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53|回复: 15

《民间文化论坛》将于近期恢复出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7 21: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到中国民协冯莉老师的邮件,得知《民间文化论坛》将于近期恢复出刊——这可以说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在新坛主即将登坛前夕,借花献佛,权以这则好消息表示祝贺!现把《论坛》新的征稿启事转贴于此,敬请各位同人关注、支持!


                    《民间文化论坛》征稿启事
    《民间文化论坛》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民间文化学术性期刊。本刊经调整,将于近期恢复出刊,出版编辑工作由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主持。
    本刊主要刊登从民俗学、文艺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学、心理学、建筑学、美学等不同角度调查、研究民间文化(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学术论文与调查报告,同时译介国外有关民间文化研究的前沿性理论与方法,报道海内外民间文化研究的学术信息。
    在全球趋向经济一体化和力求保持文化多样化的今天,民间文化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为此,诚邀各界学者赐稿本刊,分别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投入到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中来。
    本刊坚定依靠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界的专家学者,更欢迎从事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学、心理学、建筑学、美学研究的海内外学者惠赐大作。
    本刊设有“前沿话题笔谈”、“专题研究”、“田野作业”、“学者访谈”、“方法论研究”、“学术争鸣”、“青年论坛”、“抢救与保护”、“域外译介”、“学科史鉴”、“学术动态”等栏目。
所有来稿正文一律用中文写作。翻译稿除中文译稿外,请附原文。
    本刊排版方式为:文章题名、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正文(正文第一页地脚处排印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注释、参考书目。其中“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四项,由编者填写,其余均由作者在来稿中写明。有关格式要求如下:
    一、文章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作者名:署于文章题名之下,多位作者之间各空一格。译文作者署中文译名和译者姓名,如:[美]约翰·杰克顿著
张丁译
。著者外文名在作者介绍中说明。
    三、摘要:以[摘要]标识,排在作者名之下。用中文写作,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力求简洁,准确,不超过300字。不能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编略语。
    四、关键词:用[关键词]标识,排在摘要之下。用中文写作,选取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3—5个,不超过8个。两个术语之间用分号隔开。如:[关键词]公众民俗学;兴起;发展;实践

    五、作者简介:用[作者简介]标识,排在正文第一页地脚处,用横线与正文隔开。如该面有注释,排在注释之上。内容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如:[作者简介]李秋兰(1968—),女,苗族,贵州镇远人,云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云南民间文学史研究。云南昆明,650031。
    六、注释:用[注释]标识,用于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作出解释或补充说明,排印在当页地脚处(即页下注),在正文中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②…。正文中引用文献资料的出处作参考文献处理,不在注释中出现。
    参考文献:以[参考文献]标识,排在文章正文之后。凡正文中征引文献资料的地方,需标注出来。标注方式为在所引文字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发表或出版年份、引文出现的页码。格式为(主要责任者,发表/出版年份:文献起止页码),如(赵乙,199836)。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如(张甲、赵乙、李丙,199836)。同一位置参考多篇文献的,不同文献间用“;”分隔,如(张甲,200412;赵乙,199836)。文献起止页码用半字长连字线连接,多个页码间用“,”分隔,如(张甲,200412-18;赵乙,1998365899-105)。被引著作的相关信息放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
    列于文后的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不按语言种类分类,不编序号;同一文献只在参考文献中出现一次;同一责任者在同一时间发表多部作品的,以在时间后加小写abc区分。在正文相应位置标注为:(赵乙,1983a34)和(赵乙,1983b89)。
    如引用电子文献(网页资料),请在括号中写明作者名及网页更新日期,如(刘宗迪,2004.8.25),同时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写明作者名.文章名.网页地址。
注意,不能有在文中没有具体位置的所谓参考资料。
    另外,作者来稿时请在稿件末尾署明:邮政编码、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作联系之用,不在刊物上登录。
    七、来稿最好使用电子邮件(E-mail),请用Word格式以“附件”传送。切勿直接粘贴在电子邮件的方框内。尽量不用纸稿,如用纸稿,必须同时附寄磁盘。
    稿件要求字迹清晰,校对准确。引文务请核实,并详细注明出处。撰写稿件时,请遵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八、来稿尽量提供与内容有关的照片或图表,图片背后简要写明图片内容,并署明拍摄、制作者及制作时间。图片要求真实,不得伪造。如属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及其作者名。涉及到引用图片的版权问题,由文章作者自己负责解决。

    九、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不退,若超过六个月未接获采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

    十、来稿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和当期刊物。

    十一、来稿请直寄本刊编辑部。

    十二、未经本刊许可,对本刊所发表文章不得转载、摘发、翻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除外)

    十三、本刊联系方式:
    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中国文联大楼14层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社
    电话:010-65389424 65389232 65389235
    联系人: 刘德伟 冯莉 刘勍
    投稿专用电子邮箱:Mjwhlt2008@126.comMjwhlt2008@gmail.com

附: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1.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著”可省略。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属翻译作品的注明译者。

    e.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f.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2.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2.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志

M

C

N

J

D

R

S

P



2.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

2.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DB

CP

EB



2.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 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e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c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p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3.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翻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任选).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蠢.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辛希盂.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尽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

b.期刊文章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金显贺,工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自然科学版),1993,33(4)
.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转引的文献按此处理)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纬.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d.报纸文章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f.专利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后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了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本帖最后由 安德明 于 2008-10-8 20:45 编辑 ]

民间文化论坛2008征稿启事(修订版).doc

44 KB

发表于 2008-10-8 15: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七、来稿最好使用电子邮件(E-mail),请用Word格式以“附件”传送。切勿直接粘贴在电子邮件的方框内。尽量不用纸稿,如用纸稿,必须同时附寄磁盘。
    稿件要求字迹清晰,校对准确。引文务请核实,并详细注明出处。撰写稿件时,请遵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八、来稿尽量提供与内容有关的照片或图表,图片背后简要写明图片内容,并署明拍摄、制作者及制作时间。图片要求真实,不得伪造。如属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及其作者名。涉及到引用图片的版权问题,由文章作者自己负责解决。
    九、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不退,若超过六个月未接获采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
    十、来稿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和当期刊物。
    十一、来稿请直寄本刊编辑部。
    十二、未经本刊许可,对本刊所发表文章不得转载、摘发、翻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除外)
    十三、本刊联系方式:
...



