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7|回复: 11

众鬼开道,百无忌惮:论坛新张试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7 2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每一个人都心怀鬼胎
作者:刘宗迪 提交日期:2008-10-4 2:49:00
  古时候的文人生活从容裕如,他们又没有电视、电影可看,也没有剧院、酒吧好去,夜晚的光阴大部分都是在闲谈中度过的吧。“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那时候星光满天,庭院寂寂,茶大概早就烹好了,昨晚的残局还摆在棋盘上,而约好前来夜谈的友人却迟迟不来,就是在这种充满期待的守候中,那些狐鬼花妖悄悄登场了。谁知道那前来对弈夜谈的老道,是真的昨日来的那个老道,还是扮作老道前来混茶喝的小妖呢?说不定还是一个想趁机吸取生人的精气而渴望还阳的女鬼呢。
  纪晓岚有一个故事讲到,在一个客栈里,一群同宿的商旅谈鬼,一个人讲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鬼故事,谁知那些人听完了他的故事,把脸一抹,都变成了鬼。
  古代文人笔记小说中的那些鬼故事,其实都是在无数个这样的清谈之夜中滋生出来和流传开来的,因此那里面的鬼,也不再仅仅是民间野谭中的那些凶神恶煞之鬼,而汲取了诗书的熏陶和月光的精华,变得多情善感起来了。
  妖精鬼怪,当然是不存在的,所谓鬼,其实都是人的想象和幻觉,古人说“妖由心生”,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想那些对鬼怪故事津津乐道的文人,一般应该是不信鬼的,如果信鬼怕鬼,对鬼只有噤若寒蝉的份儿,生怕半夜三更鬼敲门,大天白日活见鬼,哪里还敢对鬼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呢。
  文人谈鬼,很多时候当然是有所寄托的,比如蒲松龄,但那些寄托和说教,时过境迁之后,大都成了俗不可耐的昏话,后人所感兴趣的,仍仅仅是那些鬼故事,因此,故事比意义更长久,更有生命力,意义会随时闲的流逝而消失,而好的故事却会悠悠流传。就像形式永远大于内容,故事也永远大于人们赋予它的意义,那可能是因为故事源于草根,扎根在人类的潜意识,源于人类最隐秘的欲望和恐惧,所以他们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而那些寄托、教训当然只是暂时的附丽之物,是飘浮在时间之流上的过眼烟云,时代一过,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妖由心生,鬼是人的另一半,鬼的遗传在我们每一人的心中潜滋暗生,到了夜色深沉的越发恣意蔓延,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显露出其妖的本性,在纪晓岚讲的那个鬼故事中,故事讲完了,座中的听众都变成了鬼,那是因为故事让他们沉睡的本性复活了吧。人之所以喜欢听鬼故事,大概就是因为他们有时候其实很想恢复鬼的原形,整天披着一张“画皮”,扭捏作态假惺惺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现在,鬼故事之所以渐趋衰落,我想,主要倒还不是因为科学的普及,而是生活的衰落以及因为生活的衰落导致的人性衰落。鬼的消失,不是因为我们不信鬼(古代那些谈论和记载鬼的人又何尝真正信过鬼?),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鬼的显身之地。鬼是在清夜闲谈中显身的,没有了从容自在的生活,没有了在月明星稀、烛火摇曳下的悠悠夜话,鬼到哪里显身呢?鬼毕竟只能活在人的话语和想象中。
