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09|回复: 0

会议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18 0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网络会议:闭幕之际话感想
2003年7月16日21:00~22:00
主持人:cyc
--------------------------------------------------------------------------------
【吕微】诸位同人辛苦了一周,本次论坛终于要关张了,今晚会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临行前,有些话不吐不快。说出来与诸位朋友、同学共勉。我大致给论文分了个类。一类文章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研究,有鹿忆鹿(洪水神话)、钟宗宪(图腾)、萧放(民俗学理念)、陈泳超(钟老)、吕微(神话学)、陈连山(山海经),其中,鹿、钟、陈泳超重评论,萧、吕、陈连山重分析。另一类文章主要围绕田野研究与文献研究展开讨论,有陈建宪(神话文本)、施爱东(田野调查)、安德明(家乡民俗学)、巴莫(史诗的格式化)、朝戈金(史诗跨文化比较)、刘晓春(客家文化)、秦燕春(弹词),其中,施爱东、陈建宪力主文献研究,其他人或多或少主张应以田野为重,或者主张二者并重。以上分类肯定不准确,只是一个大概,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点儿名堂:虽然本次论坛的议题为“学术史回顾”,实则诸位拿学术史说事,表达了各自对今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其中又以文本和田野的关系为讨论的重头戏,认为此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乃今后中国民俗学发展的要害。在此,我想再次提出一项异议,或者说,故意提出个反方命题,以期引起点儿另类思考。
其实,我的观点在这几天当中已经多次阐明,我以为,我们争论来争论去,文本也好,田野也好,描述也好、反思也好,我们的出发点还是那个:先验的“我思”。就是说,无论文本还是田野,我们都把二者当作我们要分析的对象,这是我们之间的一个比较统一的研究姿态。这个姿态当然源于近代笛卡尔以来的主体性哲学,而主体性哲学实在是对自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回应。但是,启蒙主义以来,以客观性相标榜的主体性、先验性研究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建构了讲着科学话语的主体的绝对霸权,以及对讲其他话语的主体(我们视之为客体、对象)的压制。可以说,这也是现代极权主义政治的哲学根源。因此,上个世纪初叶以来,思想和学术反思就开始追问一个问题,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个先验的出发点只能是一个“我思”的、独断的主体吗?先验的出发点难道不可能是主体之间的、交往的、复数的主体吗?但是,确立先验的、复数的主体谈何容易?胡塞尔后半生的努力全在于确立本原性的“生活世界”的“交互主体性”,但被众人批评为彻底的失败。然而,胡塞尔的后继者和同路人并没有止步,终于在今天,各路英豪汇聚成后现代“交互主体性”思想和学术思潮的大合唱。
“先验的交互主体性”对于我们中国民俗学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认为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研究姿态的根本性转变,我们的田野观和文本观、我们的研究方法和反思意识的根本性转变。如果文本和田野都不再是我们面对的客体或客观对象,而是我们需要诚心诚意地与之对话的另一个主体,那么,文本和田野之间的区别也就不再界限分明。文本(不是文献)不再是物,田野也不再是我们要去深入的一个“他者”生存的地方。不仅生活就是文本(生活是一本书?),田野也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文本),我们“总是已经”被先验地“抛入”了这个生活世界、民俗世界当中了,这也就是宗迪借助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世界。在“存在”的世界中,复数的、相互交往的主体先验地存在着——这就是我们的新田野观、文本观和民俗观的出发点。从此,田野不再只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或研究对象的语境,田野也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共同的交往语境。从这个语境出发,我们与我们比邻而居的其他主体相互交谈,并通过这种平等的交谈探讨生活世界、民俗世界的意义。
