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5 00: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蒼梧片影(海州文献)
2、書生複海
割棄大好河山,有如兒戲,不料讓清開國時代。便有此一段痛史!雲臺山“裁海”一役,真是奇絕不過的了!宋元明三朝,倭常入寇雲台,這是裁海的遠因。順治二年,明魯王據雲台圖恢復。(注一)三年九月,明新昌王又據雲台起事,(注二)後來臺灣鄭成功,沿海進擊,清廷頗覺疲於奔命;這是裁矮的近因。當順治十八年,朝命兵部尚書蘇納海等,親涖海州,查勘情形,作遷海的預備。遷海就是講雲台的居民,遷到內地,不是為免得移民依附響應種種意外嗎?當時督撫提鎮,不知麕集海州的有多少人;他們若得親臨雲台,相度形式,加以士民陳說,地關門戶咽喉;或可動王公大人的清聽;雲台尚在可遷可不遷之數。不意袞袞羣公,方才艤舟板浦,正待解纜,猛然看見黃風掀浪,黑霧濔漫;就膽戰心驚拏個人性命做前提,那裏還顧得錦繡河山呢?決計不再鼓枻問渡了!糊裏糊塗的,遂把國家大計,倉卒解決,三百年備倭防海的要路,三百里人煙稠密的廣場,竟蕩然一掃而空!由順治十八年,到康熙十七年,這十八年中裁海的大錯誤就由此鑄成!後來世祖顧瞻東南,頗有悔心,再遣重臣來海籌畫,想謀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晚計;那知甌缺難補,珠去不還,無可奈何,惟有付之一番太息罷了!
那知上而神聖君主,下而封疆長吏,所生怕更張萬難轉圜的事;竟被一介書生,冒死陳言,斡旋大局;居然以銜石填海的苦心,成就了返日回天的異績。就是海州生員江之菃楊膚功鄭三樂江之雍成天章等;所斡的“複海”的大業了。五位先生中,要以水流村的江之菃先生——字杜若——為首功。因為發縱指示,南奔北馳,運籌決策,都是他一個人,他從康熙十五年五月初二日,在漕運總督帥保顏衙門,遞上籲複雲台的狀子,請他提奏。漕督批准揚道以下各文武官員詳複。當時淮安府知府徐欐、海州營遊擊施大景、左軍守備夏九韶、東海所千總張永亨,海州知州孫明忠、大家一個一個都“詢謀僉同”了,於是具複淮揚道。淮揚道尹黃桂申即具複漕督,漕督根據入奏,奉旨“就卿詹事府科道會議”。再由吏部侍郎哲爾肎會看具奏,請令江南督撫諸臣,公同確議,末了,才由江南江西總督阿席熙,會同漕督帥保顏,江甯巡撫慕天顏,江甯提督揚捷、合詞籲複:到康熙十七年閏二月初二日,兵部照議複奏,初四日奉旨依議這宗“複海”的大案,才告成功。我想江先生當十五年以前,事前不知費了許多謀猷籌畫,才敢下手;十五年至十七年中間。不知經過了許多險阻才夠組織成熟;十七年大功告成以後,又不知經過了許多維持善後,江先生才有貼然安枕的一日,雲臺山才有光復雛形;他著一部複山集。備載此事,作萬歲千秋的大紀念;帥保顏替他做篇序,中間有幾句道:
“……餘嘗登青峰,臨大壑,振衣千仞,極目萬裏;北則拱揖神京,遮罩齊魯;南則窮極漲溟,襟帶閩粵;東則顧視遼碣,滄瀛在目;西則控引江淮,諸水朝宗。雖僻在一隅,實天下之春也,豈得于水濱渫奧之地,同類而甌脫棄之。此內外諸臣,所為不謀同詞,皆謂宜複……”
我看這末了幾句,有幾分匿笑!江先生提出來,人人都知到是好的,然而當蘇納海作俑裁海以後,何以沒有一個內外諸臣,批他的逆鱗,草一篇抗議?過了十好幾年,也沒有一個敢翻成案,輕議朝旨;直待江先生,上籌國計,下利民生,一再上“金城方略”,這才永奠邊陲;可說是內外諸臣的功皆江先生的功;雲臺山屹然為海防重鎮的功,皆江先生的功;假使一裁以後;永遠不復,萬一為狡焉思啟,以闢為外府殖民地的強鄰所以;那麼,今日雲台的人民,若說仍得為中華民國的人民,恐誰也不能操此優勝把握?試問江先生複海的功,是不是與名山永遠無極的呢?聽說當時幫助江先生間接出力的,還有雲臺山僧蘭孟、行腳淮上十餘年,以苦行動當路,建陵山房集有四句詩道:
清風證果魯王孫,無相開山位業尊;
誰識蘭孟功行苦,老僧問話立松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