  不过,鬼(故事)的生命力也许是很顽强的,它们也许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走远,就像宫崎峻笔下的那些狸猫一样,变成了人的形状隐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当中了。即使像北京这样的喧嚣拥挤的城市,其实也大可有妖怪藏身的地方。不是有人说吗,魔鬼在细节处,只要你细心观察,也许会在一些平常不为人注意的皱褶或表情中,不经意地就发现了你要找的妖怪留下的暗号或者痕迹。还有一个说法叫“大隐隐于市”,能够在熙熙攘攘的闹事中隐身而不露行迹的,不是鬼,还能是什么?
  妖怪无疑是诞生自乡村的,但我认为,妖怪和人一样,要到了城市里才变得妖娆多姿起来,妖怪和人一样也需要文明的熏陶,乡下妖怪也一定渴望到城市里来厮混,也许还渴望变成一个在高档写字楼中刷卡上班的小白领。
  小时候在乡下,也常常听到鬼故事,有时候是听大人讲的,有时候则是小伙伴之间相互吓唬,那时候的鬼故事都是很恐怖的,鬼照例都是张着血盆大口,挥舞着锋利的爪子,舌头都像吊死鬼那样耷拉着老长,喜欢悄无声息地跟在人的后面盯梢。那些恐怖的故事常常与村子里的某个人、某个地方有关,讲的人往往说的头头是道有鼻子有眼,比如有人一天走过那座很久没人住的老屋,发现窗户亮者,第二天却发现门依然挂着上锈的铁锁,后来听说那座房子里民曾经有人吊死过。又比如说村外的那个水塘,在人们的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干涸过,有一天一个人赶集回来晚了,又喝了几两酒,困乏上来,就在水塘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躺下歇息,过了一会儿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睡在水中央,那块巨大的石板原来是一个到岸边来晒盖的老鳖精。比如说村里有一个女人被黄鼠狼附体了,隔三差五就会打扮的花枝招展地端着衣服去水塘里洗,最终淹死在那个水塘里了,后来就有人说,从那个水塘边经过时总会听到有人唱歌,而那个是我们上学每天都要经过的……,诸如此类故事,说的人言之凿凿,都说谁谁曾经亲眼见过或者经历过,不信你可以去问他,当然讲故事的人自己是没有见过或经过的。听了这些故事,到后来我们遇到那个人,或者经过那个地方(比如说一个久无人住的老房子),会真觉得有一股阴森之气,大家噤若寒蝉,蹑手蹑脚,大气不敢出,等到那人走远或者过了那个地方后,纔有那胆子大的呼啸一声:鬼来啦!一哄而散作惊弓之鸟状,那胆小的很可能会被吓掉了魂,到了晚上发烧,大人就会到村口去叫魂。
  诸如此类的信仰和实践,在现在的乡下肯定还有。乡下世界,空间秩序不像城里那样规整,空寂的老宅、废弃的庙宇、凌乱的坟场等等和人的生活空间相杂厕,那些整天到晚没有管束到处乱窜的孩子很容易不慎涉足这些异物栖居的空间,因此冲撞了什么东西(那些东西有时候可能是以狐狸、黄鼠狼、蛇、刺猬、骷髅、猫头鹰等野物的形式而出现的,或者是一个一闪就不见了的影子,一阵突如其来的凉风,一声怪叫等等),因此人很容易就会被吓得魂飞魄散,甚至吓出病来(从医学上其实不难解释)。
  乡下的鬼故事大概就是从生活空间与野性空间之间的模糊地带产生出来的,就像那些在乡下人的屋前屋后恣意生产的荒草一样自然而然,也像这些荒草一样自生自灭,很少会被记载和流传下来。
  如果说乡下的问题主要是野性空间和生活空间之间边界的模糊不清,是空间的过度开放,那么,对于城市来说,主要问题则是空间的过度封闭和空间界限的过度分明,城中的人们,每个人都驻守于他自己的封闭空间中,但同时又对异样的空间充满了想象和窥视的欲望,如果说,乡村经验中产生的鬼故事,更多地是源于恐惧,那么,城市的鬼故事,则更多地是源于欲望吧?
  恐惧和欲望都很容易让人丢魂落魄,灵魂出窍,而灵魂出窍之际,也就是鬼乘虚而入、显影成像之际。乡下人丢了魂,可以到村口或土地庙叫魂,把不小心丢掉的魂从小鬼那里要回来。城市的男男女女呢?丢了魂去那里找?没有了鬼故事收容这些迷失了的灵魂,也许只有任其成为浪迹夜色的孤魂野鬼了。