传统的、经典的异文化研究可不是这样。吉尔兹号称解释学人类学,他的书我读得不多,如果他的文化解释还是出于自我这个先验主体,那他就还不能被称作是解释学的人类学家。传统的、经典的对异文化的研究追求科学的、排除任何主观性的、占有纯粹客观性的理想,其实是落入了一个萨伊德讥讽的“东方学”的陷阱。而如果家乡民俗学立足于“交互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之上,那么,家乡民俗学就将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当然我们可以对“家乡”做出多层次的界定)。丙中多次说过,他对中国民俗学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的理解是:中国民俗学的本文化研究要比人类学的异文化研究更易于开发出“先验交互主体性”的学术理念。这,正是中国民俗学光明未来的哲学保证。
最后,“先验交互主体性”还预示着中国民俗学学术品格的转换,民俗学将不再是纯粹的学问,同时也将是一种伦理学,即带上了自觉的社会实践的性质。因此,在前代大师如顾颉刚那里“求真”与“致用”的人格分裂也许能在我们这一代学人身上有所弥合,那么,民俗学也就将成为我们实现自我完整的人格理想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的学术——政治实践也将为推动多元的、交互主体的民主社会理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责任和力量。而这,也正是五四民俗学批判的人文精神的精髓(尽管五四只讲先验主体性),只要我们把五四的精神大旗继续扛下去,那么,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我们也许能欣慰地告祭顾颉刚、钟敬文等一代中国民俗学先驱的在天之灵,当然,这还要靠我们在座诸位的参与其中和艰难努力;而且,光有理念还不行,还要靠实实在在的工作把思想和理念落实于具体的学术研究当中,使之不流于口号。
以上所说都是一己之言,中国民俗学的未来当然不会取决于谁的一己之言,而只能因于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此,我只是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儿奇思怪想。由于以上想法都是在和诸位的讨论中逐渐形成、明确的,因此最后要特别感谢本论坛的版主和会议总主持人陈泳超!感谢各位论文作者和论文评议人!感谢未名扁舟,他的万般辛劳为我们提供了会议的技术平台!感谢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诸位!感谢“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下次论坛重张时再会!
--------------------------------------------------------------------------------
【李扬】记得85年(?)在北师大开了一次民间文学青年学者会,后来贵州开了一次(我没参加,听说很热闹),时过境迁,当时与会的热血青年,或出洋,或下海,或改换门庭,或寂然不闻,也有的,年纪轻轻,壮志未酬,竟已永别此世。民间文学民俗学,这些年来,残烛明灭,风雨飘摇。白驹过隙,人到中年,回首往事,一声长叹,万般感慨。这次有幸与会,借助赛博空间,遇故雨新知,听高论宏见,受益自不待言;最大的感想,有与会大侠在,有信念在,民俗学大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会湮灭。此次网会,当载入中国民俗学史册。在此感谢泳超、爱东、扁舟、竹子等等。。。。。。另,建议此会成为例会,每年(2年)开一次。
--------------------------------------------------------------------------------
【淇园之竹】RE:李扬:李大哥,谢谢鼓励,小的们一定加倍努力的说
--------------------------------------------------------------------------------
【shi】RE:李扬:确实已定为例会,每年一度,但是否网络会议,则不一定。希望更多的更好的论文参与!
--------------------------------------------------------------------------------
