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3|回复: 13

【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22 10: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开场白】  网络会议结束了,
            群豪宴饮热闹闹。
            饭后谁来付钞票?
            ——
            咏超!

注:斗胆在开场白中不避名讳,实在对老师大不敬。不过为了保持三句半的结构美,只得如此。呵呵,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也。

【作者介绍】先给论坛上诸位大侠唱个喏!小可姓袁,单名一个“博”字。系北大非中文系一大三学生。本学期选修“民俗学”,有幸与陈老师相识。在青年民俗论坛潜水已有时日,囿于笔拙,从不灌水。前一阵子论坛会议,看诸位大侠刀光剑影,各显神通。实在令小可敬佩不已。看看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更是不敢出一拳一脚,只安安静静作壁上观,当了个“看客”。7月19日闻知斑竹大宴群雄,小竹子姐姐不以吾鄙,力邀我参加。推脱之下,终不愿错过得见高手们真面目的机会,于是忝颜出列。饭是混着吃了,大侠们的风采也得以窥见。宴饮结束几日,尚无人发帖回放当日盛况。小可不才,但愿以民俗爱好者和晚辈的身份,记录下当日一二趣闻,作为对斑竹老师盛情的微不足道的一点回报。也为论坛上诸位未能前去赴宴的大侠们权作“止渴”之用。文词粗鄙,见笑于方家。小可这就献丑啦:)。

【环境介绍】7月19日下午5:30,雨后初霁,云淡风清。北大南门外,宴饮第一梯队在此集合。随后由陈咏超老师带领,前往目的地郭林家常菜与第二梯队汇合。浩浩荡荡,参加人数达21人之多。地点选的有意思,“郭林家常菜”,位于海淀图书城南面。看看参加宴饮的诸位大侠,皆为京城民俗学界执牛耳的人物,个个著作颇丰。而海淀图书城素来人流如注,熙熙攘攘。两相对照,如今读书的人都在“城”里,写书的人则在“城”外。遂成一景,倒也颇值得把玩品评一番。

【实况回顾】                       一、“三笑”
其一。开始在南门外等人的时候,已经到来的诸位老师便先行开聊。当时来的老师中社科院的为主,几位男士腹内诗书文章实在太多,体态颇显“丰满”。不多时,刘宗迪老师到。宗迪师人极瘦,与朝戈金师“相映成趣”。朝老师曰:当年我也有腰围刚过2尺的时候。宗迪师看看自己单薄的身躯,面露窘色。咏超师出面安慰:没事,你不是也快调到他们单位了吗?
——众人绝倒。一笑。
其二。第一梯队基本到齐,唯缺巴莫姐姐和陈岗龙老师。于是大家开动手机,寻找二人定位。有人曰:巴莫就到,带一“保镖”。另一人道:岗龙即来,携一“小蜜”。众人翘首以盼。五分钟后,一辆“夏利”停于路边。门开了。巴莫姐姐娉娉婷婷亮了相。众人擦亮眼睛看那“保镖”。且听人喊:“岗龙”!
——众人绝倒。二笑。
其三。好容易热热闹闹大家就座。发现席中独少秦燕春姐姐。有师云:这女子必是回去换旗袍了。另一师云:必是出门遇雨,不得已返家换装。出来后,雨偏又停了。恐衣着不美,遂复返家换装。这下,必着旗袍出席。6点30分许,秦姐姐袅袅娜娜显身。上身着乳白色低领长袖针织线衣,下身着纯白长裤。预测师们纷纷落马。
——众人绝倒。三笑。
                                   
二、巴莫姐姐
巴莫姐姐人极爽快!席间,适逢有人敬酒。她二话不说,举杯仰首,浮一大白。那身姿气度,真性情中人也!
众大侠要她表演节目。巴莫也毫不含糊。先高歌一曲彝族饮酒歌。待她唱及“苏——”(音,彝语,“喝”、“干”的意思)时,群侠已然豪气云干,用酒杯敲着桌子,“梆梆梆”的震天响,呵呵,颇有几分水泊梁山的味道:)。
逮及最后,大家已经酒意阑珊。巴莫姐姐一段孔雀舞,艺惊四座(此处略有夸张:P)!真不愧是“压轴之作”啊!

