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92|回复: 6

《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1 1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能否将《文化遗产》投稿的具体要求在这上面贴出来了,顺便能否也将电子邮箱贴一下。
发表于 2008-8-31 11: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遗产》稿约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2007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新出报刊[2007]894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
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
三、来稿请遵循如下格式规范:
1.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附上论文摘要(300-4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位、职称)。其中,论文标题和摘要还需译成英文。稿件如系科研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
2.注释和参考文献均放在当页,按先后出现的顺序,以脚注形式标出,其序号为①、②、③、……(余依次类推)。参考文献的顺序如下:
(1)专著:
主要责任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页。
(2)译著:
原著者国名,原著者,文献名,译者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英] 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页。
(3)期刊文章: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
例: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4)报纸文章: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李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光明日报》2007年3月2日第6版。
(5)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叶春生:《拓展冼夫人研究的文化空间》,广东省社科联合会等编《岭峤春秋》,香港:香港出版社2006年版,第××页。
3.外文参考文献要用外文原文,作者、书名、杂志名字体一致,采用正体。
四、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采用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用1995年版,《列宁全集》用1984年以后版本,《毛泽东选集》用1991年版,《邓小平文选》(一、二卷)用1994年版,等。
五、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
六、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七、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
八、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实行优稿优酬。海外稿件亦可以样刊代稿酬。
九、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来稿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也不奉告评审意见,敬请海涵。
本刊地址:中国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中文堂902室       邮 编:510275
联系人:王娜   电话:020-84115800   传真:020-84115906   电子邮箱:whychan@163.com           

本刊编辑部
2007年9月
发表于 2008-9-1 00: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投稿
发表于 2008-9-15 21: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研基金项目?在文化领域,国家投入好像很少啊,研究那个全球“著名”的龙芯投入可是天壤之别吧
发表于 2008-9-25 08: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扁舟兄千里驰援,在革命工作这么忙的情况下,还在为民间文化事业修理网站。
贴个长文测试一下网站好不好用。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与西南民族调查
施爱东


§1. 20世纪初外国学者在中国的民族调查活动
尽管许多外国学者在中国的民族调查活动居心叵测,但它的积极意义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刺激了中国学者对自己国情和文化研究的迫切感,一方面为我们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料。

有明以降,西方就不断有传教士和商人到中国来,在中国的生活和旅行很容易激起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一些对中国文化有赞赏之心的耶稣会士将一些中国典籍和在中国的见闻介绍到西方,在18世纪末叶曾在西方引起一股中国文化热,但这种更多基于想象而不是实际的热度,不久就渐次消退。”
鸦片战争以后,来华的西人大增,著述再次蜂起,风土人情等见闻类的著述尤多,如著名英国旅行家莫里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一个澳洲人在中国:一次穿越中国到缅甸的安静的旅行故事》,  讲述的是鸦片战争后作者从上海经汉口穿过四川、云南到缅甸的所见所闻,叙述了作者对中国西南地理、风俗、以及种种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评价。当然,这些著述的目的是给西方人看而不是为要给中国文化作贡献的,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学者,尤其是一批留学归国人士对民众风俗的关注。
日本人类学创始人鸟居龙藏(1870-1953)是较早在中国进行人类学考察的专业学者。他从1895年开始了他在中国的调查,1902年7月进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1903年3月,“考察了诸民族的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各民族的体质、服饰、居住、习俗、语言、文化等,事后根据调查编写了《中国西南部人类学问题》、《苗族调查报告》等著作。” 日本人对中国的民俗调查有很强目的性,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成立的“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就有浓重的殖民色彩,但在客观上很好地为我们保存了一批民俗资料, 而且对于触动中国学术阶层,尤其是留日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华西协和大学是较早关注西南民族的高等学校,该校博物馆早在1919年就开始搜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文物和标本,1922年还成立了“华西边疆学会”,最初有16名会员,多为在该校任教的外籍教师,1923年开始不定期出版英文刊物《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
俄国人则在中国的东北显得特别活跃,史禄国是较早在中国进行人类学考察的专业学者。沙俄皇家科学院曾经组织“中亚东亚探查队”,史氏则担任过领队,他在《北方通古斯》自序中说:“1912年和1913年我曾到后贝加尔作过三次考察,1915年到1917年期间我又去蒙古和满洲作了考察……1917年科学院又派我前往中国的蒙古以及西伯利亚毗邻的各地方,使我得以继续过去几年的考察。但是我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这些调查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圣彼得堡的一些东方学、语言学和民族学者“对当时还没有进行过全面调查的西伯利亚及其邻近地方的新资料(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的搜集工作非常关心”。 当然,我们知道,这种关心是带有殖民色彩的关心,但无论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为何,事实上,史禄国的调查兴趣与调查方法跟后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西南民俗调查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刺激和促进了中国学者的民族调查活动。
§2. 向往西南民族调查的中国学者
尽管20世纪初的中国学者迫切地想要展开各民族风俗调查活动,可是他们苦于一无经费保障,二无安全保障,三无技术保障,因而,只能先从道听途说和文献钩沉做起,我们只好用“抛砖引玉”来形容他们的工作。