【巴莫曲布嫫】RE:李扬:大家共勉──“最大的感想,有与会大侠在,有信念在,民俗学大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会湮灭。”(老李探花语录)
--------------------------------------------------------------------------------
【施爱东】虽然C兄提出网络会议的时候,我是投了同意票的,但是,对于网络会议的可能效果,心里着实没底。想想,老担心会不会象那个什么聊天室,或者BBS上那样,一男一女互相选中之后,纷纷离群捉对厮杀?没底。对这种破天荒的学术会议,谁都没底(也许只扁舟兄之类的凤毛麟角心里有点底)。事实比我预想要好得多,巨眼兄率领北大的DDMM们日夜奋战,终于弄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就我本人感觉,我觉得好得不得了(当然,也有不足,如下)。一, 大家畅所欲言,每个人都得到了发言的机会,过瘾!二, 勇于对别人的观点表示批评和反对,也勇于对别家的观点表示赞同和喝采,绝大多数人都敢于说真话,痛快!三, 促进了一种求实、求是的学风的形成,为民俗学界树立了一种正常的学术批评的榜样,甚至可能形成机制。四, 对于每一位论文入选者来说,会议能集合众多的头脑来帮助思考同一个问题,大大有助于加强论文的理论维度,消减原来写作中的思想误差。五, 各位大侠的精彩评点,有利于后学如我学会如何写好论文。六, 为今后的网络会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七, 认识了一批新朋友如鹿徐诸儒。八, 最无法解除的痛苦是太累,连着多日,眼睛都看花了,主持人、答辩人和嘉宾就更累了,眼花缭乱。会前准备,会后总结,好不辛苦。九, 天天会议结束时都喊着喝酒,至今酒骚味也没闻着一点,好在有人答应愿意做苏州游总接待,否则无一油水。十, 至今没有见过秃尾巴老李,不知是仙身质地、长宽高。
--------------------------------------------------------------------------------
【秦燕春】此前曾对朋友窃笑:此种开会形式,方便我等网虫小虾。第一要看电脑水平(包括硬件和软件),其次才看学术水平(只看硬件,如刀光剑影、风流文采。软件如小竹子一族念念不忘的,诸位大侠的风神秀逸、风度翩翩,都无缘展示也)。不想群贤毕至,都是此中高人。即使临时“缺席”如鹿教授者,也能由钟大侠代庖烹饪、活色生香。由此看来,“网性”对“人性”的遮蔽,毕竟有限。虽然由于个人的上网节奏与打字速度等外因影响,存在话题跳跃过快、前言不搭后语、自说自话、仅仅专注于某一个窗口的论题、徨顾其他等不甚便利之处,但总体而言,在下着实觉得,这一形式,反比“现实会议”,收获更大。落实到“白纸黑字”(篮屏黑字)上,发表意见的逻辑性与清晰度均有提升,而且原始文本得以保全,而非口说无凭、一耳进、一耳出。兼之面对各人电脑、与面面相觑、终有不同。何况尚有能干大侠至今身穿“马甲”、捂着口罩、不肯现出“明月前身”。虽多少有投掷暗器、闹中取事、打“太平拳”之嫌,比较起来,却也是网络交流的特殊受益。使大家少了些虚文浮礼的应酬,多几分一针见血的犀利。
如“致歉”中所言,作为“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票友和后学,会议之前,除若干私交好友,在下和诸位于会大侠,多为不识。兼之不学无术、灌水混闹、信口开河、不成体统,连日来对论坛诸位英雄豪杰多有冲撞得罪、唐突西子,念他同一屋檐下厮混、小孩儿家口没遮拦,群侠原谅则个。只因小的无能,故而腾挪躲闪。无计屠龙斩蛇,只好隔山打牛(诸位大侠都是“牛人”!)是诚所谓不打不相识也。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如群贤不弃,此后外行人故当常常请教、时时聒噪。虽为“借光取经”、尤是“柳暗花明”,受益匪浅,情和为尚。临别歧路,儿女沾襟。未名湖畔,莲开莲落。此去何时见也,念区区千里烟波。学术有缘,网络一线。论坛为“盟”,时时相见。在下网名“萧云从”的便是。上复群侠,多多联系!
--------------------------------------------------------------------------------
【陈建宪】网络会议总体印象:1、非常新鲜、刺激。2、学到很多东西。3、感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还有希望。4、以后还当发扬这样的学风,最好是当堂较劲,比口才的比口才,比酒量的比酒量。5、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
【之农】作为一种开创性举措,值得我们的学术史笔墨几页了!