                              三、节目表演
从来饭局,我都没吃过带表演节目的。我向来拙于此技,最怕被人拿住,贻笑大方。可当晚,诸位老师都毫无推脱,我这个席间辈分最低的,自然也不敢扭捏作态。豁出去也给大家胡乱表演了一下,呵呵,献丑啦:)。
老师们却个个身怀绝技。朝戈金老师和陈岗龙老师都是蒙古族人,身上流淌的都是蒙古族人能歌善舞的血液。他们两人端着酒杯,饱含深情的为大家演唱《嘎达梅林》(当然是蒙语版的,嘻嘻)。唱到动情处,两人便碰杯豪饮,好不爽快!
陈咏超师则给大家唱了一段青海花儿。那曲调被他唱得悠远绵长,千回百转,味道十足。我想象如果是在青藏高原的大草场上,这歌声怕是要让远处牧羊的姑娘驻足停留的吧……(哈哈,开老师的玩笑,真是大不敬。不过老师真是唱得很好啊。)
汤晓青老师唱的是陕北民歌(不知道我记错没有)。她的声音优美动听,好似二八少女。一曲毕了,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赵世瑜老师拿出保留曲目,据说从前只是在钟老面前演唱过的。名字叫什么我忘记了,内容大概是山野情歌吧。他唱得动情又感人。不过我觉得赵老最有风度的时候,还是在指挥大家齐声高唱的时候。那一举手一投足,颇有几分著名指挥家的味道哪。
萧放老师比较腼腆。大家让他唱歌,他说唱不好。老师们就说,那你讲个段子吧,也行。萧放老师说:有学生在嘛,讲段子不好吧。众大侠曰:那怎样啊,老师也是人嘛。萧放老师又说:呵呵,首先是老师,……嗯,其次是人。众皆绝倒!最后他唱了湖北小调才得以逃脱。
安德明老师喝酒直喝得面色红润,灿若桃花。大家纷纷起哄,要他快唱。安老师最后唱了一首英文歌,我从头到尾,只听懂了一个词“hill”,哈哈,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听力太差了,怎么会这样啊:)?
吕微老师有没有表演节目啊,我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了。嘻嘻,我想也许他表演了吧,要不众豪侠怎能放过他?现下有点印象的,只是咏超师笑言他“内卷严重”这句话了。高丙中老师怕也得归入此列,因为,我也不记得他为我们带来的节目了。嘻嘻,也许是我的记性太差了,说错了,老师们别生气哦:)。
陈连山老师也是唱了一首民歌。这些民俗学者真有意思,大家表演节目也是难离本行。真可谓“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啊。呵呵:)。
后来大家便从50年代开始,一起唱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50、60、70、80,都有报出名儿来即能引起共鸣的歌曲。一到90年代,90年代我们唱什么呢?大家居然一时语塞。忽然我就想起一个时髦的词儿来——“失语”。90年代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导致了居然没有一种可以普适于当下的权威话语。朝戈金老师说:90年代呢,90年代,这就叫“失去田野,只剩文本”啦。Sigh~~~

                              
四、代沟
   小竹子姐姐做当晚节目司仪,为了树立权威,她先演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到第三段的时候,原词是“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叫我思念到如今。”她似乎词记得不牢,唱到这里就有点秃噜。第二句听起来好像唱成了“深深的一段吻”。朝戈金老师马上问:什么叫“一段吻”啊?咏超师打趣曰:你是50年代的,有代沟,不懂不懂……
暴笑!哈哈:)。

五、群侠的酒量
与我同桌的黄涛老师和宗迪老师,宴饮开始便开始喝了。白酒、啤酒……不知喝了多少,可直到最后,依然正襟端坐,脸色不变,风度无损。酒量好大,怕怕:(。不过黄涛老师自己笑着说:呵呵,我大脑里面已经开始转圈了,快醉了快醉了。
陈咏超老师也与我同桌。他白酒喝得不多,啤酒却一点喝得不少。他本来脸色就好,黑里透红。直到酒宴结束,也没见他有丝毫醉意,面色一径黑里透红。出门的时候,无意听到他对宗迪老师说:还差一点……这里关门了,可以去别的地方喝啊。哈哈,还没有喝到酣处啊:)?
邻桌群豪更不用说。朝戈金老师、陈岗龙老师、巴莫姐姐……个个海量。看他们饮酒,真是酣畅淋漓,怎一个“爽”字了得!

                               六、母亲
王娟老师那天穿着印染布的改良中式上装。她说话轻声慢语,很有几分江南女子的气质。一颦一笑都显得温婉可亲。
9:00多的时候,正是大家觥筹交错,玩得不亦乐乎之时。王娟老师却收了兴致,起身向众人致歉,说不得已,要回去弄自己的两个孩子。看着她行色匆匆的样子,清瘦而略显憔悴的背影,不得不说一句老话,却也是句实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七、跨文化交流的不可能?
酒喝罢了,歌唱尽了,何杰师兄(正确叫法应该是“师叔”,呵呵)的一个故事把这场民俗学者与爱好者的宴饮的学术味儿调得十足。他说:有个学者,北京、东京各有套房子,各有把钥匙。一次,他从东京返北京家里。到了门口,他逃出那把开东京家门的钥匙,却怎么也打不开北京家里的门。那一点言传不如意会的感觉,真是表达的精妙!

