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5|回复: 2

民俗学者的民俗情怀:追问我们研究主体的实践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7 2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适才通览dushu君的“[求助]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探讨”一帖,发现其贴之跟贴达56P,流览达2110人次,如此浩大,何其然也?
    就业与民俗学成了问题-------正方认为:民俗学专业必须考虑就业。
    就业与民俗学无大关碍-------反方认为:民俗学专业当以学术理想为之,且不必考虑就业

    姑且不论这一问题的是非,需要反过来考虑的是:
     这个话题已经得到绝大多数同仁的关注,得到不同意见的讨论,那么我们日常的研究为什么又忽略了这一重要问题呢?

    我的理解是:   
                   我们研究主体的实践品格值得追问
                   民俗学者的民俗情怀值得反思

    首先,民俗作为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与历史模式,民俗学者的体验与认知也必得以老百姓的神采、心态、观念、情怀为依据。事实上的研究,则多以精英姿态面对民俗,面对老百姓,面对自己的“学术理想”。研究民俗的人没有民俗的基本情怀,人情、世理、民风,似与研究相左,与学者身份不符。于此,研究民俗的人,时常不近人情,时常不明事理了。

    其次,民俗作为老百姓生存的基本方式,强调的第一要义即是生存,而我们则往往以学术的名义,把民俗过分抽象化、学理化。就上述话题论,“与就业无关”,似乎一有关,民俗研究就不神圣了,民俗学者就不学者了。其实,就业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民俗问题。就业观念、就业模式、就业变化、就业条件等,直接与人的生活方式相关。从生活层面讲,就业是一个民俗主体的生活状态与存在方式。从学术层面讲,就业也对一个学科的走向、学科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就业不可简单的理解为生计问题,它展示出人才的积聚来源和社会流向,从而反过来显现出社会对学科的评价、接纳与强化。就业更不是所谓“低三下四”的学术对立物。当我们用心面对民俗学研究生的就业时,民俗学者的民俗情怀才真有生活的原初面貌,我们的学术生涯才有了坚实的民俗基础。

    再次,民俗情怀作为民俗的核心要素,必须从实践性上进入民俗学者的生活日常,而非一个“纯粹”的民俗的“研究者”所不屑,“学术观念”至上,人性事理一踏糊涂。由就业问题推而广之,我们在民俗学的研究中,应将民俗情怀作为一种素养,面对民俗,反观自身,以得民俗真谛。而不再是研究民俗而大悖人情伦常,实践上与学理上两相分离,实为民俗学之大忌。

    因为,研究主体的意义,正是学科的意义。

   

   
   
[ 本帖由 之农 于 2006-4-18 08:4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17 23: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者的民俗情怀:追问我们研究主体的实践性

之农兄,看了您的帖子,我觉得有必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分支:作为民俗主体的民俗研究者的实践论。还可以有作为民俗主体的民俗研究者的实践论反思学。
什么时候我们把这杆子扯起来!
[ 本帖由 老北京 于 2006-4-17 23:52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08: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者的民俗情怀:追问我们研究主体的实践性

      一种情怀,只是感于实践与学术的悖离,生于民俗,又以民俗为学,当是幸运之择.而如何得民俗真谛,民俗实践算一门径.
     至于言外之意,那是言外之求,已与本意无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05: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