[ 本帖最后由 匪兵甲 于 2008-10-7 20: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2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匪兵甲 于 2008-10-7 20:1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20: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说:鬼话与真理
作者:刘宗迪 提交日期:2008-10-7 0:22:00  

  先秦诸子,吾独爱庄子,因为庄子喜欢摆故事,讲道理。他在《天地》中曾云: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珠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黄帝爬昆仑山的时候,遗失了象征真理的玄珠(我想玄珠这玩意,大概类似巫师们使用的水晶球之类,凭它可以看出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前生今世的命运和大千世界的秘密),派千里眼离珠去找,没找到,派长舌男喫诟去找,也没找到,黄帝没法,只好派谁都看不上眼的象罔去找,可也奇怪,离珠居然被他找到了。黄帝找回了宝贝,狠狠把象罔表扬了一番:人不可貌相啊,象罔才是好样的。
  象罔建此奇勋,自然得到黄帝的重用,庄子的这个故事其实暗示,象罔既然能够找到遗失的玄珠,他自然就最有资格担当玄珠的守护者的重任。玄珠象征真理,玄珠的守护者也就是真理的守护者。
  那么,象罔何许人也?他就是后世所有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的老祖宗。
  象罔,也就是罔象,也即是罔两,也即是魍魉,这些字其实都是一个词的异写。罔者,无也,象者,像也,罔象的意思就是神秘莫测、无形无相的意思,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鬼是一阵灵气,像空气一样不著行迹,如清风一样莫可名状,因此,他们就称这无形之灵为罔象,倒过来说,就是象罔。
  象罔是黄帝御前一只鬼。
  后来,魑魅魍魉就成了普天之下所有鬼的通称,而在有些书中,罔象则被用来指具体的鬼。《国语》上说,鲁国的季桓子在家里穿井,挖出一个泥罐子,罐子中装着一个像羊一样的怪物,就派人去请教孔子,那个号称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其实最多五迷六道的怪学问,他说:“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魎;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羵羊。(韋昭注:木石謂山也)”在这里,罔象(象罔)就成了山林草木之怪的名字。
  庄子的这个故事其实暗示了,真理是无限的,超乎具体形象,不著行迹,不落言荃,因此是明眼人所看不到的,也是平常的语言所无以捕捉的,所以只有游走在世俗的边缘、出没于生与死、明与暗、言与默、有与无、此岸与彼岸之际、超越一切边界和区分的、无形无相的鬼们才能够领受。
  明白了庄子的教诲,你该知道为什么古往今来的文人,都那样喜欢讲鬼故事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20: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是人的另一半作者:刘宗迪 提交日期:2006-2-8 15:03:00