这7、8、9……从何而来?

如果是编辑部干的活儿,那可真不咋地。

做文字工作的人,要求作者之前先要求好自己。

SORRY for my comments!
发表于 2008-10-8 15: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word附件看过了,原文本就那样:没有一至六,突然就冒出个七、八、九来。
发表于 2008-10-8 19: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民间文化论坛》继承之前的传统,越办越好!
发表于 2008-10-8 20: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波三折的多难刊:曾经沧海难为水

用了二十年,<论坛>开创了民间文化研究的大道;
用了五年,<论坛>下海,功夫之外惟余小计;
用了三年,<论坛>复命,传统力量再启新智;
用了二年,<论坛>歇业,世风日下人人失语;
用了近期,<论坛>三出,前途未卜吁,前途无量兮?
无待,无怨矣!
发表于 2008-10-8 21: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之农 于 2008-10-8 20:32 发表
用了二十年,开创了民间文化研究的大道;
用了五年,下海,功夫之外惟余小计;
用了三年,复命,传统力量再启新智;
用了二年,歇业,世风日下人人失语;
用了近期,三出,前途未卜吁,前途无量兮?
无待,无怨矣! ...

之农兄的概括很精辟呵。能多一个园地,总是值得祝贺的!说到“园地”,让我想起了钟先生写的那首歌“这是一座壮丽的花园,里面有奇花,也有异草……”

转帖

转帖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21: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nza 于 2008-10-8 15:33 发表
打开word附件看过了,原文本就那样:没有一至六,突然就冒出个七、八、九来。


       谢谢stanza先生的细心和指正。经相关负责人确认,“征稿启事”原文本中的确有这样的疏漏。我很抱歉,没有仔细阅读就贴出这一消息,结果给大家造成了小小的麻烦!

        收到新修订的文本后,我通过编辑自己原来的帖子,对这几处问题做了更正。这样做,实在有些对不起stanza兄——让你的帖子似乎是“无的放矢”了;但为了使学界同人更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也为了让我们这个本来就不怎么健壮的学科中即将恢复增加的一块阵地发展得更好,只有请兄台原谅了。好在,我的这个帖子,勉强也可作为吾兄所言不虚的证明!

       《民间文化论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即将恢复,无论如何,这都是有益于学术界的一件好事。学界同人,一向都很关心这个刊物。我想,恢复后的《论坛》,有诸位师长和同人的支持、帮助乃至批评,一定会越办越好的!
发表于 2008-10-8 2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德明 于 2008-10-8 21:33 发表

        收到新修订的文本后,我通过编辑自己原来的 ...



我转到学会网站之后也发现有序号的脱落,也已经重新编辑过了,包括附件。

复刊是个好消息,我们学科的阵地不多。希望刊物越办越好!
发表于 2008-10-10 09: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德明 于 2008-10-7 21:54 发表
       2.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2.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志

M

C

N

J

D

R

S

P







这个投稿规则实在是太落后了,现在主流期刊界早就不用这种M、C、N、J之类的东西了,不仅给作者制造麻烦,也给编者自己制造麻烦,最关键的是,一点用没有。
更好玩的是,现在这种规则已经成了三流杂志的标志了。

这份杂志起起伏伏,兴衰无常,伤透了同行的心,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起死回生的机会,希望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们能多了解同行信息,多快好省地办好这份杂志。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08-10-10 09:53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10 2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7楼的斑竹:

谢谢说明和更正。偶说那番话也没什么微言大义,更没想给传达好消息的斑竹带来如此的“工作量”。

只是因为本人曾经做过编辑工作,而这《征稿启事》也应该算是《论坛》复刊的第一“信号”,想必收到的同人也不少,给大家留下“匆忙行事”的印象,多少有点失望而已。

可能是对刊物本身寄予了厚望吧,尤其是在起起落落之后。

题外话:不知山民老师还回来吗?他现在人在哪里?有谁知道?
发表于 2008-10-20 16: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喜可贺,希望贵刊能生存,并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发表于 2008-10-21 23: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投稿规则实在是太落后了,现在主流期刊界早就不用这种M、C、N、J之类的东西了,不仅给作者制造麻烦,也给编者自己制造麻烦,最关键的是,一点用没有。
  
这份杂志起起伏伏,兴衰无常,伤透了同行的心 !!!!

同意阿!不过,还是希望啥时间俺能发一篇在上面   呵呵
发表于 2008-10-22 19: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的同时希望!

作为民俗学的研究生,希望能在这样的刊物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无尚荣幸!好,既然重出江湖了,我要努力争取露个小脸了!呵呵!
发表于 2008-11-17 2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名在校本科生,我能在上面发篇文章吗?这是我自己经过将近两年的田野调查之后的一篇论文,是否可以投?
发表于 2008-11-25 14: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是可喜事

论坛再度复出,终竟是可喜可贺之事,我虽置身山野无文章可发,也诚挚地祝贺民俗学界朋友们又多了个说话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