【结语】虽然咏超师开始就说:今晚禁谈学术。可一场学者的聚会,无论如何,都会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在其中盘旋。酒场中得见真性情。老师们朴实无华但坦率磊落的胸襟气度,的确令人折服。宴饮从头到尾,欢声笑语不断,让人乘兴而来,兴尽而归……过程中的精彩场面,实在不是我一支笔可以详述的。以上的实录,如果与事实有出入之处,还望当日同往的豪侠们指正。言词中多有得罪之处,还望大侠们多多原谅,小可这厢先行赔罪。
多谢小竹子姐姐,给我提供这样一个领略大侠们风度的机会!对了,忘记写写同桌的另外两位师姐了。李禾,张东梅,很可爱又pp的两个姐姐。那天晚上李禾姐姐给我们唱了一段福建小调,我一句也没听懂,呵呵:)。张东梅姐姐居然唱了《青藏高原》,音域广阔,高音嘹亮,真是令人赞叹!!!
是夜的聚会便结束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夜阑人静时大家结伴回家。回想当晚宴饮,真是趣事多多,开心多多,可体味、玩赏的东西也多多。言之难尽,就都丢在这串省略号里吧……
发表于 2003-7-22 11: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更正一个“美丽的错”,你那陈老师虽然音域高“超”、一“咏”三叹,却是个“会水”的。
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泳超”是也!

注:就保留你那个“美丽的错”好吗?也让在下的跟贴师出有名:))
   谢了!
[ 本帖由 萧云从 于 2003-7-22 12:47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7-22 1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呜呜……这种错我也犯啊!!!罪不可恕,罪不可恕!!!掌嘴掌嘴:(((((
斑竹老师对不起啦:(((
 楼主| 发表于 2003-7-22 1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补充一下:
那天到席的还有郑志良大师兄,呵呵,他说他自己是最著名的游客,也就是不管什么时候,有一个游客在站上,那就一定是他!!哈哈:)刚才写漏了,师兄不要怪罪哦:)
发表于 2003-7-22 12: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occultyb 于 2003-7-22 11:48 写道:
呜呜……这种错我也犯啊!!!

小女子其情可悯:(
这是“文本”的不够,所以“田野”出现偏差:)
发表于 2003-7-22 16: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写得不错!很是生动,历历如在眼前,让我看得抓头挠耳。C兄,这样的学生,应该把它收入门下才对呀!
发表于 2003-7-22 16: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严重羡慕啊!偶的民歌唱的也是不错的,可怜无缘亮给大仙们听啊,wuwuwu....
发表于 2003-7-22 17: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我的名字错了不打紧,关键是与巴莫同车的不是陈岗龙,而是萧放,当初就是他们两个喊着要带保镖呀、小蜜呀什么的,搞半天是这么回事。
发表于 2003-7-22 22: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施爱东 于 2003-7-22 16:07 写道:
写得不错!很是生动,历历如在眼前,让我看得抓头挠耳。C兄,这样的学生,应该把它收入门下才对呀!

可惜你老没去呀!要不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就把他们所有人都比下去啦!
 楼主| 发表于 2003-7-22 22: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完啦完啦,越来越多错误了,呜呜……
偶就偷懒不改正啦,诸位大侠多多原谅:)
特别是萧放老师:P
呵呵
发表于 2003-7-22 23: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下次能不能带着我,我也给大家唱歌!
发表于 2003-7-23 16: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写得很不错,观后如同看了这热闹一般。没参加上,可惜呀!可惜……
发表于 2003-7-25 11: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田园将芜 于 2003-7-23 16:02 写道:
写得很不错,观后如同看了这热闹一般。没参加上,可惜呀!可惜……


是啊是啊,不过姐姐咱们看看就算了,呵呵,免得被人灌雄黄酒,现了原形,那可惨了
发表于 2003-7-25 20: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7月19日群豪宴饮纪实

袁博小妹妹不仅有数码相机一样的眼睛,能够把宴饮的场面一一记下来,更用一个诗意的心灵将当场的真挚热烈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令姐姐钦佩不已啊。记得当时袁博小妹妹唱的是《红灯记》中的片断。在唱之前,她口口声声说自己唱的是变了形的唱段,结果等她唱完,也没有发现变形。汤晓青老师演唱的是《赶牲灵》,唱的地道非常啊,唱完之后陈泳超老师一个劲的笑道:“你若不是俺的哥哥哟……”
安德明本来要讲一个邓小平出访的笑话,结果他还没有讲大家都一个劲地嚷嚷:听过听过,连论坛上都贴出来了,安德明随即反问道邓小平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大家立刻说sars,安德明一听连sars都出来了算了算了不讲了,然后就随口唱了一段“花儿”,临到结束的时候他唱了一首地道的英文歌曲,当时还记住名字了,现在都忘了,还是让他自己把歌曲贴出来吧,最好带上录音。陈连山老师唱的是《朝阳沟》片断,因为他同小竹子一样是河南人,所以唱起来也是很地道的,唱完后大家都说没有听懂,他又把歌词给大家讲解了一遍,大致是说前腿弓后腿蹬怎么怎么锄草之类的。高丙中老师给大家来的是《俺村比较穷》,什么“俺村比较穷”——
通信基本靠吼
交通基本靠走
治安基本靠狗
娱乐基本靠手
耕地基本靠牛
照明基本靠油
老婆基本靠买
发财基本靠偷
大家也说听过听过,还让他再表演一个节目。当时,我出去接电话去了,至于他表演的是什么,偶也不清楚……
总之,老师们表演的节目都很精彩都很民俗,真是让偶们大开眼界。对了,李禾来的是温州小调。其他的节目偶就不费口舌,留着大家慢慢回味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03: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