  一
  
   小时候乡居,漫漫冬夜无事,常有邻人来家中串门闲聊,说些张三李四、家常里短,往往说着说着就扯到了鬼,说村中谁谁谁在深夜经过村后那栋老屋时看到屋子里灯火通明,还有谁谁谁走亲戚夜归转到坟地碰到了鬼打墙,还有谁谁谁的老婆让狐狸精附上了,有人亲眼看见一个狐狸从他家墙头留走,诸如此类,说得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本来昏昏欲睡的小孩子们听到这里往往一个机灵就从迷糊中惊醒过来,听得既津津有味,又寒毛直竖。只见油灯如豆,满屋子旱烟的烟气,老屋子黢黑屋顶下那些大人的面孔在灯影摇曳中氤氲开来,影影绰绰,迷迷糊糊,也仿佛变成了一张张神秘莫测的鬼脸。待到半夜三更,奉命出门送客,只见寒星荧荧,夜凉如水,墙头衰草在寒风中铮铮尖啸如鬼夜哭,只觉得有无数朦胧的鬼影在夜色中游荡。目送着客人的灯笼消失在夜色中,急关大门,生怕有鬼趁机溜进来,纵使如此,还总是觉得有个悄无声息的影子尾随身后。
  近日闲读《聊斋》,发现蒲留仙那个时代和那个世界中,人和鬼其实相去并不远,鬼就生活在人群中,而鬼的世界也铺展成生活世界无形的背景,当在某些特殊的机缘下,人和鬼不期而遇甚至一见钟情,就有了鬼的故事。
  鬼的世界确实曾经是这个世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鬼离我们并不远,他们就居住在我们生活世界的附近,废屋弃园、古庙荒冢、旷野幽林、深山渺水,都游荡着鬼魅的身影。
  每当我们恬然入梦的夜晚,鬼们甚至会侵入我们的家园,在冷月疏星之下,悄悄走进我们的门户,向这个他再也无法回来的世界窥望,一个黉夜行脚的旅人可能会在孤寂的逆旅与游荡荒野的孤魂野鬼同行共宿,而许多挑灯夜读的穷书生的心思其实并不是放在圣贤书上而是一心等待着一位多情女鬼那悄无声息的脚步。
  鬼是我们生活世界的他者,是被放逐和排斥的异类,鬼的出现必定给这个世界带来恐惧和混乱,但同时鬼又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另一半,就像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他的影子,这个世界其实也永远无法摆脱鬼的魅影。一个世界的成立使因为他者的存在,人类生活世界的维持则是因为鬼的异类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环绕在人类世界之外,成为环绕着这个世界的边界,而一旦鬼的世界烟消云散,人的世界也会随之土崩瓦解,人的世界和鬼的世界丧失了界限,人和鬼混迹到了一起,于是就是随之到来的就只能是人不人鬼不鬼的非人非鬼世界,人变成了无恶不作的凶神恶鬼,而鬼反倒衣冠楚楚、堂而皇之地在光天化日之下招摇街市、盘踞殿堂。“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人变成鬼是自然的法则,而鬼变成人则是逆天而行,因为这种颠倒人鬼的倒行逆施,于是新社会中的人都染上了令人狐疑的鬼气。
  据说鬼是没有影子的,而人丧失了影子当然也就变成了鬼,同样,世间万物都是由影子的,人的世界如果没有暗虚的鬼的世界的衬托,岂不也就成了鬼的世界。
  随着鬼的世界的消散,丧失的不仅是鬼怪故事曾经给人的世界烘托出来的神韵和魅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鬼的世界的消散同时也导致了人的世界的瓦解、精神的紊乱和意义的消散。鬼的世界是人世的边界,人生的归宿,也是此在的彼岸,现实的底蕴,还是道德的底线,信仰的依托,古人神道设教,而鬼的世界其实就是我们的先民神道设教智慧的体现。
  
  二
  
  古人知道人的世界的安宁取决于人的世界和鬼的世界的界限分明和和平共处,因此,古人专门在日子中安排了人与鬼会面和沟通的节日,这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是人间的节日,更是鬼的节日,是鬼从另一个世界向人间世界回归的日子,是人和鬼同欢共庆的日子,是鬼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之间的界限暂时消弭的日子。因此,中元节又称为“鬼节”。
  据说,每年的这一天,阴间的孤魂野鬼纷纷回归人间,向人们讨吃讨喝,过去,每到这一天,道观中的羽流和寺庙里的和尚都要举行盛大的水陆道场,超度亡灵,普渡众生,道家的法事叫“普度醮”,佛家的法事叫“盂兰盆会”,“盂兰”在梵文中就是解倒悬之苦的意思。到了这天晚上,孤魂野鬼们在人间吃饱了喝足了,还要隆重地把他们送回去,送到亡灵们该去的地方。通往另一世界的路迷离而遥远,因此,中元之夜,每到亡灵归去之时,滨水的人们,就要在河里燃起法船,放流河灯。法船是纸扎的,供亡灵们渡过分开人间和阴间的奈何川。河灯是用浸过腊的纸板剪成莲花形上面插着蜡烛,或者用油和面粉做成灯碗装上豆油点灯。河灯顺流而下,是为了照亮亡灵们归去的路,让他们在夜色归途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继续在无边荒野中飘泊无依。为什么让鬼魂乘船走水路而不是乘车走旱路,也许是因为,走水路不会留下车辙马迹,这样鬼魂们就不会再沿原路回来骚扰人间了,也许是因为,清清流水,本来就有净化驱邪的作用。
  民间相信,人死后,只有给他的亡灵找到一个归宿,让他得其所哉,他才不会在人世间游荡出没,才不会扰乱亲人的梦境和人间的安宁。正如在现实社会,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幼有所养、长有所事、老有所安,每一个人都安居乐业,安分守己,整个社会才会和平安定。国家的政府官吏维护的是人间的秩序,那些和尚、道士和巫师们维护的则是阴间的秩序,而阳间的和平是和阴间的安宁息息相关的,如果到处是荒坟弃骨、孤鬼凄楚,人间也会有流言嚣嚣,妖言惑众,致使人心浮动、天下淆乱。一年一度的中元法事,正是为了给那些因战乱、饥馑、殉情、瘟疫、暴病、夭折等等不得善终者的鬼魂找一个安身寄命的归宿,既抚慰亡灵,也安定了人心,送走扰乱人间的冤魂,还世界一个澄澈明净的朗朗乾坤。清人得硕亭《草珠一串》中有一首咏京城中元节放河灯的竹枝词,可以为证:
  
