,能不能见着我那死去的亲人,我是不是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再也回不到咱们家族了?也有想得开的人,放出狠话来:一死百了,死了啥都不知道了,爱烧烧去吧!更多的人,紧紧关注事态的变化,听说只有干部和国家人,才会火葬,很多人心头的石头算是落地了。有的老人开始提前准备丧葬用的棺材,查看死后葬的墓地。在很多人心里,火葬始终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只有自己家的祖坟山,才是自己最后最好的归宿。
当时被“火葬”的工人和国家干部,在乡下有联系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把骨灰盒放进棺材里,埋进自己的祖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