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16 21: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能拯救中国民间艺术吗?
本来以为陈版主已经一头扎进田野唱山歌了,没想到还有闲心在这里忧国忧民。保护民间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文化人的自恋,这个意思在下十二分赞同,我认为,时下人对民间文化的态度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大众媒体的态度:拿民间文化作秀,捕捉奇风异俗,吸引老百姓的眼球,最终是为了吸引广告公司老板的钱袋。
2,地方政府的态度: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唱完了戏之后就拆文化的台。平遥古城就是一例,现在的平遥,究竟是旅游公司的平遥,还是平遥土著的平遥?听说平遥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经济,要把居民从古城中迁出去。
3,外国人的态度:wanderful ! 我梦中的香格丽拉,我消失的伊甸园呀。我们给你们美钞,把它好好保存下来,好供我们度假养眼。
此外还有政府的态度,不说大家都知道。
这些态度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将民间文化当成了观看的东西,当成了消费品。而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学者们“抢救”的思路。似乎抢救就是把那些即将灭绝的文化保存到博物馆中,印到书本上,出版多少多少民间艺术全集。然后,就撒手不管了。这种态度就像是一个采花贼,见了路边的野花把花朵掐下来带回家,而把花株撇在那里任他自生自灭。
这何尝不是一种破坏,这种思路的厉害在于,它是从审美的观点看待民间文化,而审美的标准则是文化人的标准,把民间文化作品摄取到博物馆或《全集》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供文化人欣赏和供学者(包括我们民俗学者)研究,从中发现消失的历史。但民间文化的根不在博物馆和学院,而是在人间,在民间世俗生活,现在实施的抢救工程之所以厉害,就在于只要我们将自认为宝贵的东东抢到了博物馆和书本中,守着这些姹紫嫣红的宝贝,就会幸福地认为我已经把民间文化保存起来,再也不必担心它会流逝了,而会任凭真正的文化被风吹雨打去。
如此以来,保护,也就是破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保护计划则较为可取,它不是给政府机构钱,让他们为文化“立此存照”,而是把资金给民间,让他们自己发展自己的文化。打个比方,文化部的抢救计划是把鱼打上来晒成鱼干,联合国的保护计划是放水养鱼。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我们不可低估,只要生活的土壤在,文化就会生生不息。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土壤不在了,你再给他输送浩荡的春风也没用,文化应该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民俗学上,我们也应避免“原教旨主义。”
对于人间世的事情,知识分子实际上是很无力的,而当知识分子真的想做点事情的时候,弄不好会好心作坏事。文化是民众自己的事体,得相信民众能够管好自己的事体。何况,有时候并非出自好心,谁能肯定,眼下的学者对保护民间文化这么热情,不是因为看好那花花绿绿的票子呢?但愿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肚子。但慈善事业中的一系列丑闻,绝对是前车之鉴!!!
我一直认为正如政府对于社会,应采取消极民主的立场一样,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文化,也应采取消极的立场,不要自以为是地指手画脚,杞人忧天,扮演一个爱管闲事的管家,而应满足于扮演一个“看家狗”的角色,没事你就躺在门口睡大觉,而一旦有生人上门,就立刻警觉起来,旺旺叫两声,把主人唤来。也就是说,对于民间文化,应该作的不是积极地去有所作为,而是排除那些无谓的作为和干扰(比如禁放鞭炮之类),让民众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我们能做的就是竭力看好这池春水别让那些浑水摸鱼者把水搅浑。
总之,我认为,学者对于民间文化如果能有所作为的话,也是一种无所作为的作为。
[ 本帖由 温柔地思想 于 2003-1-16 21:42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