  御河桥畔看河灯,法鼓金铙施食能。
  烧过法船无剩鬼,月明人静水澄澄。
  
  实际上,人死成土灰,世上本无鬼,鬼不在尘世,也不在阴间,“心怀鬼胎”,鬼由心生,鬼就住在人们的心中,阴间之鬼不过是心中之鬼的投影和象征,每一个历经人世丧乱的人在心中都有一角风声鹤唳的荒坟乱冈,那时心灵中阴暗的一角。因此,中元节超度亡灵,放灯送鬼,并非是送的荒郊野外的屈死鬼、吊死鬼和殉情鬼,而是排遣的心中之鬼,那些让我们长夜耿耿难眠、永世不得安宁的不安、恐慌、悲苦、噩梦和愧疚等等心理状态。放灯送鬼仪式,说穿了是一种心理治疗术。那些随波逐流而去的幽幽河灯,仿佛随风飘忽的点点鬼火,将想象中的孤魂野鬼带到了天涯海角,也将人们心中的鬼魅邪念带到了九霄云外,让人们摆脱了心灵的折磨,换来了生命的和平和安详。
  当今之时,在这个科学和启蒙主义的光辉普照的世界上,在这个飞速发展和过度开发的国度里,人的势力范围日益扩展,而鬼的固有疆域早已不复存在,世界上早已没有孤魂野鬼出没,中元鬼节送鬼仪式被当成封建迷信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送灵的河灯也早已随水而逝,灯火阑珊,正所谓“人心不古”。可是,在这人欲横流、嘈杂喧嚣的城市化时代,尽管我们已经很久听不到那些既惊心动魄又空灵柔软的鬼怪的故事,但我们天天耳闻目睹的都是荒诞怪戾的鬼蜮之行,人心中的鬼气甚至比古人还重,人人钩心斗角,心怀鬼胎,确实“人心甚古”。心中鬼气缭绕,天之涯水之滨却没有了鬼的去处,也没有了送鬼的纸船和引灵的莲灯,于是,现代人就只有让心中之鬼在心中久久盘踞着,——城市的夜晚,那些在灯红酒绿的夜店中浪迹鬼混的都市人,谁的脸上不是泛着青森森的鬼气呢?现在走夜路,不必再害怕在荒坟乱冈中遇到勾魂的野鬼了,那是因为孤魂野鬼们早已借尸还魂,纷纷从荒郊野外跑到大庭广众中来了。
  其实,人永远离不开鬼,鬼也永远离不开人,人和鬼永远相依为命。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2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匪兵甲 于 2008-10-7 20:2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7 22: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众鬼开道,百无忌惮:论坛新张试贴