--------------------------------------------------------------------------------
【汤晓青】 如果不是因为“非典”的阻挡,许多学者都已经成了开会的专业户了。我参加的会议并不多,但常常有“嘉华年会”的感觉,大家问好致意,真正的学术讨论很难在会场中进行。此次的“网络会议”,自有其特殊的意义。诸位提供给会议的论文信息量之大、思路之活跃、思想之深刻,都令我这个“看热闹”的外行应接不暇,目前仍是消化不良。其实最为深刻的感受,还是在“边缘学科”中孜孜以求的诸位学者的“危机意识”之强烈,也就有了“老生常谈”的学科建设的一些根本性话题再次被提起。其次,令人兴奋的是,会议进行之中始终洋溢的“学术激情”和“活力”。会议的论文很多都是在对学科史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题,大概是得益于我们赶上了“世纪之交”的百年机遇。会议的各位发言人不但自己“献身”,供大家“肢解”;更勇于“操刀”,屠龙斗牛,即使是“温柔的思想”也暗含机锋。能在这样的场合中,“痛并快乐着”战斗的侠客,如果没有相当的“内功”,肯定会不堪一击的。网络会议的“随意性”,话题的空间扩展的丰富性,可以给人以灵感。也正因为如此,有的话题是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下讨论的。基本上是完全开放的空间,必须要考虑到影响。
最后,说点“本行”的事情。从巴莫和朝戈金的论文提供的研究思路看,我以为他们的研究有很积极的意义。即,对于民俗现象或者是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不能满足于“多样性”的描述,我们这里不仅是“好山好水”、“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我们可以通过对“独特性”的文学、文化现象的研究,升华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也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因而才有的我们这些“二级学科”的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在吆喝一下:《民族文学研究》欢迎各位投稿。 E-mail: iel-bainjibu@cass.org.cn TEL: 010-85195627
为了将话题引向深入,我想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体会别人立论的出发点,然后评价得失。版主应该对各位发言人特别嘉奖!
--------------------------------------------------------------------------------
【朝戈金】很同意这样的总结,感同身受。另外,发言应当实名制,所谓文责自负是也。
--------------------------------------------------------------------------------
【巴莫曲布嫫】“网络会议”对我们许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一周下来,每天的感受都有所不同。晓青说的对,这种对话形式既有开放性的张力,大家在观点的碰撞中多少都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思考自己的问学;同时,“网络会议”也有其桎梏性的束缚,有些问题或话题大致在这种急速传播的新媒介上是不可能得到充分讨论的。
--------------------------------------------------------------------------------
【萧放】 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终于落幕,它的意义我们今天可能还不能完全领会,但直觉告诉我们,我们作了一次前人所没有的新尝试,这种尝试的影响不在于会议的本身的议题,而是它的形式。我们第一次真切地体味到互联网的神奇与诡秘,各路英雄“华山论剑”,相互只有比试,而少恭维,有时不免意气,但绝不苟且。学问在切磋中进步,智慧在磨砺中闪光。互联互通互动,交友交情交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首次网络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中国学界学术交流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本次会议的成功经验概括有三:一、选题有限。即定出讨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撰文,并严格筛选;二、讨论开放。面对广大注册会员,自由发表意见,自由地进行思想学术交锋,从而保证了自始至终研讨气氛的活跃;三、结论悬置。对每篇讨论文章的观点可以自由论辩,但不作结论,开放性的结论,给作者与读者以自由思考的学术空间。
平等、自由、兼容是本次会议的主要特点,也是本次会议的宝贵经验。本人希望这样的会议以后定期举行,让大家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前提下,能有一个学术对话交谈的机会。让我们这些老青年在腿脚不利索时,还能网话春秋。衷心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泳超斑竹、中山大学施爱东副斑竹,感谢扁舟同志无偿的技术支持,感谢连山兄的工作帮助,感谢小竹子、田园将芜等同学的鼓与呼,你们的辛勤劳动保证了大会的成功。我们记住了这次会议,历史将记住你们 。
--------------------------------------------------------------------------------
【虎彬】学术的进步离不开讨论,讨论需要一个话语空间,网络会议就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话语空间,不用白不用,本次网络会议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应该解决,比如说,如何避免因为七嘴八舌而导致的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
--------------------------------------------------------------------------------
【锺宗憲】「民間文化」是個跨學科的研究,下次最好再多找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最好有更多的研究生能與會。希望我們的論壇不要被視為一搓「小眾」、一個「派系」或一群好談高論之人。網路會議有當初沒預想到的問題,希望明年有機會承續這樣的「開放」「勇於討論」的精神,辦一次正式會議。一篇文章能當面討論一小時,甚至一個半小時,那樣的場面令人期待。  
--------------------------------------------------------------------------------
  【主持:cyc】我自己的感想照理也是该向大家交代的,但是这两天太忙碌了,没有时间认真想,所以后面再发表吧。只是有一个直接的印象,我们说是“民间文化”,可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民间文学”,看来我们与兄弟学科的横向交流还是太少。
--------------------------------------------------------------------------------

[ 本帖由 Sylvie 于 2003-7-18 00:49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3: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