1911年夏,在英国学习动物学和地质学的丁文江先生在结束七年留学生活回国的时候,曾取道云南、贵州、湖南转汉口,“他在贵州黄果树等地,看到许多奇装异服的女人,引起了他注意到贵州的土著民族,仲家子、青苗、花苗等。” 1914年,丁作西南地质矿产调查的时候,对于云南和四川会理的少数民族进行了风俗调查和体质人类学测量,先后在《独立》杂志上发表了《云南的土著人种》和《四川会理的土著人种》等文章,主要记录了他测量粟苏、青苗、罗婺、罗倮四族人的结果。 但他毕竟是个学动物学的,这种调查主要还是集中在人体测量,而且由于人类学调查的准备不够充分,连测量工具都是临时制作的。
1922年,北大《歌谣》周刊创刊以后,从56号起推出“婚姻专号”,其中57号刊载了广西柳州刘策奇的《瑶人的婚姻》,这是《歌谣》周刊最早反映少数民族风俗的文章(该文写于1924年4月11日),严格说来,这还不能算作是田野作业的成果,只不过是把自己家乡瑶人的风俗作些介绍。《歌谣》周刊的文章多偏于语言文学,风俗作品本已不多,涉及少数民族风俗的内容更加只是一些文章中的零散片断。
1923年5月,北大风俗调查会成立,该会议决的调查方法中有一条是“实地调查,我国幅员辽阔,而调查者尤当以其人之生长地为标准。”这一做法固然是方便了调查的开展,但也降低了田野作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以当时调查者的田野作业素质而言,其结果很容易就会掺杂调查者的想象和回忆。风俗调查会制定了比较严格的《风俗调查表》,表中“旨趣”第四云:“对于满、蒙、回、藏、朝鲜、日本及南洋诸民族的风俗,如有确知真相,愿意供给材料者,尤为特别欢迎。” 可见当时的学者已经有了少数民族风俗调查的愿望,只是限于经费和条件,一时无法大面积铺开。
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并设有社会调查(礼俗方言)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第2、3期(1927年)曾发布启事征集有关苗族、瑶族的生活状况等风俗资料,以及福建各民族的族谱资料等,虽然未有丰硕成果,但总是表达了学界对于少数民族风俗资料的渴求。《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二期有董作宾一篇《福建畲民考略》,显然是福建时期的调查成果,可惜只是“披览所及,凡闽中地志笔记,有关畲民之记载,辄撮要录之。” 是民俗调查,但非田野作业。
厦大国学院关闭,顾颉刚、史禄国等人均转往中山大学。傅斯年、顾颉刚早有民族调查的计划。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7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专门提到要“集合校内教授导师及校外参加人”进行“广东及邻省之民俗及人类学材料征集(创设人类学馆)”;1928年的招生计划进一步明确是“珠江流域各省之民族,及人类学研究,并创设民族民俗学馆。”而且计划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进行“民族学旅行”。
由于经费不能落实,事实上该所直到1932年才开始招生,创设人类学馆的计划自然告吹,但与中央研究院的合作却因为史禄国的到来而如愿展开,也即后来杨成志等人的西南民俗调查。
顾颉刚不是那种会坐等经费到来的人,在创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之初,他就已经开始组织从史书中挖掘资料,打算先出一期《西南民族研究专号》,作为前期成果。钟敬文首先把自己一年多以前写的一篇《惠阳
发表于 2008-9-25 08: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还是有点问题,一篇长文被砍在齐乳头的地方,只剩了最上面三分之一。
下一步
再测试一下word文档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8-9-25 08:14 最后编辑 ]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西南民族调查.doc

101.38 KB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季刊)
2008年第3期  总第4期  出版日期:8月20日
—————————————————————————————
先秦的散乐与夷乐                                            康保成 1                                                     
贵州傩戏傩文化                                              庹修明11
试论白字戏剧目的祭祀仪式性                                  詹双晖19                                                         
关中影戏及其班社组织                                        梁志刚25
汤沈之争与晚明曲学形态                                      陈维昭33
《审音鉴古录》中“批录”的美学思想                          胡亚娟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念《民俗周刊》创刊80周年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与早期西南民族调查                          施爱东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中国现代民间歌曲理论问题                                高有鹏58
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                    林继富6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灾害的民俗表象
——从“记忆”到“记录”、再到“表现”                [日]樱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3 03: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