其实每一个人都心怀鬼胎



作者:刘宗迪

提交日期:2008-10-4 2:49:00




  古时候的文人生活从容裕如,他们又没有电视、电影可看,也没有剧院、酒吧好去,夜晚的光阴大部分都是在闲谈中度过的吧。“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那时候星光满天,庭院寂寂,茶大概早就烹好了,昨晚的残局还摆在棋盘上,而约好前来夜谈的友人却迟迟不来,就是在这种充满期待的守候中,那些狐鬼花妖悄悄登场了。谁知道那前来对弈夜谈的老道,是真的昨日来的那个老道,还是扮作老道前来混茶喝的小妖呢?说不定还是一个想趁机吸取生人的精气而渴望还阳的女鬼呢。
  纪晓岚有一个故事讲到,在一个客栈里,一群同宿的商旅谈鬼,一个人讲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鬼故事,谁知那些人听完了他的故事,把脸一抹,都变成了鬼。
  古代文人笔记小说中的那些鬼故事,其实都是在无数个这样的清谈之夜中滋生出来和流传开来的,因此那里面的鬼,也不再仅仅是民间野谭中的那些凶神恶煞之鬼,而汲取了诗书的熏陶和月光的精华,变得多情善感起来了。
  妖精鬼怪,当然是不存在的,所谓鬼,其实都是人的想象和幻觉,古人说“妖由心生”,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想那些对鬼怪故事津津乐道的文人,一般应该是不信鬼的,如果信鬼怕鬼,对鬼只有噤若寒蝉的份儿,生怕半夜三更鬼敲门,大天白日活见鬼,哪里还敢对鬼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呢。
  文人谈鬼,很多时候当然是有所寄托的,比如蒲松龄,但那些寄托和说教,时过境迁之后,大都成了俗不可耐的昏话,后人所感兴趣的,仍仅仅是那些鬼故事,因此,故事比意义更长久,更有生命力,意义会随时闲的流逝而消失,而好的故事却会悠悠流传。就像形式永远大于内容,故事也永远大于人们赋予它的意义,那可能是因为故事源于草根,扎根在人类的潜意识,源于人类最隐秘的欲望和恐惧,所以他们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而那些寄托、教训当然只是暂时的附丽之物,是飘浮在时间之流上的过眼烟云,时代一过,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妖由心生,鬼是人的另一半,鬼的遗传在我们每一人的心中潜滋暗生,到了夜色深沉的越发恣意蔓延,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显露出其妖的本性,在纪晓岚讲的那个鬼故事中,故事讲完了,座中的听众都变成了鬼,那是因为故事让他们沉睡的本性复活了吧。人之所以喜欢听鬼故事,大概就是因为他们有时候其实很想恢复鬼的原形,整天披着一张“画皮”,扭捏作态假惺惺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现在,鬼故事之所以渐趋衰落,我想,主要倒还不是因为科学的普及,而是生活的衰落以及因为生活的衰落导致的人性衰落。鬼的消失,不是因为我们不信鬼(古代那些谈论和记载鬼的人又何尝真正信过鬼?),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鬼的显身之地。鬼是在清夜闲谈中显身的,没有了从容自在的生活,没有了在月明星稀、烛火摇曳下的悠悠夜话,鬼到哪里显身呢?鬼毕竟只能活在人的话语和想象中。
  不过,鬼(故事)的生命力也许是很顽强的,它们也许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走远,就像宫崎峻笔下的那些狸猫一样,变成了人的形状隐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当中了。即使像北京这样的喧嚣拥挤的城市,其实也大可有妖怪藏身的地方。不是有人说吗,魔鬼在细节处,只要你细心观察,也许会在一些平常不为人注意的皱褶或表情中,不经意地就发现了你要找的妖怪留下的暗号或者痕迹。还有一个说法叫“大隐隐于市”,能够在熙熙攘攘的闹事中隐身而不露行迹的,不是鬼,还能是什么?
  妖怪无疑是诞生自乡村的,但我认为,妖怪和人一样,要到了城市里才变得妖娆多姿起来,妖怪和人一样也需要文明的熏陶,乡下妖怪也一定渴望到城市里来厮混,也许还渴望变成一个在高档写字楼中刷卡上班的小白领。
  小时候在乡下,也常常听到鬼故事,有时候是听大人讲的,有时候则是小伙伴之间相互吓唬,那时候的鬼故事都是很恐怖的,鬼照例都是张着血盆大口,挥舞着锋利的爪子,舌头都像吊死鬼那样耷拉着老长,喜欢悄无声息地跟在人的后面盯梢。那些恐怖的故事常常与村子里的某个人、某个地方有关,讲的人往往说的头头是道有鼻子有眼,比如有人一天走过那座很久没人住的老屋,发现窗户亮者,第二天却发现门依然挂着上锈的铁锁,后来听说那座房子里民曾经有人吊死过。又比如说村外的那个水塘,在人们的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干涸过,有一天一个人赶集回来晚了,又喝了几两酒,困乏上来,就在水塘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躺下歇息,过了一会儿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睡在水中央,那块巨大的石板原来是一个到岸边来晒盖的老鳖精。比如说村里有一个女人被黄鼠狼附体了,隔三差五就会打扮的花枝招展地端着衣服去水塘里洗,最终淹死在那个水塘里了,后来就有人说,从那个水塘边经过时总会听到有人唱歌,而那个是我们上学每天都要经过的……,诸如此类故事,说的人言之凿凿,都说谁谁曾经亲眼见过或者经历过,不信你可以去问他,当然讲故事的人自己是没有见过或经过的。听了这些故事,到后来我们遇到那个人,或者经过那个地方(比如说一个久无人住的老房子),会真觉得有一股阴森之气,大家噤若寒蝉,蹑手蹑脚,大气不敢出,等到那人走远或者过了那个地方后,纔有那胆子大的呼啸一声:鬼来啦!一哄而散作惊弓之鸟状,那胆小的很可能会被吓掉了魂,到了晚上发烧,大人就会到村口去叫魂。
  诸如此类的信仰和实践,在现在的乡下肯定还有。乡下世界,空间秩序不像城里那样规整,空寂的老宅、废弃的庙宇、凌乱的坟场等等和人的生活空间相杂厕,那些整天到晚没有管束到处乱窜的孩子很容易不慎涉足这些异物栖居的空间,因此冲撞了什么东西(那些东西有时候可能是以狐狸、黄鼠狼、蛇、刺猬、骷髅、猫头鹰等野物的形式而出现的,或者是一个一闪就不见了的影子,一阵突如其来的凉风,一声怪叫等等),因此人很容易就会被吓得魂飞魄散,甚至吓出病来(从医学上其实不难解释)。
  乡下的鬼故事大概就是从生活空间与野性空间之间的模糊地带产生出来的,就像那些在乡下人的屋前屋后恣意生产的荒草一样自然而然,也像这些荒草一样自生自灭,很少会被记载和流传下来。
  如果说乡下的问题主要是野性空间和生活空间之间边界的模糊不清,是空间的过度开放,那么,对于城市来说,主要问题则是空间的过度封闭和空间界限的过度分明,城中的人们,每个人都驻守于他自己的封闭空间中,但同时又对异样的空间充满了想象和窥视的欲望,如果说,乡村经验中产生的鬼故事,更多地是源于恐惧,那么,城市的鬼故事,则更多地是源于欲望吧?
  恐惧和欲望都很容易让人丢魂落魄,灵魂出窍,而灵魂出窍之际,也就是鬼乘虚而入、显影成像之际。乡下人丢了魂,可以到村口或土地庙叫魂,把不小心丢掉的魂从小鬼那里要回来。城市的男男女女呢?丢了魂去那里找?没有了鬼故事收容这些迷失了的灵魂,也许只有任其成为浪迹夜色的孤魂野鬼了。
发表于 2008-10-7 22: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发的版式好看多了,呵呵~~
发表于 2008-10-7 23: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rin 于 2008-10-7 22:19 发表
俺发的版式好看多了,呵呵~~

请问,用哪种模式发最好?
请Karin谈谈心得,大家也学习一下嘛。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16: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rin 于 2008-10-7 22:19 发表
俺发的版式好看多了,呵呵~~

karin同学的“版式”好看,那已经是民俗学界众所周知的秘密
发表于 2008-10-8 1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匪兵N 于 2008-10-7 23:07 发表

请问,用哪种模式发最好?
请Karin谈谈心得,大家也学习一下嘛。


对不起,才看见。

如果没有图片或是表格之类的文本,最好用Discuz!模式。

然后选中标题、作者或是次级标题等需要居中的字符或是段落,再点击居中按钮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08-10-8 1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见即所得”模式有时不是“所得即所见”,呵呵。

不过直接粘贴网页上的带图、带表格的文章,这个模式就方便一些。

但不能保证像你想象得那样爽目,因为拷贝会将原来网页上的代码也带过来;而各个网站使用的网页代码不一定相同。
发表于 2008-10-8 19: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斑竹该上台了,偶得赶紧退场了。。。

回头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2 09: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